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导弹投手

幼发拉底河三角洲,当地时间下午1点过。

在飞跃巴士拉之前,哈桑控制“超级军旗”攻击机,把飞行高度降到了150米,躲避东边那架舰载预警机。

早在几年之前,伊拉克空军就见证了预警机的巨大价值。

其实是“被”用来证明预警机的价值。

当时,与波伊国的战争进行到第二年,在获得迢曼帝国全力支持,以及梁夏帝国的默许之后,伊拉克军队发动反击,取得了一系列的胜利。在最后一次反击行动当中,伊拉克空军投入近300架作战飞机,试图通过一次大规模进攻,夺取波伊国的低地省,并逼迫波伊当局承认战败。

在这场决定两伊战争最终结局的大会战中,哈桑就驾驶战斗机在前线冲锋陷阵。

可惜的是,美梦仅仅存在了3天。

战役的第四天,准确说是第三天晚上,波伊空军发起了绝地反击,只用几个小时就扭转战局。

次日清晨,在哈桑驾驶战斗机杀到的时候,已经决出了胜负。

其实,在最初4个小时,波伊空军就通过突击行动,摧毁了伊拉克空军部署在巴士拉郊外的防空阵地。

8个营的32套防空导弹系统全部被摧毁!

此后,波伊空军还在空战中,击落了50多架伊拉克战斗机,并宣称没在空战当中损失一架战机。

当然,这肯定是在吹牛。

哈桑所在中队,就在当天的战斗当中击落了一架波伊战斗机,而且很有可能是从纽兰共和国进口的F-14A。

只是,没人能否认,伊拉克空军在当天遭受了惨败。

输掉这场空战,直接导致伊拉克空军丧失了战场制空权,无法继续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援。

在鏖战数个月,伤亡数十万官兵之后,伊拉克军队才不得不放弃攻占低地省的行动。

此后奋战6年,伊拉克军队都没能攻入低地省。

直到筋疲力尽,双方才坐下谈判。

哈桑早就知道,在那“黑色12小时”中,帮助波伊空军取得胜利的,就是纽兰共和国紧急援助的3架预警机。

全都是舰载预警机。

不是说舰载预警机更加先进,是恰好相反,即技术门槛更低,出口限制小得多,也更容易掌握与运作。

在整场空战中,波伊空军依靠预警机,掌握了伊拉克空军的一举一动。

说得难听一点,伊拉克战斗机在升空之后不久,就被预警机发现,此后的动向更是一目了然。

依靠地面雷达的伊拉克空军,始终都没掌握战场主动权。

敌暗我明,还能不败吗?

正是如此,在两伊战争结束之前,伊拉克共军就在全世界求购预警机。

虽然经过一番努力之后,终于在去年,通过迢曼帝国买到了由几个西陆集团成员国联合研制的大型预警机,但是这架耗费数十亿马克,性能指标也非常先进的预警机,在交付一年之后都没有形成战斗力。

按照迢曼顾问所说,就是因为太先进,所以可靠性不高。

感情,那架预警机并不是用来打仗的武器,而是一个充门面的高科技玩意。

梁夏海军预警机的性能,绝对不会差到哪里去。

全球第一种舰载预警机就在梁夏海军诞生,此后的几十年里,梁夏海军一直拥有最先进的舰载机。

纽兰共和国卖给波伊国的舰载预警机,其实都是梁夏舰载预警机的山寨货。

当然,在迢曼顾问的教导下,哈桑等伊拉克飞行员早就知道,现阶段躲避预警机的最好办法是超低空飞行。

在进入波沙湾上空之前,哈桑再一次降低飞行高度,还检查了主要设备的状态。

之前,为了避免过早的暴露攻击意图,哈桑在起飞之后,就跟在一队飞往科威特城执行轰炸任务的“幻影”F1战斗机后面。在第一次降低飞行高度的时候,他才转向脱离战斗机编队。

不过,按照迢曼顾问提供的战术,在海域上空飞行得把高度控制在50米以下。

梁夏海军的舰载预警机,针对海面产生的镜面干扰做了优化,对掠海飞行目标有很强的探测能力。

当然,这也是唯一需要飞行员注意的地方。

就在巴士拉的东面,准确说在哈桑驾驶的这架“超级军旗”上方10000米高空,有一架隶属于中央战区司令部的巡逻机,正在用对海搜索雷达,监视那艘一直在公海徘徊的梁夏护卫舰。

等下,巡逻机机将用数据链,把战场信息发给哈桑驾驶的攻击机。

正是如此,并不需要在发起攻击之前,爬升到500米的高度,并且用火控雷达搜索那艘战舰。

这样,就更加不存在暴露的可能性了。

其实,也大幅度简化了攻击过程。

如果没有巡逻机支持与协助,通常由2架“超级军旗”协同作战,其中一架专门负责导航与搜寻目标。

有巡逻机,那就不同了。

正是如此,这次由哈桑单独执行任务。

要说的话,他的任务就是驾驶“超级军旗”到达发起攻击的海域,在收到巡逻机提供的目标信息之后,把挂载的反舰导弹射出去。

关键就是那枚导弹!

