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反目(三)

太后反倒将心悬了起来。这么看来,不是自己猜的那事?若是如此,皇上不会还紧张,不过提个把人罢了,尚不至于。

难道是,再要说郑相的不是,欲寻由头治他个罪名?宋全明廷杖贬职之后,皇上几回欲将郑相降级,上个月又因一件家奴欺人小事,差点治郑相个管教不严,令其闭门思过三个月,后来太后亲自了话降了旨,也耗了七天方才命郑相上朝。

这回又来?是什么罪名?

太后眉心倏地一凝,半晌没等到皇帝开口,自己心里却有些惴惴,于是追问道:“虽说皇上一人做主,可为娘的也想听听,到底何事,值得一国之君如何烦忧?“

皇帝却突然地沉默了上来,眼光不由自主地看了看窗外,章德宫因是太后所居,丹阶玉陛,建盖得异常的华美,所有宫中最好最精致的东西,可谓全集中在这宫里,太后的身边了。

这是他的孝心,他必须如此。没有太后,便没有他的今日,刀口上嗜血的日子,是太后陪他一日一日,慢慢度过来的。

因此他亲政后,办得第一件事便是大肆操办太后的寿旦。

当日皇帝戴冕冠,衣衮龙袍,白圭朱舄,亲赴太庙致祭列祖列宗。祭祀既毕,銮驾仪卫直进东华门。

太后的仪仗亦同时排起,龙旌、凤帜、白旄、赤节、红杖、青炉、金斧、银钺、立瓜、卧瓜、雉扇、曲盖、黄伞、赤伞,所用皇家器具不可尽数;御前卫士、锦前卫士。女侍宫娥、绣衣卫多不胜数。

金踏脚、金盂、金壶、金交椅、金水罐、金炉、金脂盒、金香盒,凡太后所用,无一不精,方扇、黄麾、戟、纱灯、弓弩、班剑、掌扇、方扇、天旌、地麾、锦幡、香柄、黄龙扇,凡于太后身边,无一不美。

最后方是太后的凤舆,太后头戴双凤翔龙冠、金绣龙凤锦披,身穿大袖龙凤真红绣袍、金龙霞帔。髻上龙凤饰,金玉珠宝钏镯,翡翠大珮,红罗长裙,威仪堂皇四个字,竟不能形容。

太后脸上只是镇静自然,微微略带着笑容,辇上的珠帘高卷,自乾清门起驾。凤舆往东西华门游行了一周,皇帝亲自于此迎接太后的凤舆,再直上万岁山受文武百官的朝贺。然后皇帝又替太后称觞上寿。百官地下齐呼:“万岁!”“皇太后万寿无疆!”

皇帝此刻还记得那日凤舆里,太后脸上的笑,浅浅悠然,却无比自豪,那里头一半是为她自己,另一半。却是因为他,她的儿子。

儿子的本事,便是母亲的容光。一向以来,太后都是这样对自己说,自己也一直信以为真。

直至近日。他才突然觉,通往权力顶端的道路上。自己多了个敌手,不是别人,是自己的亲全母亲!

为什么?!做了太后难道还不难叫母亲满足么?!

皇帝无法忘记,自己的父亲是怎么死的。难不成,母亲现在欲重蹈覆辙么?

可惜的是,自己不是父亲,父亲有的他有,父亲没有的,野心,他也有,甚至更甚!那是母亲的血脉,他师从高人,心计权谋,无所不精。

“太后,”等了半日,终于屋里响起了皇帝的声音,他似乎下定了决心,金口玉言,但说出来,就不能回头更改了。

“今日早朝,刘相跟朕提到,欲收一义女。。。”皇帝边说边注意看着太后的脸色。果然不出所然,太后立刻动容。

刘相家已经有两位在后宫了,庄贵妃虽是收养,也算他的人,贤妃更是,如今五小姐要入选泓世子妃,也算不薄了,怎么还收?

是何用意?难不成,还想在后宫里塞进一位?这也太过了吧?

太后沉了脸,不看皇帝只看自己膝盖上的手:“收义女这种家事,还要皇帝点头?从来也没有这样的理儿,皇上将手伸进臣子家后院的。刘相也是太过要好,有一个庄贵妃就够了,再来一个,若又是十七姨娘那样的,怎么处?”

皇帝正色款言:“这回收义女不为进宫伺候朕,却为了太后。”

太后险的笑出声来:“为哀家?哀家这里有的是宫女,哪里还用得着刘相特意送个义女来?再者丞相之女做宫娥?是不是有些屈才了?”

皇帝眼里的阴影更重了,这是重要关头,他心里知道,后面的话一出口,就再无收回可能了。

太后动起怒来可不是玩的!当日阳王刺痛她心,后来种种也算他咎由自取,如今这事也临到自己头上了,皇帝心想,太后会不会因为自己是她儿子,就网开一面?

“刘相所收义女,将由朕正式下旨,为泓世子妃。”终于还是说出来了,憋了几天了?皇帝也不去注意太后的表情了,他只觉得心头一松,呼吸都顺畅了许多。

太后沉默下来,良久,没有开口,再度出声之前,她骤然间又笑了。

这笑容是皇帝熟悉的,当年听闻阳王求了父皇开恩,贬作庶人带寇娘出宫时 ,太后也是这样的笑容。

是不是因了这个原因,太后最后对先帝,才会百般痛恨,千般怨念?

