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来自北面

“报告!”

通信参谋突然出现,还大喊一声,把盯着地图沉思的白华伟吓得连着哆嗦了好几下。

没有等他开口,站在旁边的刘尊岭少将就转过身去,从面色尴尬的通信参谋手上接过了电文。

刘尊岭是第四十一特混舰队的参谋长。

此外,他是刘向真的小儿子,也就是刘尊山的同族兄长。

在白华伟到来之前,一直是由他指挥第四十一特混舰队。

至于电文,很传统,甚至有点复古的味道。跟过去不同的是,内容是用喷墨打印机打上去的。

迅速扫了一眼,刘尊岭就把电文递给了白华伟。

由珍宝港驻军司令部发来的消息,已经确认在东北方向上的战斗当中,遭遇了纽兰海军的舰载战斗机。

电文当中明确提到,这次是飞行员的目击报告。

也就是说,这份情报有极高的可信度。

纽兰海军的F-14战斗机出现在距离霍瓦依群岛不到1000千米的地方,还在100多千米之外,用远程空空导弹发起攻击,不但击落了护航的重型战斗机,还击落了正转向规避的预警机。

这些重型战斗机来自纽兰西海岸?

看完电文,白华伟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面前的海图上。

虽然在“贺永兴”号上,已经用大型投影屏幕取代了传统的海图,但是在“陈炳勋”级前5艘上,依然是传统海图。

其实就是一块壁板,用防水材料制成的海图就挂在上面。

跟海图桌相比,壁板占用的地方更小,而且不需要弯腰埋头,即便盯着看上几个小时也不会腰酸背痛。

刘尊岭走上去,用水墨笔在海图上圈出了一片扇形海域。

他没有做解释,也不用解释。

如果情报没错,搭载那些F-14战斗机的纽兰航母就在刘尊岭圈出来的那片海域里。

刘尊山的这个举动,其实是在告诉白华伟,他并不相信那些战斗机来自纽兰西海岸。

派岸基战斗机奔袭数千千米,至少要进行3次空中加油,还得出动大型加油机,那么有什么理由不用空军的重型战斗机?

相对于海军舰载战斗机,空军的重型战斗机明显更适合执行这类任务。

再说,纽兰空军的F-15并不比海军的F-14差。

不说别的,F-15进行空中加油的效率更高。

为海军的F-14提供服务,还要出动安装软管加油系统的KC-135,无法使用加油效率更高的KC-10。

只是,白华伟考虑的并不是这个问题。

“你觉得,纽兰海军为什么要把舰队放在北面?”

白华伟问出来之后,刘尊岭朝他看了一眼,不过并没有开口回答,随后又把目光转向了海图。

显然,这是一个不好回答的问题。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纽兰海军的目标都是,而且只是夺回霍瓦依群岛。

虽然在地理位置上,纽兰本土的纬度更高,霍瓦依群岛在其本土西南,但是从军事的角度看,纽兰海军要想用最小的代价夺回霍瓦依群岛,就得从东南方向发动进攻,而不是东北方向。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

比如,霍瓦依群岛的整体走向是从西北到东南,面积最大的几座岛屿都在东南。如果选择从东北方向发动进攻,就要直接面对东边的几座大岛,也就需要投入更多的兵力。如果从东南方向发动进攻,不但能够避开部署在其他岛屿上的防御部队,还能选择防御较为薄弱的地点发起突击。

不过,关键其实是北面的阿拉斯地区,准确的说是属于阿拉斯地区的阿留群岛。

前面已经提到,早在100多年之前的始武大帝时期,帝国击败当时的骆沙帝国,获得了包括阿拉斯在内的极北地区。只是受国力限制,帝国没能及时出兵占领远在北孤大陆西北角的阿拉斯地区。当时的纽兰联邦趁虚而入,出兵占领与控制了阿拉斯地区。直到第二次全球大战后期,帝国才出兵夺回了阿拉斯地区,还将其设为第四十五个行省级辖区,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严格说来,帝国没有夺回整个阿拉斯地区。

在枫叶国的西海岸外面,紧挨着纽兰共和国的门户群岛,直到现在都由纽兰共和国实际控制。

这也成为了纽兰共和国宣称拥有阿拉斯地区主权的一大依据。

阿拉斯地区的主要问题,其实是人烟稀少。

虽然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帝国一直在鼓励向阿拉斯地区移民,比如为长期生活在阿拉斯地区的移民免除个人所得税,为当地居民提供生活补贴,后来甚至无条件的为任何去当地定局的帝国公民提供5平方千米的土地,但是相对恶劣的天气,以及严酷的生存环境,帝国当局的鼓励政策依然显得不够给力,至少不足以打动帝国民众,移民政策产生的效果可以说是微乎其微。

直到现在,整个阿拉斯地区的居民都还不到500万!

