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 锦上添花

按照丁镇南制订的作战计划,12月15日凌晨0点是发起进攻的最后时限。

为此,在12月14日的深夜,付卫民下达命令,强攻焦特布尔的战斗打响。

这确实是一场苦战。

虽然在此之前,火力准备已经持续了小半个月,只是大规模炮击就进行了4天,用掉数万枚大口径火箭弹,各种口径的炮弹更是不计其数,加上之前持续数日的空中打击,总共摧毁了差不多5万个目标,等于用炸弹、火箭弹与炮弹把市区犁了一遍,但是等第十七装甲师发动地面进攻,开始向城区推进之后,依然遭到梵军的顽强抵抗,在攻入城区之前就遇到了麻烦。

从一开始,这场战斗就打得非常艰难。

为了攻入城区,准确说是在焦特布尔的西郊获得立足点,第174机步旅在炮兵的直接掩护下都用了小半天。接下来,又用了数个小时清理残敌。直到15日下午,第174机步旅才站稳脚跟。

等到第174机步旅进入城区,已经是15日的傍晚。

其他两个方向的情况也一样,在向城区推进的时候都遇到了阻力,耗费的时间远远超过预期。

因为需要吸引梵军主力前来决战,所以在城区东边,采用的是围而不攻的战术。

付卫民定下的基本战术就是围点打援。

就算没有把援军引过来,也可以把城区内的敌人放出来。对付突围的敌人,肯定比强攻城区容易得多。

必须得说,付卫民深刻的理解了丁镇南的用意,知道丁镇南让他“稳打稳扎”的真实目的是歼灭斋普尔这边的梵军,而不是说一定要按计划拿下斋普尔,毕竟用来支援德城的是部署在斋普尔的作战部队。

只要能够歼灭梵军,在哪里打又有什么关系呢?

相对而言,焦特布尔更加的理想。

因为在焦特布尔与斋普尔之间是一片荒漠,根本就无险可守,所以对梵军来说,必须得死守焦特布尔。

丢掉焦特布尔,就肯定守不住斋普尔。

关键还有,在焦特布尔沦陷之后,部署在斋普尔的梵军肯定不敢北上支援德城,也就失去了存在价值。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梵罗高层依然把斋普尔的中央军当成战略预备队,并且对其抱有很大的希望,就必然会让梵军死守焦特布尔,并且不惜一切代价的增援焦特布尔,包括调动与派遣斋普尔的部队。

显然,这也是付卫民采用围点打援战术的依据。

只是,要想让这套战术产生效果,就得痛击焦特布尔的守军,逼迫斋普尔的中央军赶来救援。

正是如此,才花了小半个月进行前期火力准备。

现在看来,仍然算不上充分。

就算摧毁了大部分防御工事,也没打垮梵军的斗志。

第一天的战斗结束之后,付卫民给丁镇南发了一封电报,提到了交战情况,对接下来的战斗做了预测。

显然,以付卫民那种小心谨慎的处事风格,肯定会夸大其词。

与此同时,在乌代布尔那边,第二十四机步师的作战部队已经攻入了城区,攻城作战进入到收尾阶段。

按照前线指挥官的判断,肯定能在17日之前拿下乌代布尔。

第五陆战师的作战部队也已南下,而且第一支主力部队在15日凌晨就已登船,按计划开赴孟湾。

不出意外,第五陆战师的主力部队能在20日之前全部登船。

在15日深夜,收到付卫民的战报时,丁镇南正在通过卫星电话,给还在巴罗达组织陆战队的侯晨晟安排任务。

之前几天,丁镇南的精力全都放在登陆作战行动上。

只是选择登陆地点,就让丁镇南头痛了好几天。

按照最初计划,或者说丁镇南自己的设想,第五陆战师将在梵罗国东海岸最重要的港口城市,冈伽罗河口三角洲的加尔上岸,然后攻占这座地位不亚于孟卖的大城市,并且夺取至关重要的港口。

关键,不止是加尔拥有东海岸地区最大的港口,还跟所处的地理位置有关。

拿下加尔,帝国军队就能沿冈伽罗河逆流而上,并且靠内河航运,解决后勤保障方面的难题。

因为水量极为充沛,水位落差也不大,所以5万吨级货轮能够达到巴特那,2万吨级货轮能够到达勒克瑙。

可见,就算没有铁路与公路,联军也能够沿冈伽罗河向内陆推进。

更加重要的是,冈伽罗平原本身就是梵罗国的核心地区,而且几乎所有大城市都在冈伽罗河附近。控制了冈伽罗河,等于是控制了整个冈伽罗平原,控制了梵罗国最为肥沃的核心地区。

当然,加尔港的吞吐能力也不容忽视。

有了这座港口,能够根除航运方面的所有问题。陆战队也能以加尔为跳板,扫荡整个东海岸地区。

只是,攻打加尔的问题也很突出。

登陆作战难度太大!

