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掣肘之人

顺着屋檐滴下的咝咝作响的雨滴声于书房外回响着,书房内静悄悄的,气氛显得有些奇怪。

今天天津下了一场小雨,在回到家中时,李经述的头发已沾上不少雨滴,浓密的黑发被雨打湿,冰凉的雨滴从他的发尾滑落,经由他的颈后,坠落至衣领间,而他看着沉默不语的父亲和端着茶杯喝着茶的兄长,张张嘴,却是没能说出话来,此时的他,心底甚至有些失望——在他回到家后,父亲只是随口问了一句,便再无关切之言了,尽管兄长依然关爱如往,但毕竟……

没有书面上的信,甚至没有让回到天津的经述带过多的言语,不过只是一句?“中堂大人一切安好否?”,这句话瞧着简单,可在这句话的背后又透着什么意思?

基于对唐子然的了解,李鸿章深知,他是在和自己打哑迷,这个安好否问的是他现在是否如愿以偿,嗯,差不多吧!若是唐子然在他面前,李鸿章或许会半嘲半讽的说“承你的情,一切尚且安好”,承情?开什么玩笑,他唐子然可是把大家伙的脑袋都推到了刑场,若不是朝廷没有依持,不定这会大家的脑袋能不能保住都是一说。

好了,现在唐子然把经述放回来,那就是告诉自己一个事实——大人您如愿以偿了,该保着小的那点儿小小的要求了。可问题是……他要什么!

这才是李鸿章现在最头痛的,一方面,他需要保住唐浩然,以其为器,把朝廷的脸面撕下来,在将来亦需借其为用,提醒朝廷还有一“二百五”在一旁盯着,从而令其不敢轻举妄动。而在另一方面,李鸿章却又不愿其做大,毕竟。现如今,有能力挑战北洋的,也就只有唐浩然的朝鲜军。

朝鲜军绝不入关内一兵一卒?

所谓的承诺不过只是个笑话,将来朝鲜军改个名头。还是朝鲜军吗?玩弄了几十年文字的李鸿章又岂不知那文字游戏如何玩弄,最关键的还是实力,现如今大清国没人能在陆上制得住他唐浩然,纵是淮军……当年剿灭太平军和捻军的时候,淮军全部都是进口的洋枪。其他部队都是鸟枪,太强,所以显得淮军很厉害,是谓无敌也。

可这种所谓的无敌,现在却全被唐浩然的朝鲜军给撕了下来,实际上,在“收复”琉球的过程中,日军不过一个联队的驻军,就曾给淮军以深刻的教训,十营淮军竟然被其追着打。若非袁世凯的一标台湾新军救援急时,这大清国的面子,怕真丢到外国去了。

可不待李鸿章反思十二营淮军于琉球面对西洋军制的日军时低劣的表现,这边唐浩然却动起了手来,在琉球的时候,十二营淮军面对的不过只是临时编成的一个缺枪少炮的联队,尚被其用刺刀冲锋追着打,而现在需要面对的却是唐浩然的十万虎狼之师。

十万虎狼之师!

唐浩然过去有没有这么多兵,李鸿章不知道,但他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现在他手中肯定有这些兵,甚至可能远多于此——仅被其俘虏过去的淮军、奉军、毅军等兵勇就不下五六万之多,收降从来都是扩充实力最快捷的法子。当年他李鸿章能收降发匪、捻匪,今天他唐浩然自然能收降淮军。

这新军……非练不可啊!

不练新军。淮军则不足为凭,那边他已经授意袁世凯于台湾练一镇新军,甚至将琉球的十二营近七千淮军悉数调于其麾下,供其加以操训充实台湾新军。可问题是在新军练成之前,谁人能挡得住他唐浩然的十万精锐?

朝廷自然希望李鸿章去挡,就是各地总督恐怕亦希望如此。可对李鸿章来说,当下最紧要的就是保持实力,从而保住这“天下第一督”之位,若是说过去,这“天下第一督”靠的是名,那么现在就需要靠“实”了,唯有实力才能让这北洋衙门于他日立于不倒之地。

亦正因如此,他才不能容唐浩然坐大,如若唐浩然坐大,那么到时候,对北洋绝不是件好事?养狗是好,但不能伤着主人,长时间的思索后,李鸿章抬眼看着神情显得有些紧张的李经述,注意到其脸色中的异样,心知儿子性格柔弱的他便轻声询问道。

“经述,以你看来,唐子然所要为何?”

所要为何?

被父亲这般一问,李经述不禁一愣,好一会才开口说道。

“以,以孩儿看来,唐子然所谋者,绝非关内,”

至少现在还不是,在心底补充一句,李经述的话语稍顿了顿,看着父亲深吸一口气,然后认真的说道。

“以孩儿之见,其所谋者,定是东三省!”

