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备战

德意志第二帝国近似疯狂的建造主力舰,受到刺激的不仅仅是英国皇家海军,还有英国国会议员。

受英德海军军备协议影响,在一九零七年,英国国会只批准了建造一艘主力舰,即“海王”号。结果到一九零七年底,得知德意志第二帝国以法俄威胁为由,单方面破坏了英德海军协议,把造舰规模提高了百分之五十,英国国会议员恼羞成怒,仅在一九零八年的预算中就批准了八艘主力舰。

只是,在建造何种主力舰的问题上,英国皇家海军内部存在严重分歧。

保守派坚持以战列舰为主,即在建造四艘“白羊座”级的基础上,把四艘“乔治五世”级的建造工作提前。可是以费希尔为代表的改革派则认为,没有必要建造太多的战列舰,应该增加战列巡洋舰的建造数量,至少应该在八艘主力舰的份额中,分出四分之一来建造战列巡洋舰。

最终,费希尔的主张得到了支持。

问题是,战列巡洋舰的建造费用远高于战列舰,仅动力系统一项就比战列舰高了百分之一百五十。

结果就是,国会拨款不足以在建造六艘战列舰的基础上建造两艘战列巡洋舰。

费希尔再厉害,也绕不过经费这一关。

事实上,搞到这个时候,英国也已精疲力尽,根本没有足够的财力使皇家海军维持“两强标准”。

要知道,海军实力仅次于英国的是德意志第二帝国与美国,而这两个新兴工业国家都处于上升阶段,经济实力均超过了英国,财政收入也比英国理想得多。虽然英国不用在陆军建设上花太多的力气,而德意志第二帝国首先得保证一支强大的陆军,然后才是把多余的财力用来建设海军,但是英国的经济状况,根本不可能维持一支规模超过德美之和的世界第一舰队。

没有钱,就别想建造战舰。

所幸的是,英国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还有几个较为发达的自治领地,比如澳大利亚与新西兰。

搞到最后,英国佬终于找到了解决之道。

一九零八年,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提出自愿捐赠之后,英国皇家海军敲定了最后的造舰规划。

按照计划,英国皇家海军将追加建造两艘“海王”级的改进型,即两艘“巨人”级战列舰,并且启动“白羊座”级战列舰的建造工作,费希尔要求得到的战略巡洋舰中,第一艘由英国财政拨款,后两艘则分别由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出资,这就是后来的三艘“不倦”级战列巡洋舰。

也就是说,英国皇家海军总共追加建造了九艘主力舰,而不是最初订下的八艘。

虽然增加了一艘建造量,但是在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出资的情况下,英国财政拨款总量并没增加多少。

可以说,英国在海军问题上绝不含糊。

只是,这仅仅是个开始。

随着德意志第二帝国把造舰计划整体提前两年,以达到在一九一三年之前把建造的主力舰增加百分之五十的目的,英国皇家海军立即采取了针锋相对的行动,在落实了“白羊座”级与“不倦”级的建造工作之后,立即启动了“乔治五世”级战列舰与“狮”级战列巡洋舰的设计与建造工作。

到这一步,英德海军协议已经毫无意义了。

面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不断增强的威胁,英国皇家海军提出了新的标准,即主力舰的规模要始终保持在对手的两倍之上。

在英国佬看来,这是维持英国霸权地位的最低标准。

要知道,英国海军除了保护本土之外,还要保护广阔的海外殖民地,甚至得在地中海牵制意大利与奥匈帝国的舰队。如此一来,就算英国舰队的规模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两倍,也无法在北海上获得如此的优势。按照费希尔的估计,在这个标准下,英国皇家海军在北海的兵力优势只有一点五倍。

可以说,这已经是最低标准了。

如果低于这个标准,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就有把握夺取北海制海权,把英国皇家海军赶出北海。

对英国来说,这是不可接受的结果。

问题是,英国有这样的财力吗?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冯承乾希望看到的结果。

到一九一零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军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其中海军军费只占军费总支出的百分之二十。虽然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像印度那样的殖民地,但是帝国的经济状况还算良好。同期,英国的军费支出占到了财政总支出的百分之三十六,其中海军军费占军费总支出的百分之八十。就算英德两国的财政收入相当,英国皇家海军花掉的钱都是帝国海军的四点五倍,而皇家海军的规模还不到帝国海军的二点五倍。可见,英国皇家海军的效费比并不高。

照此情况发展下去,在一九一五年之后,英国政府随时都有可能破产。

德意志第二帝国呢?

