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军舰之争

“保卫国家的重要武器是外国人制造的,这简直就是一种耻辱!”

这种说法从什么时候开始?

没有人知道,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这种说法肯定是源自于东北,因为只有东北孜孜不倦的追求着国防设备的国产化,而非进口,从最初汉城机器局时期步手枪的改造维修到“镇海号战斗舰”其间只用了仅仅6年时间。

短短六年时间,“镇海号”的下水,见证着东北整体工业的迅猛发展,毕竟在一定程度上,建造战列舰是判断一个国家造船工业乃至综合国力的真实水平最直接的方式。虽说“镇海舰”的服役,对于东北工业意义非凡,但实际上,其诸如主炮、动力等大多数关键设备却都是从英、法等国进口。

而瑕不掩疵的是,虽说镇海舰有着一定的技术领先性,但其性能无论如何也不及外国制造的优越,甚至这也是北洋坚持外购为主的原因,毕竟国产军舰的性能仍然比外国制造的要差得多,所以,多年以来,北洋海军奉行凡主力舰皆从国外购买的方针。在这期间,自己只建造轻型舰艇,并以此试制、摸索造舰技术。

但相比于“坚持外购”的北洋舰队,东北却一直坚持着自行建造,正像其现在一般,几乎在“镇海号”刚刚完成建造的同时,对其下一级战舰的改造工作,即已经展开,而在下一级改进型战舰工作展开的同时,一种新型的装甲巡洋舰的研究工作也随之展开了。

“这不可能!”

海军部舰政处的会议室中,烟雾弥漫着,作为“镇波号”的设计者的史腾阁握着他的那个鲸鱼牙骨烟斗。大声的反驳着面前这个年青人的建议。

“镇波级”实际上是在“镇海号”初始装巡型上的完善改进型,经过不断的完善设计,直到去年岁末。方才列入海军的建造计划,相比于在建造“镇海号”时的谨慎。在“镇波级”装甲巡洋舰的建造上,因其出色的“纸面性能”海军一次便下达多达4艘定单,同时还下达了两艘后续改进型号的定单。当然海军之所以下达这一庞大的写意,完全是基于海军的扩军计划的需要。

不过,尽管海军同意发出定单,但舰政处对“镇波号”的方案完善上,却又一次发生了争持,争持的原因非常简单——几名年青的刚刚从英国留学归国的工程师提出了异议。尤其是眼前的这个李道林。态度更是极为强烈,虽说他并没有直接反对这个方案,但是他所瞄准的却是整个海军的扩充方案,或者说是海军对于巡洋舰的规划。

“即便是不考虑后座力,10英寸舰炮重量远超过8英寸舰炮,以皇家海军的标准,10英寸舰炮,相当于二级战斗舰的火力标准,而我们现在需要的装甲巡洋舰,是8英寸舰炮的高射速!相比之下。即便是勉强加装了10英寸舰炮,又能怎么样呢?无非就是大号的“蚊子船”,是另一个超勇!”

史腾阁的声音显得有些激动。难怪他会这么激动,从“镇海”到“镇波”可谓是一波三折,借助过去几年间海军进行的数千次试验,他在以“镇海”早期方案设计“镇波”时,进行了充分的改进,他相信其性能必将远超过海军向英国采购的两艘万吨级装甲巡洋舰。

可让他没想到的时候,不等“镇波”向世人证明其性能,这边于舰政处内部,却其却遭到了别人的质疑。而质疑的根本却是海军已经选定的8英寸舰炮。

“12英寸的舰炮的射速30秒1发,你们要记住。这并不是“镇海”的极限射速,实际上。镇海号的射速是40秒一发,而不是30秒一发,而其持续射速只能保持一分钟一发,你们明白吗?可即便是如此除了镇海号,几乎所有战列舰12英寸主炮都是华而不实的昂贵摆设、垃圾,因为普通穿甲弹对表面硬化装甲无能为力,表面硬化层能破坏穿甲弹弹尖。因为穿甲弹本身无法解决的缺陷,中等厚度的6到7英寸以上的硬化装甲就能扛住12英寸穿甲弹,所以靠普通穿甲弹击沉敌舰是不可能的任务,所以,只有采用新型炸药的高爆蛋才是王道!将足够数量的高爆弹投掷到敌舰,破坏其上层建筑,尽可能的杀伤其舰员,令其战斗减成,才是未来海战最重要的手段,所以,海军需要的是射速更快的8英寸舰炮,而不是所谓的二级主炮!”

