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心思

“该死的美国佬!”

离开丁府的时候,只要一想到丁韪良,唐浩然的心里便会涌起一股怒火,这个该死的家伙,他根本就不了解中国,他根本就不知道,是什么造成这一切。

“早晚有一天,非得让你看看先睡后醒的中国,会给世界带来什么样的惊讶!”

在回家的路上,心底藏着一股怒火的唐浩然依然不断的提醒着自己,可在说出这句话的时候,看着街边那些穿着棉衣的同胞时,望着那一张张看似祥和,但实则麻木的脸庞,他的眉头紧锁着。

如何改变这个国家呢?

这个国家绝不仅仅只是靠工厂便能改变的!

也许是心情烦躁的关系,在路上唐浩然买了些熟食,甚至还特意买了只烤鸭,又买了一坛酒,想要借酒消愁,或许现在只有酒精能够安慰他的心灵了,然后慢慢地在人潮中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家是位于炭儿胡同的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这是来到京城后置办的,这也是唐浩然在这个时代置办的第一处房产,价格并不贵——600两,待回到家的时候,已经过了中午十二点,而这会谭嗣同正坐在院子里晒着太阳,见唐浩然回来了,便笑着招呼道。

“怎么样,子然,同那丁大人谈的如何。”

“别提了,那家伙,典型的洋鬼子嘴脸,真不知道当初朝里的那些人,是不是瞎了眼了,竟然选了这么一个家伙当总教习。”

如果说,先前对于丁韪良的了解,只是局限于历史资料的话,而初一接触后唐浩然现在觉得那个老头儿根本就是连肠子都是黑的。

“哦?”

谭嗣同一愣,诧异的问道。

“那你不会和那家伙吵起来了吧?”

虽说那丁大人,是个洋鬼子,可若是一上来,便同上官发生冲突,总归是不智。

“吵,我倒是想!”

心里憋着火的唐浩然提着烤鸭与熟食走进院子。

“心里堵得慌,回来的路上,瞧着卖烤鸭和熟食的,便买了点!复生,你陪我好好喝两杯!”唐浩然邀请道,去拜访丁韪良的经历,让他着实的堵得慌,这会自然想着喝上两杯,一醉解千愁。

虽然院子是前两天才“接手”的,可在唐浩然心里,那就是一个“家”。踏进院门的一刹那,有一种回到家的安全感,尤其是云儿走过来后,更是让他生出家的感觉。

“少爷,您回来了!”

云儿接过少爷的熟食和酒坛,然后便进屋把包在纸上的熟食放到盘子里,然后唐浩然便进屋脱下长衫,换上了一身短棉衣,也就是这苦力的打扮的短棉衣,他勉强能习惯,可那肥大而且没有腰带的棉裤却怎么都无法习惯。

可现在没办法,只能凑和着。穿着一深裆的棉裤,像是两只面口袋套在身上,腰间用一布带扎住,然后随便穿着双布棉着鞋。唐浩然便走出了层,而云儿已经把烤鸭、猪头肉之类的熟食放到了桌上,而她本人则在厨房里忙活了起来。

“子然,那位丁大人说了什么?”

待唐浩然坐下后,谭嗣同感觉到唐浩然的心情或许同拜访丁韪良有关。

“复生,你坐。”

唐浩然端起酒坛为谭嗣同倒了一碗酒。然后闷闷的敬了他一下,19世纪的烧酒坊里烧出的烈酒,口感极为灼烈,或许后世知名的二锅头正是缘自于此,入喉的辛辣,让唐浩然皱了下眉头,待酒入肚后,他才开口说道。

“还能说什么,那位丁大人,”

冷冷一笑,唐浩然便将自己的遭遇一一说了出来。相比于唐浩然的愤怒,谭嗣同却似没有任何反应似的,只是默默的喝着闷酒。

“复生,你说这种人,岂不就是完全一副帝国主义列强的嘴脸,当时我真有一种把茶倒在他脸上的冲动,就这种人居然还是同文馆的总教习,而且还当了二十一年的总教习!真不知道,当初选他的人是不是瞎了眼。”

冷嘲着满清的用人不当,唐浩然又喝了一口,然后看着闷声不吭的谭嗣同问道。

“复生,你在想什么?”

“我在想……”

抬起头看着唐浩然,谭嗣同笑着问道。

“难不成,你在国外的时候,那些洋人,都是一副高看咱们的样子?”

谭嗣同的反问让唐浩然一哑,高看?可能吗?

他的沉默谭嗣同看在眼里,喝了口酒,然后朝天空看了一眼,又继续说道。

“这些洋鬼子轻我国人又岂是一天两天,即便是如恭王他们,在洋人面前不也是客客气气的,咱们大清国,也就是李中堂,能在洋人面前能撑起来场子,至于其它人,见着洋人甚至连话都说不好,这样外人又谈何看得起国人。”

说着,他也不客气,端起酒碗就喝了一大口。

“自己都不争气,谈什么让他人瞧得起!”

