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9章 欲盖弥彰

攻击机群出发之后,顾祝同也没有轻松下来。

根据海军情报出提供的情报,旧金山附近有五座大型机场,部署了数百架飞机,而且其中有大约四百架是战术飞机。更重要的是,在中途岛被中国海军攻占之后,美军就加强了西海岸地区的防御力度,而且让负责守卫西海岸地区的美军提高了戒备。正常情况下,每天都有上百架巡逻机从西海岸地区出发,前往太平洋上空执行巡逻任务,而且这些巡逻机的主要活动区域就在旧金山、洛杉矶等主要港口附近。为了增强西海岸地区的防御力量,特别是应付突然袭击的能力,美军在一九四三年初就在西海岸的主要港口与沿海城市附近部署了防空警戒雷达。

显然,偷袭旧金山港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可以说,攻击机群随时有可能撞上那些在天亮前起飞的巡逻机。即便美军巡逻机没有在天亮前起飞,而是安排在天亮后起飞,从而无法提前发现第31舰队的攻击机群,部署在海岸上的防空警戒雷达也是一大威胁。根据中国海军做的测试,如果将雷达部署在海岸附近的高地上,比如某座山头上,那么对超低空飞行的战机的探测距离超过了五十公里,能够提供大约十分钟的预警时间。对于防空战斗机来说,十分钟只内能让数十架战斗机升空,对来犯机群进行拦截。当然。前提是。这些战斗机都做好了起飞准备,而且就摆放在机场跑道的旁边,飞行员也已准备就绪,在接到命令之后就登上战斗机。如果没有提前做好准备,那么战斗机就不可能在十分钟内升空。

说白了,关键就是突然性。

按照顾祝同的判断,即便此时美军已经起了疑心,开始担心第31舰队没有前往夏威夷群岛西部海域,但是美军肯定不会立即猜到,第31舰队已经到达美国西海岸附近。而且已经出动了攻击机群。

关键就是,中国海军没有任何理由偷袭美国西海岸地区的港口。

快到七点三十分的时候,顾祝同突然轻松了下来。

此时,还没有收到攻击机群发回来的消息。意味着攻击机群没有被美军巡逻机发现,而且轰炸旧金山港的行动将在五分钟内开始。

显然,此时美军已经发现了攻击机群,只是太晚了,已经来不及组织防御了。

接下来的二十五分钟,显得极为漫长。

当通信参谋突然摘下耳机,把语音通信频道接到了指挥中心的广播喇叭上的时候,顾祝同的眉头跳了几下。

是攻击机群发回来的作战报告,轰炸已经结束,美军的抵抗非常微弱。

更重要的是。轰炸取得了重大成功,不需要出动第二支攻击机群了。

听完汇报,顾祝同长出了口气。

这个结果,完全在他的预料之中。

安排攻击机群的时候,顾祝同动用了更多的俯冲轰炸机,减少了载弹量更大的水平轰炸机、也就是鱼雷攻击机的出动量。主要就是,在需要轰炸的目标中,大部分都是点状的加固目标,因此更适合使用投弹精度更高的俯冲轰炸机。水平轰炸机的投弹精度较低,因此只适合攻击面状目标。比如仓库与兵营。

更重要的是,主要轰炸目标是港口基础设施。

当时,顾祝同没有安排战机去轰炸停泊在港~~~~口里的舰船。说白了,旧金山港里也没有几艘值得轰炸的舰船。

八点过,顾祝同下达了转向命令。

攻击机群出动的时候。第31舰队离旧金山港大约只有五百公里,因此机群在返航的时候能够飞行七百多公里。也就是说。即便第31舰队在这个时候转向一百八十度,而且全速向西航行,机群也能返回。

显然,顾祝同此时要考虑的,就是避开美军的反击。

当时,顾祝同没有给海军司令部发报。如果他在这个时候发出电报,就必须使用长波电台,也就肯定会被美军截获。

九点四十分,攻击机群回到第31舰队上空。

花了大约半个小时,三艘舰队航母才回收了所有舰载机。

在这次攻击中,第31舰队只损失了十一架舰载机,其中六架是在投弹的时候被高射炮击落的,另外五架被美军的防空战斗机击落。此外,还有四架舰载机带伤返航,其中三架被认定为损毁,也就是没有修复价值。

用损失十四架舰载机的轻微代价,第31舰队又创造了一个奇迹。

虽然此次轰炸的强度并不大,但是旧金山港的基础设施遭到了严重损毁,直到三个月后才完全修复。在这三个月里,旧金山港的吞吐能力降低了百分之六十,而且在修复之后,也没有能够达到之前的状态。更重要的是,这次轰炸摧毁了囤积在旧金山港里的近两百万吨物资,其中有六十万吨燃油与近四十万吨弹药,直接经济损失高达十多亿美元,相当于美军花在夏威夷群岛上的防御投入的百分之三十。当然,经济损失是次要的,关键的是,美军很难在短期内补充这些物资。

受此影响,美军送往夏威夷群岛的物资减少了一半以上。

当然,受到影响的不仅仅是夏威夷群岛。

为了补充损失掉的物资,在接下来的三个月内,美国输送给英国的战争物资减少了将近一百万吨!