与“超级军旗”一同从洛克国引进的“飞鱼”反舰导弹!

伊拉克空军最想要的是“飞鱼”导弹,而且同样是从洛克国进口的“幻影”F1战斗机也能使用这种导弹,可是洛克国坚持捆绑销售,不愿意单独出售导弹,伊拉克空军才不得不购买了一批“超级军旗”攻击机。

当然,“超级军旗”也不是不无用处。

“幻影”F1是战斗机,采用低翼载气动布局,没办法在贴近海面的高度以0.95马赫的高亚音速飞行。“超级军旗”本身就是攻击机,翼载比战斗机高得多,因此低空飞行的稳定性也要好得多。

不过,重点依然是“飞鱼”导弹。

这是全球第一种具有贴海飞行能力的高亚音速反舰导弹。

此外,也是迄今为止取得战果最多的反舰导弹。

在两伊战争中,伊拉克空军的“飞鱼”可以说大发神威,取得大量震惊世界的战果。

只是,大部分都不值得炫耀。

除了击沉几艘波伊国的小型舰艇之外,最具有震撼性的一个战果,就是误伤了一艘梁夏海军的护卫舰。

当然,梁夏帝国也因此大发雷霆,炸掉了几座伊拉克的油田。

此外,被“飞鱼”打中的全是没有武装的油轮。

按之前取得的战果,“飞鱼”对大型舰船的单发命中率高达80%。

现在,那艘梁夏护卫舰就是大型目标!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只要被“飞鱼”锁定,哪怕是战舰,也在劫难逃!

当初,那艘梁夏护卫舰在被“飞鱼”锁定之后,进行了机动规避,还释放了干扰弹,最终仍然被导弹命中。

至于让导弹锁定护卫舰,哈桑同样是信心十足。

“飞鱼”导弹先进之处,就是其攻击方式。

发射之后,导弹先按照规划好的线路飞行,并且在预定海域启动雷达搜索目标,再主动发起攻击。

对护卫舰这类大型目标,雷达的探测与锁定距离在20到30千米之间。

这个距离,并不比防空雷达对超低空目标的探测距离近多少。

关键还有,“飞鱼”导弹并不大,发射质量才670千克,反射的雷达信号强度远低于战斗机。

在理论上,防空雷达对“飞鱼”的探测距离也就在20到30千米之间。

正是如此,除非被预警机探测到,不然只是依靠自身的雷达,战舰肯定无法及时发现逼近的“飞鱼”导弹。

只是,“飞鱼”也并非完美无瑕。

除了战斗部不够大,导致毁伤能力差之外,最大的问题,就是射程稍微短了点,通常只能够达到40千米。

在现代化防空体系面前,40米的射程实在太近了。

梁夏海军的区域防空导弹拥有120千米的射程!

正是如此,才需要经验丰富的哈桑来执行这次攻击任务。

在哈桑想着这些的时候,信号指示灯亮了起来,已经收到由巡逻机发来的信息,那艘梁夏护卫舰并没离开。

“超级军旗”距离梁夏护卫舰已经不足50千米。

哈桑没有多想,立即把收到的目标信息输入了火控系统,而火控系统自动把相关信息写入导弹的控制系统。

关键,就看最后这一**作!

哈桑一直盯着导航屏幕上的读数,在距离读数变成“40”的时候,哈桑才猛的拉起了操纵杆,并同时推下油门。

其实,这个距离稍微近了点。

如果是在以往,哈桑会在距离目标50到45千米处拉起攻击机,从而在离目标40千米之外发射导弹。

哈桑把发射导弹的距离缩短5到10千米,主要是目标情况不明。

由巡逻机提供的目标战舰的位置信息,存在约10分钟的时间差,而那艘梁夏护卫舰肯定不会在原地抛锚。

如果在朝东南方向航行,10分钟能够航行几千米。

说是拉起,其实也就只是稍微提高了飞行高度。

高度读数重新出现,准确说是在高度指针跳动了几下的时候,哈桑就摁下了发射导弹的按钮。

其实,这是一个由洛克教官传授的小技巧。

“飞鱼”导弹的最小发射高度为50米,“超级军旗”高度表的最小读数也是50米。

在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可以采用这个办法来确定发射高度,而不是一定要等到高度表恢复正常工作。

