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 热身运动

到1941年2月的第三周,德国已在罗马尼亚集结了一支68万人的大军。保加利亚在第一次大战中,由于对谁是胜利者没有看准而吃了很大的亏,这次保加利亚准备再赌一次。德国取得的巨大胜利让保加利亚政府相信了德国的保证,保证至少至少允许德国过境。李斯特陆军元帅和保加利亚的陆军总参谋部在1941年2月8日秘密达成了一项协定。2月28日晚上,德国陆军部队从罗马尼亚渡过多瑙河,占领了保加利亚的战略阵地,保加利亚翌日参加了三国(德法意,没准以后还有英!那就是四国了!)条约。

对德国来讲,保加利亚加入轴心国是一个再好不过的消息,按照林威的估计,保加利亚的人口至少可以为德国提供五十万的兵员,毕竟仅仅二十多年前的一战,保加利亚在开战仅仅半年的时候就已经把百万军队送上了前线,现在的保加利亚没有理由还不如二十年前吧。

在林威的规划中,德国自己是不能和苏联硬抗到底的,德国本土加上周边的日耳曼人,也不过八千万。如果一味的靠德国自己的力量,战争一旦进入相持阶段,那些盟国肯定不会和苏联硬抗到底。所以必须和所有准备参战的国家提前商定,在开战的三个月内把这些国家的军队送上战场。凭借德国近几年战争的模式,只要德国在战争初期取得大胜。林威相信那些盟国可以在顺风顺水下派出军队,而它们派出军队的第一时间,就必须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这场战争中了。总数甚至可能达到三百万的盟军,将是德国最可以信赖的力量。

决定德国命运的大战马上就会到来,从现在到苏德战争打响前的几个月内,将是德国最后的准备时刻。进入1941年后,经过了几个月的规划后,德国突然增大了从苏联的进口量,不惜血本的拉高和苏联的贸易,让斯大林认为德国现在仍然要依靠苏联,才能继续维持住庞大的军队。德国和苏联的边境一下子变得热闹起来,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在铁路沿线的人们总能听到呼啸的火车从自己的房子前面驶去。

海军方面,俾斯麦级战列舰的第三艘正在紧急建造,苏联的工程师恨不得长在哪里,雷德尔已经保证,在第三艘建造完毕之后,德国工程师将前往苏联,在苏联建造苏联自己的“俾斯麦”,至少在表面上,德国和苏联之间还是维持着几年来一直的默契,但是不论是德国还是苏联,他们都知道这种局面只是表面,苏德之间的战争只是时间问题,苏联需要时间整合自己的力量,在斯大林的眼里,德国还没有准备好战争,苏联也没有准备好,对于战争将会什么时间打响,斯大林做出了乐观的估计,至少要等到1942年。

为了能够集中德国全部的力量,采取必要的欺骗是必须的,为了缓和似乎越来越紧张的苏德关系,林威命令党卫军一直部署在波兰的七个装甲师撤回德国,德国最具有威胁的装甲部队回国,对苏联来说显然是一个好消息,这也充分说明了德国的善意。只是在在撤军的同时,欧根亲王师回到德国之后,就立刻被林威调到了挪威,对外宣称是解体北方山地师打击挪威的反对力量,但是真是的目的却是和北方山地师进行战争准备,目标就是苏联最接近边境的大城市列宁格勒。在外交方面,里宾特洛甫再次开始访问周边国家,这也是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前里宾特洛甫最后一次这么大规模的行程了。几乎所有和德国哪怕有一点关系的国家,里宾特洛甫此行都会照顾到。

行程从欧洲最西边的葡萄牙开始,到欧洲东南边的土耳其结束,在德国的对外宣传中,里宾特洛甫此行是要和各个国家研究战争结束后欧洲的发展,但是林威却知道,真正的目的是,调集欧洲所有的力量进行最后的决战,葡萄牙的萨拉擦、西班牙的佛朗哥、法国的贝当元帅、英国的哈利法克斯勋爵、意大利的墨索里尼、芬兰的曼纳海姆元帅、匈牙利的霍尔蒂亲王、罗马尼亚的安东尼斯库将军,这些人都将是德国准备拉拢的对象。