这是个什么概念?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一九四四的上半年,美国平均每个月为英国提供了一百万吨左右的物资。正是这些物资,使英国继续战斗下去。在旧金山港遭到轰炸后的三个月里,美国输送给英国的物资减少了百分之三十多。这意味着,依靠获得的物资,英国已经难以继续坚持下去了。

战后,就有人认为,正是这次轰炸,直接促使英国投降。

当然,并非所有人都这么认为,毕竟这不是英国投降的直接原因。

十月三十日,在离开了美军重型轰炸机的打击范围之后,顾祝同才把作战报告发给了海军司令部。

当然,这有点多余。

两天前,冯承乾就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了第31舰队偷袭旧金山港的消息,而且知道轰炸非常成功。

在收到顾祝同的报告之前,冯承乾就给雷德尔发了一封电报,表示中国海军已经应德意志第二帝国海军的要求,在太平洋上发起了一次突击行动,沉重打击了美国海军,实现了牵制美国海军的承诺。

问题是,事实真是如此吗?

十月二十八日,也就是旧金山港遭到红扎的当天,美国总统确实询问过海军部长,提到是否要向太平洋增派作战力量,而当时金上将也提出,在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直接攻击美国本土的情况下,确实有必要增强太平洋舰队的实力。以当时的情况来看,除非动用刚刚服役的三艘舰队航母,不然就只能动用派往英国的两艘快速战列舰。

只是,两天之后,金上将亲自向罗斯福提出,没有必要增强太平洋舰队。

事实上,提出这一建议的不是金上将,而是尼米兹。

在分析了整个战局之后,尼米兹做出了准确判断,即中国舰队偷袭旧金山港,并不是要在太平洋上达到什么目的,只是一次牵制性军事行动。为此,尼米兹还格外提到,德意海军很有可能在大西洋上发起行动。

这样一来,自然不能从大西洋舰队抽调战舰来加强太平洋舰队。

当然,尼米兹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目的。这就是,如果总统采纳了加强太平洋舰队的提议,那么派往太平洋舰队的,很有可能是三艘刚刚服役、还没有形成战斗力的舰队航母。以当时的情况来看,不大可能把派往英国的两艘战列舰派过来。显然,尼米兹不希望出现这样的情况。道理非常简单,中途岛海战已经证明,没有完成训练的舰队根本没有价值。

显然,这次突击行动,并没有起到牵制美军的作用,更别说让美军分兵了。

相反,却暴露了德意海军即将发起大规模行动的企图。

受此影响,在十月三十日,英国皇家海军就下达了战备命令,本土舰队进入了最高戒备状态。

在此情况下,本土舰队能够在接到命令之后的二十四小时之内离港。

当然,这还不是最关键的。

可以说,中国海军偷袭旧金山港的行动,等于明确无误的告诉对方,德意海军肯定会采取行动。

为此,英国皇家海军自然会提前制订好应对方案。

仅仅数日之后,英国皇家海军就获得确切情报,得知驻扎在塔兰托的意大利舰队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工作。

更重要的是,德意联军开始肃清直布罗陀海峡。

十一月一日,英国首相丘吉尔亲自给坎宁安下达了命令。如果意大利舰队从地中海杀了出来,那么本土舰队的首要任务就是拦截意大利舰队。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公海舰队,则不在主要考虑范围之内。

据此,坎宁安制订了作战方案。

第130章 间接影响第583章 威胁与合作第127章 大陆战争第127章 大陆战争第370章 适得其反第253章 进军澳洲第576章 声东击西第184章 大选第138章 让步第144章 穷途末路第215章 声东击西第41章 如释重负第25章 再接再厉第408章 最后的机会第291章 将错就错第94章 混血儿第178章 毫无顾虑第35章 逼谈第321章 迷雾第12章 皇帝的回报第297章 传奇将领第449章 最后冲刺第386章 血战到底第496章 准备就绪第78章 斗智第615章 简单粗暴第32章 立场第86章 相互妥协第500章 深入内陆第422章 进攻第13章 战端第468章 风暴海洋第486章 预警机第403章 沉着冷静第441章 双赢合作第491章 得不偿失第333章 结局已定第86章 相互妥协第129章 据点第370章 适得其反第488章 前仆后继第96章 关键一战第140章 有心无力第144章 穷途末路第116章 追击第167章 前奏第430章 守株待兔第480章 钩心斗角第112章 亲兄弟明算账第108章 备战第347章 刻不容缓第19章 送上门来第113章 高瞻远瞩第92章 快马加鞭第247章 操之过急第127章 大陆战争第65章 帝国的立场第208章 唯一的机会第59章 深谋远虑第586章 服软第115章 准备出发第8章 三权第34章 厉害关系第18章 轻重有别第326章 炮击战术第561章 更多选择第21章 扑空第43章 出头鸟第162章 机会第13章 战端第41章 如释重负第437章 快节奏第544章 最高难度第98章 伏击圈第320章 前出侦察第329章 乘胜进军第56章 利令智昏第45章 厚积薄发第371章 等待时机第38章 战略目标第31章 外交家第5章 元勋第565章 遭遇战第95章 参战阴谋第103章 激战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1章 特工的本色第24章 航母热潮第58章 时机第74章 机不可失第593章 寄生经济第82章 预料之外第438章 声东击西第499章 一鼓作气第611章 肢解俄国第134章 黔驴技穷第157章 最后任务第440章 前进的动力第285章 目的第72章 相识恨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