东三省,尽管现在东北盛京、吉林、黑龙江三地尚未建省,但却早有“东三省”之说,现在这“东三省”这一用语则更加普遍,如七年前曹廷杰所著《东三省舆地图说》即将关东三地称为“东三省”,这会李经述自然而然的用上了“东三省”。

“东三省!”

李经述的话让李鸿章与李经方皆是一愣,李经方更是惊喊道。

“这……他就不知道那东三省是朝廷的龙兴之地吗?想要东三省,他疯了是不是!”

奉天、吉林、黑龙江三省所在的东北地区是满洲人的发祥地。大清国入主中原后,即以东三省为特区,其行政体制与内地行省制度迥异。为了防止汉人染指其“龙兴之地”,清廷更是于东北实行封禁政策,禁止汉人出关移民垦殖,以关外为皇家禁地,自成体系。

直到了清末,随着清政府封禁政策的松弛,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朝廷的势微,流民陆续出关垦殖,加之俄人染指之忧,这才迫使朝廷于关外驰禁,准流民于东三省屯垦。虽是如此,这东三省于

于朝廷而言总归是龙兴之地,他唐子然想要东三省,谈何容易。别的不说,就是那些旗老旗少们又焉会坐视龙兴之地为“逆贼”袭占。

相比于李经方的惊讶,李鸿章却显得很是平静,他只是静静的反问一声。

“这是他的意思?还是你猜出来的?”

这才是李鸿章最关心的事情。于朝廷而言“东三省”或许是龙兴之地,但那总归只是“关外”,若是唐子然势大难挡,这朝廷不见得不会考虑让“东三省”与其,尤其是现在。现在草木皆兵的朝廷对地方疆吏全无信任可言,如若唐子然兵逼京城,届时朝廷自然会考虑割地议和,对此深知这朝廷实质的李鸿章又焉能不知?

可问题在于——他唐子然得到了“东三省”会对北洋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会不会因而坐大?

至于什么朝廷的“龙兴之地”则全不在其考虑之中。

“这……这是孩儿的猜测。”

这当然是李经述的猜测之言,实际上,唐浩然并未曾对其直接表示过要东三省。

“不过从孩儿与其谈话时,其话中透出的意思来看,其既便是罢兵,亦需要获得一定的回报,再结合其于奉天仿效地方事务厅。设立民政厅,委派民政官员,将大量官员调往奉天、吉林等地,孩儿以为,其所谋定是东三省!”

李经述的分析倒还算有理有据,略点下头,知其所说是事实的李鸿章沉思片刻后,看着李经述反问道。

“经述,你以为这东北三省是否应该交予唐浩然?”

“断不能交予其!”

李经述口中的拒绝,全出乎李鸿章以及李经方两的意料。在他们看来,其定会赞同将三省交予唐子然,怎么可能会拒绝?

“父亲,唐子然者。于朝鲜,尚能受制于外藩之地,可若是到了东北,虽看似关外,却实为中国之地,再经十数年建设。试问他日天下谁人能敌其势?”

若是有外人在,恐怕定会有人嗤之以鼻的加以反驳,这世间岂有涨他人威风,灭自家志气之说,可问题就是这里没有外人,李鸿章比谁都清楚,现在北洋之困在什么地方,至于李经方出使日本的经历,却使得他深知方今之世何业最为重。

如此之下,李经述的话却只引得两人一阵赞同,可不是嘛,在朝鲜,唐浩然办起事来,尚还受制于外藩不能尽展拳脚,可若是到了东北,那局面定会大不同,他自可放开拳脚施以建设,十数年后北洋最大的威胁,恐怕就是以东北三省为根基的唐浩然。

“可如若不给他东北,其又岂会轻易罢兵?”

反问一声,李经方的眉头猛然紧皱,这恰恰现在的无解之处,给其东北三省,无疑将令其如虎添翼,而不给……人家已经打了下来,想让其撤退,又岂是那么容易?

“若是给他其它地方呢?”

李经述试探着问了一声,可他的这个建议却只让李经方无奈的摇头叹道。

“现在这局势,八督之中,又岂有一人愿意唐子然染指其地,若是说酬其功,恐怕也就只有慷朝廷之慨了,毕竟这东三省是朝廷地方。”

给不是,不给亦不行,眉头紧锁着,看着没有主意的两个儿子,李鸿章的面上显出一丝愁容,然后语气低沉的言道:

“现在,最让人担心的恐怕还不是唐子然,而是……”

话声稍顿,无奈的苦笑一声。

“有些人哪,没准现在已经动起唐子然的心思了!”

