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战略收缩

周涌涛翻看情报文件的时候,林世平走到窗户旁边,点上了香烟。

严格说来,第51特混舰队遭到重创确实是在预料之外,必然会逼迫帝国海军调整作战部署。

简单的说,南方次大陆与东望洋,这两个跟海军相关的战略方向已经受到影响。

在林世平带来的情报文件中,已经针对这个问题做了详细的阐述。

首先是南方次大陆。

在第51特混舰队遭到重创之后,出现了一个很尴尬的局面,帝国海军部署在梵炎洋的3艘航母,无论如何无法完成对梵罗国的战略封锁任务,即在穆阿海与孟加拉湾各需要一支三航母战斗群,才能够保持战略封锁,才有足够的战略威慑,从而使得一直对帝国耿耿于怀的梵罗国按兵不动。

有第51特混舰队,这个问题根本不存在。

只要梵罗国敢轻举妄动,帝国海军能让第31特混舰队机动到东北梵炎洋,并且同时让第51特混舰队进驻穆阿海。

虽然少了一艘航母,但是能切断梵罗国的海运航线,对其实施全面的战略封锁。

遭到封锁,没办法获得来自纽兰共和国的援助,梵罗当局必然会有所顾虑,也就未必会积极参战。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其实是把拥有2艘航母,部署在西南东望洋的第61特混舰队进驻梵炎洋。

这样一来,依然能跟第31特混舰队协同作战,在东西两个方向上封锁梵罗国。

显然,这就牵扯到东望洋这边的战略部署。

第61特混舰队的一个主要任务,其实是策应部署在霍瓦依群岛,平常以珍宝港为母港的第41特混舰队。

其实,第四舰队是帝国海军唯一部署在海外的舰队

按帝国海军的战略部署,在与纽兰共和国开战之后,第61特混舰队主动前出,视情况决定具体作战行动。关键就一点,如果第41特混舰队所承担的压力太大,第61特混舰队就要表现得主动一些。

说得直接一点,得在必要的时候奔袭望夕运河。

可见,在东望洋方向上,第61特混舰队其实是第41特混舰队的备胎,有着举足轻重的价值。

要说的话,还可以把第六舰队看成东望洋这边的战略预备队。

因为可以前出到东望洋中部,以约顿港为前进基地,所以从军事的角度看,第六舰队对纽兰共和国构成的战略威慑,并不在第四舰队之下,甚至要更强一些,具有控制整体战略的地位。

如果让第61特混舰队去梵炎洋,那么在东望洋上,第41特混舰队就要孤军奋战了。

这种局面,在过去几十年里,从来没有出现过!

哪怕是在波伊战争期间,帝国海军也在西南东望洋上保留了一支拥有数艘航母,实力强大的特混舰队。

当然,在那个时候,纽兰海军没有挑战帝国海军的资本。

现在,纽兰海军能够在东望洋上部署5艘航母,甚至是6艘,只有3艘航母的第41特混舰队未必顶得住。

当前这个局面,说得直接点,也就是两头不顾。

这还不是全部。

要说的话,其实在帝国的战略计划中有针对这种局面的预案。

变被动为主动,在局势完全失去控制之前,通过主动出击来改变战略态势,或者说让局面变得对帝国有利。

简单的说,就是调集所有的兵力,主动找纽兰海军决战,在必要的时候甚至可以考虑采用偷袭的方法。哪怕再不济,也能够奔袭望夕运河,通过炸毁运河船闸来阻止纽兰海军迅速向东望洋增兵。

只有在稳住了东望洋的局面之后,才会考虑让第61特混舰队驰援梵炎洋。

当然,如果有把握,甚至可以像上次大战那样,首先在梵炎洋取得决定性胜利,再回头来对付纽兰共和国。

可问题是,这一套战略,根本算不上秘密。

早在十多年前,也就是波伊战争结束,帝国海军的发展受到限制,军情局就获得了可靠情报。

纽兰海军已针对帝国海军做出的战略调整,全面修改了战略计划。

其中关键,就是利用梵罗国牵制帝国海军,然后寻找机会歼灭帝国东望洋舰队,夺取东望洋的制海权,并且攻占霍瓦依群岛。至于是否继续打下去,则要看交战情况,特别是双方兵力对比。

纽兰海军有明确的目的。

在开战后,首先夺取制海权,然后攻占霍瓦依群岛。

如何达到这个目的?

