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敦刻尔克战役(5)

比·希金上校马上就为他鲁莽的行为付出了代价,从空战开始到现在为止的英国皇家空军,一直处于优势地位,让这些皇家空军的飞行员错误的认识到,德国空军不过如此。而自己先期来到法国的同伴之所以变成了俘虏,完全是他们自己的技术不行。根本没有想到现在这种局面完全是德国空军没有拿出实力战斗。所以当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下令快速解决战斗的时候。还没有搞清楚自己实力的英国飞行员们,立刻品尝到了苦果。

Bf-109战斗机的性能本就比飓风式战斗机强的多,在加上德国空军飞行员高超的技术,这场刚开始还势均力敌的战斗,马上变成了一场屠杀。英国皇家空军的飓风式战斗机编队现在完全处在下风,可以说,只要给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几分钟的时间,这支英国空军的战斗机编队,就会不复存在了。

虽然皇家空军的飞行员不断的驾驶自己的座驾左冲右突,但是不管他们冲向哪个方面,都有德国空军飞行员驾驶自己的Bf-109战斗机正好堵在他们突围的航线上。

这时候的皇家空军飞行员已经乱了阵脚,惊恐和不知所措的情绪占据了他们的内心深处。虽然比·希金上校已经知道了自己的错误,并且不断通过无线电喊话进行补救,但是一切已经太晚了。已经完全熟悉英国飞机性能的德国飞行员们,是不会放过这些不速之客的。

比之英国空军的双对攻击,德国空军更加游刃有余,早先在西班牙内战和波兰战役的时候,德国空军早就已经积攒够了足够的空战经验。只是刚开始并不熟悉英国人的空中战术,才不敢贸然行动。既然现在双方都已经互相了解了,战斗才算真正的开始。

维尔纳&冯&布劳斯特带着提奥多·威森贝格,马上迎上了比·希金上校的双机编队。经过长时间的观察,维尔纳&冯&布劳斯特早就看出来,英国空军编队的指挥官是谁,现在到了关键的时刻,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是绝对不会让比·希金上校重新组织防御的,因为那样自己的战斗机编队要完全消灭这些英国空军的难度,就会上升很多,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不希望这种事情发生。

见到维尔纳&冯&布劳斯特的Bf-109战斗机冲自己冲了过来,比·希金上校暗骂一声无耻,马上抖擞精神迎战。既然自己已经无法尽到指挥官的职责,那就做好飞行员本分,勇敢的战斗吧。

嗖……,巨大的气流声从耳边穿过,比·希金上校不但没有丝毫的紧张,而且心中还十分兴奋。也许他并不适合做一名指挥官,但绝对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从刚才比·希金上校的飓风式战斗机战斗的场面,就知道眼前这个飞行员绝对不好对付,不过作为一个飞行员来讲,他还是十分兴奋。绝大多数的人选择加入空军,绝对不是指望有一天能够当上一名将军,也许他们当时怀着最朴素的愿望,就是翱翔在天空之中体验战斗的乐趣。维尔纳&冯&布劳斯特虽然现在已经上校,但是他绝对和一般的飞行员没有什么区别,一样是在天空中享受着战斗的乐趣。只是随着他职务的越来越高,这个简单的愿望似乎越来越难实现了。维尔纳&冯&布劳斯特知道,按照自己现在升职的速度,一年之后就会变成少将,到时候就不会再升空作战了。所以格外珍惜这次作战的机会,比·希金上校高超的技术,也让维尔纳&冯&布劳斯特绝的眼前这个人够资格当自己的对手。

在维尔纳&冯&布劳斯特的命令下,周围的Bf-109战斗机马上寻找自己的对手,并且把英国的飓风式战斗机,渐渐驱逐出了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和比·希金上校战斗机的范围。

比·希金上校当然看出了自己这个对手的意思,但是却无能为力,现在作为指挥官自己已经完全失败了,两支编队的胜负态势十分明显,现在不在是一个上校指挥官,而仅仅是一个普通的飞行员而已。作为一名飞行员的本能,比·希金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作战。

赫……,几乎在同时,维尔纳&冯&布劳斯特和比·希金上校,同时提速把自己的战斗机潜能顷刻之间提高到了极限,在比·希金上校的带动下,虽然已经完全被包围,但是被激怒了的皇家空军誓死作战,比·希金上校用自己的行动,奇迹般的让已经摇摇欲坠,马上就会崩溃的英国战斗机编队,挽回了一些颓势。