跟已经达到10亿的人口总量比,这点居民显然太少了。

此外,在这500万居民当中有大约300万住在南部地区,也就是阿留群岛南端的几座岛屿上。

至于北部地区,几乎全是人迹罕至的雪原。

由此可见,阿留群岛是阿拉斯地区的核心所在。

由阿拉斯地区进军北孤大陆?

显然,这是纸上谈兵才有的想法。

虽然阿拉斯地区是北孤大陆的一部分,东边就是枫叶国,而且其东南的门户群岛邻近纽兰共和国的西海岸地区,但是在极北地区与阿拉斯地区之间,隔着一条几十千米宽,常年风急浪高的海峡。

关键还有,从帝国本土核心地区到阿拉斯地区,没有铁路与公路,只能走海运。

此外,从阿拉斯地区到纽兰共和国西海岸地区,哪怕是到枫叶国,同样没有具有军事价值的道路,依然只能走海运。

既然是走海运,有什么理由不选择霍瓦依群岛,而是去环境恶劣的阿拉斯地区?

对纽兰共和国来说,阿拉斯地区同样是一片难以逾越的死地。

从阿拉斯地区攻打帝国本土,同样是纸上谈兵。

只是,也不能说阿拉斯地区毫无价值。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帝国耗费大量的资金,在阿留群岛南部的几座岛屿上,建造了数座综合军事基地。

主要就是空军基地与海军航空兵基地。

利用这些基地,尤其是部署在这些基地里的反潜巡逻机,帝国海军在此打造了全球最为严密的反潜网。

简单的说,从阿留群岛往南,一直到霍瓦依群岛最西边的中转岛,沿着贯穿北东望洋的皇帝海山,建立起了一条以海底声纳基阵为主,由反潜巡逻机与反潜舰艇加强,隔断整个北东望洋的反潜壁垒。

这条看不见的壁垒,是帝国核心利益圈的外围防线。

关键就是,在霍瓦依群岛以北的北东望洋,一直到阿留群岛,就没有几座岛屿。

在第二次全球大战期间,帝国海军的潜艇就充分利用了这个地理因素,通过北东望洋前往纽兰本土西海岸附近海域执行破交任务。也就是在此期间,帝国海军发现了一个秘密,即源自西东望洋,流经了狭夷本土,沿千岛群岛与阿留群岛向东而去,最终到达北孤大陆西海岸的北东望洋暖流。

利用这条平均速度在5节左右的暖流,潜艇能够减少大约五分之一的航渡时间。

到了战后,北东望洋更是成为帝国潜艇与纽兰潜艇斗法的天堂。

当然,从巨大陆东部地区到北孤大陆西海岸的最短航线就要经过北东望洋。

高峰时期,也就是波伊战争期间,在北东望洋活动的帝国潜艇与纽兰潜艇,加起来超过了100艘!

帝国海军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潜艇事故就发生在这里。

虽然帝国海军对外宣称,导致“蛟鲨”号失事沉没的原因是氧气泄漏,但是这么说只是为了应付民众,真实原因是一次差点引发第三次全球大战的潜艇对抗,“蛟鲨”号的对手就是一艘纽兰海军的攻击潜艇。不是纽兰潜艇用鱼雷击沉了“蛟鲨”号,而是“蛟鲨”号在对抗的时候,超过了最大潜深。

当然,纽兰海军的损失也很巨大。

在北东望洋的海底,至少有3艘纽兰海军的大型攻击潜艇的残骸,以及约400名官兵的遗骸。

按照传闻,至少有1艘纽兰潜艇在对抗中被帝国潜艇用鱼雷击沉。只是因为综合实力远不如帝国,如果开战肯定会战败,没有任何的胜算,所以纽兰海军才忍气吞声,没敢大张旗鼓的对外宣传。

相对而言,北东望洋对帝国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换句话说,帝国海军在北东望洋是防御的一方。

道理也很简单,纽兰潜艇在通过北东望洋之后,就能对从帝国本土到霍瓦依群岛的海运航线构成威胁。再向西,还能对狭夷皇国实施战略封锁,甚至能够对帝国在东南地区的海运航线构成威胁。

相反,在北东望洋这边,纽兰共和国并没有值得一提的战略航线。

到了现在,准确说是在潜射巡航导弹诞生之后,北东望洋的战略价值更加突出。

纽兰潜艇只需要航行到狭夷皇国本岛以东海域,就能用射程超过1500千米的潜射巡航导弹袭击帝国本土。

为此,纽兰海军专门建造了巡航导弹潜艇。

这种潜艇,能够搭载168枚潜射巡航导弹,而且在做好准备的情况下,能在接到命令之后的5分钟内,把这些导弹全部发射出去。如果14艘巡航导弹潜艇同时发起攻击,哪怕只有80%的巡航导弹成功发射出去,也能打击1800多个目标。理论上,足够摧毁帝国本土任何一个方向的全部战略目标。