如果说,作为海军的后辈,东北海军有着什么优势,恐怕就是其会通过海上靶板的方式,通过数千次射击获得第一手试验数据,并以充足的试验数据作为设计军舰的依据。也正是基于那些试验,海军制定了以高爆弹为主的交战策略。而设计军舰时,也同样要求军舰必须对高爆弹有足够的防御能力。

可以说正是得益于那些试验数据,史腾阁设计的“镇波级”装甲巡洋舰在装甲防御上吸取了“镇海”号的经验,完全无愧于“装甲”之名,其实现了穹甲和装甲带的完美联姻,旧式的中央堡式、纯穹甲、纯装甲带完全皆被摒弃,其在装甲巡洋舰中堪称第一。80毫米的首尾水线装甲带完全免疫6英寸炮弹,避免像穹甲巡洋舰和旧式中央堡式装甲巡洋舰一样轻易纵倾下沉,而其厚为180毫米的主装甲带,又使得其对12英寸舰炮穿带弹免疫,这种凭借仁川钢铁提供的优质渗碳装甲钢作为根本的重点防御,在史腾阁看来是真正的未来。

两座双联8英寸炮塔加之14门6英寸副炮——其二级主炮数量甚至不逊于“镇海级”,而为了节约吨位,其减薄了水平装甲,乃至桅杆被精简到一根,司令塔也仅只保留一个。而在航速上,尽管其动力仅为15000马力。但凭借着完善的飞剪型舰艏设计,令其达到22节这一高航速的同时,又避免动力吨位和总吨位恶性膨胀。陷入面多加水水多加面死循环,理智控制住吨位和造价!

杰作!

即使是倾向于向英国定购装甲巡洋舰。以亲近两国之间关系,并吸取英国海军建造经验的海军部,也不得不承认“镇海”的先进,认为其通过精心设计,在受限的吨位下实现最大战力。也正因如此,几乎是在其向海军部展示了“镇波”之后,其即在第一时间为海军所接受,甚至在海军看来。这正是海军需要的军舰,尤其是8英寸舰炮的弹药投掷力,对于选择以采用新型炸、药高爆弹为主要交战手段的海军而言,无疑是更为诱人的一个因素,甚至可以说,“镇波”在某种程度上,甚至影响到了海军的造船决策。

而这就是是天道!

真正的天道所在。但是现在,史腾阁的天道,他眼中海军的天道,却遭到了前所未有挑战。因为有人提出了更为大胆的设计,更准确的来说,是更为大胆的想法。

“既然12英寸大而无用。那就,就用10英寸吧,10英寸的射速很慢吗?是的。”

用力的猛一点头,李道林的的这个动作,甚至会引起会议室的几名日裔归化工程师的好奇,会觉得这个人是日本人,可他那超过1.8米的身高,则清楚的提醒着人们,他绝不可能是归化人。

这至多只是一个习惯性的。或者说是一个强调性的动作罢了。

“很重吗?是的!”

这不是在自己在打自己的耳光吗?但李道林却一点也不这么认为,如果说在柏林皇家工程学院的留学。使得他学会了什么,那就是发现了德英两国之间军事科技的异同之处。当然,在回国后,他同样发现了国内工业上的某些领先之处。也正因如此,他才会综合英德以及东北的所长,做出了一个新的决定,或者说,一个新的想法,而若是想要把这个想法化为现实,恐怕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比如在“镇波”级装甲巡洋舰上获得突破。

“可是,如果说没有改进的余地,我绝不承认,我认为,通过对钢材以及加工工艺的调整,十英寸舰炮的重量,虽不能降低至8英寸的水平,但完全可以减重30%左右,如此一来,也不见得比8英寸舰炮重多,而我们现在的火炮身管技术,仍然停留在十年之前的思绪上,却完全忽视了一点,十年前,使用的是普通钢材作为炮钢,而现在沈阳兵工厂却是使用强度更高的合金钢制造身管,即然如此,那么,为什么我们不能够大量的减薄身管,以减轻火炮重量,这样的话,以4门十英寸舰炮和14门6英寸副炮计算的话,嗯……”

