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瑞丽

或许是连邹欣彤她自己都没发觉吧,这么一首简单的小诗,一下子却把她的心神给吸引住了。

邹欣彤并不是什么喜欢吟诗填词的女孩子,对这些山水画之类的东西也不怎么感兴趣。可是一见到这件长颈瓶,却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就是手艺到家的缘故。

不光是杜牧的诗写的好,这瓶子上的山水画和诗的搭配以及字体颜色等等都非常默契,让人一看之下就能产生共鸣。看着这样一件艺术品,你会发现,似乎这东西就该这么弄,稍微改动一点点,都可能不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似乎天生就是这样一般。

确实是如此,连谢斌自己都不得不承认,这位瓷刻师傅的字体虽然写的很一般,但是却带着一种淡淡的忧思,当然是只有这一件长颈瓶是这样。或许是因为那位瓷刻师傅也有过类似的经历,对这一首诗特别有感觉,才会做出这样一件出色的瓶子。

而这种境界,就是谢斌一直在追求的,只是效果不怎么明显而已。就像画画,你胸中无物,就是技巧再熟练也画不出什么传世之作。

胸中有沟壑,下笔能惊神,要想让自己的画带上感情,最基本的一点就是自己要有过强烈的体会,不然自己在哪里臆想是根本感受不到的。

从这个方面来讲,谢斌还是缺少历练,缺少见识。画家喜欢采风,到实地去对着实景作画。这是因为身临其境的时候才能有这最强烈的感受,也才能将那种感觉直观而真实的表现在纸面上。

想要将方圆数十里甚至数百里的山水刻画在纸面上,这不光是要作者看在眼里,还要能记在心里,更要能画在纸上。画上去的时候,还要能带着天地之间的那种气势和气质。

像是泰山的雄伟和浑厚,黄山的灵秀和飘渺,黄河的磅礴与汹涌等等,就是画一条小溪,也要画出那种秀气而委婉的气质来,要不然难称佳作。

谢斌的技巧方面是没什么问题的,缺的就是那种胸怀天下的气度和阅历,这不是几天几个月就能拥有的,也不是上了年纪就自己出现的,而是要不断的用眼睛去看,用心去体会,才能慢慢感受到。

而这又不是刻意去追求就能追求到的。可是说起来复杂,但是做起来却又不难,只要愿意用心体会用心感受,这就足够了。

对此,谢斌当然有自己的机会,一辈子说长不长,但说短也不短,足够让谢斌慢慢的游遍国内的山山水水了。

而事实上,不只是画如此,书法还有雕刻等等同样如此,什么是个人的风格和特色,就是那种对同一种事物的不同感觉。同样是画泰山,但很显然,吴昌硕和董其昌画出来给别人的感觉就有着非常大的差别。

这自然不是说谁的好,谁的坏,他们那样的大家,想要分出个高低来是非常难的。区别就在于,两个人对同样的泰山有着不同的感受和看法,刻画在纸面上之后,带给人们的视觉感受也是截然不同的。

这些东西没办法强求,谢斌自己心里也清楚,所以并不急着去游山玩水。游山玩水主要看心情,心情好的话就是门口的小山丘都有着独特的韵味,心情不好的话,就是真的面的那些风景区,看到的也全是穷山恶水。

其实真要说起来,市井之间未必就没有大风景,就像《清明上河图》,虽然刻画的是市井中的平常景象,可同样也是流传千古的名画。所以说,谢斌才不急着去游山玩水找灵感。

找是找不来的,要是游山玩水就能变成大师,那世上的大师也就太多了些。而且,谢斌现在的主业是雕刻。虽然说雕刻这东西跟书画有着一脉相承的东西,但还是有区别,而且表现形式的区别更大。

就像邹欣彤此时手里捧着的瓷刻长颈瓶,虽然同样是山水画和一首普通的行楷小诗,但是跟纸面上的画比起来,却多了一份更直观更生动的感觉,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外行人。

不过邹欣彤自然不会因为看到这么一件物件就失态,虽然她的心里多了些感触,可还是很好的掩饰起来,笑着对谢斌道:“谢谢你啦,我很喜欢,”说着像个小女孩似地将长颈瓶搂在怀里,扭身回卧室去了。

随后的几天,倒是没有真的让谢斌把展台的费用给赔进去,还小赚了一笔呢,而且邹欣彤还接下了两笔数量不小的订单,都是成品首饰,是张露的商场里卖的那种。

要是换成那些高档的物件,可没几个人能成批量的批发。而且就算是批发,谢斌能做出来吗?

再说了,这东西又不是流水线上加工的,那里能成批量的出货?不过说到艺术品的批发,谢斌想起去年的时候,某国画大师的后人,在电视台上做广告,出售自己的作品,每件单价一万五千元。

当时谢斌看着心里真觉得荒唐,哪怕是再高产的画家,也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啊。先不说你的画值不值那么多钱,光是这个明码标价的作为,就让这画的价值大大贬值了。

更何况,那位打出的招牌不是自己的画,而是自己的身份,她是那位大师的孙女。说白点,她卖的不是画,而是在卖那位大师的脸,还是明码标价的卖。要是大师地下有知,估计能气的跳出来抽她耳光。

只是这世界上的人多了,什么样的人没有?大师们也不是圣人,自己的儿孙会怎样谁也不知道。别说这隔了差不多一百年了,就是那些大师们尸骨未寒的时候,儿女都能做出一些伤风败俗的事情。