就首相比洛提交的报告,至少要到一九二零年,帝国财政才会出现困难,因此帝国仍然有财力支持海军军备竞赛。

由此可见,真要继续比拼建造战舰,最先倒下的肯定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

显然,英国肯定会设法避免财政破产,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在破产之前发动一场足以抵消所有债务的战争。

只是,这场战争会在什么时候爆发,冯承乾就不大清楚了。

虽然在他的主导下,德意志第二帝国的造舰行动整体提前了两年,但是英国皇家海军的造舰行动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由此导致了两个结果,一是英国的财政并没有因为大规模建造战舰而提前恶化,二是英德的舰队规模将在一九一四年、而不是一九一六年达到平衡,而这两个结果所产生的影响又恰好相反。

说得简单一些,第一个影响可以让英国当局适当延缓发动战争的时机,特别是对英国的政治家来说,只要财政还能支持,那么继续进行海军军备竞赛是削弱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有效办法之一。原因很简单,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大规模扩充海军的同时,将不可避免的削减陆军开支。德意志第二帝国不是英国,不可能靠海军打天下。帝国海军的根基,正是强大的帝国陆军。第二个影响,则会迫使英国当局提前发动战争,特别是对英国海军将领来说,如果优势当然无寸,就算财政没有破产,英国皇家海军也不可能在真刀实枪的战斗中,击败更加强大的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也许德意志第二帝国会因此在欧陆失去优势,但是在海洋上战败的英国也将失去世界霸主的宝座。说得简单一些,就算打败了德意志第二帝国,也会有其他列强取代英国。

在这两个因素的影响下,局势就变得非常难以预测了。

事实上,这也正是一九一零年前后,英德关系的直接写照。

虽然发展迅速,但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还没有强大到可以挑战、并且战胜以英国为首的传统强国的地步。同样的,就算英国已经起了戒心,把德意志第二帝国当成威胁最大的潜在对手,却没有足够的把握在确保自身利益不受严重损害的情况下战胜、并且彻底消除德意志第二帝国构成的威胁。

那么,帝国需要主动一点吗?

冯承乾非常清楚,如果让英法俄主动发起战争,帝国战败的可能性将非常大。可是帝国主动发起战争,至少在一九一零年,也几乎没有胜算。根据冯承乾掌握的情况,就算再过两三年,打赢的把握也不大。

关键不在帝国海军,而是在帝国陆军。

到一九一零年底,施利芬已经制订出了详细的“攻法方案”,与冯承乾熟知的“施利芬计划”基本上如出一辙,只是在细节上存在一些差别,比如提高了对东线的重视程度,计划用一个半集团军、而不是一个集团军守住东线,然后把兵力集中到西线,借道荷兰,再经比利时攻入法国,以大回旋的方式攻击法军侧翼,绕过法德边境线上的防线,最终目的是在开战两个月之内攻占巴黎。为此,德军要在西线集结一百八十个师,分成八个集团军,其中六个主力集团军全部执行大回旋攻击任务,只有两个实力较弱的集团军守卫边境线,特别是阿尔萨斯与洛林两地。

问题是,当时德军拥有的,也仅仅只是这份总体作战计划。

要想顺利实施该计划,还有很多事要做,比如把常备军扩充到八十个师、建立一支拥有一百二十个师的预备队,完善现有的预备役与战争动员制度,在帝国全境、特别是西部地区扩充铁路网的运输能力,在战区附近建立物资储备基地,在外交上联合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等潜在盟国等等。

可惜的是,到一九一零年,这些准备工作没有一样到位。

当时,算得上是比较到位的,就只有冯承乾提出的国家战略储备机制了。到一九一零年底,仅有海军部负责囤积的物资就完成了规定量的百分之八十,其中石油已经达到了冯承乾规定的百分之百。

显然,拖后腿的是帝国陆军。

到了一九一一年,一场在冯承乾预料之中的危机,把帝国推到了战争的边缘。

;

第603章 先入为主第96章 诱饵第26章 热身活动第146章 大使第566章 报废的港口第230章 进军印度洋第304章 大意轻敌第90章 战略关键点第244章 最后的努力第331章 支援乏力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134章 集体决定第113章 大好局势第9章 奇迹第427章 不再后退第390章 最后的炮击第345章 下一个目标第100章 守株待兔第55章 虚与委蛇第119章 螳臂当车第393章 避实就虚第349章 倒下的巨人第384章 最后的机会第605章 裁军压力第134章 首败第44章 你追我赶第208章 石油危机第82章 亲自上阵第207章 冒险第108章 一网打尽第441章 双赢合作第117章 战斗开始第146章 主动权易手第425章 明确目的第223章 跟随战略第117章 战斗开始第348章 非常战术第47章 摩洛哥危机第461章 虚惊一场第171章 远去第204章 披挂上阵第87章 不战而胜第47章 风波不歇第207章 冒险第180章 分歧第545章 陆海之争第546章 协商第420章 新挑战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323章 海峡之战第25章 能打就打第415章 垮塌的帝国第238章 功亏一篑第202章 防范与控制第7章 重工业第419章 矛盾第538章 主力陆战师第56章 利令智昏第599章 谈判第555章 从舰到岸第30章 以质为本第44章 万不得已第593章 寄生经济第157章 抢先攻击第51章 中立第223章 集中攻击第601章 威胁第202章 防范与控制第104章 战略失误第18章 委曲求全第159章 反击第66章 走向战争第155章 得手第7章 军事行动第84章 见好就收第82章 预料之外第152章 正面决战第305章 战斗队列第200章 大都市第521章 难题第110章 关键时刻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130章 开打第79章 直击要害第7章 军事行动第535章 等待时机第235章 中流砥柱第405章 牺牲第460章 特种作战第152章 正面决战第97章 秘密潜入第220章 军火贸易第333章 结局已定第263章 参谋长第30章 以质为本第186章 太空竞赛第174章 欲擒故纵第481章 讨价还价第169章 打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