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帝国第一舰

受德皇重托,冯承乾哪敢儿戏。

四月的最后一天,冯承乾去了什切青的伏尔铿造船厂,亲自主持新式战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冯承乾亲自担任总设计师,任用了一大批年轻有为的工程师。

对帝国海军来说,这是培养舰船设计师的一个绝佳机会,所以冯承乾不打算让那些思想僵化的工程师霸占主要位置。

从一开始,设计工作就不大顺利。

即便是思想开放的年轻工程师,也很难理解冯承乾的超前理念,甚至觉得冯承乾是在异想天开。

比如,冯承乾坚持把炮塔沿纵轴布置,而且为炮塔安装厚实的装甲。

其实,主要问题出在冯承乾身上。

最大的问题,就是冯承乾忽视了这个时代的技术基础。

比如在炮塔安置方式上,冯承乾就没有考虑到,在动力系统性能有限的情况下,火力布置肯定会做出妥协,不然战舰的性能就无法得到平衡,即便火力得到加强,也会导致其他性能降低。

以当时的情况,为了使战舰的航速达标,就得尽量缩减防护区域,也就对战舰的长度做出了限制。如果按照冯承乾的要求,把三座双联装炮塔沿纵轴布置,战舰的长度将超过一百四十米,而采用一前两侧的布置方式,则能缩短二十米。千万别小看这二十米,这意味着战舰的装甲用量将减少上千吨。此外,过长的舰体,将影响战舰的稳定性,降低火炮的射击精度。

只是,冯承乾没有立即认识到这个问题。

在工程师提出了防护与动力上的问题后,冯承乾选择了另外一个解决办法,即把双联装炮塔改成三联装炮塔。按照他的设想,这一改动能在不减少主炮数量的情况下,把战舰的长度控制在一百二十五米以内。

这个想法也很不现实,因为帝国只有双联装炮塔,没有三联装炮塔。

当时,在全球范围内,也没有可靠的三联装炮塔。

如果单独设计一种三联装炮塔,即便不考虑效费比,也要花上两三年,根本赶不上战舰的建造进度。

虽然冯承乾没有放弃三联装炮塔,而是拿出了五十万帝国马克,向克虏伯等数家大型兵工厂发出招标书,从基础开始研制,但是也不得不做出让步,即在三联装炮塔跟不上建造进度的情况下,采用双联装炮塔。

这个时候,新的问题出来了,那就是到底采用几座炮塔。

当时,冯承乾认为采用两座炮塔就够了。

虽然炮塔数量与“定远”、“镇远”二舰相同,但是采用纵向布置,每座炮塔的射界都超过了二百四十度,因此左右舷的火力密度是“定远”与“镇远”二舰的两倍,但是当时并没有成熟的海军战术,风帆时代的追逐战显然不适合蒸汽时代,所以这种设计方式遭到了众多工程师的反对。

更重要的是,大清派来的官员也认为两座炮塔远远不够。

要知道,这种战舰的排水量超过了一万吨,比“定远”与“镇远”二舰大得多,如果只装两座炮塔,显然显得过于单薄。

冯承乾认为,增强火力,不一定要增加火炮的数量。

在工程师都反对的情况下,冯承乾坚持己见,并且向大清官员提出,如果嫌火力不够强大,可以采用口径更大的舰炮,比如四十倍径的三百五十毫米舰炮,从而在只有四门跑的情况下,火力投送能力超过六门三百毫米炮。

必须承认,这是一个较为理想的折中方案。

只是,要说服工程师,还有大清的官员,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此外,当时德意志第二帝国也造不出口径为三百五十毫米的舰炮,即便正在研制,也需要等上一两年才能交付使用。

为了这件事,设计工作耽搁了将近一个月。

最终,冯承乾与同样坚持己见的工程师各让一步,即战舰采用三座炮塔,只是全部沿纵轴布置,其中二号炮塔位于两根烟囱之间,在设计的时候就以安装三百毫米舰炮、而不是三百五十毫米舰炮为准。

这么设计,能够尽量利用锅炉舱与蒸汽机舱之间的空间。

也就是说,在沿纵轴布置三座炮塔的情况下,战舰的长度能控制在一百三十米左右,仅比工程师坚持的一百二十米多了十米。

只是,冯承乾对此仍然感到不大满意。

在他看来,即便采用三座炮塔,也最好能够采用三联装炮塔,今后可以根据需要决定采用三座三联装三百毫米炮,还是三座双联装三百五十毫米炮,从而最大限度的提升战舰的服役年限。

问题是,工程师提出的方案,得到了大清官员的认可。

冯承乾不得不接受现实,只是耍了个手段,即让威廉港造船厂加入进来,负责为帝国海军建造首舰,只是刻意减慢建造进度,让这艘战舰最后完工,而为大清建造的四艘则提前完工。

这么做,就是为了在建造过程中修改设计。

八月初,冯承乾向腓特烈三世提交了设计图纸,并且通报了大清官员。

当时,存在两套设计图纸,一套针对大清,一套针对帝国海军。

腓特烈三世没有详细过问,只是让冯承乾看着办,别把事情搞砸就行了。这也难怪,腓特烈三世并不了解海军。

以当时的指标来看,针对大清的设计方案更加先进,也更加合理。

这四艘被李鸿章命名为“摄远”、“鸿远”、“抚远”与“吉远”号的四艘巨舰在建成时的基本数据稍有差别,以“摄远”号为准,标准排水量为一万零八百吨、满载排水量为一万二千四百吨,舰长一百二十八点五米、标准排水量时水线长度为一百一十九点二米,标准吃水七点四米、最大吃水七点七米,配备六门三百零五毫米(德国标准,如果按照英国标准就是三百毫米)三十倍径主炮、八门一百五十毫米副炮、四门三十七毫米转管式机炮,三具鱼雷发射管,另载两艘鱼雷艇,炮塔的最大装甲厚度为三百毫米、侧舷为二百八十毫米、司令塔为三百二十毫米,配备八座锅炉、两台三胀往复式蒸汽机、最大功率九千八百马力,双轴双浆推进,最大航速十六节。

