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合围到位

18日的夜间,也就是在重新发动进攻的当天,刘尊山指挥的突击部队就已推进到纳西里耶郊外。

按照丁镇南的部署,第5陆战师在当天下午调动战役预备队,通过空中突击占领了纳西里耶郊外,紧挨着一号公路的一块开阔地,在构筑防线之后,还平整出了一条野战跑道,为运输机提供了起降场地。

在突击部队赶到前,由丁镇南安排的30多架战术运输机就把大约700吨弹药物资送了过去。除了给突击部队提供补给之外,还给守卫该地的空中突击部队送去了扩建营地所需的设备。

此后,这座营地还围绕野战机场进行扩建,成为从巴士拉到巴格达交通运输线上的一个关键结点。

按照帝国陆军后来做的规划,该营地将扩建成一座综合军事基地,并且用刘尊山的名字命名,即“尊山综合保障基地”,野战机场也扩建成为能够供大型运输机与作战飞机起降的正规机场。

在攻打巴格达的作战行动中,该基地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是空运到这里,然后送到前线的作战物资,就占到了消耗总量的三分之一。靠前部署的战术飞机,以即陆军与陆战队的武装直升机更为进攻行动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还有数千名伤员在此搭上飞机,被及时送往后方进行救治。

至于守卫该基地的部队,在后来增加到一个步兵旅。

等波沙湾战争结束,该基地还成为联军控制伊拉克中部地区的立足点,最多的时候驻扎了近10万名官兵。

到19日下午,刘尊山指挥的突击部队到达杰利拜。

因为在沿途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抗,海军航空兵与陆战队航空兵在19日的白天,恢复了空中支援,陆战队航空兵还向纳西里耶的野战基地部署了几架武装直升机,为突击部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援,所以突击部队在杰利拜停留了不到2个小时,主要是为坦克战车补充燃油与弹药。

天黑之前,突击部队就再次出发。

正是如此,在20日天亮前,突击部队就已经推进到鲁迈拉郊外。

其实,在突击部队到达之前,由丁镇南安排的运输直升机已经把一个营的步兵送到了鲁迈拉郊外。

关键,这些步兵还跟守卫鲁迈拉的伊拉克军队遭遇,发生了战斗。

虽然得到空中支援,但是在缺乏装甲力量的情况下,只有轻武器的步兵最多就只能守住阵地。

等到刘尊山率领的突击部队到达,局面才有所改观。

到此,刘尊山已经完成了由丁镇南安排的作战任务。

鲁迈拉距离巴士拉不到40千米,是巴士拉的卫星城镇,推进到鲁迈拉也算是到达了巴士拉郊外。

到了20日的上午,在突击部队强攻鲁迈拉的时候,在科威特城北面登陆的2个步兵营总算做好准备。

也就是100多台履带式装甲战车,且主要是陆军的BZ-68型装甲输送车。

在陆战队,特别是步兵部队,并没有配备步兵战车,使用的是两栖突击车,反到有不少的装甲输送车。

当然,这也跟陆战队的作战环境有关。

在陆战队的编制体系内,有浮渡能力,能够把人员从登陆舰直接送上海滩,还能够提供一定装甲防护的两栖突击车,就相当于陆军的步兵战车。因为主要在滨海地区作战,所以陆战队不需要专门的步兵专车。

至于BZ-68系列装甲输送车,在陆军与陆战队里面,扮演的都是战地出租车的角色,也就是把作战人员从后方送往前线,尽可能降低在输送途中遭受的伤亡,并不承担伴随坦克作战之类的战斗任务。

在战术层面上,BZ-68取代的军用吉普车。

虽然更加昂贵,速度慢得多,但是BZ-68是货真价实的履带车辆,野外行驶行能远在吉普车之上。

也就是BZ-68,让帝国陆军的步兵真正获得了能跟随坦克推进的野战能力。

正是如此,装甲输送车成为装备数量最多的履带式装甲车量。

BZ-68式,这种在波伊战争之前研制采购,战斗全重不到15吨,最多能够搭载2名乘员与10名载员的装甲输送车,不但在过去的20多年里生产了大约5万辆,装备包括帝国陆军与陆战队在内的数十个国家的军队,而且现在都是帝国陆军的主要运输平台,还发展出了数十种改进型。

比如搭载120毫米迫击炮的自行迫击炮车。

此外,还有安装了炮塔,配备30毫米机关炮的步兵战车型。

BZ-68能够有如此大的产量,而且得到那么多国家采购,不是因为新能足够好,而是足够的便宜。

要说的话,BZ-68的性能根本就算不上好。

为了控制重量,更为了降低成本,在D型之前的BZ-68只有车体正面能够抵挡13毫米枪弹,侧面防护强度只能抵御8毫米枪弹,而后部车体连8毫米枪弹都挡不了,可以说是相当的脆弱。

在进行了大改,从D型开始,在把战斗重量增加到16.5吨之后,防护行能才稍微提高了一点点,不过也只是侧面能够抵抗13毫米枪弹,正面要在披挂了附加装甲之后才能应付从500米外打来的20毫米炮弹。

其实,这个防护算不上突出。

即便是最新改进型,即BZ-68H,也挡不住西骆沙的RPG-7火箭弹,甚至能够被40毫米破甲榴弹打穿。

只是,低廉的价格掩盖了所有的缺陷。

BZ-68的初期型号,外贸单价仅6万金元,相当于同时期步兵战车的五分之一,连主战坦克的零头都不到!