这边的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和比·希金上校,高速接近中,到了极其危险的距离内,双方好像有默契般的同时错开了马上就要相撞的飞机,在错开的同时,两人极为默契的同时进行机动动作,以便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占据优势。

接下来两人马上让人领略到了他们高超的技术,在高速中盘旋翻滚,追逐混战,不小心闯入两人之间的敌对飞机马上就会被干掉。攻守不断易位,各种各样高难度的动作,不断从两个人的飞机上出现。

两人在互相追逐,紧咬对方的及尾,被咬住的人马上使劲浑身解数逃离对方的射程之内,往往在最后就要射击的时候,采成功的逃脱。这种接近死亡的感觉,让两个人兴致越高。更加专心致志的投入到了这场死亡游戏之中。

这时候的两人的眼中,已经没有其他人的存在,就是有再大的事情也要等两人决出胜负来说,因为只要稍微分神,失败者就会付出生命的代价,成就对手的威名。

哒哒哒……,比·希金上校险而又险的再次躲过了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的航炮,并且准备马上实施反击,就在这个时候,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出乎预料的预想到了比·希金上校的航线,以前出现在了那里。

“不好!”比·希金上校赶紧采取了,超负荷的机动规避,希望能够挽回此次的失误。

“一切都结束了,尊敬的对手,虽然我不知道你叫什么名字!不过你会得到我尊敬!”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暗道,手指紧紧地扣在了航炮的按钮上。

“哒哒哒……”虽然比·希金上校已经尽全力规避,但是MG10830毫米机炮的子弹还是无可避免的打在飞机的机翼上。

撕拉……,在一片刺耳的撕布声中,比·希金上校的飓风式战斗机,机翼被打的断裂,并且在高速行驶的惯性下,马上被扯出了机体。比·希金上校的飓风式战斗机也无可避免的向下掉落。

“尊敬的对手,希望以后还能在看见你,虽然这种希望不大!”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暗道。这是周围的德国飞行员已经解决掉了自己的对手,并且对自己的长官表示慰问。

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看着一眼手表,这场空战打了二十七分钟,只要这些英国人在坚持十分钟的话,自己就不得不因为燃油不足而撤退了。因为Bf-109战斗机在高速激烈的空战中,燃油只够消耗四十五分钟。

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自语道,;“要不是飓风式战斗机的性能不如Bf-109战斗机,也许结果会不同!”不过现在最要紧的事情不是这个,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往下一看,敦刻尔克港口浓烟慢慢,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联队的任务圆满完成。Bf-109战斗机护航的任务,也算是完成了。再加上刚刚的一场空战让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十分高兴,所以在命令中也罕见的出现了温和的口气,没有像平常一样在任务结束之后,首先批评这些飞行员,:“小伙子们,此次空战让你们完成了成为王牌的第一步!让我们一起喝彩吧!”

“德意志万岁!元首万岁!”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听着无线电中的呐喊,微笑的摇了摇头。随即马上准备返航的事宜。此次空战德国空军损失了11架Bf-109战斗机,英国皇家空军的40架飓风式战斗机几乎全灭,可以说德国空军取得了完全的胜利。

在维尔纳&冯&布劳斯特上校Bf-109战斗机联队返航的时候,下一波段空袭的德国空军编队,已经从科隆的机场起飞,往敦刻尔克地区赶来了。戈林的意思十分明显,就是要全天候不间断的轰炸,如果可能的话,单单用空军就消灭敦刻尔克地区的英法联军是最好的选择。

英德两国的战斗机在高空缠斗的时候,一个斯图卡俯冲轰炸机联队已经成功的完成了此次的任务,敦刻尔克港浓烟滚滚,直冲天际的浓烟甚至升到了几百米的高度。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不仅无功而返。而且还在炸沉了一艘驱逐舰。地面上英法联军的士兵本来对空军兄弟们的到来充满了希望,但是马上这种希望就转化成了巨大的失望,比·希金上校不仅没有指挥飓风式战斗机驱逐最要紧的德国俯冲轰炸机编队,而且还自己领着飓风式战斗机编队和德国人开始了空战。如果要是取得空战的胜利,那自己被炸了也没有什么好说,但是过了一会在德国空军撤退的时候,英国空军本来就没有影子,就算是傻子也知道自己的空军被消灭了。

