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天灾降临

“倒不是没起作用,但是那赵明兴太过强悍,居然以命搏命,落得个两败俱伤,考官判定为平手!”

“那也就是说,这次所有的手段尽皆被破,未曾起到应有的作用!”萧飒阴沉着脸道。

管家中年人一听,噗嗵一声,跪倒在地,“请公子恕罪,实乃是那赵明兴实在太过强悍,而且暗中有人相护,故此,咱们的手段才一再失手,还请公子给我将功折罪的机会,今晚我就去将那赵明兴废了!”

萧飒一言不发,只是静静地望着管家中年人,最后,长叹一声,“罢了,时也运也,不怪你们!起来吧!”

“谢公子!”管家中年人语中带着欣喜与不确定,今番居然就这样过关了?

“行了,起来吧!还有事交待给你!”萧飒不耐烦道。

管家中年人磕个响头,抬头望向萧飒。

“你派人给我盯紧了那明宅,有何动静,随时来报!”萧飒吩咐道。

管家中年人应是而去。

“去查探一下,那背后之人究竟是何方势力?”萧飒对着空气道。

是!更加诡异的是,空中居然来了回应之声。

萧飒吩咐完,不再理会,埋头提笔练起了书法。

且说马文升值此武举之时,本来,武举弓马试考完,应该综合策试与弓马试定出中第之人,随后将成绩呈交给弘治帝让其定夺名次,但在弓马试之后,却迅速离去,教官们也是万分摸不着头脑。

但他们知晓,必是朝中出了什么大事,弘治帝召见,故此,马文升才顾不得武举之事,匆匆离去。

但是,他在离去之时,已经吩咐大家尽快将通过武举的考生层次定出,等候他回来再说其他。

不提考官们汇总考生成绩,定取层次,且说马文升马不停蹄来到皇城,直奔弘治御书房。

马文升一进御书房,只见御书房中坐了一家人。

三位阁老,各部尚书及众大臣们已经到齐。

这真的是出了大事啊!马文升心中一惊,但多年的官场经验,早已练就了泰山崩于前而不动声色的本事,上前一步,冲龙案后的弘治帝行礼道。

“启禀陛下,微臣来迟,还望恕罪!”

“哦,马卿家来了!快坐!快坐!”弘治抬头见马文升进来,举手道。

然而,马文升却望着他心中更惊,只因此时的弘治帝满面愁容,紧锁眉头,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谢陛下!”马文升心中有数,这是要朝议啊!缓缓坐下,将探寻的眼神望向各位大臣。

却只见旁边的阁老们只是冲他点点头,继续紧锁眉头,低头沉思。

看来,还真出了大事了啊!

“马卿家,武举之事如何了?”弘治帝望着马文升询问道,毕竟,马文升是被他从武举弓马试中叫回来的,而且,这武举关系着大明今后的将才、帅才,自是得询问一番。

“启禀陛下,弓马试已经结束,只等考官们将策试与弓马试结合汇总,分出层次,就可请陛下御览裁定!”马文升欠欠身子,回禀道。

“是吗?那今次武举考生可有那惊才绝艳之辈?”弘治帝一听,面色稍缓,问道。

一提这,马文升来劲了,眉飞色舞道,“启禀陛下,今次还真有那才华横溢之辈,而且数量众多!单论那策论兵略就有几十位出类拔萃的皎皎者。至于弓马试,此番实战比斗,更是涌现出了一大批武技高超之辈,臣在此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大明军中将才即将辈出啊!”

“是吗?”弘治阴沉着的脸瞬间有所缓解,浮现出了一丝丝笑容,“如果真如你所说,那是咱们大明之福啊!”

“陛下,咱们还是讨论一下如何应对吧!武举考生之事要想有所成效,只怕得有一段时间才能显现,如今最迫切之事乃是想办法稳定边疆,解决这地震之事!”刘健抬起头,面带不悦地看看马文升,望向弘治帝回禀道。

地震?马文升心头一震,这是哪里发生天灾了?

弘治帝一听,讪讪一笑,“刘卿,武举事涉大明今后,朕也得了解一下情况啊!”

“陛下,这地震之事事涉重大,还请陛下慎之,慎之!”刘健正色道。

“朕心中有数,心中有数!”弘治望着刘健连连点头。

“李阁老,这是?”马文升一推旁边的李东阳,低声询问道。

李东阳未语先叹一声,面含悲凄之意道,“马大人,初四那日,云南宜良发生了地震,有声如雷,从西南方起,自子时至亥时,连震二十余次,衙门、城铺、寺庙、民房摇倒几尽,死伤男妇无数(一作压死以万计),县城为砖城,洪武二十四年筑于雉山之麓,周四里、高一丈四尺,地震倾圮。法明寺亦倒塌,澄江府河阳(今澄江)官民庐舍倒坏,人多压死。惨啊!惨啊!”

