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3章 没用的朝廷

现在国内很多人都想不明白,不知道高绍义的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按说你现在已经站到帝国实力最强大的军阀头上去了,如果要是还不进行改革的话,那可能会拖累整个帝国的发展方向,现在很多政令还得需要皇帝的圣旨,包括一些对外宣言什么的,这虽然只是多一道工序,但对于高绍义手下的人来说,他们也不愿意多这一道工序。

所以高绍义手下的很多人都不安分,他们在用各种各样的事情进行试探,比方说高绍义这次返回京城,很多人就安排了一些马车,因为这些马车的规格和皇上是一样的,但高绍义并没有选择乘坐马车,凡是和以前的时候一样乘坐汽车,高绍义也知道下面这些人是怎么回事,如果你真的做了这个马车的话,那估计这些人就要开始整事了。

高绍义也知道这些人都是好意,并不是要把自己给捧杀,他们也是希望全国政令统一,让那些不安定的因素都冒出来,有很多人还是大乾帝国的铁杆,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肯定会冒出来,如果要是不给他们这样的一个机会的话,那日后我们就更加的麻烦,但高绍义非常冷静,虽然国内已经扫清了所有的障碍,随时都能够让大乾帝国覆灭,但是国外的情况不容许乐观。

在漫长的工业革命当中,大乾帝国已经是掉队了,无论我们想如何的发展,都必须得需要一定的时间追上去,即便高绍义的手里有一个逆天的系统,有时候这玩意儿也不一定能够有用,所以必须得缓慢的发展,让我们的根基更加稳定,一下子增长上去的话,那会非常的飘。

西方战争在没有开始的时候,各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膨胀到了一个最大的状态,如果要是大乾帝国这边稍微有点不对劲,他们很有可能会抓住这个机会对大乾帝国的政治进行干涉,那个时候也就变成了西方各国的同仇敌忾,高绍义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他绝不会想着给这些人当靶子。

所以在这个时候,不论手下的人如何穿着这件事情,高绍义都会当做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如果要是你们做的过分了的话,那立刻抓起来打十大板,如果要是仅仅一些形式上的事情让你们免了就是了,既不能够挫伤这一部分人的积极性,又不能够让他们做的太过分了,这就需要一个平衡,等到大战开始之后,西方各国没有能力来影响我们,那么大乾帝国也就到头了。

当天晚上王府并没有举行盛大的晚宴,而是一家人乐乐呵呵的吃了个饭,如果要是换成别人的话,肯定会在京城大宴宾客,毕竟高绍义在西南三省取得了这样的胜利,几乎可以说是前无古人,即便是在大乾帝国最为强盛的时刻,西南三省的土司老爷们也没有表示归顺,现在高绍义依然是把他们都给灭了,西南三省所有的土地都在中央的管辖之下,这已经是比朝廷上的所有人都要强了。

所以按照一般人的想法,高绍义这次回归京城,一方面是为了在京城办公,另外一方面也是要让大乾帝国的皇室服软,让他们知道现在谁才是最有能力的人,但高绍义并没有这么做,即便是第二天早朝的时候,高绍义也是称病没有外出,很多人都已经准备好了,上早朝的时候给皇上发难,让皇上退位,谁知道高绍义没有去上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很多人的脑门都印满了问号,高绍义做事情不是一向咄咄逼人的吗?现在取得了这么大的战功,而且他本身已经是摄政王了,即便是要封赏的话,朝廷也没有任何可以赏赐的了,这个时候就剩下那个皇帝的位置了,很多人也正是因为知道了这个,所以提前就把奏折给写好了,他们也在猜测高绍义的心思,如果要是高绍义真的想上位的话,他们的这个奏折抛出去,那会给自己带来不少好感的。

说句实在话,皇宫里的皇上也在纳闷,高绍义本可以借着天下大胜的机会到皇宫里来逼迫自己退位,所以在上这个早朝的时候,皇上也是心惊胆战的,可是高绍义竟然是没来,他手下的一部分军官也没有过来,这的确是让人感觉到不可思议。