加尔其实就是东海岸地区的孟卖,不但是东海岸地区第一大城市,还是梵罗国人口第二多的城市。

按照梵罗官方统计,加尔的居民多达2000万,仅次于孟卖,超过了德城。

其实,加尔一直是梵罗国的历史名城。

一百多年之前,布兰王国的殖民者就是在此登上南方次大陆,并且沿着冈伽罗河向内陆进军,通过蚕食鲸吞等手段,一步一步的控制了整个南方次大陆。在那几十年,加尔还是布梵帝国的行政首都。也就是有了这段历史,加尔才发展成东海岸的头号大城市,以及冈伽罗河流域的航运中心。

占领与控制一座拥有2000万居民的城市,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哪怕没有遭到顽强抵抗,都得投入20万部队。

此外,加尔的城区面积高达上万平方千米,城区内的环境也极为复杂,城市交通非常的落后。

这么大的一座城市,竟然只有3条主干道,城区公路总共还不到500千米。

也就是说,城区内,几乎全是狭窄的巷道。

对机械化部队来说,这简直就是活脱脱的人间地狱。

别说坦克战车,即便是普通军车,都未必能开进那些宽度不到3米的巷道,更别说在遭到袭击后转向撤退。

显然,任何一位指挥官都会竭力避免进入这类城市。

可以选择的话,肯定是围而不攻。

城市规模越大,消耗就越大,因此全面封锁与长期围困,一直是攻打大城市的最有效的战术。

如果必须强攻,也会进行充分的火力准备,然后用坦克与推土机开道。

可惜的是,在登陆作战行动当中,特别是开始阶段,主力部队还没有上岸,还要集中兵力拓展登陆场纵深,根本就没有强攻大城市的可能,而耗费大量兵力去围困大城市,就更加不现实了。

正是如此,在大规模登陆作战行动中,陆战队宁愿在上岸后修建港口,也不愿意直接攻打拥有港口的城市。在第二次全球大战的后期,梁夏帝国与迢曼帝国分道扬镳,放弃攻打纽兰本土的设想,也就是因为在城市密集的纽兰东海岸地区发动登陆作战的难度太大,会遭受惨重伤亡,导致双方在具体战术,尤其是选择登陆地点的问题上发生严重分歧,并且在最后闹得不欢而散。

即便到了现在,大规模两栖登陆作战,依然是“地狱级”难度的进攻作战行动。

当然,丁镇南最初选择加尔,其实是认定梵军的战斗力很差,会一触即溃,因此登陆作战的难度在能够接受的范围之内,而且陆战队在上岸之后有很大把握拿下港口,为围攻加尔打下基础。

只是,西边的战斗证明,梵军还没有到一触即溃的地步。

就算梵军的战斗力确实很差,在代奥格尔,在艾哈迈达巴德,在焦特布尔,都表现出极为顽强的战斗意志。

南方集群那种二流部队,都能够在野战当中坚持那么久,背靠大城市作战的梵军肯定坚持得更久。

那些,在加尔难免不会陷入苦战。

正是如此,在着手拟定具体的作战方案的时候,丁镇南放弃了攻打加尔的念头,重新选择合适的登陆地点。

其实,这也是他让刘尊山留在斯兰的原因。

毕竟,术业有专攻。

虽然丁镇南的指挥才能远远超过了刘尊山,但是做为来自西北战区的陆军将领,丁镇南最不擅长的也就是两栖登陆作战。事实上,在几大战区里面,唯独西北战区没有像样的两栖作战部队。

因为面向阔海,而且阔海南接波伊国,所以在西北战区有一支陆军的两栖部队。

兵力少得可怜,平时只有一个在编率不到60%的步兵旅,而且大部分两栖作战装备都是从陆战队借来的二手货。即便在大战爆发之后,该旅也仅有不到5000名官兵,全都编入了阿斯特拉罕的卫戍部队。

总而言之,在西北战区那边,就没有跟两栖作战有关的行动。

当然,刘尊山是两栖作战的专家。

可问题是,再好的专家,也无法绕过实际问题。

如果不对战略计划做出调整,那么在梵罗国东海岸地区,就没有比加尔更加合适的登陆地点。

关键,其实就是由丁镇南拟定的战略计划。

按照这套计划,在东海岸登陆的主要目的,其实是为了扫荡梵罗国的北部地区,配合西部的进攻行动,完成对梵罗国的战略切割。在扫荡了冈伽罗平原之后,就有希望通过封锁围困来瓦解梵罗国的南部地区。

可见,该战略的核心其实就是沿冈伽罗河逆流而上。

那么,就必须把重点放在河口三角洲。

除了加尔,还真没有别的选择了。

此外,在南边,适合登陆的地点,特别是有港口的地方全都有大城市,比如在莫哈讷迪河口的克塔克有上千万居民,再往南的维纱卡帕也有数百万居民,即便是金奈的人口都超过了五百万。