苦笑中李鸿章走到了窗边,瞧着窗外的雨,那脸上的无奈之色更浓了,这大清国的总督并非只有他一个,“天下八督”现如今瞧着是齐心协力,可那是同朝廷争权,可实际上八人却是心思各异,就是那位在广东的兄长……人心从来都是如此。

官场沉浮数十年的李鸿章又岂不知,在地方总督中未曾没有试图挑战自己的人?这“天下第一督”不过只是一个名罢了,就是这个虚名,过去都有人眼热,更何况是现如今?

“父亲,您说是张香涛?”

虽说平素显得极为温顺,可李经述毕竟出身于李府,见惯了官场之事的他听父亲这般一说,立即联系到唐浩然与张之洞的故交。

默默的点点头,李鸿章长叹一声。

“这八督之中,野心最盛者,当数张香涛,而张香涛所督之湖广既有人丁之旺,又有鱼米之利,且又得唐浩然遗制之禁烟以及“船、煤、丝、棉”四策,虽禁烟不过为其化为敛财之策,可每年却可令湖广平空入银数百万两,至于船、煤、丝、棉,有所成亦有所亏,但依能充裕府库,论各省之财力当数湖广为首!”

提及湖广的财力时,李鸿章满面尽是忧色,这恰恰正是北洋的不足,他办了几十年洋务,可那些洋务却分散于全国,至于这直隶之洋务,除去一个煤矿和制造局还算凑和,其它远不能同湖北相形,而更为重要的是直隶在财力上远无法同湖广相比。

“加之其正操办之汉阳铁厂、枪炮厂以及船厂等洋务工厂,内有千万财力相凭,又有洋务工厂为助,张香涛如何不野心尽显?而唐子然终究还是出于湖广啊……”

这一声感叹之后,李鸿章眉间的愁容更浓了。见父亲一副忧心忡忡的模样,李经述连忙劝说道。

“父亲,我观子然其人断不会为张香涛所驱使,毕竟,当初张香涛先是负他,若非其……”

“若非其负他,又岂有唐子然之今天?”

似嘲似讽的感叹一声,李鸿章回过身来看了幼子一眼。

“唐子然或许不会甘为其驱使,可张香涛未必又会驱使于其,对于张香涛来说,他要的不是让唐子然为其效犬马之劳,其所求只是用其为北洋之掣肘啊!”

对张香涛来说,最大的威胁是北洋,对其它的督抚来说未偿不是如此,至于那唐子然不过只是明日之患罢了,而现在北洋……面上显出愁色的李鸿章未了又苦笑一声。

“现在北洋才是他们的心头之患啊!至于他唐子然,可不就是掣肘北洋的最佳人选!”

(今天只有一更了,明天恢复双更,希望大家能够支持无语,拜谢!弱弱的求一下定阅和月票,无论您看的是不是正版!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

第211章 解释第197章 心思第142章 欢迎第18章 公使馆第17章 心病第121章 远虑近忧第363章 军国民化第15章 毒策第7章 在海上第2章 三寸不烂且混饭第316章 浙江风潮第115章 铁厂第163章 叔嫂第108章 北洋之忧第50章 海上之事第150章 前奏第247章 私利第238章 空谈第104章 商路第193章 断绝第120章 滨江第42章 老娘们(上)第293章 不为奴第94章 江南义第105章 事业征程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15章 宫平第53章 啊!海军第262章 死雾第223章 伊尔库茨克的硝烟第86章 见闻第210章 好天气第10章 万事当以财为先第27章 投机第330章 中游第69章 缘何第34章 革命第8章 私心第181章 潜伏第333章 德意志第117章 邀请第13章 胥吏第315章 在湖广第195章 亮牌第83章 东洋第283章 尾声(一)第70章 离别第241章 兵临城下第356章 未来第49章 湖广之别第37章 统监第13章 连环套第246章 一路向西第151章 尼古拉湾第152章 杭州义第261章 前夜第116章 命运第163章 白昼第218章 交易(下二)第14章 请教第155章 方案第187章 溃败第76章 衙门第58章 破势第303章 末日第91章 东亚风云 上 今天加更!第25章 北国第72章 使命第136章 铁路第52章 达姆弹第126章 面对现实(下)第40章 送礼第347章 未来的选择第38章 总督之忧第44章 端白脸的想法第346章 变革第329章 故友第36章 翅膀第43章 老娘们(下)第257章 等待第117章 邀请第210章 天下第39章 求援第164章 阴云弥漫第179章 军法无情第90章 大津第1章 劫后余生叹数奇第178章 纷乱第28章 梦想第154章 阳谋第42章 老娘们(上)第326章 兄弟第16章 悔之晚矣第11章 四策(上)第7章 访客第94章 伦敦的雨衣第17章 玩第51章 统筹第379章 绝不妥协第127章 刘公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