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停战条件

到了四月下旬,〖日〗本几乎被逼入绝路。

朝鲜战场上,日军已经退到汉城,而〖中〗国军队在占领开城之后,正在策划进攻汉城的作战行动。因为〖日〗本丧失了制海权,朝鲜的日军根本得不到增援,甚至连作战物资都得不到保证,而〖中〗国已经利用起了制海权,通过海路解决了陆路运输的难题,正在源源不断的向朝鲜增兵。

可以说,这是一场典型的由制海权决胜负的战争。

虽然朝鲜与〖中〗国接壤,但是鸭绿江与图们江上没有大桥,而且朝鲜的道路十分糟糕,别说供车辆通行,有的地段甚至连骡马都很难通过。如果依靠陆路,〖中〗国最多只能投入一支规模不超过五万人的军队。有了海运支持之后,〖中〗国陆军入朝部队的规模能够达到三十万到五十万。

由此可见,谁掌握了制海权,谁就赢得了这场战争。

这一点,与三十多年前的日清战争十分相似。

也许,谁也没有能够想到,仅仅三十多年后,当战争再次在同一地点爆发,战局却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倒转。

四月二十八日,汉城会战打响。

虽然汉城在朝鲜半岛中部,但是日宥已无退路。如果丢掉了汉城,那么日军就只能一路退却到釜山与蔚山。原因很简单,汉城不仅仅是朝鲜的首都,也是驻朝日军的大本营,更是日军的物资囤积中心。

当时,驻朝日军大部分物资都在汉城。

中固军队没有直接攻打汉城,而是在包围了汉城之后,首先进攻仁川,目的是夺取汉城的外港。

五月七日经过六天jī战,〖中〗国军队占领了仁川港。

当天,早就在港外等候的〖中〗国船队进入仁川港,卸下了数万吨物资、以及补充到各作战部队的两万多名官兵。

此外,这支船队还送来了一件利器。

五月十二日〖中〗国军队开始攻打汉城。

在突破日军设在城外的防线时,〖中〗国军队动用了三十多辆坦克。当这些坦克出现在战场上时候,日军的抵抗意志立耳就崩溃了。日军不是没有见过坦克,而是从来没有在战场上遇到过坦克。更重要的是,日军手里根本就没有合适的反坦克武器,一些视死如归的日军官兵试图抱着手榴弹与〖中〗国坦克同归于尽,但是均没能得逞因为随同坦克作战的〖中〗国步兵根本不会给日军接近坦克的机会。

五月十五日,〖中〗国军队攻入汉城阵地战演变成了残酷的巷战。

在接下来的三天内,交战双方都拼尽了全力,把这座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古都变成了废墟。

必须承认日军中并不缺少视死如归的勇士。

同样得承认,〖中〗国军队的斗志与士气均高于日军。

在汉城巷战中,虽然有很多日军选择了投降,但是也有不少日军抵抗到了最后。结果就是,〖中〗国军队不得不逐街逐屋的搜索残余日军并且不得不与那些寻死的日军战斗,也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严重破坏。

五月十八日,最后一支日军被消灭的时候,汉城已经不是汉城了。

经过战火洗礼,包括朝鲜王宫在内的绝大部分建筑物都遭到了严重破坏,近五十万朝鲜人在这场持续了二十天的会战中伤亡,还有近一百万人流离失所连朝鲜王室都在这场战斗中损失了几名成员。

当然,日军的损失极为惨重。

守卫汉城的二十四万日军官兵中,有十六万做了战俘,另外八万不是战死就是失踪而且失踪者多是在巷战中被建筑物的废墟掩埋,还有一些则是被猛烈的炮火炸得粉身碎骨尸体根本就无法辨认。

这场战斗到底有多残酷呢?

占领汉城之后,〖中〗国军队huā了两个月,才清理完所有废墟。因为天气转热,细菌与病毒更容易滋生,所以〖中〗国军队在汉城实施了戒严令,要到当年十一月,随着气温下降才允许平民回城。

汉城失守,意味着〖日〗本在朝鲜战败。

五月十九日,〖日〗本内阁总辞职,由前陆军大臣东条英机担任临时首先,奉诏组建了战时看守内阁。

毫无疑问,东条英机是个军国主义份子。

他能上台,也与〖日〗本在这场战争中的惨败有直接关系,即大部分〖日〗本人认为,正是软弱的文职政府,让〖日〗本输掉了这场战争。此外,一九二九年的全球经济危机,也是〖日〗本军国主义份子能够掌权的关键因素。原因很简单,在应对这场危机的时候,〖日〗本并没有像美国与〖中〗国那样,大力搞基础建设,完善国家的基础设施,而是把重点放在了军备建设上,通过扩充军队来增添就业岗位。结果就是,在四年间,〖日〗本的利益集团,特别是以银行为核心的几大财团已经与军国主义集团凝聚在一起,即便没有东条英机这样的军国主义份子,在护军中获益匪浅的财团也会把〖日〗本带上军国主义道路。

问题是,东条英机上台,也无法把〖日〗本带出困境。

要知道,〖日〗本不是输在陆地战场上,而是输在海洋战场上。

在朝鲜战场上,虽然〖中〗国军队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但是付出的代价并不比收到的战果小多少。占领汉城的时候,〖中〗国军队已有近五万名官兵伤亡,还有数千人被俘,损失之大远超过国内战争。可以说,只要〖日〗本解决了海运问题,为驻朝日军提供了足够多的兵力与物资,日军就不会败、至少不会败得这么惨。

问题是,〖日〗本有能力打通海运通道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虽然联合舰队还有不少战舰,但是所有主力舰不是被击沉,就是遭到重创,剩下的两艘航母也很难在短期内修复,而那些重巡洋舰根本不是〖中〗国海军主力舰的对手,也就不可能夺回制海权。

显然,〖日〗本不可能在短期内使海军恢复元气。

当然,只要时间充足,比如有一年两年,〖日〗本的胜算还是不小。

别的不说,只要联合舰队的那些主力舰修复了,〖日〗本海军就有把握夺回制海权。

问题是,这场战争能够拖上一两年吗?