德军的轰炸几乎持续了一整天,总共投下了万枚高爆炸弹和3万枚燃烧弹。当夜色降临,德机的轰炸停止了的时候,敦刻尔克地面依然是火光一片、浓烟滚滚。这一天,英军只有769人被输送回国,大约有40余艘船只被击沉;德军损失了23架飞机,虽然比10天以来德军损失的飞机总数还要多。但是按照交换比来看,已经是一场巨大的胜利了。

本来英国政府呼吁平民提供任何可用的船只,调集了所有能抽调的军舰和民船,无数业余水手和私人船主也应召而来,他们驾着驳船、货轮、汽艇、渔船,甚至花花绿绿的游艇,甚至内河船只。冒着德国飞机、潜艇和大炮的打击,往返穿梭于海峡之间,应该可以将一批批联军官兵送回到英国本土。可是在德国空军超长时间的打击下,除了五月二十六日晚上,英国皇家海军趁着夜色抢出一千多人之外,到目前为止,强大的英国皇家海军根本靠不上岸,救援行动陷入到了停顿之中。

在陆战方面,装甲集群在抢占了英国远征军地五十二步兵团的第一道防线之后,立刻乘胜追击,希望直接度过运河,不过在这里,德国的装甲集群遇到了一点小小的麻烦,那就是英国远征军和法国陆军的坦克部队。

两国的坦克设计思路迥然不同,如果说法国坦克的设计思路是,把坦克当做移动的碉堡,英国坦克的设计就偏向轻型坦克了。在这里的坦克部队装备的坦克是马蒂尔达1型步兵坦克。“马蒂尔达”1型坦克的战斗全重为11吨,乘员2人,车长4.85米,车宽2.29米,车高1.87米。无论从尺寸和战斗全重来看,还是从乘员人数来看,都只能算是轻型坦克一列。

其主要武器仅为1挺7.7毫米机枪,火力太弱。乘员操纵射击还挺费劲。动力装置为福特8缸汽油机,最大功率仅为70马力(51.5千瓦),最大速度仅为12.8千米/小时,比牛车快不了多少。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主动轮在后。唯一值得自豪的是,它的装甲厚度较大,车体正面装甲厚度达60毫米,炮塔的四周均为65毫米厚的钢装甲,这对于二战前的轻型坦克来说是相当出众的了。

不过他的对手,德国的四号坦克却比他全面的多,四号坦克的原形本就是性能较为均衡的坦克,投入德国陆军几年来,深的装甲兵的欢迎。而且不输给重型坦克的防御力也让四号坦克面对“马蒂尔达”1型坦克的时候,根本不用担心自己的防御力。所以在刚开始的交战中,一百多辆“马蒂尔达”1型坦克很快就被打得溃不成军,但是很快临近的法国陆军就来支援英国远征军了,他们来的也是坦克部队。而且是装甲集群曾经碰到过的对手,法国六十多辆B1重型坦克和将近两百辆雷诺R-35坦克。

雷诺R-35坦克战斗全重10吨,正面装甲40毫米,装备一门37毫米短身管火炮和一挺机枪,公路最高时速20公里。R-35坦克装甲防护较好,火力就差一些,穿甲能力不如的后者的20毫米机关炮,而且动力不足,速度较慢,如果德国还生产了历史上的1号坦克的话,雷诺R-35坦克才会找到自己的位置,现在?炮灰而已。

法国B1重型坦克和两百多多辆“马蒂尔达”1型、雷诺R-35坦克配合,虽然给装甲集群造成了一些麻烦,但也仅仅限于一些麻烦而已。十几个装甲师组成的装甲集群,在几十公里长的战线上就拥有超过上千辆的坦克,对付这些加起来仅仅不到二百辆的重型和轻型坦克混搭的组合,根本不费力气,就能消灭他们。

唯一让装甲集群的装甲兵们有些头疼的就是,B1重型坦克的火炮。B1坦克配备的47mm破甲弹和75mm破甲弹一样,它们的弹头没有触发引信,取而代之的是位于弹头底部的点火系统。75mm火炮配备的榴弹在弹头处安装了触发引信,但是在B1bis坦克中,仅仅有6发炮弹的引信是安装好的。75mm榴弹使用RYG1921型引信,这种引信可以提供更好的人员杀伤效果。但是由于这种引信比较长,因此设计人员仅仅在车体的弹药架上增加了6个比较长的弹药架。如果在战斗中,这些炮弹用完了的话,接下来的75mm榴弹需要由装弹手或者其他的乘员为其安装引信。

