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3章 轰炸与登陆

花了一年,中国军队才在大西洋上获得了立足点。

这个速度,显然算不上快。

十二月二十三日,顾祝同接到冯承乾从海军司令部发来的电报,当天下午就搭乘专机飞往巴拿马,并且在两天后回到青岛。

显然,对中国军队来说,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在什么时候、以什么方式进军美国本土。

冯承乾在这个时候把顾祝同召回去,也正是要他提供前线情况,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其他人。

要知道,没有人比顾祝同更了解前线的情况。

问题是,顾祝同也不清楚下一步该怎么走。

在中国海军陆战队攻打古巴的时候,对美战略轰炸已经开始,而且休斯敦、新奥尔良与坦帕等城市都已被轰炸摧毁。虽然空军还没有把“超级空中霸王”部署到古巴,轰炸范围限制在美国南部地区,特别是墨西哥湾沿岸地区,但是轰炸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两千多架轰炸机以平均两天出动一次的速度,把成千上万吨的炸弹扔向美国的大中城市,让上千万美国人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性。

结果就是,很多人都认为,战略轰炸就能迫使美国投降。

事实上,连顾祝同都抱有这样的幻想。

要知道,当时空军动用的只是“空中霸王”,还没有轰炸像纽约这样的特大城市,对美国人口最密集的东海岸北部地区没有构成威胁,对美国重工业最集中的五大湖地区也没有构成威胁。

当然,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太久。

攻占古巴全境之后,就有足够多的大型机场用来部署“超级空中霸王”。当时,古巴岛上共有五座机场拥有长度在二千五百米以上的硬质跑道,虽然其中四座机场已经被美军破坏掉了,但是都可以修复,而且工程量不是很大。把这五座机场全部用上,总共可以部署两千架“超级空中堡垒”式重型轰炸机。

这是个什么概念?

如果作战半径在二千五百公里以内。两千架“超级空中霸王”同时出动,能够投下一万八千吨炸弹。即便把作战半径延长到三千五百公里,两千架“超级空中霸王”也能投下一万二千吨炸弹。如果作战半径提高到四千公里,那么两千架“超级空中霸王”能够投下八千吨炸弹。

显然,只需要出动一次,就能摧毁一座人口在百万以上的大城市。

如果两千架“超级空中霸王”全部携带燃烧弹,仅需出动一次,就能把纽约的曼哈顿岛变成火海。

可以说。美国绝对无法承受如此大规模的战略轰炸。

哪怕“超级空中霸王”在执行远程轰炸任务的时候,每三天才能出动一次,也能在一个月内摧毁十座大城市,只需要两个月,就能把美国东海岸地区与五大湖地区的所有大城市炸成废墟。

要知道,大城市不仅仅是人口数量多,而且往往是工业中心。

道理很简单,居住在城市里的人都需要工作,如果找不到工作岗位,市民就没有谋生的手段。虽然服务业也能提供一些工作岗位。但是基础是工业,即只有发达的工业。才能维持城市的庞大人口规模。

可以说,在工业化时代,人口越多就意味着工厂越多。

显然,轰炸美国的大城市,就是在打击美国的工业,而工业正是美军的后盾,是维持战争的基础。…。

没有了城市里与城市郊外林立的工厂。美国什么都不是。

事实上,英国就是被这么打垮的。

在对英战略轰炸前期,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还试图通过轰炸达到政治目的。因此让空军去轰炸英国首都,似乎认为通过对伦敦的大规模轰炸,能够让英国投降。可惜的是,在伦敦被炸成废墟的时候,英国并没有投降。原因很简单,即便伦敦是英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英国的工业中心城市,可是英国的工厂并不仅仅分布在伦敦,伯明翰、曼切斯特、布里斯托尔、利兹、利物浦等等都是工业中心城市,而只要这些城市的工厂没有被破坏,英国就能坚持下去。到了后期,战略轰炸范围扩大到了所有的工业城市,在相继把伯明翰等大城市炸成废墟之后,英国才力竭而倒。

问题是,美国不是英国。

要知道,英国只是一个岛国,而且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岛国。

战争爆发的时候,英国的人口超过了四千万,相当于美国的三分之一,而国土面积还不到美国的三十分之一。也就是说,英国的人口密度是美国的十倍以上,意味着英国的城市分布得太密集了。

结果就是,在大城市遭到战略轰炸的时候,英国的工厂根本无法往中小城镇转移。

显然,这个问题在美国并不存在。

即便在东海岸北部地区与五大湖地区,人口密度也算太高,而且在中心大城市周围有很多中小城市,以及更多的城镇。

也就是说,如果大城市遭到轰炸,美国的工厂可以转移到中小城市去。如果中小城市也遭到轰炸,还可以往城镇与乡镇转移。

显然,中国空军还没有强大到把美国本土上所有有人居住的地方都炸成废墟的程度。

正是如此,顾祝同才不得不怀疑战略轰炸的有效性。

当然,还得考虑战略航空兵可能遭受的损失。

在轰炸美国南部地区时候,问题就暴露了出来,即部署在古巴的护航战斗机没有足够的航程,无法对飞往得克萨斯州的轰炸机群提供全程掩护,才不得不让部署在美国西海岸地区的航空兵出动护航战斗机。

