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九章 再次南撤

高骈南下,首先遭殃的当然是在杭州的曹师雄,曹师雄冲锋陷阵是把好手,虽然也有些谋略,可哪里是高骈的对手?仅仅是三天的功夫,曹师雄手中的包括钱塘城在内的杭州七座县城纷纷失守,曹师雄血战而死,麾下兵马大多被高骈围歼,余众或降或逃。

高骈见杭州八座县城仅有临安没有被贼寇攻入,听说是董昌和钱镠的功劳,竟然亲自接见两人,好好称赞了一番。并让董昌手下的“八都将”分别镇守八县,董昌等于实际上控制了整个杭州。

钱镠因功担任了“八都”的副指挥使兵马使,董昌自己担任指挥使。杭州刺史的位置暂时空缺,董昌实际上也就等于成了杭州刺史,虽然还没有朝廷的委任书,但他相信这只不过是时间问题而已。

高骈带领万余兵马继续南下,过义胜军,进入闽越之地,休整了数日,继续向闽中进发。

这天,驻守古田县城的胡真的大帐来了一位不速之客,那人是一个女子,虽然是女子,但肤色黝黑,身材高大健壮,正是曹师雄的女儿曹如花。只是此刻她满脸泪痕,身上有多处伤口,黝黑的脸色因失血过多而变的有些灰白。

在杭州的时候胡真是见过曹如花的,胡真意外的在此地见到曹如花,又见她伤成如此模样,知道杭州必有变故。惊问道:“曹姑娘,是否杭州的情势有变?曹将军呢?”

曹如花痛哭道:“家父已经战死,杭州的七座县城均已被高骈攻破,我爹爹的部队几乎全军覆没,因为爹爹舍命相护,我这才能侥幸逃脱。”

胡真大惊之下,赶忙传军中郎中给曹如花查看伤势,自己一边命人火速禀报黄王,一边加强古田等县城的防守。对于高骈的厉害,他在信州是领教过的。

胡真对朱温的才智是十分佩服的,可朱温亲自指挥的伏击都无法对高骈造成丝毫伤害,甚至损兵折将,就连朱温的二师兄杨行密都因那一战下落不明,生死不知。更何况在战场上想战胜这个大唐王朝的军神,简直是千难万难。

自己驻守的是义军根据地的最外围,首先面对高骈的当然是自己,自己能够挡得住高骈的大军吗?胡真暗叹一声,苦笑道:“只能希望有奇迹发生了!”

胡真的告急文书到了福州,全城大震,跟高骈的那一战虽然时隔半年有余,可义军的将士们想起来还是心有余悸。一时间人心惶惶,朱温看在眼里,知道这场仗根本没法打下去。兵力少不怕,怕的是军无斗志,怕的是士气低落。

看来把福州作为长久根据地的打算落空了,自己和朱珍、张言等人忙里忙外,可数月来的努力转眼即将付之东流。朱温心中不无遗憾,可他能怎样?凭自己手中的几千军队跟高骈一决雌雄吗?简直是痴人说梦,曹师雄怎么说也有万余人,仅仅三天的时间就被高骈弄的全军覆没,何况自己手里这区区数千人!

黄巢的妻子曹师鸿听说哥哥惨死,侄女身受重伤,急火攻心之下竟然晕了过去,侍女老妈子们赶忙七手八脚的把曹师鸿弄醒,曹师鸿这才哭出声来。

黄巢心中有三分伤感,倒存着七分惭愧,当初自己答应把杭州的几座县城送给曹师雄,其实也不过是存着让曹师雄作为自己和高骈之间的缓冲而已,可以说曹师雄的死跟自己有着莫大的关系。可哪里想的到曹师雄竟然把妹子嫁给自己,更没有想到的是高骈消灭曹师雄只不过用了区区的三天时间。

黄巢在福州的州衙之中与手下的一些将领开了一个秘密会议,讨论对付高骈之策。

朱温没有参加这次会议,这样的会议他参加过很多次了,每次都是孟楷、尚让两人说什么就是什么,自己等人的意见几乎被忽略。

朱温以怕胡真在闽中独力难支为由,请黄巢允许自己率所部与胡真共御高骈。

黄巢不许,并命人火速通知胡真率部南撤,黄巢叹道:“现在军心如此,如何与高骈一战?勿要逞匹夫之勇,万一你若有个三长两短,我的弟子之中就只剩你大师兄一人了,你大师兄武功虽然不错,可他顶多只是个将才,而不是帅才。你二师兄也下落不明,我如何还能让你涉险?不是为师不相信你的统帅能力,而是现在军心实在不稳,甚至有的将士听到高骈之名就浑身发抖,实在不宜在这时跟高骈决战呀!”

这些朱温又何尝不知道?他之所以想跟高骈一战,不过是不想跟着历史的老路走而已,他想改变原有的历史格局,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天下苍生!唐末五代这段历史是用数百万人的生命谱写的一段血泪史,如若局势按照历史原有的轨迹发展下去,自己将亲眼见到这场惨剧的发生,就连二哥朱存也会战死沙场!

这一切都是他不想看到的,他更不想看到自己和黄巢反目成仇,如若真的那样,自己和黄颖之间将会如何发展?

