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重铸国防军之魂(中)

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咯……

啄木鸟般的清脆声响在一处地下室的通风窗跳跃着,从那里飞出的连串光点以极快的速度朝不同方向奔去。通风窗后面的昏暗地下室内,三名“大耳沿钢盔”合力操作一挺安装在三脚支架上的重机枪。伴随着每一声枪响,黄澄澄的弹壳不断以抛物线飞离枪机,潮湿的地板上已滚落不计其数的弹壳,行走其间必须小心翼翼,酸楚的发射药硝烟背后则是现代战场上令人生畏的杀戮效率。

持续工作一段时间,勤奋的啄木鸟总要小憩片刻。每当这个时候,地下室里必会响起铿锵有力的男性嗓音:“弹箱!”而负责供弹的士兵往往已经在搬运金属子弹箱的途中。拿到新的弹箱,浓眉大眼的机枪射手便会用流畅的动作换上,待他再次拉动枪机,这挺苏制德什卡机枪复又发出清脆的啄木声。

纵览三四十年代的主要战场,既有德制mg34/42这类创造性的通用机枪,也有马克沁水冷、勃朗宁m1、捷克zb26等经久不衰的型号,相较于这些光环下的同行,苏制德什卡不论制造数量、使用范围还是知名度都有所不及。战斗中,德什卡每分钟125发的射速远远低于mg42,也不及老迈的马克沁和弹匣供弹的捷克zb26,但108毫米的重机枪子弹在有效射程和穿透力方面远胜过普通7.92或7.62毫米口径子弹。使用穿甲弹的德什卡可以在500米距离上击穿15毫米厚的钢板,能够有效对付轻型装甲目标或步兵掩体,还能够抗击低飞的飞机,是一种极好的步兵支援武器。

在夺取沃尔卡夫的战斗中,德军一鼓作气击败了苏联第9步兵军,从对手那里缴获了相当数量的武器弹药,而北线友军的顽强坚守也为他们争取到了较为充足的准备时间,各种用于防御作战的武器装备得到合理配置。在米尔多夫防线的左翼阵地上,4000余人的德军第22燧发枪团装备了55门苏制火炮和两百多挺苏制机枪。并在防区储备了尽可能充足的弹药补给。可以说,德军官兵们从上到下都做好了连番苦战的准备,而战斗的进程也不出所料,苏军全然不顾雨雪天气的影响,以一浪高过一浪的攻势让德国守军始终处于弹簧的压缩状态。

面对逼近村庄的苏军部队,德什卡不断朝外喷吐火舌,持续给敌手制造伤亡,也因此受到苏军越来越多的“关照”。好在这地下室的通风窗口高度和宽度都只有30公分左右。正适合作为机枪射击口,以沙袋进行加固后完全可以抵御普通枪弹和弹片的侵袭。至于敌人的炮火直射,打在上层建筑的炮弹并不能直接杀伤地下室内的人员,坍塌堆积的砖石反而对地下室起到了保护作用。

从操纵机枪的动作来看。浓眉大眼的德军士官保持着较为冷静的心态,射击频率和时机也掌握得恰到好处。当战场形势不那么紧迫时,他还会把操作位置让给两名更加年轻的同伴,令他们尽可能适应战斗气氛与技术要领,但最近十几分钟,他都牢牢掌握着射击握把,脸上的表情也在不自不觉中变得严峻起来。有限的视野中,那些被完全击毁的苏军坦克一动不动地趴在田野中,但轻度受损或乘员阵亡的坦克经过苏军抢修后又陆续投入战斗。加上后继到来的t-34,向村庄进攻的苏军战车数量在不断增加,而经过之前几次战斗,一些苏军士兵滞留在村庄边缘,利用弹坑等掩体与守军交火,而苏军的战场指挥官们也逐渐熟悉了这里的地形以和对手的战斗方式,他们以连排为单位组织了一些步兵突击群。令其相互掩护着实施进攻。当一个突击群遭到守军机枪火力拦截时,步兵们便会匍匐下来,由其他突击群趁势突进,等到守军火力转移过去,他们又跃起向前,如此交替往复,缓慢但坚定地逼近守军防线。