何况,纽兰海军还有几十艘同样能使用巡航导弹的大型攻击潜艇。

这些潜艇同时出动,且同时发动攻击,就算是帝国海军,也未必能够招架。

正是如此,在波伊战争之后,帝国投入上百亿金元,在北东望洋打造了全球最完善,也是最庞大的反潜网。

其中,最关键的支撑点就是基斯岛上的海军航空兵基地。

这座基地,拥有3条长度超过3000米的甲级军用跑道,其中一条还宽达90米。最多能够容纳数百架作战飞机,帝国海军长期在此部署了上百架反潜巡逻机,以及至少一个舰载航空兵联队。

大战爆发之后,部署在该地的反潜巡逻机已经增加到150架。

此外,在附近的岛屿上还有几座大型综合基地,比如乌木岛上的空军基地。

这座岛屿在基斯岛东边几百千米之外,该军事基地属于空军,也是距离纽兰本土最近的空军基地。在和平时期,部署在该基地的是一支战略侦察机大队,有几十架战略侦察机。在大战爆发之后,空军向该基地增派了一支由4架大型预警机、4架电子侦察机与40架重型战斗机组成的远征混成联队。

在总体上,帝国在该方向上依然是以防御为主。

相对而言,纽兰共和国在北东望洋上对防御的要求就不是这么突出了。

虽然在理论上,帝国空军可以利用阿留群岛上的军事基地对纽兰本土实施战略轰炸,只是在基斯岛与乌木岛就能够部署数百架战略轰炸机,但是相对霍瓦依群岛,来自阿留群岛的威胁并不是很突出。

关键就是,阿留群岛这边没有像样的大型港口。

因为缺乏港口,后勤保障的难度极大,所以阿留群岛没资格充当战略打击的支撑点。

从纽兰共和国的立场看,既然只能立足于本土,依靠部署在本土的截击机应付帝国空军的战略轰炸机,就没有理由把阿留群岛当回事。毕竟面对西南与面对西北,都得依靠重型战斗机。

再说,如果帝国打算对纽兰本土实施战略打击,也会把轰炸机部署在条件更好的霍瓦依群岛。

此外,调集重兵攻打阿留群岛的难度同样巨大。

只是恶劣的气候就能跟进攻部队制造大量麻烦。

在登陆成功后,还要面对缺乏港口的问题。

如果后勤保障不够给力,就算打下了,也未必能够守住,更别说顶住肯定会到来的战略反击。

即便是在上次大战当中,帝国海军也是在取得了东望洋的绝对制海权,打垮了纽兰海军之后,才出兵阿留群岛。

正是如此,没人觉得纽兰军队会出兵攻打阿留群岛。

其实,在过去几十年里制订的作战计划中,都不太重视阿留群岛,至少没有将其当成主战场。

即便是从政治角度来看,纽兰当局也没有理由在收复霍瓦依群岛之前进军阿留群岛。

那么,纽兰舰队为什么要去北东望洋?

第398章 全是佯攻第107章 极端手段第418章 狡猾的丘尔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193章 接二连三第458章 左右开弓第126章 敌人反击第123章 环环相扣第432章 新三件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第207章 胜乎败乎第29章 初见监造长第13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71章 改变打法第159章 箭已离弦第382章 贵而无当第381章 中流砥柱第252章 摧枯拉朽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87章 防空中坚第76章 临时变更第99章 战略欺骗第263章 老交情第250章 各为所战第175章 转攻为守第126章 以身作饵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205章 宿醉醒来第96章 战争机器启动第147章 天罗地网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67章 军人的价值第274章 盖世英雄第1章 平民军官第563章 攻敌不备第612章 出征第553章 海军基地第163章 局势明朗第614章 最后一次远征行动第13章 预料之中第390章 小心眼第42章 戛然而止第84章 天马行空与脚踏实地第213章 紧急回国第163章 神之转向第233章 群龙无首第370章 必须咽下的鸡肋第114章 突发事件第135章 超级航母第180章 赶尽杀绝第91章 敌机来袭第87章 挨炸第48章 大战爆发第34章 蜂拥而入第143章 黄粱一梦第385章 凑热闹第87章 挨炸第572章 关键之战第90章 绝对主力第188章 空军出手第12章 前线备战第156章 反舰利器第174章 双管齐下第63章 协同作战第512章 真相大白第28章 风云突变第13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269章 大皇子的心腹第39章 免死金牌第33章 踹门之战第553章 海军基地第563章 攻敌不备第549章 登门求助第29章 大局已定第579章 大胆猜测第81章 擒贼擒王第631章 解脱第523章 蒙混过关第61章 劲敌出现第121章 自力更生第192章 时过境迁第41章 天赋的天花板第366章 谁输谁赢第410章 帝都风云第578章 重大消息第245章 空中炮艇第243章 突击开始第334章 全面铺开第137章 拣来的大便宜第136章 返璞归真第514章 奥援第503章 骚扰袭击第40章 全票通过第422章 时间紧迫第222章 心腹大患第586章 精确轰炸第429章 合理推断第255章 三杯茶第171章 引领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