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8章 宣传队、播种机

加强政治教育,统一思想,树立登州营仁义之师的光辉形象。这是登州营西进的工作重点。为了顺利完成这个工作重点,直属登州总兵侍从室的执法处、生活指导处的任务最重。这两个部门,基本都是年轻人,自天启七年开始,陈氏洗脑大法培养出来的知识青年。

“这一次西进,我们的工作重点就是要让百姓都知道,登州营是一支仁义之师。通过你们的宣传印象,让士兵们都明白,当兵打仗不仅仅是为了胜利,而是要为了天下百姓都能吃上饭,过上安稳的好日子。为了这个崇高的目标,登州营上下必须团结一致奋斗终身。””“

大道理讲再说都没用,还是浅显易懂的好。这一点陈燮很明白,围绕着吃饭过好日子这个核心,自然能衍生出无数行为准则。配合登州营的军纪,让士兵明白军纪为什么会这么要求大家。

西进之前的准备工作很多,后勤补给无法指望各地政府,被流贼洗了一遍又一遍的河南大部,湖广北部,就地解决给养问题就是个笑话。动辄几十里的无人区,你有银子都花不出去。所以,登州营上下都有清醒的认识。

后勤处直接从流民中招募民夫三千余人,从浦口上岸的粮食,一车一车的运走。还是在浦口,卸下粮食的船只,装上流民沿江而下。各地官府惹不起登州营,也不愿意搭理登州营。全都袖手旁观。联合商号和大发钱庄潜藏的实力,再一次展现在世人面前。长江上千帆相竟,粮食、物资,不断的运到浦口,接走人口。短短半个月的时间,五万流民带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上船奔向未知的陌生世界。

登州营不紧不慢休整三日之后才开始西进。对此卢象升一言不发,也没人敢说什么不是。再挑剔的文官,也不敢再这个时候去招惹登州营。就算想出名想到发疯的文官,也不敢在这个时候碰登州营。很简单。被吓坏了。长江上的船只。能够轻松的把军队运过长江,然后……。战无不胜的登州营,轻松碾压形同虚设的各地驻军的一幕,很容易想到。

卢象升是个眼睛里不容沙子的主。他都捏着鼻子忍了陈燮。何况别人?为啥?实力!卢象升根本就无法想象。一旦他对陈燮下手失败的后果是什么。豁不出去!

要不怎么说文化人成不了大事呢,历史上造反成功的草根两大代表,刘邦和朱元璋。都不是读书人的出身。一个是地痞流氓,一个是叫花子。

陈燮率部南下庐州,滁州过来的乙字营在这里等着,带来了大批的辎重,数千民夫,缴获的大量牲口和车马。汇合之后,乙字营留下半数人马在庐州,主力往西慢慢的走。在庐州留下的一半人马,设了一个后勤中转站。

设置后勤中转站这个事情,没人能挑理。地方上是不会提供钱粮的,只能靠登州营自己来。这就是登州营的待遇,天下文官都一个招数。《明报》每一期都在提这个事情,就是没有任何改变。换成一般的队伍,估计早撂挑子不干了,但是登州营就不,偏要迎难而上。

大军出征,骑兵开路,后续的两个甲字营护着辎重缓缓往西,走不算太快,每天六十里。倒不是陈燮谨慎,实在是没法走的更快了。不带辎重能走的快,带了辎重就只能慢慢走。道路情况太差了,一点法子都没有。

沿途遭遇的流民,登州营都是先喊话,我们是登州营的,是来帮助百姓的。愿意顺从的流民,每人发一斤装的小袋炒面,告诉他们往庐州去,那里有登州营的收容所。

进入河南,登州营一路无战事。基本上就是在武装游行,没法子,名气太大了。流贼听到登州营来了,没有不撒丫子跑路的。登州营走到哪,都会受到“欢迎”。地方上的官员不出面,让地方上的缙绅出面去劳军。对于地方官员来说,任何明军过境都不受欢迎,但是又只能捏着鼻子去“欢迎”。这都是被之前的各路明军搞怕了,流贼过境是一趟,官兵过境又是一趟,倒霉的全是地方上。

登州营到了商城就是这个待遇,这一路都是山区,行军困难,走的叫一个辛苦。山区里的小城市,看见大股军队出现,全城上下吓的魂不附体,城门紧闭。登州营派出信使,然后在城外扎营,军纪好的一塌糊涂。半信半疑的地方官员,派出几个士绅来,牵着牲口和粮食来劳军。回去之后就开始大肆吹捧登州营的军纪如何,真正的秋毫无犯。

口碑这个东西真的很重要,在朝为官的文人,会去担心陈燮造反。在地方上的缙绅,看到的只能是家里的一亩三分地。利益这个东西是最直观的,登州营在商城境内,别说抢劫了,一根草都不碰百姓的。这种军队上哪去找?

到了光州,这地方被李自成洗过一趟,被就破败不堪了。逃命的张献忠又来一趟,为了钱粮挖地三尺的抢掠,城里的百姓都没剩下几个。登州营来了,遇见一个百姓算一个,东西不多,一袋炒面,说的很好听,大军要打仗,能给乡亲们的就这些了。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就奔着庐州去,不怕路远的,去登州也行。总之,这是条活路。

张献忠鬼精鬼精的,他跑的快,手下的实力没什么损失。带着七八万人,一直在往山区跑。陈燮在后面慢慢的追,也没说什么穷追不舍的意思。李自成就比较生猛了,到了归德看看开封不远,陆续收拢了各路好汉和流民十万,直接奔着开封就去了。