由于苏军步兵采取了聪明的跳跃战术,德军机枪手接连开火却如同拳头打在棉花上。时间一长,这浓眉大眼的德军士官也有些急躁了,他尝试以连贯的长射来杀伤对手,但这很快引起了苏军坦克的注意。当炮弹的尖啸声袭来,士官意识到情况不妙,“卧倒”刚从嘴边喊出。轰然巨响连同极其猛烈的震荡澎湃袭来,地下室内的三人齐齐跌倒,浓烈的硝酸气息顿时直刺鼻腔,思绪当即一片混沌。

“该死,真该死!”浓眉大眼的资深士官懊恼地攥紧拳头,受到近距离爆炸的影响,他耳中只有无尽的嗡鸣声。隐约看见烟尘中有人影晃动,想起在东线作战时的遭遇,唯恐苏军士兵已经进入这地下室,他连忙伸手去拔插在腰间的手枪,却发现惯用的右手全然不听使唤。人影靠近,出现在眼前的是那张熟悉的脸庞,年轻的列兵焦急惶恐地张嘴说着什么,但他一个字也听不见。

在列兵的搀扶下,士官勉力坐了起来,他强忍着从右臂传来的痛楚冷静审视周围的环境,带三脚架的德什卡重机枪倒在地上,主体看上去依然完好;方形通风口的右侧霍然出现了一个圆形的破洞,所幸击中这里的并不是空心装药的破甲弹,否则高温的金属流可以瞬间将这个房间里的所有人杀死。

“我没事,没什么大问题!”

说话之时,士官已能够依稀听到自己喉管里发出的声音,这说明自己的听力只是暂时性的失聪,而另一名士兵这时还趴在地上。列兵走过去将他翻面朝上,探了他的鼻息和脉搏,如释重负的表情说明同伴只是出于昏迷状态。

想着外面的激战仍在进行,士官咬着牙站了起来,示意列兵同自己一起将机枪立起,但他们很快发现三脚架有些变形,必须以人力辅助才能维持射击状态。在这种情势下,年轻列兵主动担当人肉支架,士官重操机枪往外瞄准,几辆苏军坦克距离村口仅有一箭之地,一群群苏军步兵也抵达村庄边缘,看来守军的火力支撑点已在高强度的战斗中损耗殆尽。顾不上察看从鬓角滑落的是汗珠还是血滴,士官将受伤的右手搭上射击握把,以并不擅长的左手拇指按下左右握把中间的射击按板,当清脆的咯咯声重新在耳边响起,沉重的心情顿时轻松了许多。抛开了各种杂念,他机械式地向视野中的苏军士兵开火,在两三百米的距离上,苏军跳跃战术的避弹效率锐减,好些士兵刚刚冲过村口就倒在密集弹雨之下,部署在村庄内部的二线火力也开始发威。那些t-34推倒残墙的气势固然威武,但它们很快陷入轻型反坦克火箭、反坦克手雷以及燃烧弹编织的死亡陷阱之中,一辆接着一辆失去动力,燃烧乃至发生殉爆,幸存的乘员只能在步兵们的拼死掩护下寻求逃生机会。