当轰炸范围扩大到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与五大湖地区,护航问题将变得更加严重。

要知道,从古巴到纽约超过了三千公里,别说是战斗机,即便是普通的重型轰炸机也没有这么远的作战半径。

更要命的是,在此方向上,只有百慕大群岛可以部署战斗机。

问题是,美军航空兵一直在压制百慕大群岛,让德意联军无法在这里部署轰炸机。即便能够在百慕大群岛上部署战斗机,受岛屿面积限制,以及与德意联军共用机场,能部署的战斗机也非常有限。

这样一来,就得出动海军的舰载航空兵为轰炸机群提供护航掩护。

只是,舰载战斗机在执行护航任务的时候,舰队也将进入美军航空兵的打击范围,也就肯定会遭到打击。

显然,这等于加重了战略航空兵的作战负担。

这就是,在轰炸工业目标之前,战略航空兵得首先炸毁美军的军事基地,特别是海岸线附近的机场。

要不然,就只能让舰载航空兵去执行攻击任务。

显然,这需要投入足够多的作战力量。

顾祝同没有详细计算过,但是根据以往作战的经验,特别是攻打美国西海岸地区时的战斗情况,有理由相信,至少需要动用三十艘舰队航母,才有可能在攻打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战斗中掌握制空权。…。

问题是,去哪里找这么多的舰队航母?

虽然中国海军有三十多艘舰队航母,但是并非所有舰队航母都能执行作战任务,总会有部分舰队航母在进行维护保养。

此外,同时动用三十艘舰队航母,其后勤保障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显然,要对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与五大湖地区进行战略轰炸,就需要获得一处离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更近的前进基地,而且规模足够大,至少能够容纳上千架战斗机,最好能够有一座吞吐能力足够大的港口。

问题是,在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附近,根本就没有大型岛屿,或者说几乎所有的岛屿离北美大陆都非常近,近到可以在岛屿与大陆之间架上桥梁,近到可以让美军轻而易举的挫败任何攻打这些岛屿的作战行动。

当然,也不是没有选择,加拿大的纽芬兰岛就不错。

只是,纽芬兰岛较为偏远,到五大湖地区的芝加哥有一千八百公里,到纽约则有差不多两千公里。

除了岛屿,就只有加拿大的新斯科舍半岛了。

这座半岛就在缅因州的东面,离美国本土足够近,而且离美国东海岸北部地区与五大湖地区的大城市都不到一千公里。

问题是,这是一座半岛,而不是一座岛屿。

显然,攻打新斯科舍半岛的难度不比攻打古巴与波多黎各低多少。如果得花上一年时间才能占领这座半岛,恐怕就没有人选择通过战略轰炸来打败美国,冯承乾等高层领导更乐意派陆战队去登陆美国本土。

综合这些因素,顾祝同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冯承乾不会把宝押在战略轰炸上。

不管战略轰炸的前景有多么美好,至少在这个时候无法迫使美国投降,反而会给美国更多的时间来增强军事力量。

拖下去的话,恐怕需要和平的就不仅仅是美国了。

排除了战略轰炸之后,能够击败美国的唯一办法就是攻打美国本土,占领美国的核心地区。

显然,这才是冯承乾让顾祝同回国的主要原因。

第205章 战争需求第623章 核试验第395章 争取第275章 空头支票第461章 虚惊一场第119章 躲藏第624章 推波助澜第2章 重新开始第124章 轰炸机的克星第403章 沉着冷静第613章 反差第459章 强攻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373章 决战在即第50章 谁去谁留第5章 明争暗斗第508章 错误的进军第213章 难以揣摩第615章 简单粗暴第101章 远战第563章 两手准备第75章 出发第31章 一举定乾坤第99章 牺牲第289章 画蛇添足第439章 木已成舟第383章 转折点第129章 意义第122章 决战在即第141章 巨大代价第202章 防范与控制第389章 孤注一掷第225章 恰到好处第523章 轰炸与封锁第356章 舰队回归第517章 何去何从第20章 衰落的帝国第344章 问题依旧第110章 关键时刻第231章 第二印度洋舰队第50章 欧战风云第145章 与蛇共舞第132章 转折点第149章 错过的机会第243章 消耗品第92章 信心第328章 传统精神第546章 协商第406章 战斗到最后第163章 祸不单行第318章 主动攻击第536章 齐头并进第353章 兵贵神速第480章 钩心斗角第553章 众口纷纭第28章 叔侄第543章 轰炸与登陆第109章 最后时刻第87章 不战而胜第151章 醒悟太迟第148章 警报第19章 事在人为第95章 偶然遭遇第541章 大溃退第187章 优势第66章 灭顶之灾第83章 神勇战舰第545章 陆海之争第247章 操之过急第119章 赌注第232章 隐身时代第288章 水落石出第502章 最后一战第405章 牺牲第510章 左右为难第474章 各有所第352章 快马加鞭第125章 特殊任务第122章 投降第66章 灭顶之灾第227章 远程打击第160章 营救行动第107章 不速之客第18章 轻重有别第353章 兵贵神速第22章 只缺舰队第81章 好运与霉运第476章 致命错误第185章 点拨第404章 毁灭之路第200章 以小搏大第126章 得手第130章 间接影响第49章 战略储备第104章 倾国豪赌第490章 飞蛾扑火第337章 好高骛远第8章 帝国时代第614章 战略优势第238章 功亏一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