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俄国的结局

红俄战败,最受影响的当然是美国与英国。

收到消息后,罗斯福立即跟丘吉尔通了紧急电话,两人商讨了将近两个小时,才各自去召开紧急会议。

显然,当时两人都没有想到红俄会在这个时候战败。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在七月二十五日,也就是红俄战败前两天,红俄最高领导人斯大林还给罗斯福发了一封电报,宣称俄军还能坚持半年以上,只要进入冬季,就有望坚持到一九四四年。有趣的是,斯大林还明确提出,美英必须在冬季为红俄提供更有力的援助,甚至得考虑直接出兵。

受此影响,罗斯福与丘吉尔都抱有一丝幻想。

当然,两人都知道,红俄坚持到冬季到来的希望极为渺茫。

别忘了,当时美英都派了军事顾问团前往红俄,因此对战局有较为清楚的了解,并不会完全相信红俄领导人的话。

根据美国当局的记录,导致红俄战败的是内因。

当时,斯大林确实下达了死守梁赞的命令,并且授权各级部队的政委,有权枪决作战不力的官兵。此外,斯大林还专门组建了一支督战部队,四处巡查前线部队的状况,并且有极大的权力,甚至可以在未经审判的情况下逮捕与枪决前线指挥官。这种高压政策,根本没有起到正面效果。

要知道,梁赞已经被德军包围,方圆数百公里内根本没有援军,离得最近的一支俄军远在乌拉尔山西面的彼尔姆。在斯大林下令死守的时候,梁赞的俄军几乎弹尽粮绝,很多部队好几天都没有分配到粮食。

更要命的是,在七月二十日,斯大林派人把他的亲人送出了梁赞。

为此,还导致一个团的俄军官兵伤亡大半。

当时,德军还加强了策反宣传,即早在一九四二年,斯大林就把他的女儿送往美国,其大部分直系亲人都出国了。

这些加在一起,对俄军的士气产生了毁灭性打击。

更重要的是,俄军已经无法战斗,而斯大林下达的死守命令,无疑是让俄军官兵去做无畏的牺牲。

也就是说,当时梁赞守军中已经出现了兵变的征兆。

根据被俘的俄军军官交代,在七月初,就有人策划发起兵变,通过军事政变让斯大林下台,然后由临时政府与德军进行停战谈判,争取达成一个对俄国较为有利的停战条件,从而体面的退出这场战争。到七月二十六日的时候,参与策划兵变的军官已经超过一千人,控制了梁赞的大部分守军。只是,当时直接护卫斯大林的元首卫队还没有被策反,因此兵变一直没有发起。

虽然在投降的时候,斯大林就已自杀身亡,他身边的亲近人物也多死于非命,因此并不清楚在决定投降之前,斯大林是否知道梁赞守军已经策划发起军事政变,但是有足够多的理由相信,促使斯大林在二十七日做出投降决定的,正是这起还没有爆发的军事政变,即在得知主要部队已经准备发起兵变之后,斯大林的最后一丝幻想破灭了,结果就做出了向德军投降的决定。

当然,关于斯大林的死,有很多种说法。

有的人认为,他是在逃出梁赞途中被德军的轰炸机炸死的,即斯大林并没有打算成为德军的战俘,因为他知道,如果他落入德军手中,不但会因为战争罪被判处死刑,而且在此之前还将遭到公开审判。显然,对于这位统治了红俄二十多年的独裁者来说,被送上审判台是最大的耻辱。

还有的人认为,斯大林是在去向德军投降的时候,被一伙兵变的俄军打死的。这种说法也有依据,即斯大林非常清楚,在他下达了投降命令之后,那些策划兵变的军人肯定不会放过他,而且主张死战到底的军人也不会放过他,因此他的人生安全根本得不到保证,只有去德军阵营,他才有活命的希望。

最离奇的一种传闻是斯大林没有死,也没有在逃亡路上自杀,当时找到的尸体只是他的一个替身。在德军开进梁赞之前,斯大林就逃了出去,而且伪装成普通人逃离了俄国,在阿尔汉格尔斯克搭上了一艘美军潜艇,最终逃到美国,随后又设法逃到了拉丁美洲,在战后过上了隐姓埋名的生活。

对于这种传闻,最大的依据就是,红俄在战前的巨额海外资产中,有很大一部分不翼而飞,而所有疑点都指向了一个叫约瑟夫-彼得诺维奇的俄国人,而在红俄的所有资料中,都查不到这个人。也就是说,这很有可能是另外一个人的化名,而对红俄海外资产了如指掌的只有斯大林。更重要的是,红俄的海外资产大多集中在美国,主要就是在战前,西方阵营只有美国与红俄的关系较为密切,英法等国都对红俄抱敌视态度,因此红俄的海外投资基本上都在美国。

显然只有斯大林逃到了美国,才能够用化名拿走红俄的海外资产。

当然,斯大林死没死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红俄已经彻底战败了。

虽然战斗并没有因为布尔什维克中央政权倒塌而结束,直到一九四四年初,最后一股俄军才在阿尔汉格尔斯克附近被德军歼灭,而俄军的零星抵抗一直持续到大战结束的时候,但是主要战斗已经结束,中德军队都可以松口气了。