德军依托村庄设置的反坦克陷阱固然给力,可村庄的大小决定着陷阱的规模,一旦攻入村庄的苏军战车超过了陷阱容量,无论守军官兵有多么的勇敢睿智,也不可能继续阻挡对手进攻了。在制定防守策略之时,德军指挥官们就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故而在村庄以南、米尔多夫以西的山地构筑了二线工事。在苏军凭借人员装备的优势碾碎村庄防线之前,德军第22燧发枪团指挥部就已经向各营连下达了撤退命令。由于多数电话线路都在苏军的炮击、轰炸和战斗攻击中损毁,有一些部队受位置、视线等因素影响而没能观察到撤退信号弹,不知撤退已经开始,另一些部队无法从胶着的战斗中及时抽身,除了这些部队之外,部署在村庄防线的多数德军官兵都越过公路后撤到公路以南的山地继续作战。在苏军坦克难以企及的坡地工事里,德军不仅部署了几门前期缴获的苏制85毫米加农炮,还将十多套多管火箭炮搬上了山。当占领村庄的苏军官兵集结兵力准备对米尔多夫主阵地发起夹攻时,从天而降的火箭弹令他们损失惨重,那些试图沿着公路向米尔多夫城区进攻的苏军坦克也遭到了精准炮火的攻击,其侧面和背面装甲无法抵御85毫米炮弹的远距离命中,短时间内即有5辆t-34遭到毁灭性打击。为了解除后顾之忧,苏军指挥官只好派遣疲惫不堪的士兵们发起夺山之战。这座位于米尔多夫以西、毗邻伊萨尔河的山峦最高处海拔不足百米,东西最宽处1.5公里,南北长约4公里,地势起伏、植被茂盛,德军第22燧发枪团的官兵们已在这里挖设了大量的作战工事,仅凭普通规模的炮击和轰炸远不足以摧垮守军防线,而原本擅长近战的苏军步兵们又受崎岖泥泞的山路制约,在缓慢而艰难的进攻中沦为德军射手的活靶子。

第139章 冰寒之地第69章 染毒之箭第99章 该高兴还是伤悲第29章 无奈之杀第49章 精英计划第11章 看家本领第122章 过街第22章 苦斗一昼夜(上)第48章 原来你也有难处第113章 青年之烦恼第80章 贪食虫第143章 弃暗投明第16章 好心的笨蛋第26章 论道第12章 超级“钉子户”第76章 如果可以逆天第137章 柏林之鼠第178章 恩泽第133章 精英战队第113章 一己之力第81章 屠场第54章 钻石有价,追求无价第1章 末日奇景第59章 夜空惊魂第147章 猎第18章 女人啊女人第88章 这世上真有飞碟?!第33章 我们为何而战第75章 生命如夏花第155章 赌注第43章 一场新的赌局第62章 我和你的距离第171章 如影随形第85章 海难,惊魂第95章 元首万岁第153章 战胜恐惧第82章 妖媚人间第123章 幻影始祖第11章 帝国圣殿第71章 这个,可以有第56章 角色第110章 男人的心眼第83章 有别离,有相逢第90章 欲意何为第72章 龙潭虎穴也要闯第100章 树大招风第82章 上帝予生第40章 有失有得第20章 鏖战第71章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第103章 当机立断第12章 强行反击第33章 以生命献祭第52章 东方前线第45章 暴徒末日第16章 狙手猎场第82章 为痛而战第81章 屠场第69章 染毒之箭第11章 看家本领第40章 近战第74章 丰厚诱惑第1章 游击将军第60章 代理人第20章 起义之火第83章 埃姆登的奇迹第59章 夜空惊魂第49章 进村第99章 天罚第16章 好心的笨蛋第40章 有失有得第74章 冷血无敌第50章 大开杀戒第122章 红色抉择第92章 美帝强权第156章 勇敢者的战斗第51章 草船借箭(下)第163章 警觉第77章 利爪血痕(下)第59章 重回小镇第101章 初战,以弱击强第48章 钢铁欧洲第117章 一个信念第11章 看家本领第135章 拯救第155章 赌注第85章 绝地大反击(中)第166章 卸担第104章 帝国密令第152章 猛人第10章 伤得起第3章 死亡山谷第79章 故知第93章 逆势第40章 胜利终至第71章 绝杀技(中)第72章 绝杀技(下)第111章 战斗,将从这里开始第120章 暴怒计划第96章 红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