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复出

席存瑞必须感谢顾祝同,因为顾祝同帮他赢得了大选。

事实上,只要顾祝同付出,并且到政府部门任职,哪怕什么都不做,也是对席存瑞莫大的帮助。别忘了,顾祝同是曾经的海军参谋长,三次担任参谋长会议主席,更是中国海军战功最卓著的大将之一。如果不是元帅军衔仅授予冯承乾,并且由国民议会通过法律规定不再授予其他人的话,顾祝同肯定能够成为海军元帅,而且是中国海军十位大将中最有资格成为元帅的一个。

白了,顾祝同本身就有着巨大的号召力。

显然,他肯到政府任职,表明了他对席存瑞的肯定。

如果考虑到顾祝同跟冯承乾的关系,那么顾祝同复出的意义就更加非同凡响了。

此外,顾祝同加入政府机关,哪怕只是顾问,也给席存瑞带来了其他任何人都不可能带来的好处。

这就是,顾祝同在军队中的威望,弥补了席存瑞最大的缺陷。

别忘了,席存瑞在一九六五年当选总统的时候,受到的最大质疑就是没有军队背景,与军方没有什么关系。

更重要的是,席存瑞的身份正是他在这次大选中最大的缺陷。

付俊义是退役上将,有着强烈的军方背景,而他在选民心目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他有着军人的果断决策能力。也正是如此,很多选民才相信,付俊义当上总统之后,肯定能够解决中**队在危地马拉遇到的麻烦。

可惜的是,付俊义只是上将,而且在战争结束的时候仅仅是少将。

与顾祝同相比,付俊义的军方背景,以及在服役期间表现出来的才能,以及以军人身份为国做出的贡献,那就算不了什么了。

席存瑞是政治家。自然知道该如何抓住重点。

九月十日,也就是顾祝同复出的第二天,席存瑞就特意在总统府召开记者招待会,并且准许记者提一些敏感问题。

当时,一名记者就提到,顾祝同会不会加入竞选团队,成为下届政府成员。

席存瑞给出了肯定答复,不过是一个非常模糊的肯定答复。

结果就是。在第二天的所有报纸上都出现了与顾祝同加入席存瑞竞选团队,而且很有可能在下届政府中担任要职的报道。

更重要的是,所有人都想知道顾祝同会担任那个要职。

有人认为,顾祝同将担任国务院总理,即主管政府工作。虽然在政府中,总理的地位在副总统之下,但是谁都知道,总理是政府中的二号实权人物,只向总统负责,而副总统不过是总统的备份。

还有人认为。顾祝同将出任国防部长。这些人的观点是,顾祝同没有管理经验。而且在退役之后就避世隐居,没有多少政治经验,并不适合直接担任总理,而在国防部长的位置上历练五年是最好的安排。如果中华民主党在一九七五年的选举中胜出的话,顾祝同就有可能担任政府总理,甚至会代表中华民主党参与大选,成为席存瑞之后的总统热门人选。而且极有可能当选。

此外,也有人认为,顾祝同有可能成为席存瑞的竞选搭档。原因很简单。如果顾祝同答应跟席存瑞搭档,那他与席存瑞的组合赢得大选概率超过百分之七十。虽然席存瑞已经选择了搭档,但是在竞选中更换搭档并不是什么问题。白了,只要顾祝同愿意,那么席存瑞现在的搭档完全可以用健康为由退出竞选。

当然,不管怎么,顾祝同肯定会获得一个极为重要、极有影响力的职位。

结果就是,在九月十五日进行的民意调查中,席存瑞的支持率由上一次调查时不足百分之四十上升到了百分之五十二。

九月二十一日,顾祝同在接受采访的时候,也提到了席存瑞邀请他加入竞选团队,并且在下一届政府中出任要职的事情,还暗示记者他很有可能接替丁明聪担任国防部长,而丁明聪则有可能出任政府总理。

这下,再也没人怀疑席存瑞的团队将赢得大选了。

在九月三十日的民意调查中,席存瑞的支持率上升到了百分之六十三。

进如十月分,顾祝同开始大炒航天工程,而且把航天与国防安全联系了起来,在各个场合仿佛强调航天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性。

也就是,顾祝同频繁出现在了新闻媒体面前。

根据一家电视台做的调查,在十月份的电视新闻报道中,顾祝同的处镜率是席存瑞的三倍,是付俊义的五倍。

一时之间,仿佛是顾祝同在竞选总统。

十月二十七日,发生了一件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情。

这就是,顾祝同在当天正式成为中华民主党党员。

如果这件事发生在其他人身上,根本就算不上是大事,可是发生在顾祝同身上,那就肯定是大事了。

中华民主复兴党解散之后,中国的政党格局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华民主党与中华复兴党在组建的时候,都没有建立严格的党员制度,即并没有强迫任何人入党,两个政党只有核心成员为固定党员。

到一九六五年的时候,中华民主党的固定党员不到两百万人,而中华复兴党的固定党员也只有两百万。

显然,与中国庞大的人口数量相比,两个政党的核心成员都少得可怜。

这样一来,选民在大选中把选票投给哪个政党的竞选人,就可以看成是哪个政党的临时党员。

更重要的是,在军事改革与政治改革的影响下,中**方明确要求,军队官兵不得没有明确的政党,也就是不得正式加入任何一个政党。正是如此,对于终生制的将领,加入政党就等于放弃军人身份。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也正是军人与政治家的区别。