八月一日,德皇到达莫斯科。

当天,威廉二世就授权德军总参谋长曼斯坦因元帅接受了俄军投降,并且在克里姆林宫举行了投降签字仪式。

显然,德皇迫不及待的想要看到俄国正式投降。

这也可以理解,因为德意志第二帝国一直把俄国当成头号劲敌,而俄国也是唯一能够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构成直接威胁的欧洲大陆国家,一度还骑在德意志第二帝国头上,更是唯一攻击过德意志第二帝国本土的国家。

可以说,在欧洲大陆上,只容得下一个强国。

在战胜了法国、击败了俄国、驯服了意大利之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欧洲大陆上已经没有劲敌了。

当然,麻烦事还没有到来呢。

在俄国战败之后,第一个问题就是中德是否要瓜分俄国。

严格说来,这不是问题,因为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都没有能力侵吞俄国,也就谈不上瓜分俄国。

早在一九四二年,中德就在战后处置俄国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即中德都不会谋求侵吞除了在过去一百年间被俄国霸占的土地之外的领土,也不谋求肢解俄国,而应该让俄国保持完整状态。

道理也很简单,俄国是中德的缓冲区。

如果没有这块缓冲区,那么中德就将成为邻国,也就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矛盾与纠纷,对维持中德的友好关系极为不利。

问题是,俄国能够保持完整吗?

当时,中德间就有一个较为突出的矛盾,即德皇主张在俄国恢复帝制,而中国则认为应该在俄国建立一个共和政权。

显然,双方各有盘算。

要知道,沙皇皇室已经灭门,早就没有直系继承人了,而末代沙皇的皇后是来自德意志第二帝国皇室,因此按照欧洲的皇室继承原则,最有资格继承沙皇皇位的,就是德皇威廉二世。

也就是说,如果俄国恢复帝制,威廉二世就将成为新的沙皇。

当然,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毕竟俄国人不会接受德皇当他们的皇帝。只是,德皇完全可以安排一个代言人,比如从他的子女中选择一个合适的去当俄国沙皇,从而把德俄皇室整合到一起。

对中国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在中国国内,共和制已经深入民心,而且现在的中华民主共和国就是在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之后建立的共和制民主国家。可以说,在民众层面上,就没有人认为战后的俄国应该是一个帝国。

更重要的是,中国当局绝对无法容忍德俄联姻。

要知道,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够强大的了,如果加上俄国的人口、资源与领土,将毫无疑问的成为世界级强国,在除了工业实力之外的所有领域都超越中国,从而成为战后的世界霸主。

在俄国推行共和制的话,就可以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

当然,在俄国也有推行共和制的基础。这就是,在布尔什维克政权出现之前,俄国人就试图建立一个民主国家,只是努力并没取得成功。更重要的是,在布尔什维克通知了二十多年之后,俄国上下对恢复帝制都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广大民众都不想看到沙皇复辟,也就不会支持建立帝国。

只是,俄国的未来,根本就不由俄国人做主。

中德在俄国战后政治体制问题上的矛盾,直接影响到了未来数十年间俄国的命运,甚至影响了战后的世界秩序。最直接的结果,就是在战后建立一个完整俄国的梦想落空,这个世界上幅员最为辽阔的国家被一分为二,在战后出现了两个俄国,即乌拉尔山以东的“俄罗斯帝国”与乌拉尔山以西的“俄罗斯共和国”。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

第313章 用行动证明第32章 精气神第368章 以退为进第3章 铁打的军营第99章 牺牲第79章 偷袭第630章 霸权第184章 圈套第37章 出发第363章 质量缺陷第610章 你争我夺第192章 拖延战略第295章 火速收场第320章 前出侦察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575章 向东推进第26章 只进不退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604章 援助第157章 雇佣兵第193章 时代奇迹第421章 势均力敌第220章 军火贸易第476章 致命错误第459章 强攻第206章 出奇制胜第499章 一鼓作气第118章 急流勇退第103章 余波第206章 出奇制胜第419章 矛盾第84章 核心之争第370章 适得其反第205章 谨慎应战第238章 功亏一篑第428章 大兵压境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153章 错失良机第265章 殊途同归第91章 非正规战斗第487章 四道防线第33章 一意孤行第168章 创造机会第248章 风雨欲来第317章 大胆行动第330章 战略冒险第426章 稳步推进第96章 关键一战第116章 目的地第459章 强攻第34章 厉害关系第47章 不怕死第159章 反击第171章 远去第43章 大型化第44章 你追我赶第41章 载誉而归第189章 萝卜与坑第440章 前进的动力第86章 隐患第550章 钩心斗角第563章 两手准备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舰队第168章 创造机会第35章 大部队到达第176章 生或死第431章 冒险第166章 日落大洋第196章 新式武器第113章 高瞻远瞩第495章 穿梭轰炸第220章 军火贸易第219章 阴差阳错第147章 积极主动第98章 游击队员第50章 欧战风云第96章 诱饵第148章 剧变第311章 战术胜利第628章 战略力量第86章 相互妥协第73章 东线开打第377章 好与坏第81章 遭遇战第15章 生命的价值第11章 主动出击第190章 收手第268章 臆测第553章 众口纷纭第86章 隐患第606章 无偿援助第232章 隐身时代第115章 虚张声势第320章 前出侦察第58章 急流勇退第579章 战略撤退第96章 诱饵第108章 备战第218章 剑拔弩张第81章 内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