太后自管自无声地笑了半天,这段时间里,皇帝开始渐渐觉得如坐针毡,忐忑不安。待到太后眼中眸中浮现森冷寒霜,已经结成数九寒冰时,她开口了。

“怎么?刘相的手不但伸进皇上心里,还要伸进哀家这里?伸进这后宫高墙之中?”太后的声音是带着笑的,可皇帝听得出来,那笑里隐着万丈怒气。

“一早哀家便下了懿旨,泓世子妃的事哀家来管!”太后的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重,“赐婚是哀家的亲下的旨意,世子妃人选更当是哀家亲自精挑!什么时候,”太后嘴角高高扬起,几乎笑得浑身颤动起来,头上凤钗也一摇三晃,夺人眼目:

“什么时候,轮到一个外臣来插手我皇族的事了?!”

皇帝对太后的反应早有准确,正如前述,他是经过风浪的,当年太后所做的一切,或多或少他都知情,因此,也练大了胆子。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

恰好,太后与皇帝对彼此,就都有这样的优势。一个是知子莫若母,一个是长久承欢膝下,事无巨细无所不知的。

因此皇帝并没有太后预料中那样,惊慌。反倒因了太后的反应正合了自己事前所想,愈冷静沉着起来。

“刘相虽是外臣,却也是朕的岳泰,这江山打下来时,亦有他一分功劳,因此为看守成果,刘相不得不出此下策。虽说明知会激怒太后,可为了江山社稷,刘相不得不甘冒此险!”

皇帝的话叫太后怔住,过后却突然放声大笑起来,这一笑非同小可,直笑得炕桌摇摆,杯碗齐晃,直笑得太后自己喘不上气,扶腰直道酸痛方止。

“好个刘相!不怪皇上偏只信他!这话说得多么冠冕堂皇!”太后的脸上终于开始出现冷森笑容:“本是为他自己谋利,这算盘打得多么精?!他家女儿霸占了后宫还不够,竟还看中了皇族中最年轻,最有势力的一位世子!好啊,为了江山社稷刘相做得牺牲太大了,哀家竟也实在看不下去了,哀家决定了,今日便下懿旨,将这份重任交由郑相,反正义女谁都可以收,刘相可以,郑相也可以!甚至宫外阿猫阿狗也一样可以!”

皇帝心想自己果然长大了,母亲也老了,怎么说出话来,字字句句,都与自己事前所料一样?

她再没别的伎俩了吗?

“母亲请息怒,”皇帝愈风轻云淡起来,原来这样容易?早知道自己何必忐忑那么久?今儿早膳也该放心多用些,这会子看着身边炕桌上的点心,竟有些饿了呢。

“今儿这事,必得刘相来办,若换了个人,义女这事,怕就收不成了。”皇上眼光在屋里四处游走,却就是不看太后。

太后先是一头雾水,什么刘相能办郑相不能?为什么不能凭什么不能?就因为他是我的人皇帝你就这样小看他不成?

就因为他是我的人!

太后心头突然如电光火石闪过,云遮雾绕的,皇帝在自己面前打了半天的马虎眼,只当他是特意来给自己陪不是下个气,母子可以和好如初,却不料,却不料!

什么样的女子,刘相能收,郑相却不能收?!

窗外,血胎一般的日头已走到头顶,却没带来半丝暖意,一阵北风骤然间吹过,门口龙凤纹撒金软帘微微颤动,太后恍惚间觉得,自己面前这个男子,面目陌生的叫她觉得可怕。风气森森,太后的手凉飒起来,她的心落到了谷底,没着没落。

皇帝等了半天,没等到太后开口,于是他好奇地看向自己的母亲,不料回头处,母亲也正看着他。

四目澄澄,太后突然如刀剜肝胆、剑锉身心相似,这就是自己的儿子?处心积虑,只为让自己不好过?

第67章 劝解(二)第120章 好酒第143章 出客第178章 菱姐儿第187章 激战第31章 贵客第121章 夜贼(二)第133章 入榖第36章 出城第230章 规劝第220章 血脉第152章 槐夫人第40章 说笑第81章 怜芬第159章 暗探第164章 查帐(二)第189章 情合第240章 收网第157章 三试第36章 出城第189章 行礼第185章 出嫁第89章 出走第10章 了结第137章 开讲第67章 劝解(二)第113章 香玉第126章 失落的簪子第35章 再探第217章 真相第182章 交帐第166章 反目(二)第133章 病了第159章 谈判第25章 隐事第178章 菱姐儿第145章 何罪?第10章 了结第119章 烤鱼第45章 惜别第136章 思乡第68章 宝珠第193章 申家(二)第156章 夜求(二)第114章 香玉第97章 事定第138章 寻吃而去第174章 美梦成真第155章 求情第180章 三姨娘第18章 是谁?第290章 入京第3章 阿芳婆第147章 下套第211章 青桃第14章 郑太太第194章 申府三艳第215章 临行第230章 黄雀在后第141章 一乐第215章 疯子们第133章 入榖第138章 寻吃而去第192章 吉姐儿第177章 挑人第85章 暗箭第86章 金符第69章 三见第170章 流言第113章 香玉第260章 取利第88章 纯良第250章 收服第161章 谈判(三)第139章 再遇故人第4章 制膏第190章 青桃第185章 出嫁第196章 整妆知事第110章 将行(二)第210章 实情第157章 夜见故人第178章 菱姐儿第131章 刺客第129章 利剑第61章 挑刺第176章 忙乱第153章 大礼上门第68章 宝珠第145章 姨娘们第158章 败走第168章 突变第220章 两两相望第139章 暗门?第140章 暗道!第157章 三试第171章 送礼?第148章 下套(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