当然,这些港口城市都远离冈伽罗河。

在打下来之后,还是得北上攻打加尔,作战难度丝毫都没有降低。

折腾一番之后,最后还是确定在加尔附近登陆。

不过,需要在战术上下功夫。

简单的说,就是对梵军实施战略欺骗,让梵军高层相信帝国军队会在其他地方登陆。

正是如此,在进入12月份之后,联军加强了在戈达瓦里河口地区的侦查力度,不但频繁派遣侦察机去探查那边的梵军阵地,还安排陆战队的侦查部队,在河口地区发起几次小规模的袭击行动。

按照刘尊山的意思,做出要在维纱卡帕登陆的样子。

这也很好理解。

如果东方联军不去加尔,可以选择的,也就是维纱卡帕。

简单的说,也就是跟攻打巴罗达,在讷尔默达河那边的行动遥相呼应。如果东方联军在戈达瓦里河口上岸,并且沿着戈达瓦里河攻入内陆,就能够跟北面的进攻配合,对南部地区实施战略切割。

到时,南部地区的大部分邦,尤其是最南端的那些邦肯定会谋求独立。

从战略的角度来看,东方联军还能够依托斯兰,稳打稳扎的控制梵罗国的南部地区,确保吞下到手的胜利果实。

在战术层面上,攻打维纱卡帕也相对比较容易。

不说别的,只是从斯兰到前线的海运航线就能缩短上千千米,意味着运输船只往返航行的时间能缩短一半。

显然,在高强度的登陆作战行动当中,把航运时间缩短一半,那可是不得了的事情。

关键就是,不管多么强大的海军,都不可能一次性的把登陆部队、武器装备与作战物资全都送上海滩。就算有足够多的运输舰船,在战术层面都行不通,因此登陆作战行动都分成波次,分批次的把部队、装备与物资送上海滩。这就要求运输船只在登陆场与后方港口之间往返,而往返航行时间也就决定了投送兵力的频率。如果投送速度不够快,登陆之后的地面战斗必然受到影响。

要说的话,这也是在加尔登陆的头号难题。

距离太远!

从斯兰到加尔,最短的航线都有差不多1800千米。如果要避开梵罗空军,以及在近海活动,防不胜防的小型舰艇,航线会增加到2400千米。即便是登陆舰艇,往返航行一躺都需要5天。换成速度更慢的民用船只,至少都需要7天。如果在维纱卡帕,能够把往返航行时间缩短到3天与4天。

至于其他港口,距离加尔都不近。

比如缅国的那几座港口,尤其是深水良港,到加尔的航程都在1000千米以上。

只是,在当时,投送距离过远还不是最严重的问题。

摆在丁镇南与刘尊山面前的头号难题,仍然是选择登陆地点,因为在加尔附近根本就没有合适的登陆地点!

第561章 顾虑成真第253章 新年的第一天第81章 一招输招招输第64章 风云际会第206章 现代女性第103章 发挥余热第454章 抢先发现第359章 果断出击第104章 长途奔袭第43章 讨教第338章 继续前进第237章 各取所需第132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第638章 善后安排第414章 最新消息第7章 击沉第61章 劲敌出现第210章 中流砥柱第132章 兵力调整第576章 战略欺骗第89章 进退两难第218章 轻重主次第417章 成竹在胸第136章 险象环生第258章 广阔胸怀第510章 远方的战斗第432章 新三件第569章 进军窄海第240章 全局眼光第20章 晴天霹雳第48章 一锤定音第289章 陆军的备用计划第274章 盖世英雄第444章 一无所获第282章 前沿机场第221章 好景不长第198章 投桃报李第148章 扑朔迷离第600章 斯班王国参战第499章 层层设防第361章 完美的表演第115章 统帅之才第109章 豁然开朗第21章 耻辱第517章 两个担忧第425章 三种可能第407章 顽强巨兽第558章 成功上岸第371章 陆军的事第146章 另行其道第22章 空地联合第7章 击沉第214章 惨兮兮第69章 战术反击第26章 怪人第261章 痛下血本第41章 动员机制第42章 戛然而止第158章 去向成谜第170章 这可不止是运气第419章 炎海前线第137章 现实难题第201章 峰回路转第528章 果断出手第283章 代言人第233章 各取所需第223章 一报还一报第464章 第一个难题第149章 一无所获第199章 自欺欺人第224章 回家喝粥第514章 奥援第183章 独门绝技第288章 头号不确定因素第130章 紧急呼叫第119章 独自为战第255章 三杯茶第442章 二号主角第598章 矛盾的根源第190章 援助法案第124章 特种部队第90章 天火第203章 身残志坚第141章 电磁干扰第262章 无可救药第103章 祸不单行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第167章 军人的价值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573章 防空作战第98章 围追堵截第336章 一个句号第350章 替死鬼第513章 环环相扣第471章 寸有所长第27章 年终岁末第154章 事与愿违第621章 陨落的统帅第86章 关键课题第301章 错乱的步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