用教官的话说,等到高度表恢复正常,飞行高度肯定远远超过50米。

攻击机轻微震动了一下,随后就急剧蹿升。

所幸,哈桑的经验十分丰富,在感觉到震动的时候,他就收了点油门,随后控制攻击机转向。

没有立即降低飞行高度,是因为在转向的时候肯定会掉高度。

如果高度不够,攻击机就会坠海。

在确认攻击机处于水平飞行状态之后,哈桑才回头看了一眼。

导弹已经射了出去,正以几乎贴着海面的高度向东飞去。

3分钟后,也许只要2分30秒,这枚配备165千克重半穿甲战斗部的“飞鱼”导弹就能击中那艘护卫舰。

不过,那已经跟哈桑没有关系了。

出发之前,基地的司令官就明确告诉哈桑,如果他驾驶的战机被击落,而且不幸落到了敌人手里,就必须咬定,攻击的是一艘运载了危险物品的科威特货轮,没有瞄准那艘梁夏护卫舰。

哈桑早就想到,就算攻击得手了,巴格达当局也不会承认是他的功劳。

也许要在几年之后,才会给他一枚象征荣誉的勋章。

当然,如果因此与梁夏帝国开战,他会立即成为伊拉克民族英雄!

回过头来,哈桑先愣了一下,其实就只有零点几妙,接着就立即回头,朝东边的天空看过去。

他觉得是自己眼花,或者是太紧张产生的错觉。

可惜的是,他既没眼花,也没有产生错觉。

高空,两道笔直的白烟俯冲而下,朝着哈桑驾驶的“超级军旗”射来。

完了!

跟波伊空军鏖战了数年,且多次跟F-14A交手,还被击落过2次,哈桑很清楚那两道白烟代表着什么。

哈桑根本没有多想,立即握住并且用力拉起两条大腿之间的弹射手柄。

这是他第三次,也是最后一次使用战斗机弹射座椅。

…………

西波沙湾,“攀枝花”号导弹护卫舰。

在大约5分钟之前,那架“超级军旗”进入波沙湾上空,朝这边飞过来的时候,卫少龙就下令拉响了战斗警报。

其实,在上午赶到的预警机早就发现了那架伊拉克的攻击机。

至于预警机为什么要前出400多千米,还把飞行高度降低到5000米以下,卫少龙就不得而知了。

当然,就算飞行高度为4500米,“指-6C”对掠海敌机的探测距离也高达120千米。

这个探测能力,足够及时发现迫近的威胁。

也就是在接到预警机的消息之后,卫少龙才发出了战斗警报,让全舰300多名官兵进入战斗岗位。

只是,到底有没有威胁,没有人知道。

预警机只是探测到了那架攻击机,没有探测到攻击机发射的导弹,而且那架攻击机已在开始转向飞走。

不过,卫少龙没有掉以轻心。

4年多前,也是在这片海域,“昭通”号被反舰导弹击中的时候,卫少龙就是该舰的航海长。

当时,他是亲眼看到导弹飞过来,并且击中战舰的舰体!

虽然在此之后,帝国海军对伊拉克发起持续24小时的狂轰滥炸,但是并没有让殉国的30多名官兵起死回生。

也就是那一次,卫少龙清楚的认识到。

在战场上,任何疏忽大意都要用鲜血与生命来补偿!

为此,他发誓,这辈子绝不犯这样的错误!

第627章 束手就擒第545章 内在原因第113章 内部矛盾第575章 最后的反击第428章 涉险过关第111章 利害攸关第115章 统帅之才第83章 不期而遇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4章 一发入魂第26章 三分天下第85章 长途奔袭第506章 强攻第346章 各自为战第101章 黯然离开第271章 荒唐之事第272章 赐婚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239章 紧急叫停第90章 绝对主力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499章 层层设防第421章 “宰相”出击第167章 制海利器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192章 抢先攻击第629章 命不该绝第80章 飞蛾扑火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297章 及时雨郑江明第21章 耻辱第587章 运气因素第632章 老王出马第628章 巨大的差距第44章 重点栽培第140章 担忧成真第44章 进退两难第103章 祸不单行第140章 防不胜防第529章 新的想法第123章 环环相扣第494章 等待消息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97章 迎难而上第471章 寸有所长第187章 诛心第74章 先发与后发第337章 敌人的雷达第403章 重返脚趾半岛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275章 齐头并进第180章 赶尽杀绝第197章 论功行赏第238章 凉拌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16章 惊天动地第324章 苦肉计第329章 疑兵计第260章 军事顾问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96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272章 立体登陆第121章 刚愎自用第94章 铁血首辅第5章 帝国首辅第9章 导弹投手第635章 兵变第202章 释怀第135章 难以置信第209章 感情牌第216章 信心十足第241章 提心吊胆第214章 惨兮兮第45章 伤离别第165章 军人荣誉第92章 防空截击第134章 跌宕起伏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466章 方向之争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151章 声东击西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263章 老交情第83章 三驾马车第135章 难以置信第277章 势如破竹第436章 陷阱在前第263章 老交情第317章 决战姿势第49章 重启的舰队演习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129章 前后矛盾第373章 墙头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