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军的中央集团军群出动了,披着铁甲的战马,穿着盔甲的战士,手持着锐利的兵器,火炮弹药粮草等物资紧紧跟随着大兵团前行,还有那庞大的野犸象战队以及形形色色的雇佣部队。这次金军出动了他们所有的主力,除了留守金都米里斯提的禁卫军及智亲王艾敏博葛的近卫军和仍在中西亚的多玄里的金军,还有停留在金国下区的西部的费朗的金军。金军的主力由于都集中在上区的米里斯提一带,十几万军队的集结非常快。在阿勒儿的眼中,这是金军的优势。金国能迅速集结一支庞大的军队,而罗夫康的帝国北方军队则做不到这一点。
在阿勒儿的作战计划中,金军能否在罗夫康的大军到来之前赶到脱布涅顿的波黎亚,是决战成败的关键。金军若能迅速赶到脱布涅顿,并对波黎亚发动进攻,便能迫使罗夫康在无法集结大军的情况下分兵来援,而金军才能利用帝国北方援军到来的时间差逐个击破来敌,取得这场战役的胜利。金军行军的速度越快,那么罗夫康的援军到达战场的时间差就会越长,金军利用这一战机击败敌人的可能性就越大。所以,阿勒儿认为金军能否取得与罗夫康大军决战胜利的关键因素是金军行军的速度。阿勒儿把取胜之匙形象地概括为一句极为简短的话:“兵贵神速”。
金国大军出动的消息传到波黎亚,德里埃知道一场恶战恐怕不可避免。虽然德里埃极力不愿让战火烧到自己家的门口。可眼下,罗夫康的援军迟迟未来,而金军则快到来,波黎亚恐怕是难逃金军的攻击了。德里埃一边催促罗夫康赶快派援军过来,一边调兵遣将,部署波黎亚的城防工事,抵御金军的进攻。
昂利图建议德里埃把脱布涅顿所有的人马都集中到波黎亚,昂利图建言道:“金军若来攻打脱布涅顿,肯定是来攻打波黎亚,他们不可能攻打别的什么地方。所以,我们必须把脱布涅顿所有的将士都集中到波黎亚,尽全力固守波黎亚,等待援军的到来。”
德里埃采纳了昂利图的建议,下令脱布涅顿所有能作战的官兵都集中到波黎亚“待命”。在选择由谁来担当守卫波黎亚的主将上,德里埃一开始倾向于里斯姆,但昂利图认为由里斯姆来指挥守城的将士抵抗金军是“万万不行”的。昂利图对德里埃说道:“里斯姆这个人,抗金立场不坚定。之前好几次在商讨对待金国的立场上,他就流露出我们要与金军妥协之类的泄气话。这说明他从内心深处是非常惧怕金军的,根本不敢与金军作战。任命这样的人来当守城的总指挥官,我看是万万不行。相比较,胡挺峰的抗金立场比较坚定,不惧与金军作战,所以由胡挺峰指挥守城将士保卫波黎亚,要比里斯姆来得好。”
听了昂利图的话后,德里埃确实觉得里斯姆的抗金态度比较暧昧,喜欢用折衷的方法试图避免与金军作战。里斯姆这种保全脱布涅顿的想法是比较受德里埃赏识的,德里埃不也是一个劲地不想把自己与脱布涅顿卷入到战火中吗?但是,眼下局势变了,脱布涅顿的将士与金军的这场仗是非打不可了。基于当前严峻的应战形势,德里埃认为昂利图的话说得对,里斯姆不适合作守卫波黎亚的主将了,胡挺峰比他更好。
德里埃任命胡挺峰为城防的指挥官,负责指挥城防的将士。昂利图负责组织城内的民众协助将士们作战,肃清城内的奸细,做好城内安全工作。德里埃则为总指挥,统揽波黎亚一切军政事务。里斯姆被德里埃调到他身边,协助德里埃展开工作,为副总指挥。