〖答〗案仍然是否定的。

别说一两年,只要再拖上半年,〖日〗本就会因为〖中〗国海军的封锁而彻底崩溃,到时候饿着肚皮的〖日〗本人将把所有企图继续打下去的军人送进坟墓,而内乱之中的〖日〗本,根本不可能打赢对外战争。

东条英机面临的问题非常现实,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而且得保住〖日〗本的颜面。

可惜的是,〖日〗本已经错过了结束战争的最佳时机。

战争打到这个时候,已经不是〖日〗本想停就能停的了。

五月二十二日,东条英机通过德意志第二帝国,再次向〖中〗国政府发出停战请求,并且表示愿意就从朝鲜撤军与〖中〗国进行谈判。

这次,周仁康的回答非常简单,即〖日〗本首先从朝鲜撤军,才能么动停火程序。

说得直接一点,哪怕还有一名日军在朝鲜,〖中〗国军队就不会停火,只有所有日军都离开了朝鲜,〖中〗国才会考虑与〖日〗本停火。

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表示,只要〖日〗本答应撤军,就出面撮合。

问题是,东条英机再次错过了这个机会。

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出面翰旋的情况下,东条英机依然坚持,得首先实现停火,再谈判决定撤军问题。

显然,在东条英机不肯答应首先撤军的情况下,〖中〗国军队不会停火。

五月二十五日,〖中〗国军队从汉城南下,沿着朝鲜半岛西部沿海平原推进。同一天,运送着〖中〗国陆军五个师的船队离开了天津港。按照冯承乾的安排,这支船队在与特混舰队会合之后将闯过对马海峡,前往朝鲜东部的元山。

如果一切顺利,这支部队将在六月初从元山向南推进。

问题是,留给东条英机的机会并不多了。

在〖中〗国军队兵分两路向南tǐng进的时候,驻朝日军别说利用这个机会,甚至连组织防御都办不到。

要知道,当时〖中〗国军队在进攻上有很多破绽。

别的不说,分兵之后,〖中〗国军队的进攻强度大幅度降低,只要日军有足够的能力,就能围歼两股〖中〗国军队。

可惜的是,驻朝日军没有这个能力。

当然,也正是因为驻朝日军已经丧失了抵抗意志,吴铁生吝会采用这一战术,以加快攻占朝鲜全境的步伐。

到六月中旬,驻朝日军已经撤退到了蔚山到釜山之间。

六月二十二日,两股〖中〗国军队在蔚山附近会师,对日军实现合围。

到这个时候,驻朝日军仅剩下了不到十万人。在这将近十万名日军中,还有大约四万是伤重无法作战的伤员。

显然,日军根本守不住釜山。

六月二十六日,东条英机坐不住了,再次通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提出愿意在先撤军的条件下与〖中〗国进行停战谈判。

这次,不是停火,而是停战。

问题是,时过境迁,〖中〗国外长周仁康在回复的时候提到,无论〖日〗本当局怎么样,朝鲜半岛上的战斗都会在一个月内结束,即〖中〗国军队有足够的信心、也有足够的能力在一个月内围歼釜山的残余日军,因此无论是否与〖日〗本谈判,朝鲜半岛上的战火都会停止,因此〖日〗本提出停战,就得拿出诚意。

周仁康的意思很明确,要停战,就得把琉球群岛算上。!。

第163章 祸不单行第150章 拷问第116章 目的地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25章 再接再厉第91章 非正规战斗第387章 预备队第622章 价值第47章 风波不歇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305章 战斗队列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11章 战略失误第153章 协同攻击第116章 主动出击第590章 尔虞我诈第626章 厚积薄发第26章 只进不退第81章 好运与霉运第155章 走投无路第369章 祸起萧墙第216章 争分夺秒第165章 落幕之战第174章 射杀失手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7章 军事行动第63章 临时抱佛脚第46章 临危不乱第552章 提前部署第163章 声东击西第176章 生或死第73章 东线开打第201章 礼貌的外衣第437章 快节奏第77章 创造机会第564章 梦想与现实第80章 相互算计第9章 被妞泡第58章 面对伟人第119章 躲藏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61章 下马威第62章 搭档第158章 接二连三第225章 恰到好处第133章 生死关头第518章 无路可退第26章 只进不退第448章 粮草先行第343章 恶仗第25章 能打就打第115章 虚张声势第169章 轻敌的后果第332章 进军悉尼第41章 载誉而归第162章 机会第168章 抛砖引玉第95章 参战阴谋第369章 祸起萧墙第17章 战略大师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116章 主动出击第154章 致命缺陷第346章 无理要求第161章 超级战巡第142章 南下第27章 冷眼旁观第287章 关键建议第598章 再赴前线第6章 坐收渔利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305章 战斗队列第142章 南下第161章 超级战巡第442章 证明第391章 些微遗憾第388章 一击得手第92章 等待机会第113章 高瞻远瞩第336章 胜利在望第71章 恐慌第455章 死战难免第364章 性价比第135章 出路第170章 军备谈判第377章 好与坏第121章 拷问第43章 拖累第65章 生存竞赛第315章 证明自己第72章 相识恨晚第96章 突来的战斗第106章 虚假的和平第1章 新皇登基第202章 最后之战第45章 选择第323章 海峡之战第484章 捷径第424章 时间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