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恶化(上)

去岁,忠贞营在湖广总督堵胤锡的指挥下围困长沙,几乎打开了湖广战场的局面。奈何反正的陈友龙遭致受命于督师何腾蛟的郝永忠(注1)的偷袭,忠贞营也受何腾蛟之命解围而去,湖广战场全面崩溃,最后何腾蛟被清军俘杀,那是这位督师老大人咎由自取,但是局面不可挽回,却是莫大的损失。

何腾蛟死后,湖广战场明军全线崩溃,忠贞营被迫退入广西,却遭到了本地文官和军阀的排挤,甚至是攻杀。然而忠贞营实力强悍,在广西如入无人之境,广西军阀陈邦傅便转而拉拢,引其攻击南宁义军徐彪所部,后来更是引诱高必正和李赤心(注2)进攻桂林,先后为瞿式耜和忠贞营识破,才不至爆发更大规模的内战。

忠贞营退入广西的同时,堵胤锡也率领标营残部退入广西镇峡关,但却遭到了受人挑唆的守将曹志建的攻杀,标营全军覆没,堵胤锡父子勉强逃出生天。等到堵胤锡入阁辅政,瞿式耜、李元胤等人又纠结了一批文官将何腾蛟丧师失地的罪名全部加在了其人的头上。

对此,永历帝倒是对其委以重任,加升他为少傅兼太子太师、文渊阁大学士、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总督直省军务”,节制忠贞、忠武、忠开诸营兵马(注3)。可是在瞿式耜和李元胤这对两广实权派的钳制之下,堵胤锡五次请疏发饷,以为开拔出征之费,最后朝廷却只给了区区三千两银子,还被李元胤带人抢走了。

饷银全无,待到八月二十四,堵胤锡陛辞,永历帝问:“卿将何往?”胤锡回答:“陆行无马,水行无舟,有视师之名,无犒军之费。臣决不敢逍遥河上,贻外人指摘,惟有廓清四海,以申此意。万不得已,当捐此身,以报皇上耳。”朱由榔无可奈何,“乃撤御前龙旗二,以壮行色。胤锡叩谢,含泪而出”。

可是等到堵胤锡檄调忠贞营出师,又正赶上该营主将兴国公李赤心因病去世,“军中新丧大帅”不便出师。到十一月,在堵胤锡再三要求下,只有忠贞营的淮侯刘国昌愿意率部跟随他出征。可是兵力孱弱,等到十一月二十六,堵胤锡心力交瘁,在浔州一病不起,最终郁郁而终。

南明弘光、隆武以及永历朝的最初几年,全凭堵胤锡带领忠贞营在湖广收复失地,与清军厮杀,明廷才能勉力保有此地。奈何堵胤锡不过是总督而已,督师何腾蛟主持湖广战场大局,屡次排挤忠贞营及堵胤锡,导致湖广战场形势每况愈下,最终全面败坏了湖广大局。

说来可笑,破坏湖广大局的是何腾蛟,最后罪名却落到了堵胤锡的头上。何腾蛟被俘杀,追封中湘王,堵胤锡郁郁而终,却只追封了个浔国公,由此可见,还是朝中有人,便可以把黑的说成白的,把白的说成黑的。

瞿式耜与李元胤排挤堵胤锡,归根到底,实源于永历朝自李成栋反正以来逐渐形成的吴楚党争。

起初,由于李成栋反正,永历朝廷进入广东肇庆,用人用事上为讨好李成栋便出现了“重反正,薄守节”的乱象。

如瞿式耜的一封信中所写到的那般:“吾之留守桂林,不止要照管东、西,通何督师之气脉;亦为东边用人行政,惟知奉承剃发之人,全不顾朝纲清议,太看不得。与之同流合污既不能,终日争嚷又不耐,反不如身居局外,犹得清清白白做一人也。”由此可见最开始瞿式耜对东勋得势是颇为不满的。

但是随着何腾蛟兵败身死,朝中马吉翔极力拉拢李成栋,广西方面陈邦傅与其相争,瞿式耜力单势孤,才通过袁彭年、刘湘客、金堡等人同反正来归的“东勋”结合起来,共同对付马吉翔、陈邦傅等原广西实权人物。

吴楚党争,表面是两党相争,其实际上在武将层面上是陈邦傅的西勋派与李成栋的东勋派这两广军阀之间在朝中的争权夺利,同时在文官的层面上,也是以堵胤锡、王化澄、朱天麟等主张借大顺军余部和大西军余部来抗击清军的文官与何腾蛟、瞿式耜之流依旧秉持着阶级敌视态度的文官之间的立场之争。

这两党相争,何腾蛟在湖广战场上排挤堵胤锡及忠贞营,导致湖广大局败坏;瞿式耜则在朝中排挤堵胤锡,使其在撤回广西后不能用事,乃至郁郁而终;而陈邦傅这边,则在拉拢忠贞营来消灭与其对抗的义军,并且设法鼓动忠贞营到桂林驱逐瞿式耜。

