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日官

清明的一场雨后,这天气便开始热了起来,纵是在山东非但这树叶早就展出了嫩叶,就连同那早晚的晨寒幕凉也散去了,到了近中午的时候,那能让人热出一身汗来。

也就是这天气,最适合做买卖,周村自古以来素以出产棉布闻名,家家户户皆会于农闲时纺纱织布,再运到布庄出售。

像这清明后的农闲时,正是春时布市最热闹的日子,一个个布庄前排满了扛着布交布的百姓,而市集上除去许多小商贩外,这周村的市集上的伙计一大清早便将各种洋货摆在店铺最显眼的的地方,图着夏忙前的布市上能多卖些货来。在过去的一年间,这周村的洋货越来越多了,而绝大多数洋货都是从朝鲜来的,甚至就连同那布庄里销的棉纱亦是从朝鲜运来的。

“纱嘞,便宜了……”

老石头坐在路边的一块石头上,长旱烟管斜摆在他身边,有一气没一气的喊着。清明节后的太阳已经有些热了,只晒的老石头背脊上热烘烘地,像背着一盆火。

今个这太阳可真够毒的,坐在太阳底下的老石头觉得身上更加热了,热的有点儿发痒。他还穿着那件过冬的破棉袄,他的夹袄还在当铺里,却不防才得清明边,天就那么热。

真是天也变了!

老石头心里说,就吐一口浓厚的唾沫。在他面前摆着纱,那可婆娘和儿媳妇一个冬天里纺出来的纱,若是搁往年,这纱还没纺出来,就被布庄收走了,可现如今这纱却是不好卖了——布庄里卖的都是更便宜的洋纱,那洋纱粗细不比土纱差,甚至更结实一些。

有了便宜结实的洋纱,这家里头纺的纱自然也就没多少人愿意要了,除非是洋纱不够的时候。才会有人来买这土纱,可现在这纱线庄里的纱却越卖越多,就像是那纱像大水淌来似的全没了个尽头。

“石头叔,您老还在这卖纱哩?”

“嗯!”

应了一声。半晌没卖出几斤纱的老石头显然没什么心思搭理别人。

“现在这纱可不好卖啊,那仁川的洋纱可比土纱便宜一成多!”

一旁卖针线细脑的陈老六颇有眼力劲的说道着,平常他是推着独轮车走村窜庄的卖着货,这集上热闹了自然也就赶到了集上,这当口没了生意。自然同身边的老石头聊了起来,论辈份,他得喊老石头个叔。

“洋纱洋纱,早晚咱这口袋里的铜细都得让洋鬼子给骗了去。”

洋鬼子怎样就骗了钱去,老通宝不很明白。但他很相信庄子里的徐老爷的话一定不错。并且他自己也明明看到自从镇上有了洋纱,洋布,洋油,这一类洋货,他自己田里生出来的东西就一天一天不值钱,就是这过去供不应求的纱线。现在也卖不上价了。而在另一边那派到乡下人身上的捐税也更加多起来,就是去年,这又加派了什么海防捐,说是要防着洋鬼子来打咱大清国。

都是洋鬼子害的。想着那书里头说的洋鬼子:红眉毛,绿眼睛,走路时两条腿是直的。可不是鬼是咋的,这老百姓的铜细,都让洋鬼子给坑没了。

“瞧您说的,那仁川的纱说是洋纱,可不还是那统监府办的厂子。咱自己人用洋人的机子造出来的纱!就连那棉花,也是咱大清国的棉花不是!”

一旁说道着的陈老六趁着话的口,点着了一袋烟,去年他在庄子里收棉花可没少挣银子。这可多亏了仁川那边定下的规矩——棉纱换棉花。那些个布庄又岂能把人都派出去收棉花,到最后这生意不还是落在他身上,过去走村窜庄的是用针线细脑换棉纱,现如今却是用棉纱换棉花。

“依我说,石头叔,您老那纺车还是停了的好。用洋纱多利索,十六支的仁川纱,织出来的布,可比过去结实多了,穿一个冬天都磨不烂,出了冬往当铺里头一搁还能多卖上一块铜元哩。”

“假洋鬼子,比真洋鬼子还可恨哩,过去洋鬼子的东西都是搁在城里头,那像现在,这集上卖的都是洋货,早晚大家非得给这假洋鬼子给坑了……”

生意受到影响的老石头自然不会说他们的好来,其实这也是自然,可一旁的陈老六却是不以为意的从钱袋子里摸出一块铜元来。

“石头叔,您瞧,这假洋鬼子弄的铜元,咱可不还是麻利的用嘛,要是没这铜元,咱老百姓的日子可真不过!”

他这一句话,顿时让老石头说不出话来,可不是咋地,自打从去年这铜元从海边传了过来,那印着花的铜元顿时解了市上制钱不足的急,这市上现在多一半用的都是朝鲜那边用的当五、当十铜元,甚至就连同那银元,用的人也是越来越多。

若是没有这铜元,卖纱不定得吃多大的亏,有时候那庄子里没钱了,可不就只给写张凭据嘛,可凭据又岂能买着东西,那像现在可都是实打实的铜元拿出来。

“再说了,石头叔,你瞧这集上的洋货,市面上是越来越多了,可那仁川货也是越来越便宜了不是,就是那二两银子的暖水瓶,瞧着是贵,可一年省下的柴火钱,都不止二两银子……”

有一搭没一搭的同陈老六说话的功夫,终于开了张,卖掉了几斤纱线,待收了一把铜元后,瞧着那映着光的铜元,老石头在心里寻思着,过去那钱上刻的可都是皇上的年号,那像这铜元,连个年号都不刻,难不成这世道真变了?