除了这些国家之外,荷兰、比利时、保加利亚、土耳其和希腊,甚至和苏联同文同种的南斯拉夫都将是德国拉拢的对象,林威心中的苏德战争将比巴巴罗萨行动计划更为庞大,准备也是必须小心谨慎的。

在林威养伤的其间,总算是听到了一件好事,那就是挪威国王哈康七世的消息,这个在林威眼中一直抵抗,甚至连政府都已经投降却仍然坚持不懈的国王,终于在英国本土已经被德国控制之后,放弃了抵抗,因为哈康七世已经看不到战胜德国的希望,也许流亡美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哈康七世不认为美国可以为了挪威和德国作对,哈康七世到了美国之后,也只能做个富家翁而已,这并不是哈康七世想要的。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哈康七世自动从加拿大回到了挪威,林威也终于把这个因为自己属下失误跑掉的挪威国王控制在手中了,可以预见的是,至少在战争结束之前,哈康七世一架很长时间会出在一种被软禁的状态。

苏德战争还没有结束之前,仍然有两处战火没有平息,一个就是英国首都伦敦,伦敦经过了三个多月的围困,林威相信现在攻克伦敦已经不是特别困难的事情了,在伦敦城中坚持的守军和居民,现在肯定出在饥饿的状态,现在德国军队开始攻城的话,不需要太大的代价就能取得胜利。林威可不相信伦敦可以像列宁格勒那样坚持的长久,历史上德国围困列宁格勒,列宁格勒之所以坚持的时间这么长,完全是因为德国当时所谓的围困没有起到效果,列宁格勒的东边仍然被苏联军队,在冬天的时候,苏联可以度过结冰的河水给列宁格勒的守军补充。而伦敦则没有这种条件。

之所以现在没有攻打伦敦,则是因为现在德国的战略出现了变化,已经不想这么早就结束英国的战事了,原因十分简单,让苏联相信德国仍然处在战争泥潭的假象,每天德国军队都会对伦敦进行炮击,有时候也会进行攻击,但是只是练兵,并没有真的准备攻打伦敦,在德国的计划中,英国的战事将会适当的时机结束,但是不是相信,按照林威的估计,在苏德战争开始的一个月前结束将是最好的时机,苏联肯定不会想到,德国在一场战争刚刚结束的一个月后,就发动了下一场战争,而且这也不符合常理。

剩下一场就是意大利和丘吉尔建立的流亡政府争夺埃及的战争,在张伯伦和德国和谈之后,英国国内的局势很快就被德国控制,墨索里尼认为北非的战争将很快结束,但是他错了,埃及的英国殖民军和英国国内的民众不一样,英国国内的民众已经饱经战火,自然希望和平。但是这里的殖民军却更加相信丘吉尔的主张,他们愿意继续和轴心国战斗。虽然这样,但是墨索里尼的军队还是已经攻占了大半个埃及,英国军队虽然战斗力比意大利强,但是却抵不过意大利全面的优势,虽然一直在战斗,可还是不可抑制的节节败退。

战争的准备正在加速,威廉二世因为从林威这里得知苏联强大的实力,所以对现在德国的战争准备非常上心,和法兰西战役的时候相比,现在德国在坦克和飞机的产量上面不但没有下降,相反却每个月都在提高,在沙赫特博士的统筹下,现在的德国工业正在一点一点的迈向总体战的临界点,可以战争一旦爆发,德国可以在一瞬间发起动员,向苏联发起总体战。

至于开始收购和准备羊毛和棉花则遭到了林威的强烈反对,林威知道威廉二世此举是为了应付俄罗斯的冬天,保证不让德国士兵在缺少冬衣的情况下作战,比起希特勒的自大,威廉二世的确考虑的更多,但是林威却仍然要反对,理由也很简单,那就是在德国控制的地区内,有很多苏联间谍,而且林威不相信盖世太保的对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会注意不到市场上面的棉花和羊毛价格的变更,事实上林威的担心很有道理,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的人一直在密切监视着德国的一举一动,可以说虽然表面上双方还是一副好邻居的样子,但是谁都知道自己这个邻居实在是太危险了一点。

