第八十八章 朱晃这个名字的由来

忙了一整天,直到月亮爬上树梢的时候,朱温才把最后一名客人送走,一天忙下来朱温感觉比打仗还累。

朱温不是身体上累,是心里累,他不不喜欢这种应酬,但他不得不出面,即便他实力再强,也不可能一个人治理天下,那些割据一方的藩镇也都拥有自己的兵马和势力,朱温不可能也不想一个个靠武力去解决他们,更不可能让战火再一次燃遍全国。

只要那些藩镇能够遵从自己的政令,自己就可以实现让全天下的人都富起来的愿望,实现让科技改变中华民族的愿望。

如今朱温已经在各地建立了科学研究院,专门招募一些有志青年做研究。朱温还在各地建了新式的学校,用以取代原来的私塾,还把原来的科举制度加以改变,考举人、进士这些时的考试内容不再是那些毫无用处的四书五经,而是考一些实际政务,选拔官员也都是从最底层做起。对于官员的考核除了实际处理事情的能力之外,还要考核人品。

更让百姓们欢呼雀跃的是贫寒子弟可以免费入学,学校还免费管中午一顿饭,这让大多数上不起学的贫寒子弟得到了读书的机会,还有专门的为各大工厂培训员工的临时培训学校,一些青壮年可以免费入学,集训两三个月后就可以直接进各大厂矿工作。

一时间让天下的贫寒子弟纷纷欢呼雀跃,就连原来那些结寨自守的绿林豪强也有不少走出了深山,回乡种地的有之,去厂矿企业工作的有之。

朱温还疏通了淤塞的运河,把北方的钢铁和煤炭运往南方,把南方的丝绸和茶叶运往北方,运河的疏通,极大的便利了南北交通,由于商业和工业的发展,蒸汽驱动的货船也应运而生,更加便利了南北的漕运。

朱温看着一摞摞的各地送来的奏折,脸上浮现了一丝欣慰的笑意。各地的世家大族也都纷纷用现有的资金投入到工业和商业上,民营企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整个天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这时就是各地的藩镇也都纷纷主动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发展生产上。他们明显的能够看到朱温下辖的地区的发展速度,他们不想被永远的抛在后面。

但他们缺少先进的技术,经过几次间谍行动失败后,他们不得不明着向朱温求技术,有的甚至让朱温派一些技术人才来帮忙建设工厂和企业,但前提条件是他们会缴纳一定数量的赋税给“朝廷”。现在哪个人不知道这朝廷实际上是朱家开的?

甚至已经有一些藩镇提出来让朱温废除李柷的帝位,让朱温自己做皇帝,他们表示绝对拥护,当然这批人中第一个提出来的是朱温的女婿魏博军节度使罗绍威。紧接着是感化军节度使庞师古、泰宁军节度使葛从周、镇节度使朱珍这些朱温的嫡系人员。

所谓花花轿子人抬人,这种事情本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有人起了头,就会有人跟着拥护,成德镇节度使王镕和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见有人挑头,就紧跟着附和,后来杨行密也表示拥护朱温称帝。

当然杨行密能够拥护朱温称帝与黄巢上一次的拜访不无关系。

朱温也知道一直这么下去也不是办法,李唐既然已经无法再号令天下,也没有能够担起让天下百姓都过上好日子的能力,就一定要有一个人站起来去担起这副担子。可遍观朝野,没有一个人比他朱温更合适的人选了,朱温也不放心把这个天下交给不懂得体恤百姓的人。

在皇宫中的李唐天子李柷当然也不会不知道这些,他召集众位大臣议事,这时的三位宰相也都知道李唐大势已去,当然想讨好朱温,宰相柳璨道:“如今人望归元帅,陛下揖让释负,今其时也。”

这柳璨倒是光棍儿,他做着李唐的宰相,却劝李唐的天子“揖让释负”,这话也亏他说的出来,不过他若想在这个宰相的位置上继续待下去,就必须如此做,首先能够给新君一个好感,不至于让新君一登基就把自己排除出列。