胡挺峰被任命为波黎亚城防的指挥官后,迅速组织将士们加固城防。波黎亚几乎云集了脱布涅顿所有能作战的人马,约有一万八千人,加上德里埃亲自指挥的卫队,波黎亚城内的官兵人数在二万人以上。胡挺峰部署城防事宜,在指挥室里,胡挺峰当着诸将官的面,一边在地图上比划,一边说:“金军很快就要到达我们这里,兵临波黎亚城下。眼下我们要做的是巩固城防,派兵固守城墙。敌人来势汹汹,人数在十万人以上,一旦攻城,以敌人的兵数,在攻城之前先会把波黎亚围起来,再攻城。至于金军会选择哪面发起攻击,我认为金军很有可能选择在西面对我们发起猛攻。波黎亚北面靠山,东边临海,故东、北两面不适合金军大部队的展开,而西面紧贴特勒拉斯草原,利于金军大部队的行动,所以敌人从我城防的西面发动进攻最有可能。金军这次兴师动众,主要不在于攻打我们,他们主攻的对象是罗夫康派来的援军。所以金军的攻城部队不会太多,以我们现有的城防兵力,若能顶住敌人的几次猛攻,待罗夫康援军的到来,便能转危为安,度过难关。”
胡挺峰说得头头是道。在城防的兵力部署上,胡挺峰在四面城墙各布置三千兵力,另留一支六千人的部队为预备队,随时增援被金军进攻的城墙守军。虽然胡挺峰预测金军会把波黎亚的西面作为主攻方向,但是到时战况怎样,胡挺峰不敢轻率断定。在四面城墙各布置同等兵力,留一支人数众多的预备队,待金军对波黎亚发起攻击后,再作相应的增援和调整,看起来比较稳妥。胡挺峰把自己的城防方案和想法上报给了德里埃,德里埃觉得胡挺峰说得很有道理,肯定了胡挺峰的想法和城防方案。同时,德里埃下令关闭波黎亚所有的城门,全城实行戒严。德里埃明白金军攻打波黎亚是速决战,只要波黎亚在罗夫康的援军到来前顶住金军的猛攻,波黎亚的安全就有了保障。
为了激励守城将士抵抗金军,消除城内军民的忧虑,德里埃下发通告,告诉城内的军民“帝国的援军很快就会来解救我们,金军对我们的进攻不会长久,只要我们能顶住金军起先的几次攻势,待帝国援军一到,便能化凶为吉,守住波黎亚”。
战争的气氛笼罩在脱布涅顿的上空,脱布涅顿的许多百姓纷纷逃离了脱布涅顿。没人会保证金军只会攻打波黎亚,波黎亚的安全有了保障,可脱布涅顿的其它城镇的安全就没了保障。面对着形同虚设的城防,住在城内的百姓不跑才怪呢。大量的脱布涅顿的百姓逃离了他们的住地,举家搬迁,要么躲进山里,要么乘船跑到岛上,躲避战火的侵袭。
脱布涅顿的波黎亚已进入战备的状态,罗夫康则正在调集军队,准备前往登克里堡集结第一波攻击部队的所有兵马。对这场决战,罗夫康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缜密细致的思考。这次罗夫康分兵来援,就是罗夫康经过反复考量所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在金军已经出动,将来进攻脱布涅顿的情况下,在罗夫康看来,金军的进攻方式存有多种可能。金军有可能逐次增兵来攻,也就是说,金军先会派一部兵力在攻打波黎亚的时候与到来的帝国军队作战,然后再派主力部队到达战场,正式与帝国军队决战。有可能金军会一次性出动所有人马,意欲在特勒拉斯与帝国军队决战。此外,也不能排除西边金军到来的可能。
由于罗夫康在前线的西面部有重兵,据此,西边的金军恐不会轻举妄动,增援东边的战场。这点,罗夫康感到金军也会如此行事,用西边的金军牵制帝国军队的一部。因此,在东边的战场上,无论金军是分批来攻还是一次性投入所有部队,罗夫康认为帝国军队的分兵来援都要比集结所有人马有更好的作战效果。况且,罗夫康也没有时间集结这么多兵马,这倒是如阿勒儿所料的那样,金军的行军速度迫使罗夫康只能分兵来援。
