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见闻

初春,天气晴朗。

作为一名旅行家汤玛斯?福兰特在过去的两年间,从英国出发,沿途从埃及到印度,再到东南亚以及中国,而又来到了朝鲜,在朝鲜的旅程结束后,他会到达日本,然后再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再从那里穿越西伯利亚,横跨欧洲以结束他的欧亚之旅,作为一名旅行家,他在英国相当有名,甚至还是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的会员。刚过五十岁的他,肤色微褐,身材魁梧,穿着一身卡其色的猎装,颇有探险家的风貌。

作为旅行家,基于对东方国家的了解,原本对于福兰特而言,朝鲜只是东亚三国中一个不可错过的对象,可是当他踏上仁川港,于海关旁的朝鲜银行货币兑换处兑换了当地纸币后,他便发现自己被眼前的一切给惊呆了,更准确的来说,是仁川特区给他带来的惊讶。

沿着通道走出港口大楼的时候,大楼正对的一条宽达近百英尺的街道,与普通的街道不同,街道被用石条围出的边带隔成五条道路,最外侧两条道路是用马牙石铺成的路面,而中间的三条却是黑色的道路,就在惊讶于特区展现出来的不同时,突然但着一阵响声,他的注意力顿时被那响声所吸引。

“叮当、叮当……”

道路中央连绵的电线杆下,一辆蓝色的马拉……马在那里?

没有马!

在意识到没有马的瞬间,福兰特甚至特意眨了眨眼,以确定自己没有眼花,难道是用蒸汽机?可煤烟在那里?

没有马。也没有蒸汽机牵引的蓝色车厢正在均速朝着港口大楼驶来,惊诧的看着那驶来的车厢,若非对科学的深信不疑,福兰特甚至会惊叫着这一定是魔法。

这当然不是魔法!

“先生,如果你要去饭店的话。乘右侧通道电车,到至圣广场,只要五块铜元,”

港口处一名正下班的关员,也许是看到了福兰特的惊诧,便用英语向其介绍着。这1号线的电车投入使用不过才几天而已,别说是这刚来仁川的外国人,便是他驻仁川两年多的“老仁川”,对新奇的紧。

“电车?”

一个陌生的带着汉语式的英语传来时,福兰特更是诧异的看着身边的这名关员。

“就是电车。是我们统监大人发明的!”

这留着辫子的关员语气中满是一种莫名的骄傲与自豪与胸膛间流动着,甚至正是那从未曾有过的骄傲使然,使得他挺起胸膛对福兰特说道。

“先生,我正好要回家,我带你去坐一次电车!”

因为电车站并不在路边的关系,所以需要经涂着白漆的人行道进入位于路中央的车站,所谓的车站实际上只一个不到两英尺宽雨棚,到了站台。福兰特才发现位于铺路石间的轨道,这倒是与伦敦的马拉公共汽车有点相似,都是跑在轨道上。

唯独只有那不需要马拉的“电车”才是最让人惊奇的。伴着那越来越近的“叮当”声,比公共马车长出一倍的车厢停在了站台边,站台上等待的十几名乘客便直接上了车。

“买票了、买票了……”

车上的售票员在车厢里走动着,对此福兰特倒不陌生,在英国的时候,他也曾坐过公共马车。除去这辆车没有马拉之外,到和英国的公共马车没有什么不同。甚至就连车厢,也有些近相似。

“叮当、叮当……”

电车再一次启动了。因为速度不快的关系,使得其只有轻微的晃动,坐在车厢中,看着宽敞的车厢,福兰特相信,这车厢中至少能坐进六七十人,甚至更多,在电车往“至圣广场”使去的时候,一路上,坐在车中的福兰特,却目睹了这座特区的不同。

宽敞的远超出他想象的街道、不用马拉的电车,当然还有路边的一处处工地,以及一座座欧式楼宇,城市或许谈不上繁华,但对于福兰特而言,他却被眼前的这座城市给惊呆了,这座城市于他看来,就像是一座未来的城市,而电车,正是这座城市的象征。

一辆拖曳着多节平板车厢的电车满载着建筑材料道路中央驶过,三条电车线路的开通加快了物资的运输,同样也加快了特区的建设,相比于去年,现在特区内工厂区一栋栋厂房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现在的工厂区建筑甚至远多过仅有十余栋砖石建筑的商业区。

“……只要在手附近加一张桌子就可以使一些动作,如弯下腰取砖和灰浆变成无用功。通过这种方式,原先是砌墙所必不可少的动作就突然变得没用而被消除了。动作因此被优化和减少了,从而将砌墙所必需的动作从18个减少到了5个,由此将每天砌砖的数量从960个提升到了2800个。以前用于弯腰和直起身来的能量,无疑是一件非常费力的事,现在这些多余的能量完全被用于提高动作的强度和速度。”

在东亚饭店的建筑工地上,公司从美国聘请来的顾问,同时还是东亚同文学院商学系教授的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向唐浩然解释着于建筑工人手边放简易桌的原因,这个试验早在多年前他便于美国进行,一直在推广中。

而现在对于泰勒来说,他却意识到对于特区而言,这种砌砖法却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所有的建筑工人都属于一家公司,自然更易于推广这种科技的工作方式。

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正是泰勒远渡重洋来到中国的原因——这家公司提供给了他一个更为广泛的舞台,在这个舞台上,他完全可以进行更多的管理试验,一但试验证明有效,即可立即推行于整个特区。

工作效能提高了近三倍!