开封府有陈永福,这哥们要说野战,肯定干不过李自成。直接闭门死守,你来吧。李自成一看这不是个事情,后面还有个卢阎王在追呢,干脆往山东去吧。山东那边刘泽清早有防备,你得过黄河吧?要船?做梦!过桥?登州营架设的浮桥,一把火点了。你爱上哪上哪,别来山东祸害老刘就行。

要说这个刘泽清也很搞笑,挨着登莱,一点都不担心陈燮打过来先要了他的命。该吃空饷吃空饷,挣了不少银子也不说采购军械壮大队伍,改善士兵待遇什么。手底下本来有三千多人,堂堂一个总兵,这点兵力有点丢人了。人家不在乎,过的好的很。什么军户逃亡,士兵逃亡,一律看不见。有逃亡山东的难民,他是不客气的,全部打包交给登州来的商户,按人头收银子,价格绝对公道。流贼肆虐河南,各路官兵累死累活,半点好处都没落下,就他发了一笔横财,一万多难民转手变成了银子。

指望大明的武将有节操是一件很虚幻的事情,还是银子来的实在。

苦的是李自成,好不容易有机会当老大,带着一帮没饭吃的手下,来回兜圈子。看看卢阎王有追上来的意思,赶紧的跑路,奔着西边跑,不行就会陕西好了。再不行就往河南西部的山区钻山沟去,反正就是一路狂奔。

“西征是宣传对,西征是播种机……。”陈老爷每天例行的会议上,都是在老调重弹。

谎言说一千遍都是真理,何况登州营为了打造“仁义之师”这个品牌,撒出去的都是真的能吃的炒面。一路跟着张献忠的脚步慢慢的追赶,一路把登州营的品牌打出去。这个比较是很直观的,登州营走了上千里,沿途的百姓都知道,官兵来了不都是来祸害百姓的。到底有多少人愿意背井离乡的,那还真不多。大明这个路引制度,到这个时候名存实亡了。问题是,这个时代的人很少离开生养的一方土地,去一个陌生的地方生活,那是需要巨大的勇气的。他们不是跟着去造反的流民,左右活不下去了,有个吃饭的地方就行。

李自成和张献忠往山区里一钻,这个作战难度就变大了。主要是卢象升那边的关宁骑兵,死活不肯进山区。陈燮这边也开始怠工,借口四处分兵围堵,然后到处搞他的政治宣传。张献忠也挺配合的,基本上就缩在河南和湖广交界的山区几个地区游荡。

登州营出工不出力,出了山区奔着襄阳去了。湖广这边巴不得陈燮留下,让流贼去祸害河南一辈子都不来湖广是最好的。张献忠也苦啊,在山区找吃的太难了,每天都有手下逃走,人马越来越少。逃走的人,多数是被炒面勾走的。

登州营这一次西进,打仗很有特色,到了某个据说有流贼的山区。到了山脚下架起大锅熬汤,香味四处乱飘,饿的不行的流民扛不住了。都说登州营仁义,那就派人下来试试看。

于是乎不断的有百姓逃出山区,进入登州营准备好的难民营,好歹有个安稳日子过,每天能吃两口炒面,不用颠沛流离的生活了。至于将来,谁顾的上呢?难民营里也是整天的洗脑,送大家去海外,那里有大把的荒地,提供农具耕牛,只要开荒出来,地就是自己的,三年免田赋。(……)

第515章 年初第45章 唐寅最出名的画原来是这个第142章 北上还是东进?第535章 贸易逆差第694章 廉政风暴第284章 聪明人第855章 不洗澡,就滚蛋第681章 法治是基础第510章 要有顺昌逆亡的气势第349章 主动请战第895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八)第3章 明朝第一日第744章 掩耳盗铃第350章 决战前夜第225章 青年版顾炎武第69章 匠户多多益善第230章 再遇催更第736章 风险和收益第50章 老子队伍才开张第700章 心服口服第545章 还要靠自己第762章 打土豪,分田地第374章 利益关系第186章 热热闹闹第563章 新时代的序幕第519章 两个问题第44章 美好的未来在招手第7章 礼物第450章 要跑第453章 乌龙首辅第386章 小心别失火第586章 如此精锐第601章 顺手的事情第759章 无奈的决定第611章 开启军火交易第160章 难民潮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第656章 突然袭击第213章 丑话也要人来说第744章 掩耳盗铃第386章 小心别失火第815章 胡说八道加强版第350章 决战前夜第777章 灭藩第845章 执念与迷茫第218章 什么是报纸?第741章 觐见第830章 不是能讲理的地方第710章 扬州的“热情”第506章 抢抢抢!第596章 明日友好亲善第367章 无计可施第837章 可怕的力量第524章 硬道理第160章 难民潮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第361章 肃然而敬第157章 技术官僚孙元化第222章 专栏作者第648章 返航第726章 微服(上)第748章 自救第708章 选择不多第859章 私下提前会晤的必要性第865章 结算货币第102章 好奇而已第111章 一场闹剧第251章 来信与回复第321章 庐州血夜第327章 追上了第818章 谁抢谁?(下)第九百一十章第821章 谁抢谁?(续二)第553章 太子南下第541章 投降或屠城第219章 讲道理第756章 麻烦不断第737章 各国反应第660章 聪明过头第313章 再上奏折第363章 对比第244章 重视第380章 所图何在?第684章 挽回的办法第899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十二)第202章 忍!残忍!第130章 捷报第451章 神器灭天命第397章 再临秦淮河第591章 早就决定的残忍第109章 平地起风雷(上)第888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一)第550章 黄金航线第33章 想到啥就买啥第668章 巡视新军第895章 决定世界归属的一战(八)第227章 刚性需求第214章 称呼问题第531章 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第121章 正月初一第622章 同样的问题第697章 转变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