“实不成,就把这纱便宜些卖了,改成纺布吧……”

寻思着老石头的皱脸上露出笑容来了,这老天爷总不欺负勤快人不是,只要勤快,纺纱活人,织布一样也能活人……

“这世道要变了!”

站在福字庄门前,瞧着街边店铺中摆满的洋货,韩武林有一口没一口的吸着旱烟袋,于唇边轻喃一声,对于行商多年的他来说,见识远不是那些一辈子甚至都没进过县城的老农所能比。

对于乡间老农来说,这市面上的洋货越来越多,越来越便宜,瞧着是个好事,可在他看来这绝不是什么好事,洋货卖的越多、越便宜,这乡间的土货就越发难卖,不知多少以此为生的庄户人家会因此陷入困顿,就像这土纺越来越难卖一般,早晚有一天,这乡间的土货非得让那些个洋货给挤没了。

“掌柜的,瞧把您给愁的,这世道变了,这那天世道不是变着……”

不待伙计的把话说完,韩武林却摇头说道。

“变,那得看咋变,你没看这世道,变得……”

是越变越乱了,这倾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样的道理,又岂是一个当伙计的能懂的!

“也不是咱们这一家不是!天蹋了还有个高的不是,再说……”

“你知道个啥!”

韩武林吐了一口烟,那双眼睛眯成了一条细缝儿,对于经历过捻乱的他来说,又岂不知这世道变乱了,百姓的苦楚。

“掌柜的,依我说,这世道变了也是好事,你瞧这大清国是怎么个回事,咱这铺子一年才挣几文银子,可那官府硬生生的加了十两银子来,说是啥海防捐,这捐那税的,早晚非得把咱老百姓的油给榨干了,这世道能不变嘛……”

对于年青的伙计来说,他看的或许不许,可却知道这一亩地加了几十文的捐,却是把老百姓往死里逼。可那官府却似瞧不见似的,还是一个劲的摊着捐,官府摊着捐的时候,收捐的衙役又层层加上了几码来的。

海防捐……

伙计的话让韩武林顿时便是一哑,可不是嘛,这海防捐说是一省一年也就几十万两,一个县也就几万两,可这捐到了下面却是十几万的收着,这般的把老百姓往死里逼,这世道能不乱嘛。

“掌柜的,前阵子在饭馆里听着人说,这朝廷赶明还要练新军,说是还要派新军捐,按人头派,一人可得二十文钱那,像咱这铺子一年没有八九十来两银子,可打不住……”

谣言也好,真事也罢,总之这市面上到处都传着加派捐纳的消息,别说是升斗小民,纵是像韩武林这般做买卖的听着这消息,那心里也是缠扯着,不过读书人出身的韩武林,却立即维护起朝廷来。

“小二子,别听外头的人胡说,这捐纳又岂是说加就加的,就是咱大清国要练兵,那也是要防着洋鬼子……”

可他那话说着却没什么底气,就像早先说的那海防捐一般,说是让士绅报效,可到最后却又被摊派成了捐纳,这新军,听说朝鲜和台湾那边都练起了来,按几日于县上听人说那台湾新军于琉球悍勇非常,无不是以一挡十,直打的东洋人一路败逃,若是朝廷当真练起新军来,不定,不定到时候又能要派上捐。

到时候,这日子可就真难过了!

心底如此寻思着,韩武林却是没心思再吸那烟了,瞧着那西边被夕阳染红的天际,他脸全是一副愁容不展的模样,就好像那夕阳是这大清国一般。(。)

第40章 面圣(上)第3章 他人相邀机遇现第39章 洋操第63章 赌徒第305章 惊雷第191章 牺牲第205章 符拉迪沃斯托克第189章 人心皆私第169章 怒海惊涛第88章 “偷鸡”第25章 蝇附事大第74章 海洋的召唤第243章 第二太平洋(上)第49章 可用第149章 戏法第23章 乐事第155章 方案第27章 幕友第3章 他人相邀机遇现第239章 开创时代第201章 激战(下)第12章 四策(下)第161章 忠诚之士第154章 杭州义(下)第139章 南望第54章 鹿儿岛第223章 伊尔库茨克的硝烟第133章 份子第19章 捆绑第127章 刘公岛第317章 自作聪明第140章 出航第324章 金陵事第176章 交谈第34章 山东第152章 军舰之争第89章 眼界第149章 日官第290章 屠场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70章 辩论第157章 潜伏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69章 缘何第291章 决战第24章 盛氏之忧第360章 对与错第219章 未来第185章 津门忧第275章 分兵第154章 杭州义(下)第22章 应对之策第335章 帝国之屏第9章 幕内冷遇心生起第38章 北洋大臣第281章 勒梅尔大海战(四)第50章 革命第19章 捆绑第65章 金山第272章第155章 雷动第81章 根基(上)第33章 长衫第153章 从海底出击第42章 谋财第190章 俘补第36章 翅膀第350章 东瀛的春天第163章 白昼第6章 湘与淮第107章 夜幕中的上海第273章 待佳音第277章 拦截第206章 坟墓第144章 军马第188章 三六九等第22章 马前卒第12章 鸿门第195章 突袭第352章 划时代的惊骇第109章 尊重何来第21章 授田第353章 丰年第381章 战争之路第368章 最强大的第138章 干涉第319章 风云变幻(下)第127章 刘公岛第365章 决裂第156章 问题的回归第212章 末日(上)第306章 臣民与国民(上)第50章 海上之事第91章 蓝天第1章 壬辰之夏(上)第316章 浙江风潮第297章 觉醒之日第28章 投机者(下)第174章 军营新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