看着那些采用新式彻砖法的工人,唐浩然能从18与5之间体会到两者的差距,这会他反倒庆幸起现在泰勒这位未来的“科学管理之父”还未成名,正处于研究阶段。而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正是企业管理从经验到科学转变的过程,而推动这一变革的正是泰勒。

或许没有学过经济,但正因为明白泰勒于企业管理变革性的作用,唐浩然才会不惜重金把他从美国请到仁川来,而眼前这个不起眼的小发明,对于特区的价值几乎不下百万,感觉到物有所值的唐浩然转脸看着泰勒笑说道。

“泰勒先生,正像我最初承诺的那样,在特区,在特区所有的工厂之中,我全力支持您从事任何对提高企业管理以及生产效率的试验,但我只有一个要求……”

凝视着泰勒,随之唐浩然语气变得有些严肃:

“那就是把您所知的与企业管理的知识传授给您的学生们,相信我,未来,这些学生会成为您所创造的科学化的管理的拥护者,几年之后,当他们进入企业后,特区所有的企业都将会推广您的管理思想。”

点燃激情,于大学曾作团委工作的唐浩然,曾接受过宣传培训,他知道如何点燃人们的激动,对于理想者就要给予他们理想,正像泰勒一般,从其发明《科学管理》以及《泰勒制》到其于全美国推广用了几十的时间,而在这些,唐浩然相信只需要几年时间,自己会全力推动这一切。

“统监先生,我当然相信您,说实话,在我来仁川之前,我以为这里是一片蛮荒之地,而来到这里,这里的欣欣向荣固然吸引着人,但是……”

泰勒的话声稍顿,看着唐浩然说道。

“您在这里推行的企业管理方式,同样是极为科学的,我想如果有时间的话,我们也许应该一起就企业管理问题进行一些讨论!”

这倒不是在拍马屁,没吃过猪肉总见过猪走路,尽管唐浩然学的不是商业管理,但是在后世看过那么多书,尤其是所谓的“成功学”书籍,潜移默化间总教会他一些商业管理知识,在制定企业章程、管理制度以及工资等制度中,更是一一加以引用。

“哈哈,我那只是外行人的一些想法,您才是真正的企业管理人才……”

岂会班门弄斧的唐浩然,那里会让泰勒如愿,而是借着笑声掩去了这个话题,但他对泰勒的期待却是没有一丝虚假,毕竟在并没有重商主义氛围的中国,工厂更需要科学的管理,因为无经验可循。

几十分钟后,在泰勒向学生们讲解着“彻砖试验”的作用时,离开“东亚饭店”工地的唐浩然,并没有坐上马车,而是来到了道路中央的电车车站,望着已经远去的电车,他的唇角不由轻轻一扬,有了电车,这座城市的面貌立即焕然一新,它变的更加现代,如果这街道上再出现汽车的话……那岂不就是把这里带到了20世纪?

当然这个念头不过是稍闪即逝,现在并没研制汽车的基础,而且还有更为紧迫的事务,想到更为紧迫的事物,唐浩然立即想了另一个人。

“那个人应该离开香港了吧……”()

第51章 统筹第300章 革命第337章 面对未来的选择第183章 决定第274章 出击第9章 幕内冷遇心生起第352章 划时代的惊骇第259章 天涯第175章 督难安第326章 兄弟第263章 最后时刻第83章 东洋第201章 激战(下)第171章 旅顺口(下)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泪第301章 新的开始第44章 拓业第31章 破灭第29章 投身第191章 叔嫂第307章 臣民与国民(下)第134章 南浦第36章 平壤第90章 大津第30章 明治的希望第55章 华阳洞第278章 勒梅尔大海战(一)第193章 断绝第61章 如此忠臣第25章 蝇附事大第208章 炮垒第233章 谋略第20章 谁上门第211章 解释第21章 朝使第289章 起风了第22章 马前卒第15章 工地第286章 大决战(一)第14章 杀鸡给猴看第114章 外流第83章 谋变第16章 总督府第175章 督难安第66章 临时政府第8章 捞一把第111章 余波第82章 根基(下)第150章 东洋暗潮第240章 未来的方向第147章 袁大人的野望第195章 亮牌第222章 试一下第305章 惊雷第76章 衙门第276章 海峡惊涛第168章 珍珠港第7章 立世之基第195章 亮牌第235章 四九城第209章 气数第17章 心病第30章 认亲第314章 为天下第4章 初见且听我忽悠第87章 攻略方案第1章 壬辰之夏(上)第148章 事务新官第240章 未来的方向第226章 内外第28章 外放之地第12章 鸿门第132章 海军的春天第331章 牯岭风云第143章 讨个明白第178章 父与子第365章 决裂第84章 钢铁时代第134章 学习之道第3章 小事第352章 划时代的惊骇第8章 私心第181章 重创第154章 阳谋第108章 北洋之忧第191章 牺牲第167章 新世纪第229章 生死线第39章 求援第310章 浪潮第87章 听天由命第266章 分歧第190章 不列颠治世第22章 雪夜长街第70章 辩论第72章 使命第233章 谋略第34章 求知识于世界第111章 余波第9章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