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敌之策

风雨欲来,未央宫大殿的气氛一片严肃,皇帝收到主父偃派人送来的情报之后,只是秘密召见了卫青、桑弘羊、金日磾、张汤、李广等几位可信任大臣商讨对策,毕竟诸侯私通匈奴不是件小事,传了出去怕是会闹得人心惶惶。

此时,皇帝坐在榻上,脸色阴沉的道:“淮南王已与多路诸侯取得联盟,还勾结了匈奴人打算要起兵造反,几位爱卿可有什么对策?”

张汤听了走上前回道:“陛下,淮南王与衡山王乃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弟,他们的联盟怕是牢不可破,如今之计,只能从其他几位诸侯身上下手了,只是,这事依微臣看还需劳动太皇太后!”

皇帝抬起头来看了一眼张汤,然后示意他说下去。

于是张汤又继续说道:“臣认为太皇太后如今虽不理朝政了,可威信犹在,尤其是以梁王为首的各路诸侯多数都曾是太皇太后手下心腹,所以只要太皇太后愿意表态,就算无法劝服他们倒戈对付淮南王,也能让他们打消进攻长安的念头做到两不相帮。”

皇帝微微的点了点头道:“可就算其它几路诸侯愿意退兵,也依旧内有淮南王与衡山王的联军尚在,外有匈奴大军虎视眈眈,以我大汉现有的兵力想要两头兼顾也尤为困难!”

“陛下,臣倒是有一计。”一旁的金日磾突然想到什么开口说道。“昔日臣贩马之时,曾听来往的商客说到过长安到外头有一条隐秘的山路,能够大大缩短来回的路程,而且不被人所知。假设我们派遣大军大摇大摆的出征,等到淮南王以为我们中计之后,再在半途中从山路秘密潜回来,便能杀他一个措手不及。”

“启禀陛下,臣认为这样做太冒险了。”桑弘羊极力反对道:“此法纵使能解长安之危,可一旦被匈奴人察觉边境无兵,那便将是灭顶之灾啊。”

众人听罢,面色愈加沉重,可唯独卫青除外,“启禀陛下,臣倒是觉得此计可行。”

“你有何想法?”

“匈奴人派军压境不过是想要调虎离山,好让淮南王有机会攻陷长安,所以既然他们想要引大汉的兵马入大漠深处,那我们就给他来个将计就计,只要能够把握时间平定内乱,那到时候就算匈奴再反应过来也于事无补了。”

凝眉沉思好像在考虑此法的可行性,片刻之后皇帝问道:“那你认为边境该派多少士兵施行诱敌之计合适?”

卫青回道:“精骑三千加卫青足矣。”

“不行,”皇帝立起身来,眉头一拧道:“匈奴一旦出兵必是数以万人起步,三千骑兵太危险了。”

“陛下,诱敌之计兵不在多而在精,对抗匈奴要做的是能拖则拖,而淮南王这边则需要速战速决,要知道陛下这边每多用一分钟平定叛乱,边境那边才真正是就多了一分危险啊。”

“这……”纵使卫青这么说了,可刘彻还是很不放心,他将目光紧盯卫青,发现卫青也正看着自己,两人目光相接,片刻间仿佛已交换了千言万语,最终还是刘彻被说服,“既如此,此事就这么定下吧。淮南王怕是不久之后就会有行动,众位爱卿回去后就各自开始准备吧。”

“是,臣等告退。”

待到一行人退下后,卫青单独叫住了李广将军,左手抱右拳道:“李将军,淮南王一旦叛乱,卫青身处边境必无法再顾及其它,长安的一切就要靠将军了。”

李广反朝卫青回了个礼道:“卫大人莫要再折煞老夫了,大人大义以三千骑兵深入敌营,老夫却帮不上任何忙已是愧疚非常,若是老夫手握重兵还出差错,那便是粉身碎骨也难辞其咎了。”

“不,卫青在边境不过是干些你追我逃,打打闹闹的小事而已,而李将军在长安所为才是难上加难。”卫青双手扶起李广将军,又意味深长的说道,“淮南王之乱,将军若是能以重兵之威,迫其他们直接投降那是最好,若是不能,便要以雷霆手段迅速镇压,切记不能让任何一个人逃脱,否则消息走漏边境危矣。还有,这世上没有密不透风的墙,边境无兵的事实再怎么瞒也是瞒不了多久的,一旦开战半个月最多二十日边境一定要有援军。所以大汉的安危就全寄在将军身上了。”

“卫大人放心,半月之内,援军一定抵达。”李广信誓旦旦的保证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