作为武器工程师的李道林,早已经计算出了两者之间的差距,甚至他给出的差距还是在保守的情况,实际上也许可以降低更多,毕竟现在的,仍然采用二十多年前技术制造的炮身实在是太重了,现在的火炮技术完全忽视了在过去二十多年间的冶金技术的进步。

“那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十英寸炮弹的重量与8英寸炮弹的重量差距,前者重量约为500磅左右,至于后者,则为200至250磅,嗯,这个数量通过火炮剩余重量即已经解决了,所以整体吨位是不会增加的,那么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携弹量……”

随着李道林的解释,整个房间内,似乎只能够听到他一个人的话声,所有人都在聆听着他的解释,什么弹药库内部阵弹位置的改进啦,总之,最终他还是在有限的空间内,达到了数量上相当于8英寸75%的携弹量,可以说是一个极为可观的数量。

慢慢的似乎人们当真被他给说服了,什么钢材的屈服度,什么强度的差距,等等,一个个详细的数据是不会骗人的,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可能性或者说可行性。

“那么,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问题了,归根到底,还是火炮的问题,就是,我们应该采用什么样的火炮。是英国式的,还是德国式的,这个非常关键。我们现在采用的是前者,因为我们引进的技术是英国的技术。但德式的锁栓式闭锁机却有着断隔螺式闭锁机的难以岂及的射速优势,当然,如果有可能的话,我认为如果采用黄铜药筒的话,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射速!所以,我认为,10英寸的射速不如8英寸,不仅是武断的。而且是极不负责任的!”

话声一顿,李道林看着史腾阁时,作为后辈的他非但没有丝毫客气的意思,甚至还充满了挑战的味道,这恰恰是东北官员的某种特点——从不屈从于权威,更不可能屈从的长官,他们总会在会议上直接表达自己的观点,那怕是与长官相抵触。

“我们是国家的职员,不是长官的职员!我们需要向国家负责,而不是向长官负责!”

这种不顾上官体面的言语。在东北是颇有市场的,非但在年青事务官中广为流传,在技术人员之中。也颇受欢迎,甚至就是在军队之中,也有着一定的市场。在舰政处这个半军事机构之中,自然有着很在的市场。只有不畏具权威,才有可能取得突破!

“嗯……”

尽管史腾阁的脾气一直都很好,可是现在,权威受到挑战、甚至本人也受到质疑的情况下,他也难得的动了怒火,可是看着那张充斥着朝气的脸庞。却又不愿打压他。所以,他只是强压下心头的不满。甚至怒意,听着他继续讲下去。

“还有。阁下,就是另外一个原因,根据海军的扩充方案,五年后,海军将服役六艘战斗舰,六艘装甲巡洋舰,当然还有2艘身英国采购的万吨装巡,这也就是海军部中常说的“六海八波”十四艘军舰,将会构成未来东北海军主力,但是,我们要注意到的一点是,要我们的海军迅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假想敌俄国!”

话声稍顿,李道林直视着史腾阁大声说道。

“俄国人同样制定了更为庞大的“大海军计划”,我们在大连与仁川现在只有4座可制造主力舰的船台,还有6座八千吨至万吨的船台,这也是海军五年计划的核心,即基于造舰能力,但是俄国却拥有8个能建造大型战列舰的船台,其今年同时开工了五艘战斗舰,其中有一艘是于日本开工,预计未来三年内,随着日本的造船能力的提升和进步,俄国大海军计划届时将达到顶峰,也就是同时建造8艘战斗舰,而这又意味着什么呢?”

沉默!