要说的话,这不是什么秘密。

如果帝国海军把重兵留在东望洋,那就是以逸待劳,等帝国海军找上门去,再依托本土优势击败帝国海军。

纽兰空军拥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能击溃任何靠近其本土的舰队。

如果帝国海军向梵炎洋增兵,先解决后顾之忧,纽兰海军就主动出击,争取在霍瓦依群岛的附近打一场歼灭战。

其实,这也是纽兰空军坚持发展重型战略轰炸机的关键所在。

像B-52H与B-1B这类重型战略轰炸机,能够挂载数十枚反舰导弹,对6000千米之外的舰队发起攻击。

这个打击范围,足够覆盖霍瓦依群岛。

可见,纽兰海军的作战方案也很有针对性。

现在摆在帝国当局面前的问题是,到底是主动出击,还是首先稳住梵炎洋。

其实,林世平更倾向于后者。

不是说怕跟纽兰共和国交战,而是现在没有能战胜纽兰共和国的绝对把握。

问题,其实就出在了情报上。

因为军事卫星系统遭到西陆集团攻击,损失了约三分之二的侦察卫星,所以帝国已经无法对望夕运河保持24小时不间断的监视。而在茫茫大海上搜寻纽兰舰队,那就更加的不靠谱了。

不要忘了,帝国海军已经放弃在北夕落洋上唯一的海军基地。

现在,只有几艘潜艇在北夕落洋活动。

也就是说,不要指望安排潜艇去执行侦查任务。

至于军事卫星补网发射,以目前进度,至少需要3个月,最多需要4个月,才有可能恢复到战前水准。

连纽兰舰队在哪里都不知道,谈什么长途奔袭?

再说,5艘航母就够了?

如果是要去东北东望洋,也就是靠近纽兰西海岸的海域作战,首先要考虑的其实是纽兰空军的战略轰炸机。

按照第51特混舰队的表现,至少要3支三航母战斗群,才有足够的把握。

这等于说,需要等到封存的航母启封,并且形成战斗力,帝国海军才有发动进攻所需的兵力。

这就不是几个月能搞定的了。

按海军提交的计划,最快都需要1年,才能够让第一批封存的大型航母恢复完整的作战能力。

综合这些因素,林世平才在情报文件中强调了一点,纽兰共和国有可能会提前参战。

其实,这也是在暗示周涌涛。

如果第61特混舰队去了梵炎洋,填补第51特混舰队受创产生的空缺,那么就有希望在霍瓦依群岛跟纽兰舰队决战。

这样一来,哪怕只有第41特混舰队,也有不小的胜算。

攻守易势之后,局面自然是大不相同。

防御作战,能够在岸基航空兵掩护下活动,并且借助岸基航空兵的支援,从多个方向上发起攻击。

哪怕纽兰海军派来5艘航母,也不会有多大的胜算。

说得直接一点,纽兰海军强攻霍瓦依群岛,所要面对的挑战,跟帝国海军强攻孤大陆是如出一辙,没什么区别。

抓住机会,或许能够在此取得决定性胜利。

其实,只要能够争取到一年时间,那就足够了。

“梵炎洋这边,怎么办?”

在周涌涛提出问题之后,林世平才转过身。

“如果这里面的推测都是对的,”周涌涛一边说着,一边把已经合上了的文件丢到面前的茶几上。“那么在纽兰共和国参战的时候,梵罗国就会向我们宣战,而我们在那边的兵力无法顶住梵罗国的进攻。”

“巴铁不至于那么差吧?”

林世平这么说了后,周涌涛笑了起来。

做为专门负责军事情报的军情局局长,竟然搞不清楚盟友的情况!

当然,林世平也不是不了解,只是用了比较委婉的方式表达对盟友的质疑。

“往根本上讲,其实还是时间的问题。只要能多争取到一些时间,哪怕一个月,情况也大不相同。”

这次,周涌涛微微点了点头,表示明白林世平这番话的意思。

只要击败了伊拉克,现在部署在波沙湾那边的兵力,就能稳住南方次大陆,即便无法击败梵罗国,也能够顶住梵罗国的进攻。

因为梵罗国还没实现工业化,甚至连工业化的门槛都没有跨过去,没有打持久消耗战的资本,所以只要能稳住局面,然后再拖上一段时间,该方向就不再是问题,至少不会消耗太多的兵力。

以守成为目的,主要是依靠巴铁军队,帝国要做的,也就是派几个师过去,充当战略预备队。

当然,前期还要负责夺取制空权。

总而言之,在战略封锁到位的情况下,帮助巴铁战胜梵罗国,在军事层面上不存在太大的挑战性。

那么,如何才能获得这一个月的时间?

这也是整份情报文件的核心内容。

派第61特混舰队去梵炎洋,梵罗国当局在感到切身的军事威胁之后,必然会要求纽兰共和国率先向梁夏帝国宣战,并且采取实质的军事行动,比如在东望洋上发动进攻,才会考虑向梁夏帝国宣战。

要说的话,这或许还是梵罗国参战的先决挑战。

如此一来,纽兰海军只是调兵遣将就要半个月,算上其他的准备工作,至少需要20天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帝国海军要做的,其实也就是争取到另外10天。

怎么争取?