SA3575mm火炮的理论射速是15发/分,但是在实战中一般只能达到2-6发/分。炮塔上的47mm火炮的理论射速也为15发/分,但是在法军的测试中,在进行精确瞄准的情况下,射速是6发/分。但是在实战中,由于乘员的原因,通常仅能维持在2-3发/分:发现目标的时间,转动炮塔,瞄准,射击和重新装弹的时间等等。B1bis坦克的炮塔还有一个炮塔锁定装置,在进行射击之前,车长要使用这个系统将炮塔锁住,否则的话,射击时所产生的后坐力会使炮塔会稍微向右偏移,这样炮手就不得不重新调整瞄准。尽管B1bis坦克的炮塔存在上述缺陷,但是由于B1坦克的坦克手受到了相对严格的训练,因此在实战中与单独的德军坦克对抗时还是占有上风,即使是在向移动目标进行射击时也是如此。

事实上,因为这种坦克有两门火炮,因此即使是在维持开火和精确瞄准的情况下,其效率也较其他坦克为高:47mm炮塔火炮(每分钟2-6发)和75mm车体火炮(每分钟也为2-6发)这样,在攻击同一个目标时,一辆B1bis坦克的每分钟的射速就可以达到每分钟4-12发。

第426章 攻击莫斯科(12)第207章 荷兰空降(2)第423章 攻击莫斯科(9)第20章 海德里希(2)第28章 帮助第35章 冲突第22章 婚礼第358章 出访苏联(4)第428章 攻击莫斯科(14)第234章 突破里斯河防线第415章 攻击莫斯科第301章 英国战役第454章 攻击莫斯科(40)第263章 躲不过去的暗杀第451章 攻击莫斯科(37)第356章 基辅会战(5)第125章 走向战争(2)第456章 进展第106章 中国将军第333章 北非的战争(4)第52章 整编第422章 攻击莫斯科(8)第459章 塔崩、沙林!第217章 混乱的法兰西(2)第101章 德奥合并第209章 攻击鹿特丹第161章 苏芬战争(23)第51章 觐见第262章 最终的决定第4章 战败第249章 英德大决战(4)第308章 调停(2)第111章 苏台德第145章 苏芬战争(7)第417章 攻击莫斯科(3)第352章 热身运动第209章 攻击鹿特丹第294章 摊牌第318章 倔老头许士尼格第290章 不列颠空战第108章 威逼第309章 调停(3)第141章 苏芬战争(3)第87章 马德里攻防战(4)第407章 打破僵局第272章 直布罗陀要塞第185章 特隆赫姆谋划第302章 英国战役(2)第107章 英国特使第415章 攻击莫斯科第160章 苏芬战争(22)第117章 对决(2)第73章 西班牙内战(3)第58章 测试(4)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135章 闪击波兰(8)第66章 奇袭莱茵兰(3)第72章 西班牙内战(2)第139章 苏芬战争第292章 不列颠空战(3)第300章 战前准备!第266章 第二次谈判第314章 谈?谈个屁!第48章 古德里安第343章 巴巴罗萨?修改一下吧!(3)第97章 海军S计划第368章 南线,基辅的前奏第236章 敦刻尔克战役(2)第460章 回国第286章 直布罗陀之战(9)第63章 “和平演说”第322章 维也纳仲裁(3)第225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第276章 米尔斯克比尔海战第85章 马德里攻防战(2)第92章 抓捕第3章 一战(2)第432章 攻击莫斯科(18)第200章 战争开始第175章 挪威战役第67章 奇袭莱茵兰(4)第307章 调停!第316章 巴巴罗萨的雏形第276章 米尔斯克比尔海战第428章 攻击莫斯科(14)第312章 莫洛托夫来访第35章 冲突第57章 测试(3)第252章 英德大决战(7)第179章 斯图卡立威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198章 各方瞩目的战争第321章 维也纳仲裁(2)第328章 原子能计划第99章 捷克第361章 基辅会战(10)第302章 英国战役(2)第230章 围歼的先决条件(2)第125章 走向战争(2)第340章 直升机(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