在林威陈述了自己的理由之后,威廉二世最终还是终止了提前做好冬衣的计划,取而代之的是,在战争开始之后,马上动员力量赶制冬衣。

虽然如此,威廉二世还是准备做点什么,很快威廉二世就把眼光投向了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和苏联同文同种,威廉二世对那里实在是不放心,如果能够赶快让南斯拉夫加入到轴心国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比较强悍的南斯拉夫人不是这么听话的。但是他们的顽强只有激使德国人把他们也拉进自己的阵营。3月4日到5日,威廉二世非常秘密地把摄政王保罗亲王召到伯格霍夫,对他进行惯常的那一套威胁,然后是利诱,表示要把萨洛尼卡送给他。3月25日,南斯拉夫首相德拉吉沙·斯维特科维奇和外相亚历山大·辛卡尔一马科维奇到达维也纳,他们两人是在头天晚上为了躲避敌对的示威或者甚至绑架而偷偷溜出贝尔格莱德的。他们到达柏林后,在威廉二世代表面前南斯拉夫签字参加三国条约。威廉二世极为满意,这两位南斯拉夫领导人在离开柏林之前收到了还在巴黎的里宾特洛甫的两封信,这两封信肯定德国“决心永远”尊重“南斯拉夫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并保证轴心国家在这场战争中不会要求让它的军队在南斯拉夫有过境权。

这两位南斯拉夫大臣回到贝尔格莱德不久,他们以及政府和摄政王就在3月26日夜里被由若干高级空军军官领导的并得到陆军大多数人支持的一次群众起义推翻了。年轻的王太子彼得抱着雨水管滑下来,逃过了摄政官员的监视,被宣布为国王。虽然杜森·西莫维奇将军的新政权立即表示愿意同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但是柏林可以清楚看出,它不会接受威廉二世要南斯拉夫担当位置。在贝尔格莱德举行的狂热的庆祝活动中,一批群众向德国公使的汽车吐唾沫,南斯拉夫人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贝尔格莱德的政变使威廉二世勃然大怒,这是他一生中最愤怒的时刻之一。他认为这是对他个人的侮辱,一怒之下突然作出了后来证明对第三帝国的命运是灾难深重的决定。

他在3月27日急忙把他的军事首脑召到柏林的总理府,会议召开得极其仓促,勃劳希契、和哈尔德都迟到了,威廉二世阴沉的说道:“南斯拉夫的态度已经在明朗不过了,在战争开始之前,我们在巴尔干地区的力量处在不安全的境地,一旦我们和苏联进行全面战争的时候,南斯拉夫在我们后边捅德国一刀,一定会影响到我们的计划!”

林威叹了一口气,知道自己一直避免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德国还是不得不介入到巴尔干地区的争端中,但是这怪谁呢?甩了甩自己纷乱的思绪,林威说道:“南斯拉夫是一个大塞尔维亚主义很浓厚的国家,塞尔维亚人在一战的时候一直认为自己是斯拉夫世界的二哥,并且和奥匈帝国开战之后还不在下风!所以我认为,这次战争的切入点就是,拉拢克罗地亚人狠狠打击塞尔维亚人,一出手就要将所有塞尔维亚控制的地区全部打碎,所有赛尔赛亚人聚集的地区,分别并进周边国家,让塞尔维亚从此以后没有自己的国家!”

“很好!”威廉二世对哈尔德说道:“马上行动吧!让我看一下德意志军队的战斗力!这算是巴巴罗萨行动计划的预演!”然后又对戈林说道:“马上命令我们在巴尔干地区基地的空军起飞!”

“是,陛下!”哈德尔和戈林同时答复道:“保证完成陛下的命令!”

“陛下!”林威上前一步说道:“我认为必须让意大利军队参与到行动之中来,同时为了保证巴尔干各国的利益,必须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希腊加入到这次的行动中!这样以来,一旦行动开始,我们五个国家的军队将从四面八方冲进南斯拉夫,这样就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控制南斯拉夫的局势!而且我准备通知一下海德里希,让盖世太保在战争结束的第一时间抓捕所有反对者!”

“很好!”威廉二世对林威的话表示了赞赏,说道:“半个月的时间,我希望从战争开始到结束只用半个月的时间,明白么?对了,由谁对墨索里尼进行通知呢?”威廉二世知道自己最适合干这种事情,不过威廉二世不愿意干,在他看来,只有国社党的人通知才是最好的!