张浚更是朱温的铁杆支持者,如果没有朱温,恐怕张浚早就死了多少回了,哪里还能当宰相?当即躬身道:“陛下,如今大唐国运日衰,先帝数次蒙尘,都全亏了相国魏王殿下才能够迁延至今,如今魏王又是天下兵马大元帅,手握重兵,加上坊间百姓只知道有元帅,而不知道有天子,与其如此,陛下还不如效仿尧舜退位让贤,最起码还能保得众生富贵。”

天子李柷长叹一声,道:“运祚去唐久矣,幸为元帅所延。今日天下,非予之天下,神器大宝,归于有德,又何疑焉”李柷不是不想继续做天子,他也知道现在朱温是人心所向,自己勉强做这个天子也没有什么意思。还要整日提心吊胆的,这种日子他也算是过够了,如果把皇位让给朱温,最起码应该能够混一个闲散的王爷当当吧,能够平平安安的做一个太平王爷,已经是他的最大愿望了。

众大臣见李柷并没有他们预料中的大发雷霆,而是清楚的审时度势,说出这种同意让贤的话来,当即众人纷纷拜伏于地,高呼“万岁圣明!”

天佑四年二月七日,李柷下诏文武百官齐去魏王府请魏王登基,并下诏:

敕宰臣文武百辟,籓岳庶尹,明听朕言。夫大宝之尊,神器之重,傥非德充宇宙,功济黔黎,著重华纳麓之功,彰文命导川之绩,允熙帝载,克代天工,则何以统御万邦,照临八极。元帅梁王,龙颜瑞质,玉理奇文,以英谋睿武定寰瀛,以厚泽深仁抚华夏。神功至德,绝后光前,缇油罕纪其鸿勋,讴诵显归于至化。二十年之功业,亿兆众之推崇,迩无异言,远无异望。朕惟王圣德,光被八纮,宜顺玄穹,膺兹宝命。况天文符瑞,杂沓宣明,虞夏昌期,显于图箓。万机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久违,神祇叶心,归于有德。朕敬以天下,传禅圣君,退居旧籓,以备三恪。今敕宰臣张文蔚、杨涉等率文武百僚,备法驾奉迎梁朝,勉厉肃恭,尊戴明主。冲人释兹重负,永为虞宾,获奉新朝,庆泰兼极。中外列辟,宜体朕怀这篇诏书出自张浚之手,张浚本就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写起这些歌功颂德的文章来更是得心应手。

这篇诏书一下,就说明李柷禅位已经是势在必行了,朱温接到诏书之后心中激情澎湃,二十年了,他来到这个世界已经二十年了,经过了二十年的拼搏,终于成为了天下之主,朱温是幸运的,他从一无所有一步步走到权利的巅峰,每一步都并非那么顺利,却又都在他的预料之内,他凭借着强大的科技力量和一帮忠心耿耿的大将一步步打下了如今的基业,让百姓们过上了安定的生活,不用再流离失所,朱温感到很欣慰。

天佑四年二月二十二日,天子李柷再一次下诏:

咨尔天下兵马元帅、相国总百揆梁王,朕每观上古之书,以尧舜为始者,盖以禅让之典垂于无穷。故封泰山,禅梁父,略可道者七十二君,则知天下至公,非一姓独有。自古明王圣帝,焦思劳神,惴若纳隍,坐以待旦,莫不居之则兢畏,去之则逸安。且轩辕非不明,放勋非不圣,尚欲游于姑射,休彼大庭。矧乎历数寻终,期运久谢,属于孤藐,统御万方者哉!况自懿祖之后,嬖幸乱朝,祸起有阶,政渐无象。天纲幅裂,海水横流,四纪于兹,群生无庇。洎乎丧乱,谁其底绥。洎于小子,粤以幼年,继兹衰绪。岂兹冲昧,能守洪基?惟王明圣在躬,体于上哲。奋扬神武,戡定区夏,大功二十,光著册书。北越阴山,南逾瘴海,东至碣石,西暨流沙,怀生之伦,罔不悦附。矧予寡昧,危而获存。今则上察天文,下观人愿,是土德终极之际,乃金行兆应之辰。况十载之间,彗星三见,布新除旧,厥有明征,讴歌所归,属在睿德。今遣持节、银青光禄大夫、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文蔚等,奉皇帝宝绶,敬逊于位。于戏!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天禄永终。王其祗显大礼,享兹万国,以肃膺天命。