他的话让众人无不是一阵沉默,甚至就连同先前心底压抑着怒意的史腾阁,也默默的吸起烟斗来,不再言语了,确实,对于东北海军而言,俄罗斯就像是一个无法绕过去大山,一直以来都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而偏偏现在这个大山造成的压力却是越来越大。“六海八波”十四艘军舰是海军部的备战计划,但是却远无法与俄国人相比。

“阁下,我想请问,五年后,我们如何用一支拥有八艘装甲巡洋舰,用这样的一支巡洋舰队,去对抗一支拥有十余艘,甚至更多战斗舰的俄罗斯帝国海军呢?而且不要忘记,相比于我们,俄罗斯的装甲巡洋舰更为强大,他们的装甲巡洋舰吨位甚至不逊于“镇海”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又如何用相同的八英寸舰炮去与他们对抗?”

一声反问之余,见众人陷入了沉思之中,李道林的话声微微一扬。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沈阳兵工厂在新型穿甲弹的研制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突破,可以确信的一点是,随着技术的发展,12英寸的大而无用的定义,肯定会被打破,当新型穿甲弹问世时,那么到时候8英寸是否能够满足新战术的要求?”

接连的反问声中,史腾阁的眉头紧蹙着,他的脑海中反复思索着有关新型穿甲弹试验的数据,确实,相比于旧式的穿甲弹,新型穿甲弹确实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也许在未来的几年中,随着另一个问题的解决,它很有可能会改变对海战的定义,突然,他抬起头来,看着李道林反问道。

“那么,你认为10英寸真的非常有前途吗?”

“有没有前途,我并不清楚,但是我想,至少8艘装备二级主炮的装甲巡洋舰,对俄国人的威慑力,应该远大于装备8英寸舰炮的装甲巡洋舰吧!”

面对长官的询问,坦然的一笑,道出了他的想法之中,最为实际的一个观点。

“毕竟那怕就是小船扛大炮,同样也是一种威胁!更何况“镇波”……并不小!”

镇波确实不小,8150吨的装甲巡洋舰或者同俄国的12000吨的装甲巡洋舰相比是小了点,但实际上,却只比英国人的二级战斗舰小了两千吨罢了,

“实际上,它绝不逊于英国人的二级战斗舰,既然如此,为什么我们不能更大胆一些,用比装甲巡洋舰更强大的战斗巡洋舰去取代装甲巡洋舰呢?”(。

强烈推荐:

第212章 末日(上)第155章 方案第138章 干涉第203章 李鸿章的浮想第6章 入幕为宾方立足第55章 华阳洞第102章 控制第54章 鹿儿岛第1章 劫后余生叹数奇第146章 抵达第163章 白昼第124章 要塞第24章 对牛弹琴第237章 全面展开第144章 新加坡盛宴第68章 无奈第372章 何以应对第322章 初战第190章 不列颠治世第129章 剪羊毛(上)第266章 分歧第347章 未来的选择第173章 山倒之时第163章 叔嫂第335章 帝国之屏第258章 老舰新春第172章 水下第241章 兵临城下第18章 谣言第365章 决裂第199章 奇袭(下)第50章 搭架子第197章 心思第251章 走向战争的道路第2章 朝鲜之困第22章 士兵的野心第365章 决裂第148章 真真假假第53章 北洋衙门第3章 小事第3章 募勇第283章 尾声(一)第217章 交易(下一)第193章 东幕之间第170章 海军的大脑第74章 台湾第19章 捆绑第261章 前夜第235章 四九城第14章 请教第80章 牧场第64章 太平洋第99章 用心良苦第23章 东京之变第135章 成军第250章 新大陆第128章 镇海第88章 “偷鸡”第3章 壬辰之夏(下)第159章 开启大门第308章 彼得堡阴云第208章 气数第75章 游说第202章 圣彼得堡的决定第206章 坟墓第310章 浪潮第171章 午夜长谈第315章 在湖广第134章 学习之道第209章 牛刀小试第100章 择才第135章 成军第201章 汉城第171章 旅顺口(下)第350章 东瀛的春天第182章 情报决定一切第37章 统监第371章 新闻事件第148章 事务新官第307章 臣民与国民(下)第93章 彼得堡的眼泪第11章 碧蹄馆第16章 善后第134章 南浦第241章 兵临城下第30章 明治的希望第16章 善后第197章 心思第18章 军田第150章 前奏第292章 代价第26章 犹商第373章 虽远必诛第373章 虽远必诛第5章 跨越时代的教范第190章 俘补第13章 约法三章第9章 仁川第216章 交易(中)第33章 风云微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