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六章 刘老讯息

“不,此言差矣!”明中信摇摇头。

“此言作何解?”石文义有了兴趣。

“其实,我做这一切是准备将环采阁打造成京师读书人的诗词会友之地,将环采阁进行改造是第一步,将凤家姐妹培育成才乃是第二步,第三步就是消除青楼的名声,将环采阁打造成为高雅之所。”

“到时,那些读书人岂不是趋之若鹜,有了读书人捧场,再让咱们凤家姐妹如此美貌有才的女子作陪,做几传世诗词,打响环采阁的名声,到时口口相传,就不只打响了环采阁的名声,还为凤家姐妹扬名,也许还能为凤家姐妹解决归宿问题!如此既能够满足语嫣姐妹的心愿,又能够提升环采阁形象格调。岂不是两全其美?”

石文义呆呆地看着明中信,原来,明中信居然比自己都上心,如此为环采阁里的姐妹们着想,如此的话自己也能向那位兄弟及小倩交待了。一时间眼神中充满了感激之情。

“另外,我也想借此机会将‘色’这个功能彻底从环采阁摒弃,专门将环采阁打造成为一个为大家服务休闲的场所,将有钱的大爷们吸引来,享受这不一般的服务。”

“这就是你在二楼三楼安排洗浴按摩享受的初衷?”

明中信点头道,“不错,我有一系列计划中是想逐步实现的,先将凤家姐妹扶持成为才女,把倚红楼的花魁打压下去,而后再与满春园等青楼合作,将我对‘色’的构想卖给那些青楼,扶持它们提升它们的水平,再以环采阁的各项服务吸引客人,进而从方方面面打击倚红楼,最终令倚红楼方方面面皆被比下去,沦为二流,成为鸡肋,进而为寿宁候找个借口,退出青楼经营,这样咱们的目的、寿宁候的目的尽皆达成。同时,也为环采阁的姐妹们找到了一个谋生差事,岂不是多全齐美!”

石文义听得瞠目结舌,他本以为,明中信只是想要小打小闹,顺便解决倚红楼之事,却万万没想到,明中信的野心居然如此之大。

“而环采阁也是我到京师后的第一次出手,算是我实现心中目标的预演!我自然希望将它做得尽善尽美!做成我在京师的第一个样板!为今后开个好头。”

石文义已经无语了,这明中信真是不消停啊,才来京师没几天,因缘际会,居然想要将环采阁打造成第一个样板!

“小弟,你真的没有头脑热?”石文义摸摸明中信的额头。

“怎会!咱的头脑清醒得很!”明中信白了他一眼。

“好了,不闹了,与满春园的具体合作事宜你决定如何做?”石文义也不再纠结,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更何况有自己看顾,应该出不了什么大事!还是说正事吧!

明中信微微一笑,与石文义一阵低语。

石文义频频点头,喜笑颜开。

一番计议之后,二人达成共识,品铭闲聊。

“石大哥,小弟还有一事相烦?”明中信一抱拳道。

“咱们兄弟还客气什么?啥事?说!”石文义一阵好奇。

“就是还请石大哥在城外为小弟找一处地方,小弟想买地建学堂!”

“学堂?”

“不错,本来小弟前来京师就是想立足京师,并将学堂移到京师的,但总得买地建造吧,故而还得麻烦大哥!”

“具体要求如何,你写个条子,我让人去办!”石文义大包大揽道。

“好!”明中信从袖中取出一张纸递给石文义。

石文义接过纸张,揣入袖中。

“还有什么事?一起说完。”

“小弟还真有一事请教!”明中信微一思索,神色一动,凝视着石文义道。

“咦,还真有啊!”

“嗯!”明中信点点头,“你知道最近有哪位刘大人刚刚回到朝中?”

“刘大人?”石文义双眼一缩,惊讶地望着明中信。

明中信什么时候对朝中大人感兴趣了?难道是旧识?

“不错!”明中信盯着他点点头。

“身居何职?哪里人氏?”石文义问道。

“只知姓刘,其余一概不知。”明中信皱着眉头摇头道。

“这样啊!”石文义也是一阵皱眉,这连一点线索都没有,他如何知晓这是何人。

“对了,只知与李阁老相交莫逆!”明中信补充道。

“那你为何不问李阁老去?”石文义看看明中信,不解道。

“这?不方便!”明中信为难地道。

“与李阁老相交莫逆之人?刘姓?”石文义见明中信为难,自是知晓只怕此事还真的不好询问李阁老,也不再说什么,低头思索道。

“年岁比李阁老大!”明中信补充。

“阁老刘健?”石文义自语,“不对,刘大人这段时间就未离开过京师。”

“其他的话就没了啊!”石文义思索半天,紧锁眉头道。

“石大哥,不用烦恼,小弟也就是询问一下,如果没有符合的就算了。”明中信有些失望。

“也许,未在朝中?”石文义看着明中信道。

“未在朝中?”明中信眼前一亮,望着石文义道,“有吗?”