“云南宜良发生地震?”马文升心中一惊。

“嗯!”李东阳满面悲凄之意点头道。

“那当地官府如何处置?”马文升询问道。

“现在当地官府已经组织人手,将百姓迁至安全地点,但地震余波未尽,不时震之,现如今当地究竟如何,难说啊!而且,此次地震令得粮仓尽毁,将粮食埋于地下,根本无法起出啊!故此,地方官府五百里加急派人向京师报信,就等进行赈灾了!”谢迁在旁补充道。

“啊!有如何严重?”马文升惊道。

“只怕比这还严重啊!灾民如果无法适时安置,只怕暴乱将起啊!”李东阳叹道。

“那还等什么!从江南调粮赈灾啊!再派军队前往威慑弹压!”马文升急道。

“马大人,你有所不知,事情不只这一件啊!”谢迁叹道。

“什么?还有?”马文升凌乱了。

“马卿,你先听听情形!具体方法措施,呆会儿再议!”弘治道。

“是!陛下!”马文升转头向弘治拱手道。

“谢卿,你说说吧!”弘治转向谢迁道。

谢迁向弘治施礼后,面向众大臣道,

“除云南宜良地震外,云南沾益州米鲁据寨起事,此事也得顺手为之,否则米鲁乘此扩大规模,只怕云南局势会难以收拾啊!”

在座之人心中明白,皆因此事之前已经议过,但却未曾重视。

米鲁乃是沾益州(今云南宣威)土知州安民之女、普安司(今贵州盘县)土判官隆畅之妻。米鲁因犯事被隆畅驱逐,于是在其父家居住。隆畅因年老传职位于其子隆礼。而普安司有一位叫阿保的营长,与米鲁结有私情,于是在隆礼面前替米鲁说情,隆礼一时心软,迎接米鲁回家。隆畅听说此事之后,一怒之下杀了隆礼,焚毁了阿保的寨城。弘治十二年(1499)九月,阿保与其子阿鲊裹挟着米鲁进攻隆畅,隆畅战败,躲避走了云南。

云南官府呈报此事入朝,朝廷派人责令地方官吏负责此事!此事告一段落。

随后,贵州总兵官东宁伯焦俊、巡抚贵州都御史钱钺前往普安司,游说阿保,希望他们和解。阿保迫于官府介入,同意与隆畅和解。

云南官府上报说此事和平解决。朝廷也就不将此事放在心上。

未曾想,焦、钱二人回贵州后,米鲁居然杀了隆畅,占据寨城起事反叛。

隆畅之妾适乌另外生了两个儿子,在隆畅被杀之后,避走安南卫(今贵州睛隆)。阿保欲斩草除根,筑寨围其城。另外,又于普安筑三寨,名其所居之寨曰“承天”,自号“无敌天王”,出入乘黄纛。

而正在此时,云南宜良正好发生了地震,官府根本就顾不上此事,只能将此事,一并地震之事送抵京师,请朝廷定夺。

在座官员听得此事,心中衡量,本来,米鲁此事不过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与云南宜良地震一起发生,那就不是小事了。

要知道,天灾之时,如果有人为祸,那可就是大事了!如果二者结合,只怕云南就会大动干戈,动荡不已了。

而此时北方朵颜三卫之事尚未解决,如果南方云南再发生大乱,顾此失彼之下,朝廷两方做战,只怕是后继无力啊!

另外,西北还有战事,这真的是四面楚歌啊!故此,弘治帝与阁老们商议之后,不得已,将众朝臣召集起来,希望能够妥善处理此事。

此事说完,一时间,众大臣陷入了沉默。

作为官场老油条来说,此时无论建言什么,都无法保证万无一失,如果这一失被自己赶上,只怕会在弘治帝心中挂号,对自己今后的仕途会有妨碍,如果严重的话只怕自己也就再无寸进了,故此,你懂得!御书房之中陷入了诡异的沉静当中。

弘治看看大家,自是心中明白,这些大臣的顾虑,但他总不能说,不追究责任吧!如果那样,只怕会引起这些老油条们更加小心。

不由得,他将目光投向了三位阁老。

而几位阁老,纷纷将目光投向了首辅刘健。

“咳!”刘健见无法躲避,只好轻咳一声,“诸位,此番危急时刻,需要大家齐心协力,毕竟,此事事涉各方!大家谁都无法独善其身!”

“是啊!大家谈谈,有何良策,一起想办法!”谢迁附和道。

李东阳也是点点头,将目光投向了各部大臣。

大家面面相觑,但眼中却也闪过了无奈,既然陛下与阁老们都已经发话,他们自是无法推委,但是,这也得看资历啊,谁先开口,谁后开口,这里面可有讲究。

吏部尚书倪岳轻咳一声,将大家的目光吸引过去,开口道,“此事其实不难!”