关键还有,BZ-68能完成大约75%的战场输送任务。

简单的说,只有25%的战场输送任务需要由步兵战车来承担,比如搭载步兵随主战坦克作战。

用五分之一的价格获得75%的作战效能,这个效费比不是一般的高。

此外,BZ-68也不是一无是处。

比如,车体里面能够储存4枚重型反坦克导弹,只是得由搭载的步兵使用,在投入战斗之前得花几分钟时间做准备。虽然反坦克作战能力不如步兵战车,但是在有所准备的情况下依然能对坦克构成威胁。

在两伊战争中,特别是初期,波伊军队用缴获的BZ-68执行过反坦克任务,还取得了不错的战果。在阿巴斯攻防战期间,波伊军队就用BZ-68搭载的反坦克小组,在一场伏击战中歼灭了伊拉克的一个装甲旅。也就是这场战斗,让反坦克导弹获得全世界认同,成为对付坦克的头号利器。

因为坦克在反坦克导弹面前显得不堪一击,还引发了“坦克无用论”。

щщщ t t k a n C ○ 当然,只要肯花钱,还能够把BZ-68改造成反坦克平台。

其实,就算是后期的改进型,比如BZ-68H,外销单价也在30万金元之内。同时期的步兵战车都在100万金元以上,主战坦克更是超过200万金元,因此其价格相对来说依然非常便宜。

正是如此,BZ-68才成了东方集团装备数量最多的装甲平台。

虽然BZ-68的性能不算突出,但是总比没有强。

相比,陆战队反到更倚重BZ-68。

原因无二:BZ-68具有浮渡能力。

使用履带划水推进,水上行进速度能达到每小时5千米。如果装上螺旋桨,水上行进速度能提高一倍。

BZ-68大受欢迎的原因,其实是能以相对安全的方式把部队送上前线。

在获得这批装甲输送车之后,2个陆战队的步兵营开始向巴士拉方向推进,并且在当天下午就越过边境线,占领了3号公路旁边的塞夫万,完成对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的包围行动。

虽然在17日的战斗中,科威特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就已经被击溃,但是仍然有不少散兵游勇滞留在科威特境内,其中一些已经重新组织了起来,而且正沿着3号公路,缓慢的向北行进。

没有车辆,也不敢使用车辆,只靠两条腿,还是在沙漠里面,前进速度很缓慢。

因为敌人几乎都是小股活动,少的几十人,多的也就一百多,连排级规模,还没有值得一提的重武器,所以联军司令部没有安排空中打击,也没有那么多作战飞机来对付这些散兵游勇。

不要忘了,战术航空兵只有海军的几百架上岸的舰载机。

只是,也绝对不能放走这些入侵科威特的敌人。

按联军总司令,也就是施授良上将下达的命令,必须全歼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一个敌人都不准放走。

这不是单纯的军事任务,而是有更重大意义的政治任务!

正是如此,2个陆战队步兵营的首要任务,就是守住塞夫万,消灭从南面涌来的伊拉克溃兵。

当然,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任务。

在20日夜间,占领塞夫万的第553陆战步兵营就离开了塞夫万,沿着边境线开始向东推进。

按丁镇南做的安排,该营是去攻占法奥港,并且控制从法奥港到巴士拉的公路。

占领法奥港基本上没有难度可言。

在17日,海军的火力支援编队,那4艘“炎海”级战列舰,就已经用数千发400毫米巨弹把这座港口轰成了废墟。

按照可靠情报,在18日的夜间,驻守该地的伊拉克军队在摧毁基础设施,并且在港湾里面布设水雷之后,就撤往了巴士拉,等于放弃了这座已经成为废墟,而且根本就守不住的港口。

不过,对联军来说,法奥港非常重要。

其实,这也跟调整了的作战计划有关。

按照最初计划,也就只是光复科威特,歼灭入侵科威特的伊拉克军队,以及顺带摧毁摧毁以防空网为主的国防体系,就不用攻占法奥,依靠沙乌地的达曼港,还有科威特城就能支撑起后勤保障体系。

要攻占伊拉克全境,就必须攻打与占领法奥港,而且得利用这座港口。

道理也很简单,从科威特到伊拉克的公路肯定会在战斗当中遭到破坏,需要一座距离战场更近的港口!