朱温受禅是一步步来的,先是封魏国国王,相国、加九锡,这已经是为受禅做准备,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的,朱温并没有主动去争取,他只是在努力做好自己该做的每一件事而已,至于免除贫民的赋税这些政策,也不是朱温试图收买人心,而是朱温本身就想让百姓们过上好日子,虽然一些世家大族的人背地里说什么的都有,特别是那些读书人,可朱温不在乎,他只求问心无愧也就是了。

朱温这时在官方的名字叫朱全忠,是当年唐僖宗李儇赐的名字,如今做天子了,当然不能用那个名字了,朱温这个名字当然也不能再用。

一些文官幕僚就建议朱温改一个大气一些的名字,好些人送来了很多名字供朱温考虑,都被朱温否决掉了。朱温心道:“不就是一个名字吗?用什么名字还不是一样?犯得着改来改去的吗?索性我就用我自己的名字叫朱日光得了。”

朱温把自己的意思跟众位大臣和谋士说了,敬翔奏道:“日光两个字加起来刚好是一个‘晃’字,索性陛下就改名为‘晃’,陛下以为如何?”

朱温摇头苦笑,五代史上朱温称帝后改名朱晃,这是他熟知的事情,可他没想到这个‘晃’字竟然是这么来的,朱温摇了摇头道:“罢了,朱晃就朱晃吧,就一个名字,没什么大不了的,用什么名字还不是一样?”

第八十二章 北伐沧州第四十九章 二师兄杨行密(上)第七十九章 镜湖楼上一吻定情第二十章 孔孟能做什么官第五十一章 双拳难敌四手第七十九章 杨复光的离间计第一八一章 汴徐大战前夕第一六二章 洛阳告急第五十九章 薛志勤大败第三十二章 寻找炼丹师第四十七章 退敌第二十四章 敬翔的心思第八十五章 彻底翻盘第三十三章 原来他是庞师古第五十六章 试射榴弹炮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第一百章 烽烟四起第六十九章第八十章 弑君的经过第一二八章 朱温退兵第九章 初见黄巢第五十八章 濮州龙虎会(中)第一七四章 乐从训之死第一二六章 谈笑用兵第十五章 赫连铎兵败第三章 偷锅贼第四十四章 双喜临门第一零五章 养贼以为富贵之资第八十一章 紫衣女侠第三十九章 清宁宫的家宴第一零八章 砀山趣闻第一三零章 洛阳之行(中)第一九五章 家宴第三十二章 长枪大战青龙戟第六十六章 完美伏击(上)第四十九章 王建中伏第一七二章 占濮州第二十七章 王建投唐第五章 孟道的密谋第七章 比窦娥还冤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八十章 曹师雄欲嫁妹第一三六章 偷梁换柱第七十一章 宜君寨大败第八章 张直方家的密道第一三五章 西进潼关第四章 乞丐变美女第七十一章 何去何从第五十五章 进军同州第五十六章 试射榴弹炮第一一四章 智取鹿邑第一八四章 占据梁山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烟再起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六十一章 宏伟蓝图第一七一章 战山东第一章 李罕之来了第一一四章第七十章 高骈发威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九十七章 朱温出手第二章 儿时的孟知详第九十八章 山口梅子第一三五章 西进潼关第八十八章 山雨欲来第一四七章 又是一年第九十一章 突破第六十九章第二十五章 酒楼上第四十七章 退敌第一三四章 巾帼须眉第二章 儿时的孟知详第四章 同为异乡客第一二三章 陈州解围第十二章 刁蛮小师姐第八十九章 借你人头一用第一六三章 狡猾的孙儒第六十八章 名将高骈第三十八章 紫宸殿议事第五十四章 引线问题第十八章 攻打邓州第八十九章 杨信的心思第四十章 攻破泽州第一四六章 王铎之死第一零一章 你的奶好就行第九十三章 进城借粮第一章 英雄的代价第八十三章 铁血阻击战第八十一章 紫衣女侠第七十五章 劝降杨行密第八章 孟迁之死第一章 谋士谢瞳第十四章 战还是不战第一二七章 夜渡淮河第一六八章 东平王第七十二章 订个娃娃亲第一三一章 洛阳之行第三十二章 寻找炼丹师第十八章 攻打邓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