“还真有一位!”石文义有些迟疑,“但那位去年已经称病辞官,回乡赋闲在家了啊!”

“哦,也许还真是。那位刘老是如此这般模样!”明中信快将刘老的外貌全叙述一遍。

“如你所说,那就没错了!”石文义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点头不已。

“是谁?”明中信眼前一亮。

“前右副都御史兼佥都御史刘大夏!”随之,石文义将刘大夏的生平一五一十道来。

刘大夏,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今属湖南)人。举天顺三年(1459年)乡试第一。天顺八年(1464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广东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等职。弘治十一年(1498年)秋,刘大夏连上三疏称病辞官,归乡后在东山下筑草堂,在堂中读书,被时人称为“东山先生”。

“哦!”明中信思索着刘老的模样,还真别说,真有可能是这位。

“我去打听打听,刘大人是否已经回京!”石文义怪异地望着明中信,这位小弟什么时候居然与刘大夏又相熟了,但也不对啊!如果相熟,为何竟不知姓名,那他是如何认识刘大人的呢?他到底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秘密?猜不透啊,猜不透!

“也好!那就麻烦石大哥了!”明中信点头道。

石文义一瞪眼,“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小弟知错!小弟知错!”明中信连忙道歉。

“记住,今后再与为兄客气,咱们就绝交!”石文义一脸正色道。

“好!”明中信讪笑道。

“哼!我走了!”石文义冷哼一声,转身而去。

明中信望着石文义的背影,苦笑不已,自己这性子受前世影响,与任何人交往都要保持一定距离,怕伤害了自己,更怕伤害了别人,虽然保证了安全,但却也令一些真正的朋友伤心于自己的疏远。看来自己这性子真得改改了,否则在不知不觉中就会伤害到一些对自己好的人啊!

第九百八十九章第七百二十九章 中信遇险第九百五十三章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小孩斗嘴第一百九十五章 中信建言第六百二十七章 御医拜服第三百七十九章 说服祖母第六百四十章 于千明悟第二百五十二章 中信赠礼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却好意第五十一章 酒楼开业(五)第三百三十九章 诡异疗法第五百七十三章 明兴中招第八百零二章 御前奏对第六百一十六章 斩明之誓第四百二十章 震撼演出第六百一十六章 斩明之誓第一百九十九章 商会倡议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应布置第二百七十三章 条件谈妥第八百五十二章第五十四章 重临学堂第四百九十一章 纷至沓来第七百一十六章 城中诊治第八百三十三章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老欲去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信露底第六百一十八章 风波起始第七百一十章 震憾发现第九百五十六章第七百七十九章 中信遭劫第三百零五章 院试放榜第九百二十八章第六百八十四章 互诉遭遇第八百二十四章 四股势力第二百三十九章 一触即发第四百七十九章 第二次接触第四百四十三章 倚红楼反击第六百七十七章 明李打赌第四百三十八章 变故突生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灾降临第四十四章 设宴庆祝第二百四十二章 劫匪退去第五百六十一章 各方猜测第三百零八章 旁敲侧击第二百一十五章 劝慰老夫人第三百九十九章 众人脱身第二百九十七章 院试来临第八百六十一章第二百七十五章 十万抽奖第三百八十二章 临行布置第六百二十五章 中信现身第三百四十一章 强制疗病第六百八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五百零三章 惊喜赠品第三百零六章 峰回路转第三百六十五章 辞别二老第一百九十五章 中信建言第七百五十一章 暗藏杀机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小孩斗嘴第五百八十四章 说客上门第十九章 再添“利器”第八百六十六章第二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处第五十九章 防御布局第三百八十二章 临行布置第四百六十八章 倚红楼出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祖孙相见第三百四十五章 为子分析第二百五十一章 二老欲去第五百二十三章 分离试验第二百六十七章 萧飒试探第三章 为祖疗病第一百七十八章 回归陵县第二百零三章 宣传安排第二百五十六章 定计援府第二百三十四章 各方忧虑第二百八十四章 全无争议第三百零五章 院试放榜第八百九十七章第五百四十章 测试官驾到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面被围第三百五十七章 不欢而散第二百八十章 萧史玉箫第八百三十七章第五百三十五章 测试定档第三百四十七章 中信露底第五百一十四章 算计中信第一百九十一章 神识反噬第三百五十六章 延龄买方第七百九十一章 明远出马第一百八十二章 扩张布局第一百四十章 游大明湖第三百九十九章 众人脱身第二百五十六章 定计援府第九十六章 陆公施恩第五百二十九章 因祸得福第十五章 琐事繁多第三百八十四章 宴会惊艳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