双方无所不用其极,使得永历朝廷原本就孱弱的力量更是无法用在抗清的大局上面。这其中,堵胤锡等人虽然引陈邦傅为援,但所行多出于抗清的公心,但是何腾蛟、瞿式耜等人却秉承着阶级立场,既要“抗虏”,又要“平贼”,最终导致大局败坏。

到了转年,永历四年的二月,永历朝廷从广东逃入广西,进入陈邦傅的控制区后,风向逆转,户部尚书吴贞毓、礼部侍郎郭之奇、兵部侍郎程源、万翱、户科给事中张孝起等十四人联名上疏揭发袁彭年、刘湘客、丁时魁、金堡、蒙正发这五虎“把持朝政,罔上行私”的罪行。永历帝对五虎依仗李成栋、李元胤父子的兵权,骄横狂悖的行径早已不满,当即决定将除丁忧在家的袁彭年外的刘湘客等四人逮捕,下锦衣卫狱拷打审讯,是为永历朝的“打虎”。

永历朝廷在广东则“媚东”,在广西则“打虎”,说到底还是朝廷不能威福自操,朝政走向的决定权在于更多的依仗哪一派的军阀,而不是生死攸关的抗清大局。

不过,到了这个阶段,无论是党争,还是打虎,其实都已经不重要了。旁的不说,永历朝廷之所以从广东肇庆逃亡广西梧州,究其原因,便是尚可喜和耿继茂统领大军越过了梅岭。

说白了,清军大举南下,杀进了广东!

注1:郝永忠,即是郝摇旗,原为大顺军袁宗第的部将,弘光朝退入湖广后为何腾蛟拉拢。

注2:高必正即是高一功,李自成的妻弟;李赤心即是李过,李自成的侄子。皆是赐名。

注3:忠贞营,高一功、李过、党守素、马重禧(改名马腾云)、张能、田虎、刘国昌、刘世俊等部;忠武营,马进忠、王进才、张光翠、牛万才等部;忠开营,于大海、李占春、袁韬、武大定、王光兴、王友进、王昌、王祥等部。

第五十八章 藏头露尾(三)第八十二章 对攻(下)第一百三十四章 冬月(上)第五十五章 撕裂(上)第九十一章 质变时刻(上)第二十一章 加速(一)第一百五十三章 二进宫(下)第四十三章 路客与刀客(四)第二百一十三章 家与国(二)第一百一十六章 雾尽花开(三)写在卷尾的话第十章 远来之人第一百三十九章 恶化(下)第九十六章 永历六年的夏(中)第六十六章 明修栈道(下)第五十八章 一曲忠诚的赞歌(上)第一百五十一章 二进宫(上)第一百零二章 季孙之忧(五)第十五章 楸枰三局(一)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一百九十五章 开裂第一百三十五章 步步为营第七十七章 筑基(完)第二百一十九章 夜火(中)第八十八章 追亡(下)第二百二十章 夜火(下)第二百二十二章 狗咬狗(下)第四十章 无耻之尤(五)第二十章 压榨(六)第二百零三章 爆发(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三岔口(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鸥汀寨(下)第二百零四章 定心第一百章 季孙之忧(三)第六十九章 螳螂与黄雀(五)写在卷尾的话第三十章 栽花插柳(五)第八十六章 落子无悔(一)第十五章 顺治十四年(二)第一百四十一章 在远方(完)(二合一大章)第一百五十八章 夺军第十三章 新官上任(中)第十七章 布局(中)第十八章 楸枰三局(四)第一百零三章 再见(二)第四十七章 早春时节(二)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四章 战端再启(上)第十九章 压榨(五)第五十三章 图穷匕见(三)第四十三章 求变(四)第五十二章 夺魄(一)第十三章 关门打狗(中)第六十九章 暗度陈仓(下)第一百一十章 织雾(四)第一百三十二章 三岔口(七)第一百零五章 季孙之忧(八)第四十章 献策(下)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一百二十四章 默契(下)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一百九十九章 寒梅(下)第五十八章 归来(二)第六十九章 新会之战(下)第五章 意如何(下)第九十二章 质变时刻(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雾尽花开(一)第五十一章 挤压(七)第二十六章 盼归(下)第八十八章 压缩(下)第三十四章 各方(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回家(下)第三十一章 永历七年的夏(中)第一百三十章 陷阱(上)第十一章 波及(六)第十五章 压榨(一)第三十章 揭盅(完)第十八章 顺治十四年(五)第十二章 新官上任(上)第四十三章 力从地起(十三)第一百二十八章 旧局(中)第六十八章 螳螂与黄雀(四)第一百九十五章 开裂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吼(四)第一百二十一章 牌饷第八十五章 坚城(下)第一百四十章 启程第七十二章 镇抚(上)第六十四章 相见(上)第十三章 波及(完)第八十九章 旧事(一)第一百七十章 求活(二)第四十七章 除夕写在卷尾的话第一百一十三章 织雾(七)第一百二十三章 秋风(三)第四十八章 早春时节(三)第二十六章 栽花插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