卡布诺尼人举全国之兵,意图在特勒拉斯与帝国北方军队决战的形势已经明朗,只是罗夫康还不能确定金军的作战方式。不过,基于在战役模型上的反复考量,罗夫康业已制订出了一套作战方案,来赢得这场决战的胜利。当帝王四世明威俊得到罗夫康上传的有关决战的一系列的报文后,就像六年前的第二次凌河之战那样,明威俊没有理由不同意罗夫康的决战计划。帝王明威俊看得出,罗夫康对这场决战做了充分的准备,北方全军的调动部署也相当细致。帝王明威俊批准了罗夫康的作战行动,但罗夫康不仅需要帝王的同意,他还需要帝王承诺给他的援军。罗夫康上文给帝王四世,要求迅速派援军增援北方战场。帝王四世明威俊答复罗夫康,所派援军正在调动中,进入北方后,听从罗夫康将军的命令。
帝王明威俊下令给集结在亚弗坦尼的菲歇姆的三万六千兵马迅速进入北方,归罗夫康将军的指挥。菲歇姆的部队进入北方后,罗夫康派人给菲歇姆传来指令,令菲歇姆率部先前往阿里斯达,再赶往登克里堡,到达登克里堡后,最后赶到特勒拉斯战场,投入战斗。
罗夫康所率的第一批增援部队出动了,前往登克里堡,作最后的集结。率领着数万精锐兵马的罗夫康明白,特勒拉斯之战关乎到帝国在北方的命运。
罗夫康为这场决战做了充分的准备,其中有一项工作是为帝国一师骑兵的战马都装备上了“马甲”。马甲,是护卫骑兵战马的装备。在这之前,帝国一师骑兵的战马都没有护甲。罗夫康到北方的都哈滨、鲁斯珀德、拜柏巴等城镇巡视,看见纽爱尔的骑兵无论是人还是马都披着重型装备。罗夫康见了后,问当地的将领,骑兵披着这么重的头盔和盔甲,不觉得累?
将领回答道:“重是重点,但是这些披在人和马的装备却能很好的保护好他们,尽量避免他们受到伤害。”
罗夫康笑着说:“你说得也许有些道理,不过这么重的东西带在身上,骑兵的速度和机动性不是变差了吗。”
将领笑着回话说:“其实穿戴习惯了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随后,将领叫了一个骑兵过来向罗夫康演示。罗夫康看了后,说道:“嗯,不错,身手和马都蛮灵活的”。“纽爱尔骑兵历史悠久,当年克里斯蒂国的将军铁木哥出征伊曼鲁努帝国,我们纽爱尔的铁甲骑兵也应召出征,在与伊曼鲁努帝国的决战中也立下了不俗的战功。”一个将领向罗夫康述说道。
罗夫康听了后,赞道:“哦,看来你们纽爱尔的铁甲骑兵还是挺有战斗力的”。
“在战马的身上披有护甲,能减少战马的受伤。金军的骑兵,以及当年的伊曼鲁努军的骑兵,他们的战马都披挂着护甲。”一个将领说道。紧接着,纽爱尔的将领又说了一句:“金军战马都披着黑色的护甲,当年伊曼鲁努军的战马护甲,清一色是银色的。”
罗夫康考察了纽爱尔的骑兵部队,觉得纽爱尔的铁甲骑兵不错。在特勒拉斯决战临近时,罗夫康给都哈滨、鲁斯珀德、拜柏巴等地的将领下发示令,指示他们集结一支铁甲骑兵参与即将到来的帝国北方军队与金军的决战,叫他们做好准备。当地的纽爱尔将领们得到罗夫康将军的指示后,联名致信给罗夫康,说都哈滨和鲁斯珀德各出五千铁甲骑兵奉命参战,余部留作预备队,以备不时之需。
罗夫康同意了纽爱尔将领的做法。对于罗夫康来讲,对纽爱尔的铁甲骑兵,他只要求其出一部人马,至于具体的人数,因为纽爱尔人的兵马不多,且又分散各处,故罗夫康不作严格的要求。
在看过了纽爱尔人的铁甲骑兵后,罗夫康决心给帝国一师骑兵的战马披上墨绿色的护甲。在特勒拉斯决战爆发时,帝国一师骑兵的战马都披上了“马甲”,显得威风凛凛。而帝国一师官兵经过平日严格的训练后,在决战到来时也做好了战斗的准备。训练有素,纪律严明的将士,披着铁甲剽悍的战马,在罗夫康的率领下,向着东边的特勒拉斯奔驰而去,这是一支铁马军纪的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