哦!这下,大家尽皆将目光投向了他,就连弘治也是一脸的探寻。

倪岳(1444年—1501年)明代大臣。字舜咨,上元(今江苏南京)人。好学能文,通晓经世之务。出身于官宦之家,其父倪谦曾做过南京礼部尚书,谥号文僖。倪岳考中天顺八年(1464年)进士。任庶吉士,授编修职。成化年间,历任侍读学士,到东宫当值讲学。天顺二十二年(1486年),提升为礼部右侍郎,仍在御前讲席当值侍讲。弘治初年,改为左侍郎。倪岳好学,文思敏捷,广泛综览经世之务。时任礼部尚书的耿裕为人方正,秉持大礼,以致礼文制度都要倪岳决断。弘治六年(1493年),耿裕调到吏部,由倪岳代任礼部尚书。后历任南京吏、兵二部尚书,还京师为吏部尚书。

他身材魁梧,表情冷峻严肃,善于决断大事。每当满朝大臣共议某事而众说纷纭时,他只说短短几句话,就使听者心悦诚服。而且他对边事有独到的见解,但兵部却未曾采纳,甚为遗憾。而后,边境之事尽皆应验了他的分析,故此,弘治甚是信任于他。此时,由他主导说出,大家自是想要听听。

“值此天灾人祸之时,安抚人心为第一要务。而安扶人心却是必须先让百姓吃饱穿暖,故此赈灾之事刻不容缓,必须马上进行,故此,还请陛下下召,就近调及粮食赈灾,为其安置简易房屋,令其居有家,食有粮,他们自不会鼓躁!也不会被有心之人鼓动,这点,此前河南江北行省受灾发疫,灾民被逼分流进入山东行省,而山东行省济南府官府就做得甚好!先安其身,再安其心,令灾民安心渡日,故此,将一场大祸消弥于无形!善哉!”

弘治点头称许。

阁老大臣们也是纷纷点头,此乃持重之言啊!

“还有一条,必须将这些灾民分割,而且,还得派军队或者衙门差役看管,不得让有心人接触他们,这点要切记。毕竟,人心在天灾面前是最脆弱的,如果有心人稍加鼓动,只怕会心浮气躁,再加上有心人散布谣言,那可就是滔天大祸了!”

“此言甚是!”刘健抚须点头称许。

倪岳听得刘健所言,并未得意忘形,反而一脸的肃然道,“其实,安抚天灾百姓这还在其次,最主要的,还是要将那米鲁的起事之事消弥,才能令得云南安定!”

“哦,看来,倪卿定有良策了!”弘治满脸笑意地望着倪岳,心中暗道,唉,关键时刻,还是老臣子靠谱啊!

第五百六十八章 严格审查第九百八十六章第二百五十二章 中信赠礼第三百九十一章 武雄挖墙角第六百六十七章 铁索拦江第一百一十五章 公告风波第三百六十四章 敲定合作第三百六十四章 敲定合作第三百八十三章 宴会开始第四百四十八章 大获全胜第五百二十三章 分离试验第三百三十二章 了解病症第六百五十六章 虚虚实实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家到来第二百九十九章 一场完结第六章 忽悠账房第十章 寻奸溯源(一)第五百五十五章 前程往事第二百零四章 灾民忽到第七百四十七章 宜良围解第八百八十六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中信出手第八百一十九章第七百章 毒素扩散第七百三十七章 各方动向第八百七十三章第四百五十六章 石张捣乱第七百一十五章 诊治驱毒第九百三十五章第九百九十章第一百零九章 孙宇入伙第七百七十一章 确认方法第八百七十四章第三百二十八章 启程返乡第一百九十九章 商会倡议第二十一章 发展瓶颈第六百八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二百四十五章 明马相见第九百五十章第七百四十五章 云南势变第七百零五章 阴谋再现第四百九十三章 牟斌出面第四百八十八章 风起云动第三百六十二章 说服二老第一百三十五章 中信赴府第二百八十八章 书画齐作第六百零八章 赶到南京第三百三十三章 技惊太医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欢而散第八百七十章第八百八十四章第二百二十八章 知县定计第四百一十六章 拜访李老第五百三十四章 众人来援第一百六十三章 一场发案第六百零八章 赶到南京第八百四十八章第七百四十四章 变数频出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七百八十五章 南疆乱势第一百二十七章 学员结业第八百七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三章 县试落定第三章 为祖疗病第二百六十六章 景泽搅局第一百四十八章 文义受罚第七百零三章 宜良城中第一百七十一章 中信用刑第五百六十章 娘娘探底第七百一十四章 含恨而去第二百一十六章 中信脱身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三百三十章 临行安排第五百三十四章 众人来援第七百四十七章 宜良围解第一百零一章 宿敌现踪第四百九十九章 各方反应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夜研谈第一百九十六章 惊喜现世第四百二十九章 争相订购第三百一十八章 拜访兰府第七百二十四章 铁骑冲杀第一百零二章 宿敌来袭第一百六十章 事件平息第六百六十二章 江面被围第三百六十四章 敲定合作第八十二章 中信解秘第四百一十一章 寿宁候来援第五百三十四章 众人来援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小孩斗嘴第五十七章 红颜到 内鬼现第二百六十一章 合兵一处第三百二十四章 商谈婚事第八百三十六章 请旨搜府第八百七十二章第三百零五章 院试放榜六百九十六章 传播途径第十一章 寻奸溯源(二)第八百三十七章第四百四十四章 强势开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