让第41特混舰队主动后撤,避免跟纽兰海军决战!

道理也很简单。

只要第41特混舰队还在霍瓦依群岛附近活动,纽兰海军就绝不会攻打霍瓦依群岛,纽兰共和国甚至不会在偷袭得手之前向梁夏帝国宣战,或者说,纽兰共和国会以偷袭的方式向梁夏帝国宣战。

总而言之,只要第41特混舰队还在,就有很大把握争取到10天时间。

当然,林世平还强调了一点。

受局势的逼迫,在确实没办法找到第41特混舰队,或者说没有获得跟第41特混舰队决战的有利条件,纽兰共和国很有可能把矛头转向霍瓦依群岛,比如首先通过战略轰炸摧毁霍瓦依群岛上的军事设施。

在霍瓦依群岛上的军事基地全都瘫痪之后,第41特混舰队也就丧失了依托的靠山。

如此一来,让第41特混舰队主动后撤,其实就是逼迫纽兰共和国强攻霍瓦依群岛,打一场硬仗。

就算纽兰空军用有上千架战略轰炸机,也需要大量时间才能摧毁群岛上的军事设施。

当然,还能消耗纽兰空军的作战能力。

为此,在情报文件里面也提到了一点,即需要加强霍瓦依群岛的防御部署,特别是防空系统。

纽兰空军有足够多的战略轰炸机,也有足够的巡航导弹。

打起来后,现在部署在霍瓦依群岛上的那几套防空系统,肯定顶不住!

不过,林世平提出的这套方案的核心,其实是战略收缩。

在纽兰共和国参战的情况下,以帝国现今状态,在完成战争动员之前,无论如何都无法守住现在这条战线,或者说是控制现在的势力范围。要保住核心区域,就必须在次要方向上做出退让。

这是很理智的决定,也只有林世平这样的情报官员,才能够保持理智。

之前,秦风烈这些军方要员,没一个提到战略收缩。

显然,这也是林世平受到重视的关键所在。

沉思一阵,周涌涛才长长的叹了口气。

“你觉得,谁去指挥第41特混舰队最为合适?”

林世平很惊讶,因为第41特混舰队有自己的指挥班子,更因为这样的问题轮不到军情局局长来发言。

“就我俩,算私下讨论。”

林世平点点头,又思索一番,说道:“白华伟是不是已经去了珍宝港?我觉得,他就很合适。”

“他在第31特混舰队。不过说能力,他确实是理想的人选。”

这次,林世平没有接话,因为他知道周涌涛的意思。

白华伟有才能,可是太年轻,而且在外人眼里,他是白止战的小儿子,多少有点“纸上将军”的味道。

不过要说的话,白华伟也是白止战的几个儿子当中,最有才能的一个。

此外,他现在还是海军上校。

“行,这件事我再考虑考虑。”

“有新的消息,我再来找你。”

周涌涛也没再耽搁,把林世平送出了书房。

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461章 见好就收第544章 反复商量第142章 来自北面第120章 打赌第452章 绝境反击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70章 生死一线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297章 及时雨郑江明第395章 面面俱到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125章 突袭得手第322章 严阵以待第223章 飞来横祸第142章 福兮祸兮第193章 挑拨离间第574章 难题第605章 新的消息第641章 生生不息第219章 满目疮痍第57章 先驱第214章 惨兮兮第69章 战术反击第199章 战略方案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160章 大胆前出第166章 一语成谶第162章 暴露行踪第219章 满目疮痍第18章 铜墙铁壁第594章 折中方案第544章 反复商量第426章 突出重围第415章 风雨飘摇第81章 擒贼擒王第334章 全面铺开第48章 一锤定音第48章 一锤定音第29章 大局已定第34章 蜂拥而入第551章 超级轰炸机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51章 低空霸主第326章 连番挑衅第252章 摧枯拉朽第82章 反击行动第341章 刘向真出手第232章 特制燃烧弹第15章 虎落平阳第540章 第二战场第263章 老交情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193章 接二连三第274章 人海战术第98章 初来乍到第227章 海航出手第12章 前线备战第179章 空天战力第43章 讨教第542章 联席会议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556章 一帆风顺第180章 旁观者清第136章 返璞归真第479章 策划第242章 死神镰刀第53章 全线溃退第128章 厉害角色第229章 运乎命乎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101章 黯然离开第296章 总统的担忧第587章 运气因素第21章 耻辱第274章 盖世英雄第151章 声东击西第306章 把话挑明第587章 运气因素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13章 预料之中第158章 去向成谜第23章 灭顶之灾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112章 必死信念第415章 风雨飘摇第348章 第一滴血第504章 潜艇的发现第7章 击沉第608章 标新立异第12章 赌徒的舞台第232章 干上一场第133章 内在关系第353章 快准狠第122章 运气第516章 提前出动第78章 前仆后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