谭嗣同的话,让唐浩然为之一哑,确实,近代外国人轻视中国人并不是没有理由的,科技落后、国民愚昧、官府暴敛成性,他们有太多的理由去轻视这个国家,而无数仁人志士之所以前仆后继的试图改变这一切,不正是缘于外国人的歧视与轻蔑吗?

对于一个民族而言,耻感,同样也是一种进步,至少现在外国人的轻蔑与歧视,能让国民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醒来,事实上,那个梦,直到甲午之后方才被打醒,而直到庚子之后,梦才彻底醒来。

在接下来的几个小时中,唐浩然和谭嗣同谈了很多,既有一时的感慨,同样亦有西洋各国的现状,尽管唐浩然知道谭嗣同在历史上的“反清”立场,但却知道,现在他不过只是刚刚冒出一个苗头,真正彻底的倒向反清,是甲午之后的事情,现在的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正处于心灵的挣扎之中。

而他所需要做的就是一点点的促进着嫩苗的成长,让那根苗长成一棵苍天大树。怀端着这种心理,在谈及西洋各国时,免不得谈起西洋各国的民族觉醒,从德意志民族觉醒到“青年意大利”运动,再到巴尔干各民族试图摆脱土耳其奴役,建立独立民族国家的历次起义,在唐浩然的话中,从1848年开始席卷整个欧洲的革命,锐变成了各个民族谋求进步、强大的政治运动,从民族解放到民族统一,一个个新鲜的词汇被一一灌输给谭嗣同,而相应的两人同样也谈论了中国的时局。

不这样两人坐在院中谈着,从中午,一直谈到了傍晚,直到月牙儿上来的时候,满院里变得凉气逼人时,一坛烈酒已经被两人喝完了,而在整个谈话过程中,似乎有所悟亦有所感的谭嗣同喝得醉醺醺,到最后甚至只能让家仆扶着歪歪斜斜回到厢房内住下来。

待谭嗣同回屋后,云儿把碗筷收拾了,唐浩然却坐在院子中,望着夜空的灿烂星河,开始打算今后的生活:

明天,自己就要到同文馆授课了,在那里等待自己的会是什么呢?

今天是光绪十六年正月二十三,西历是1890年2月12日,如果没有记错的的话,影响中国近代百年国运的甲午战争会在四年后,也就是1894年的7月25日,以日军偷袭打响丰岛海战作为开始。

四年,一共只有四年零五个月!

老天只给了自己四年零五个月的时间,这四年零五个月,自己又能干什么呢?之所以来京城,既是为了寻求外放的机会,同样也是为了直正接触到这个时代的中国政治中枢。

如果能够外放的话,那么自己可以做很多事情,但,以自己不过二十几岁的年龄,满清朝廷可能会放自己为一省巡抚吗?

难道自己就甘心呆在同文馆中,做一个教习吗?

尽管不甘心,但是想到教习,想到明天就要去给同文馆的学生上课,唐浩然便想到,要准备教案,教案得自己动手编写才行,教他们语言?自己不过也就是英语六级罢了,还是教点其它的新鲜的东西再说。

对了,还可以动手再写几篇文章,赚点稿费是一说,没准可以帮自己再扬扬名!

第351章 大白来访第123章 目标:本州第301章 新的开始第41章 碧云寺第23章 变革第41章 碧云寺第370章 托雷翁事件第102章 控制第131章 剪羊毛(下)第49章 百年大计第197章 潜入第364章 最终目的第105章 事业征程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313章 故宫新皇第104章 商路第155章 方案第53章 北洋衙门第134章 学习之道第75章 游说第51章 “行家”第10章 万事当以财为先第85章 未来的基础第20章 督府夜话第31章 翁府话第6章 湘与淮第159章 尽人事第357章 走向战争第25章 蝇附事大第142章 日月昭昭第375章 外交风云第11章 碧蹄馆第26章 何以为重第266章 分歧第110章 逃兵第225章 春天里的瞬间第104章 向着大海第88章 何人第52章 指导第146章 杭州城第192章 李鸿章的心思第180章 绝系第333章 德意志第160章 新玩意第161章 忠犬第232章 寻求第4章 练兵先练官第67章 府中出纳第45章 无奈之局第212章 末日(上)第168章 珍珠港第381章 战争之路第87章 攻略方案第140章 由他们去吧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133章 份子第151章 贺礼第291章 决战第320章 去北国第45章 警察部第29章 贱骨头第13章 连环套第229章 生死线第172章 水下第44章 拓业第127章 铁路工地第72章 扩张第121章 远虑近忧第307章 臣民与国民(下)第335章 帝国之屏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70章 辩论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293章 不为奴第352章 划时代的惊骇第304章 天津雨第375章 外交风云第77章 不下第255章 心思浮动第199章 奇袭(下)第24章 帝国主义第27章 投机第10章 万事当以财为先第311章 革命之初第16章 总督府第300章 革命第121章 弹劾第183章 辽阳战役(二)第375章 外交风云第56章 关内第139章 失望第4章 初见且听我忽悠第57章 华之万东第32章 翁府话(下)第181章 潜伏第85章 未来的基础第22章 马前卒第144章 军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