林威想了一下说道:“我会让戈培尔通知我们的行动,反正墨索里尼对南斯拉夫已经垂涎很久了!这件事情并不难,毕竟意大利在阿尔巴尼亚还有几十万军队没有动,那里的军队也算是意大利军队中训练比较好的军队了,相反我比较担心的其他三个国家,特别是希腊!”

冯·布隆贝格元帅说道:“其他国家本来就是象征性的出兵,这样好了,由我们和意大利军队首先参加战斗,在战争开始的一个星期内应该够这些国家的军队赶到战场了!”

众人对冯·布隆贝格元帅话表示同意,很快就开始下去准备了!

在南斯拉夫的消息传到柏林的时候,林威虽然不希望德国进入到这场战争中,但是马上还是下定了干涉的决心,在苏德战争开始之前,德国的南翼不能被对德国充满敌意的势力威胁。至于是否会耽误巴巴罗萨行动的日期,林威则一点也不在乎。从进入1941年开始,林威就一直在密切注意苏德边境的道路状况。到现在为止,德国通往苏联的道路泥泞不堪,根本无法进攻。就像林威所预想的一样,虽然林威可以改变很多事情,但是有些事情是不能改变的,比如说天气。

林威从最高统帅部出来之后,立即找到了宣传部长戈培尔,告知了南斯拉夫现在的局势和威廉二世的态度,让戈培尔通知墨索里尼配合德国行动的意思也说的十分明白,两个人在深夜交流了几分钟之后,林威离开了戈培尔的家,戈培尔则奋笔疾书开始起草电报。

第381章 斯摩棱斯克第260章 进入巴黎第188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3)第185章 特隆赫姆谋划第112章 苏台德(2)第194章 威廉明娜女王第19章 海德里希第87章 马德里攻防战(4)第364章 终于开始了第218章 强渡索姆河第199章 各方瞩目的战争(2)第283章 直布罗陀之战(6)第431章 攻击莫斯科(17)第142章 苏芬战争(4)第187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2)第35章 冲突第414章 开始第106章 中国将军第48章 古德里安第171章 豹式坦克(2)第269章 大地中海战略第177章 鏖战纳尔维克港第142章 苏芬战争(4)第123章 俾斯麦号下水(2)第338章 黑手党的克星第328章 原子能计划第154章 苏芬战争(16)第365章 反击,不惜代价的反击第206章 荷兰空降第6章 算计第231章 报复?第226章 激战在阿布维尔(2)第455章 德意志高于一切第191章 打赌(2)第245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4)第32章 无题第173章 提前出现的欧根亲王师第278章 直布罗陀之战第232章 办法第455章 德意志高于一切第74章 西班牙内战(4)第28章 帮助第116章 对决第196章 法国的反应第179章 斯图卡立威第175章 挪威战役第360章 基辅会战(9)第276章 米尔斯克比尔海战第44章 移民第140章 苏芬战争(2)第189章 再战纳尔维克港(4)第291章 不列颠空战(2)第332章 北非的战争(3)第334章 北非的战争(5)第132章 闪击波兰(5)第193章 火速进军第424章 攻击莫斯科(10)第302章 英国战役(2)第367章 西方面军的杯具第264章 仓促举行的停战协定第448章 攻击莫斯科(34)第156章 苏芬战争(18)第117章 对决(2)第159章 苏芬战争(21)第143章 苏芬战争(5)第127章 开战第455章 德意志高于一切第445章 攻击莫斯科(31)第300章 战前准备!第201章 战争开始(2)第13章 入党第217章 混乱的法兰西(2)第342章 巴巴罗萨?修改一下吧!(2)第245章 燃烧的敦刻尔克(4)第310章 朴茨茅斯之战第364章 基辅会战(13)第6章 算计第37章 谈判第60章 贷款第56章 测试(2)第299章 掉线了!第108章 威逼第101章 德奥合并第70章 柏林奥运会第54章 渗透(2)第318章 倔老头许士尼格第374章 收拾残局第167章 威廉二世(3)第251章 英德大决战(6)第147章 苏芬战争(9)第233章 敦刻尔克的前夜第411章 下雪了第367章 基辅会战(16)第267章 停战协议第63章 “和平演说”第190章 打赌第402章 夺权第166章 威廉二世(2)第28章 帮助第331章 北非的战争(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