论性能,这四艘巨舰在远东地区绝对是首屈一指,即便放眼全球,也非常先进。

拿到设计书之后,李鸿章极为满意,立即就批准了建造订单,并且准许帝国外交部在青岛设立劳工招募处。

“青岛”这个称呼也首次出现在了官方文件上。

相对而言,冯承乾为帝国海军量身打造,后来由腓特烈三世命名为“腓特烈大帝”号的铁甲舰就没这么耀眼夺目了。

按照冯承乾的要求,“腓特烈大帝”号在设计的时候,就以三联装三百毫米舰炮、或者是双联装三百五十毫米舰炮为准。结果,“腓特烈大帝”号的长度达到一百三十二米,吃水深度增加了零点二米,排水量增加了一千五百吨,锅炉减少到六座,推进系统输出功率仅有八千四百马力,战舰的最大航行速度仅有十二节。为了降低排水量,副炮减少到四门,其他武备也有所降低。

在任何人看来,速度如此慢的战舰,根本没有用武之地。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这确实是问题。

只是谁能想到,十多年后,在“摄远”等四舰相继成为历史之后,“腓特烈大帝”号不但还在服役,而且焕发第二春?

十多年后,“腓特烈大帝”号进行了第一次全面改装,换上了细管锅炉与蒸汽轮机,动力系统的输出功率提高到了二万四千马力,航速一下子提高到了二十四点五节,达到第一批战列巡洋舰的标准。在换上了双联装三百五十毫米四十五倍径主炮之后,“腓特烈大帝”号依然是一艘性能强大的战舰。

冯承乾的超前眼光,最大限度的保存了帝国海军的资产。

没有一点一滴的积累,帝国海军绝不可能发展壮大。

后来,很多人都认为,“腓特烈大帝”号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只是大部分史学家依然认为“腓特烈大帝”号算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战列舰,因为这艘战舰在建成时,采用的仍然是短倍径三百毫米主炮,往复式蒸汽机,在性能上与后来建成的战列舰有很大差距,即便改进之后,也难以充当战列舰。

只是,谁也不能否认,“腓特烈大帝”号是帝国迈入海军强国的第一步。

当时,故意压缩性能指标,也对帝国大有裨益。

要知道,最关心帝国海军的正是英国。如果帝国建造出了性能强大的主力舰,肯定会刺激英国建造新式战舰,英德海军军备竞赛就会在帝国还没完成准备的情况下开始,帝国获胜的希望将更加渺茫。

让英国认为帝国造不出性能先进的战舰,才能让英国放松警惕。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确实起到了这样的效果。

“摄远”四舰在两年后就交付给大清海军,而“腓特烈大帝”号足足建造了三年,直到一八九三年才正式服役。到这个时候,还有四艘战舰正在建造之中。帝国海军不急不忙的扩军速度,产生了很大的麻痹效果。

第250章 后继乏力第419章 矛盾第133章 生死关头第504章 疲劳作战第20章 致命打击第623章 核试验第238章 功亏一篑第70章 目标出现第197章 利器第187章 马拉松第531章 关键所在第64章 无力回天第219章 阴差阳错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16章 目的地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52章 奋战到底第57章 皇朝末日第91章 转攻为守第248章 最后的错误第533章 陷阱第146章 按兵不动第122章 投降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386章 血战到底第536章 齐头并进第119章 躲藏第74章 侥幸第19章 逃亡之路第27章 冷眼旁观第23章 士气归零第192章 工程师第481章 讨价还价第145章 搜寻第201章 礼貌的外衣第107章 战争继续第139章 坐以待毙第203章 势在必行第33章 停战条件第232章 隐身时代第528章 包围与突围第104章 撤退第58章 急流勇退第278章 势均力敌第125章 素质第一第492章 多用途第398章 偷袭第182章 传统战术第174章 欲擒故纵第459章 强攻第182章 最大化第476章 致命错误第213章 难以揣摩第433章 最后的机会第128章 临时政府第123章 主动出击第103章 余波第68章 倒计时第502章 最后一战第59章 帝国军人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67章 打就打第70章 圈套第134章 集体决定第204章 披挂上阵第251章 偃旗息鼓第197章 战乱之地第479章 绝地反击第601章 威胁第382章 坐以待毙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6章 整装待发第197章 战乱之地第266章 烟雾弹第2章 大国角力第135章 出路第160章 觉悟第68章 再接再厉第286章 异想天开第241章 奋起直追第39章 朽木难雕第74章 各打各的第161章 超级战巡第62章 用人之道第92章 快马加鞭第567章 默默无闻第228章 新战场第626章 厚积薄发第241章 奋起直追第402章 外强中干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156章 战略侦察机第98章 军人的眼光第41章 开天辟地第84章 核心之争第83章 受捉弄第107章 妥协第13章 恐惧的滋味第141章 巨大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