朱温看了一眼面带慈祥的黄巢,心中感慨万千。他暗叹一声,难道历史真的无法改变?自己就这么眼睁睁的看着这一切的发生?

黄巢拍了拍朱温的肩膀,道:“我们该进去了,尚让、孟楷等众将还在大厅等着我们呢。”

朱温也没有再说什么,就这么默默的跟黄巢进了大厅。大厅上的众将到底在说些什么,朱温一句也没有听进去。

直到最后,众将一致决议,义军放弃福州,继续南下……

朱温暗叹一声,知道这一次自己又一次败给了历史。他想到了历史上关于朱存战死广州的记载,脚步艰难的向朱存的住处走去……

朱温一进门,朱存就焦急的问道:“听说高骈南下了?黄王他们有何打算?”

朱温叹了口气道:“还能如何打算?士气如此低落,黄王也只能无奈的放弃福州,继续沿海南下,前往岭南。”

朱存也暗自唏嘘了一番,义军一退再退,何时是个头?

朱存的妻子吴花已经产了一子,取名朱友宁,还在襁褓之中,未满周岁,腹中还怀着一个,也有两三个月了。这时吴花正抱着儿子朱友宁在床边玩耍,逗着儿子让儿子喊朱温叔叔,可朱友宁还未满周岁,哪里会说话?只是在那里“依依呀呀”的乱叫,胖乎乎的小手在空中抓来抓去。

朱温看着这一副天伦之乐的画面,心中一阵温暖。他暗暗对自己发誓,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不要让朱存参加岭南的战事,以防万一。

朱温又一次想到了远在一千年后的妻儿,心中一阵酸楚。

曾经在二十一世纪时开朗幽默的朱日光,不知何时已经融入了这个纷乱的时代,成了这个纷乱年代的乱世枭雄朱温,脸上的笑容被沧桑和忧郁所代替。

时光的年轮在不停的轮转,世事也因时光的轮转而不停的变化,沧海变成桑田,高山变成河谷。可这一切的一切是否真的是上天注定?还是冥冥之中自有安排?这一切仿佛都是一个未知数。一直以来他虽然在不懈的努力着,但对这一切仿佛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朱温感到一阵无力,他感到很累很累……

第五十五章 进军同州第一四一章 谁推倒了谁第一二一章 阴陵夜月第七十章 大齐的困境第九章 初见黄巢第一二九章 尚让投降第五十一章 偷袭敌营(中)第五十二章 何去何从第六章 糖醋排骨第一三四章 巾帼须眉第六十章 罗绍威求亲卷尾语第十八章 攻打邓州第二十五章 长安的拉锯战第二十七章 袖里乾坤第九十二章 心似中秋月第一零六章 刘金枝闯议事厅第九章 韦庄醉入青楼第一三六章 偷梁换柱第七十章 免赋税第九十二章 心似中秋月第一章 英雄的代价第一五三章 秦宗权退兵第五章 美女老师第一三五章 西进潼关第一百章 烽烟四起第二十五章 酒楼上第一五四章 一千人围歼三千精锐第一六三章 狡猾的孙儒第一九二章 武学宗师第二十六章 这就是历史第二十一章 朱温初领兵第四十四章 昭宗回京第十七章 宋州围解第六十七章 太巧合了吧第一零二章 百口莫辩第一八四章 占据梁山第一三八章 长安乱第五十八章 濮州龙虎会(中)第七十九章 新皇登基第八十一章 深夜突围第一五六章 威震中原第一七七章 中伏了第一零七章 飞槊李思安第一三六章 偷梁换柱第四十五章 围困凤翔第七章 倒霉的李罕之第二十三章 计取长垣第一九八章 救援邢州第七十八章 血战紫宸殿第五十六章 试射榴弹炮第一一四章 智取鹿邑第一七零章 朱温的愤怒第一二零章 大闹翠红楼第九章 韦庄醉入青楼第三十五章 朱温回京第二十九章 杨复光西进第五十九章 濮州龙虎会(下)第四十九章 王建中伏第七章 倒霉的李罕之第五十四章 望远镜第八十三章 屯兵八百里第五十二章 法不容情第二十九章 选队长(下)第三十五章 李茂贞进军长安第一零四章 长安城破第七十八章 血战紫宸殿第一四四章 大胜第五十九章 王重荣的愤怒第一八四章 占据梁山第二十章 车裂之刑第一四九章 泰宁易主第三十七章 英雄末路第二十一章 淮南烽烟再起第九十四章 大将周德威第四十三章 韩建挟主第十三章 李克用的愤怒第四十章 攻破泽州第一九二章 武学宗师第三十六章 康君立之死第三十六章 血洗江陵第五十八章 濮州龙虎会(中)第三十三章 竟然是吕洞宾第二十四章 敬翔的心思第一八九章 唐昭宗的抱负第一百章 烈女殉夫第一八六章 朱宣之死第三十一章 救援魏博镇第七十三章 曹师雄的窝囊气第五十三章 胜利回城第一三二章 歪打正着第九十七章 朱温出手第二十八章 选队长(上)第一五九章 淮南军乱第六十三章 义军南下第十八章 攻打邓州第一七零章 朱温的愤怒第八十六章 回同州第五十四章 进爵梁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