此外,法奥是伊拉克唯一的滨海港口,由法奥港到巴士拉的公路紧挨着波伊国边境。

占领法奥港与控制法奥港到巴士拉的公路,跟针对波伊国的军事部署有关。

用施授良的话来说,占领法奥港,其实是在警告波伊国,让波伊国当局不要在这个时候为伊拉克火中取栗。

真打起来,帝国军队能像攻打法奥港那样,占领或摧毁波伊国的所有港口。

哪怕波伊国的领导人没读懂这个警告信号,并一意孤行,今后也能够依托法奥港攻打低地省。

要说的话,这也是一个政治任务。

当然,几乎没难度可言。

在滨海地区作战是陆战队的强项,更何况火力支援舰队就在附近,并没有撤走,随时能为陆战队提供火力支援。

不说别的,只是4艘战列舰就足够了。

在地面上,还没有能挡住400毫米巨弹的防御工事!

●Tтka n●¢ ○ 之前,也就是没法抵挡战列舰的直接炮火打击,守卫法奥港的几千名伊拉克官兵才不得不撤往巴士拉。

其实,这也是安排登陆舰送去几十辆两栖突击车的关键所在。

在伊拉克南部,也就是两河河口地区,以沼泽为主,几乎就没有道路,而且地面非常的松软。

哪怕是履带式战车,也未必能够顺利通过。

相对而言,陆战队的两栖突击车其实是理想的选择。

两栖突击车不但能够直接在水上航行,而且采用宽履带,也不是很重,正常行驶时的压强非常低,更适合在地面松软的沼泽地区活动。事实上,在滨海地区,最为常见的也就是红树林沼泽。

陆战队一直不喜欢主战坦克,也与此有关。

说得直接一点,要不是别无选择,不可能为了陆战队的需求专门研制一种中型坦克,而且陆战队有到内陆去作战的任务需求,要不然,陆战队司令部怎么都不可能选择战斗全重高达56吨的ZT-99AL。

不考虑资金的问题,陆战队更加愿意装备战斗全重在40吨,甚至35吨以内的中型或者轻型坦克。

当然,陆战队的解决办法就是采购运载能力达到60吨的气垫登陆艇。

因为沿途根本没有敌人,所以在21日的清晨,第553陆战步兵营到达了法奥港北面。

随后,一支侦查小队进入法奥港,发现伊军已经放弃了这座港口。

不管怎么样,到了21日的上午,从中路与东路发动进攻的两支部队,都已经完成作战任务,到达巴士拉郊外。

在完成对巴士拉的合围之后,剩下的也就是强攻这座伊拉克人口第二多的大城市了。

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54章 南环计划第253章 攻坚利器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1章 平民军官第350章 替死鬼第367章 初具规模第420章 第三套方案第42章 戛然而止第583章 尽力而为第29章 大局已定第511章 要害第242章 死神镰刀第449章 等待机会第527章 电磁对抗第15章 虎落平阳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213章 紧急回国第511章 要害第560章 虚晃一枪第472章 根源所在第6章 情报头头第347章 自杀式攻击第52章 祸根第412章 妄想的和平第455章 远征舰队挨炸第300章 哥斯拉第600章 斯班王国参战第270章 帝国的恩怨情仇第335章 最终的推测第67章 犀利无匹第318章 年轻人的眼界第230章 别的可能第581章 多管齐下第62章 再相逢第367章 初具规模第207章 胜乎败乎第273章 苦命的公主第182章 暗夜凤凰第450章 第一个准确判断第506章 强攻第46章 战略要地第186章 神助攻第555章 西进第一枪第223章 飞来横祸第43章 大战之局第98章 围追堵截第279章 锦上添花第501章 突击得手第195章 发飙第476章 准备阶段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168章 鲸吞蚕食第511章 要害第219章 满目疮痍第639章 新的威胁第71章 改变打法第4章 一发入魂第33章 踹门之战第18章 铜墙铁壁第536章 狼群出动第45章 主动撤离第209章 生不逢时第39章 免死金牌第286章 私下的讨论第282章 内在因素第298章 三次机会第191章 提前开始第241章 盟友助力第409章 当务之急第136章 险象环生第43章 讨教第192章 抢先攻击第251章 天命所归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312章 不再等第235章 决战时间第146章 主炮开火第533章 变通之法第357章 如法炮制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181章 情况有变第67章 犀利无匹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186章 神助攻第232章 干上一场第13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176章 这是幻觉吗第8章 试探虚实第564章 底气所在第26章 怪人第20章 全能人才第568章 围困战第561章 顾虑成真第94章 铁血首辅第595章 帝国野心第152章 有惊无险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363章 全都是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