在中国的政治家中,有很多都是退役军人,而区别他们的主要办法,就是看这位军人在退役之后有没有加入某个政党。如果加入了某个政党,那么他就是政治家,不在具有军人的身份。

顾祝同加入政党,成为固定党员,表明他已经正式放弃军人身份。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加入的是中华民主党,而不是中华复兴党。

要知道,顾祝同是第一个加入中华民主党的高级将领。在他之前,所有放弃军人身份的退役上将与大将,都是中华复兴党党员。

可以,如何评价顾祝同此向举措的价值都不为过。

中华复兴党能在战后连续执政十五年,甚至差点连续执政二十年,与那些加入该党的将军有着密切关系。

事实上,席存瑞能够在一九六五年赢得大选,也与冯承乾给予的支持有关。

顾祝同加入中华民主党,无疑在这两个主要党派之间达成了平衡,即让中华民主党也拥有了来自军方的支持。

从某种意义上讲,两大党派势均力敌的局面也就因此形成。

如果没有顾祝同,那么中华民主党也许能在一九六九年的大选中胜出,可是在五年、十年之后呢?

以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及已经形成的社会格局,特别是利益分配体系,只要中华民主党没有得到军方的认可,那么迟早有一天,中华复兴党会成为第二个中华民主复兴党,也就是中国唯一的政党。

显然,这对建立稳固的民主政治体制没有任何好处。

顾祝同加入中华民主党的直接影响就是,在十一月正式开始的大选变得毫无悬念,付俊义甚至在最终的计票结果出来之前,就向席存瑞道喜,恭贺他再次赢得大选,获得了连任的机会。

最终,席存瑞获得了百分之七十三的选票。

在同期进行的国民议会换届选举中,中华民主党赢得了三百六十七个更换席位中的二百一十八个。

因为国民议会议员的任期为五年,每两年半进行一次换届选举,即半数议席将迎来新的议员,所以每隔一次,就会跟大选同时进行,而另外一次换届选举则被称为中期选举。跟大选同时进行的这次换届选举最为重要,因为这将直接决定中国的权力架构,即总统所在的政党能否在国民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在一九六五年,中华民主党就没有能够在国民议会中获得多数席位。

直到一九六八年下半年,中华民主党才在中期选举中获胜,在国民议会中获得了微弱多数。

显然,这次的选举没有任何悬念。

原因很简单,一九六五年选出的议员已经满任,而在这批议员中,占多数的是中华复兴党的党员。

也就是,在大选之后,中华民主党在国民议会中已经获得了绝对多数议席。

这就意味着,即便遇到需要三分之二多数支持才能获得通过的议案,只要中华民主党的议员团结一致,就能把议案变成法案。

事实上,这也正是在接下来的两年多里,顾祝同敢于大力推动航天工程的原因。

有总统的支持、有国民议会的绝对多数议员支持,也就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顾祝同在航天工程上烧钱了。

显然,顾祝同在帮了席存瑞的同时,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第577章 信号第188章 选择第413章 出征第118章 顺手擒来第357章 过分要求第505章 代价第155章 农民军第72章 声东击西第311章 战术胜利第242章 一举超越第77章 伏击第287章 关键建议第153章 协同攻击第457章 天降神兵第604章 援助第278章 势均力敌第551章 万事俱备第218章 失之毫厘第318章 主动攻击第57章 皇朝末日第392章 继续前进第4章 总统第377章 好与坏第160章 营救行动第183章 雨季攻势第65章 帝国的立场第161章 超级战巡第225章 恰到好处第22章 只缺舰队第165章 所作所为第419章 矛盾第500章 深入内陆第196章 转移重点第117章 算计第122章 决战在即第162章 机会第83章 前仆后继第442章 证明第95章 情报天才第20章 衰落的帝国第69章 恩仇第55章 人生目标第506章 进军古巴第50章 谁去谁留第15章 热身第23章 士气归零第550章 钩心斗角第180章 分歧第36章 利益博弈第626章 厚积薄发第76章 将星登场第182章 最大化第35章 大部队到达第101章 初生牛犊第170章 错失第132章 优中选优第59章 帝国军人第446章 兵贵神速第35章 大部队到达第104章 战略失误第204章 披挂上阵第351章 顽抗到底第48章 天上掉馅饼第250章 后继乏力第139章 坐以待毙第132章 时机第109章 充分准备第410章 引狼入室第525章 轰炸难题第86章 隐患第537章 最后的预备队第20章 致命打击第240章 关键情报第80章 相互算计第350章 俄国的结局第189章 撤退与追击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186章 太空竞赛第248章 最后的错误第259章 保守与积极第105章 不抱希望第370章 适得其反第113章 大好局势第73章 战机第92章 快马加鞭第396章 一再推迟第627章 应急手段第147章 最后的机会第28章 主力决战第191章 轮替作战第80章 相互算计第204章 中东战争第169章 转移第463章 转战大西洋第230章 尝试第57章 皇朝末日第150章 拷问第489章 截击机第270章 载誉而归第84章 大祸临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