人生在世,逃不过一个利字。在巨大的利益面前,有些人真的会不顾一切。别说只是打着爷爷的名气卖画,就是真把自己祖宗陪葬品挖出来卖掉的也不是没有。

等到博览会结束,谢斌让李叔带着福禄寿喜的老寿星先回去,他自己却留在了云省,一是受到沐家老爷子的邀请前去瑞丽做客,再一个是谢斌想要趁机玩玩。

出不来的时候是没机会,现在有机会玩玩要是错过了,只会更可惜。总不能千里迢迢的跑到云省,然后参加这么一个博览会就急匆匆的跑回去吧?云省好玩的地方可不是只有丽江。

瑞丽位于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是一个边境口岸贸易城市,是国内通向东南亚于南亚的交通要道,也是最后一道关卡。而且也是国内唯一实行特殊管理方案的边境贸易区。

而造成这些的主要原因,还是瑞丽那特殊的地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地势平坦开阔,没有什么天然的障碍,跟云省其他一些城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且这里属于南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也因此吸引了不少的游客前来游玩。

这也让这个原本偏僻的小城,拥有好多好玩的景点,比如说畹町森林公园、瑞丽江风光、扎朵瀑布、畹町生态园、勐秀景颇山寨、允井一寸两国等等。而更吸引谢斌的,却是这里的翡翠贸易市场,或者说是玉石贸易市场。

说实话,以前早就知道瑞丽的玉石出名了,但是走在瑞丽的时候,你才能真正的体会到什么叫做翡翠珠宝城市。据沐风所说,瑞丽成品A货翡翠首饰的销量占据了全国百分之五十还多。

除了其他地方的小商人之外,也不乏来自首都沪市以及港澳台等地的商人在这里进货,而究其原因,却是因为这里的东西便宜,据说前几年甚至能比市场价便宜百分之五十。

谢斌本是不相信的,但是到了瑞丽之后,才不得不承认,瑞丽有这个资本,因为他跟缅甸挨的太近了。不说什么一街两国,一桥两国,有的同一个院子都能分成两个国家,更夸张的是一口水井都能分成两半来。

而且边境线对于当地人来说,似乎是不存在一样,也没什么戒备森严的军人来管理,那些人就那么大大咧咧的在两个国家之间来回窜动,带着各种各样的大小商品,似乎没有关税这么一说。

当然,也正是如此,国家才会在这里实行非常特殊的“境内关外”特殊管理模式。这样一来,瑞丽的边贸区几乎变成了类似于第三国的存在,对一些外贸商人来说,确实是便利了很多。

这样就不难想象为什么瑞丽会成为翡翠交易城市中规模最大的一个了,这翡翠原石运送起来真的太方便了。谢斌可不相信这些人的翡翠都是走边境线过海关运进来。只是大家都闷声发大财,不愿声张而已。

谢斌自己保守估计,那些翡翠原石中,差不多有一半是水货,也就是没有交关税的那种。就像沐家这样的大家族,在瑞丽当地也好,在缅甸那边也好,这百十年经营的势力绝对非同小可。

沐风对谢斌好奇心没有做明确的回答,只是嘿嘿笑着转移话题。这也怪不得沐风,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事,但要是说出口来就不太好了,毕竟按照法律来讲,这是犯法的事情。

就像谢斌的一品鉴一样,将那些最顶尖的作品都撤出来,不走店面的账户,其实也跟沐家这些行为没什么差别。但是这样的事情,谢斌也是不可能对别人说出去的。

第36章 人情达练第58章 谢婻第三百一十章第47章 虎子婶第211章 命悬一线第11章 春光第271章 活色生香第252章 实习第254章 恐惧第103章 女大学生第7章 开门大吉第156章 可见一斑第20章 鸡血石第155章 一夜旖旎第126章 选择第237章 独门暗记第27章 真的爱你第25章 上坟第286章 放虎归山第308章 烟消云散第147章 一家人的生日第66章 鸡血石怀月微刻印第3章 蓬荜生辉第153章 难言之隐第216章 思过崖第273章 贿赂小姑娘第48章 话别第34章 担当第151章 三个女人第100章 江湖救急第297章 潜入第10章 龟虽寿第179章 围追堵截第3章 蓬荜生辉第45章 意境第164章 春节前夕第30章 老海黄第29章 木材商人第96章 再见陈敏涵第209章 劫道第62章 首饰套装第126章 选择第252章 实习第285章 懊悔第15章 搭车第47章 虎子婶第59章 诗画第90章 战地风情第175章 鱼水情第186章 杀人不眨眼第12章 分居第5章 平常心第182章 夜半搏杀第41章 富婆第52章 别墅第10章 水种阳绿翡翠项链坠第55章 禽兽不如第28章 出手第9章 赚钱第104章 开课第1章 南都第265章 阴招第262章 晚宴第二百一十五四章 传说中的车震第153章 难言之隐第136章 关怀第18章 看门罗汉第257章 央视名嘴第224章 自作孽第22章 上山第73章 藏獒第98章 小丑第三百一十章第7章 开门大吉第61章 黄花梨关公像第58章 谢婻第289章 人流黑诊所第2章 玉石街第92章 求艺第80章 追问第200章 预备开业第90章 沐家别墅第196章 妥善第23章 搬家第68章 情危第143章 月色山庄第166章 双宿双飞第247章 二八佳人体如酥第213章 李国辉的训斥第299章 常一飞此人第69章 交易会第266章 敲山震虎第61章 黄花梨关公像第25章 上坟第273章 贿赂小姑娘第173章 手抄本拳谱第7章 豆腐捞第74章 金陵十二钗第304章 直捣黄龙第22章 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