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招揽唐寅

“唐兄可知,东方不亮西方亮之说?”明中信一脸神秘的样子。天籁小说

“东方不亮西方亮?”不只唐寅一头雾水,就连黄举三人组也是满脸懵逼。

“东方,即为科举,唐兄既然科举之路断绝,那这东方岂不是不亮了吗?”明中信微微一笑,一派神棍风范。

“不错!”唐寅及黄举三人组点头不已。

“这西方嘛?”明中信轻轻顿住。

“西方是什么?”众人追问道。

“这西方就是,明家!”

“切!”还未等唐寅说话,黄举三人组尽皆一副看透你的样子。

“明兄请说!”唐寅却一脸的感兴趣。

“还是唐兄明白明某的苦心!”说着,明中信白了黄举三人组一眼。

“咱们读书人的出路有两条,一乃是科举之路,金榜提名,进士及第。”

唐寅及黄举三人组深以为然,而唐寅想及自身,不由得黯然神伤。

明中信继续道,“这二嘛,就是回归私塾或书院,传道授业解惑。”

“不错!”唐寅眼前一亮,但想及自己那狂放不羁的性格,又有些难为。

“唐兄,既然你那第一条路已经被堵死,而那小吏之职你又不甘心,咱何不走第二条路。”明中信却假装未曾看到唐寅的神情。

唐寅长叹一声,“明兄,依小弟这放荡不羁的性格,你觉得我能当好这教习吗?”

明中信眼神一亮,这唐寅看来只是出于性格考虑,却并未直接拒绝,这就有戏!

“唐兄,你且听我道来!”明中信正色道。

“传统的私塾与学院皆是死搬硬套,一成不变,暮气沉沉,而我这明家学堂,却是气象不同,注重实效,而且不拘形式,只要你教出各行各业有用之人即可,并不要求必须科举成名,而是要教授学生成为有用之人。”

“在这儿插一句,我这明家学堂并不只是教授儒家,农、工、商皆涉猎,今后我们还将一步步,将医等杂学一一开设,我们明家学堂的宗旨是要培养出可以撑起各行各业的人才,撑起大明这片天空。”

你还真敢说啊!唐寅闻听此言,有些瞠目结舌,这明中信居然有如此大的抱负,这比之自己要通过科举入仕可是难到了极点。

撑起各行各业,你清楚你在说什么吗?

唐寅要不是知道明中信是此次院试案,可能真的要当这明中信是精神出问题了!

明中信见此情形,情知,不拿出一点干货,这唐寅是不会相信的!

冲唐寅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几本册子,递给他。

“唐兄请看!”

唐寅疑惑不已,接过册子翻开一看。

《幼学琼林》、《弟子规》、《朱子家训》、《声律启蒙》、《笠翁对韵》、《训蒙骈句》、《龙文鞭影》。

这是何书,怎么从未听说过?

唐寅有些疑惑地看看明中信。

明中信举手示意,请仔细看。

唐寅按下心中疑惑,翻开书册。

唐寅越看越震惊,迅翻看所有书册。

抬眼看向明中信,“这是你们明家学堂的书册?”

“不错!正是!”明中信点头道。

“那这些作者是哪些大儒?我想见见,可以吗?”

明中信沉吟半晌,不说话。

“明兄,只要让我见见这些大儒,我答应留在明家学堂担任教习。”唐寅急切道。

“实不相瞒,这此书册的作者乃是”明中信还未说完。

“是谁?”唐寅追问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什么?”唐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瞪大双眼看着明中信。

“我!”明中信手指自己道。

“你?别开玩笑了!”唐寅为之失笑道。

“不错,真的是我!”明中信肯定道。

“真的是你?”唐寅颤抖着声音道。

明中信点点头。

“这些书籍皆涉及了古代的著名人物的典故逸事传说、天文地理、典章制度、风俗礼仪、生老病死、婚丧嫁娶、鸟兽花木、朝廷文武、饮食器用、宫室珍宝、文事科第、释道鬼神,内容广博、包罗万象,尤其是这几本涉及到了用韵应对,实乃是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而且皆是以修身、齐家为宗旨,单独拿出一本就是传世之作,如此之多,真的是你一人所作?”