现如今朝廷的早朝还是和以前的时候一样,每五天举行一次,但顶多也就是走一个过程,即便皇上不满意的话,那也得老老实实的用印,如果要是皇上干涉的过多的话,镇虏军的一些人员连听都不听,早就已经发生过好几次类似的事情,皇上想要更改镇虏军的决定,结果后来镇虏军的人直接就走了,如果要是没有用印的话,镇虏军内部的大印一样有用。

原本担心各地的军阀挑毛病,毕竟你的公文上没有皇上的大印,那么他们就不会办这件事情,谁知道镇虏军凶名在外,即便是在我们没有占领的地区,镇虏军的公章一样有用,甚至比皇上的大印还有用,这些人都老老实实的服从了,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开始,皇上也就不开始搞小脾气了,皇上很明白现在的情况,如果要是你继续搞小脾气的话,镇虏军的军官直接选择不来上朝了,剩下这一堆没用的人有什么用处呢?

“退朝。”

四十五分钟的时间就好像是小孩子上早读一样,镇虏军的各级官员在这里宣读了他们的一些政策,然后也没有问皇上愿意不愿意,等到宣读完了之后,直接就让小太监喊退朝了,这对于皇上来说也是个侮辱,但是已经侮辱了将近半年的时间了,皇上对此也已经是习惯了,镇虏军的人还能够保持这个形式,对他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如果要是人家不愿意保持这个形势的话,那么这个事儿也就算是到头了,现在多少自己还是天下共主。

第1053章 粮食换统治第53章 先杀败类第401章 皇帝家的傻儿子第1169章 拉拢分化第692章 原则不能丢第1087章 解决办法第583章 谢老大的账第493章 拦截镇虏军第754章 和平停战协议第331章 看上国舅府了第1107章 待遇不同第1089章 军队不足第690章 死战到底第394章 出发东狄国第945章 紧急集合第1104章 朝廷天恩第418章 危急时刻第655章 容克帝国拉咱入伙第808章 西南谈判第250章 督战队第1052章 胆子大第903章 辅政亲王第1061章 请战第1033章 外交孤立第1338章 可悲的崔战士第458章 罗玉章要卖人第1180章 学习当中立派第911章 大队俘虏第1078章 张云成到了第863章 一起欺负镇虏军?第1088章 狐狸的思考方式第869章 谁是敌人第1193章 祖宗的办法第898章 进京第896章 金钱围剿第24章 初战告捷第1120章 新职位第1051章 洪水的后果第262章 刚柔并济第608章 拿下亚伯拉夫城第1414章 西方大陆的战争爆发第621章 大家一个祖宗第89章 继续发酵第1219章 东狄国余孽第51章 外强中干第752章 收回租界第264章 算计格桑第56章 背叛第485章 父子三人第1263章 山路难行第155章大辽总督第1284章 内部分歧第1072章 有人要被抛弃第1222章 两国互相监视第1350章 经历风雨第880章 第二战场第1164章 掏心窝子第713章 一个机会第608章 拿下亚伯拉夫城第1372章 回家第1244章 粮食产区第1360章 攻上山寨第372章 大手笔第581章 团级编制有重炮第866章 查尔斯伯爵第1359章 三人一组第785章 真开打了第379章 闹翻了第430章 女人也照杀第116章 阳谋第166章 圣旨到第808章 西南谈判第366章 武卫军第1412章 废后第158章 买人第408章 就是炮弹多第11章 康亲王第38章 单兵口粮和三驴子第299章 鹅城喝茶第1200章 司马昭之心第1269章 特战旅出击第359章 讨价还价第1237章 谁也跑不了第1036章 超时代的想法第674章 张云成北上第1195章 入土为安第341章 皇后娘娘的面子第853章 运输船第376章差点亡国?第462章 拍卖洋婆子第989章 战略假设第135章 试探第1311章 三国形态第994章 外强中干第779章 捞过界第434章 张云成第408章 就是炮弹多第1385章 土匪出现的根本原因第317章 京南检查站第476章 我要走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