“唐兄不信?“

“明兄,并非唐某不信,实在是此事太过匪夷所思!要知道,这几册书中所涉及的内容包罗万象,学问深广,如果没有走遍天下,阅尽万象,再耗费大量时间整理心得,是万万不能写出如此精辟的作品的!”唐寅苦笑一声。

“看你这年纪,也只有十几岁,在此年纪,唐某尚在父母身边,如何能够行遍天下,阅尽万象?推已及人,你叫唐某如何相信!”

“唐兄,这就是你有些孤陋寡闻了,古语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说,但岂不闻,还有人言,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

“这却是明兄与我抬杆了,话虽如此说,但我也当过秀才,却从未认识到自己居然能够不出门就知天下事!”唐寅语气微带不悦,这明中信,在此与自己抬杆,有意思吗?

“唐兄有所不知,明某只是打个比方,实际上,能有这些作品,只不过是我家中藏书千万,品类繁多,我自幼熟读默记,长大后,相互对比,一一整理,随后心有所得,只是将已有的知识系统化、结构化,进而整理编撰成册而已!”

唐寅待要说话却见明中信一抬手制止了他。

“唐兄,且听我道来,待我说完,你还认为我是空口白话,欺瞒于你,你直接出门而去,我绝无二话。”

唐寅无奈地望着明中信,但却不再插话。

却见明中信从袖中又取出几本书册,递给唐寅。

唐寅接过书册,翻看。

却见最上一册上书三个大字“格物”。

唐寅眉头一皱,这是何书?

翻开观瞧。

“此书乃是明某收集整理各代书籍编撰而成,内容是日常生活中所用东西的一些制作之法,包括衣、食、住、行各个方面,这本书册其中只是介绍了我已经找到替代方法的酒、醋、炒菜、马车等制法,更多的还在家中,未曾带来。”

第八百一十三章 应对布置第三百九十六章 中信挨刑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二百四十二章 劫匪退去第四百八十一章 三人组归来第八百四十三章第二百六十九章 景泽探底第七百六十五章 仓促开拨第七百七十六章 各方应对第九百三十三章第七百五十章 坑害世子第三百四十三章 中信脱力第五百七十二章 暗箭难防第三百八十八章 余孽来袭第二百七十三章 条件谈妥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波起始第一百零四章 一题三诗第四百章 谋划有变第一百九十九章 商会倡议第二百五十二章 中信赠礼第七百四十七章 宜良围解第五百二十一章 重塑神识第九百五十五章第八百四十二章第五百零四章 再次登门第三百一十三章 原来是他第九百七十二章第九百六十五章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九百七十六章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认不如第一百四十章 游大明湖第二百九十一章 品评画作第九百五十二章第六百九十五章 吴起中招第三百九十五章 大刑伺候第九百二十章第四百九十七章 中信划策第八百二十七章 学员回归第二百一十一章 赈灾开始第四百零九章 大闹卫所第九百七十九章第八百五十九章第五十三章 酒楼开业(七)第八百四十二章第八百二十一章 危机乍现第四章 暂掌家权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七百五十三章 居然是他第九百四十章第六十四章 两全齐美第三百七十二章 知县来访第八百一十一章 部署应变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夜研谈第一百九十章 神识疗病第二十七章 学堂授课(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信赴府第五百九十九章 中信出手第八百二十五章第五百一十七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谈交换第五百九十三章 准备起行第七百二十五章 城东厮杀第四十五章 生意起航第三百九十八章 开罪解脱第三百五十八章 上门赔罪第九百七十三章第三百八十一章 商定方案第八百三十八章 圣旨突至第八百二十八章 准备出行第七百九十五章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股势力第八百三十四章第八百三十六章 请旨搜府第三百四十五章 为子分析第四百七十七章 少年游阁第六十二章 再发命案第八百五十章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发第五百八十二章 禀明命案第七百二十二章 情势危殆第二百二十九章 中信定计第六百六十三章 宣传造势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见娘娘第八百八十章第九百八十八章第七十七章 锦衣来人第八百六十三章第五百二十二章 回归本魂第六百五十二章 中信定计第八百六十四章第二百六十六章 景泽搅局第一百八十五章 二老启程第九百九十一章第五百二十八章 各方关注第一百一十章 萧飒留坑第三百一十七章 搞定唐寅第一百一十章 萧飒留坑第一百一十章 萧飒留坑第八百章 中信回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