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章

刘大夏仿佛看出了明中信心中的惊奇,直接指了出来,“看那战报后面是何人?”

“伍文定?”明中信翻到后面,定睛一看,三个大字印入了他的眼帘。

“伍文定,乃是吉安推官,江西发生叛乱之后,在众官员抱头鼠窜之时,他力挽狂澜稳定人心,将吉安的人心进行了收拢!随后,就有了这些战报!”刘大夏解释道。

“战报?”明中信一脸不解地望向刘大夏,“难道,这战报就是伍文定传回来的?”

刘大夏轻轻一笑,点点头。

“而且,这些战报没有通过南京兵部?”明中信继续望向刘大夏。

“不错!”刘大夏点点头,“你猜,这些战报从何而来?”

明中信一愣,随即看向战报,咦!他轻声叹息一声,“难道,这些战报乃是从京师朝廷转发而来?”

“嗯,不错,不错!”刘大夏轻笑一声,“不过,你猜对了一半。”

“一半?”明中信愕然,既然猜对了,怎么会猜对了一半呢?他不解地望向刘大夏。

“这些战报其实并非京师转发而来,而是,直接从南疆前线传来的!”刘大夏笑言解释道。

“怎么可能?”明中信眉头一皱,眼神中闪烁不已,一脸的若有所思。

“你猜到了?”刘大夏笑笑,并不以为意,反而一脸的调笑,“其实,是我让朝廷直接下令各个驿站,若有战报,立刻送到咱们军中,这道命令就是在咱们出京之时,已经发布,当然,本官看了战报之后,也会立刻抄送一份前往京师,这样的话,既省了转送战报花费在路上的时间,又能够让咱们及时掌握前线的信息,好随时做出调整,以应对复杂的叛乱形势。”

明中信恍然,这老刘头还真是心细,居然想到了这一点,还求得了朝廷允准!厉害!

“我想,这战报之中的在洪都城中散发贴布告示之人也是这伍文定的手笔吧?!”明中信望向刘大夏。

“从何处看出来的?”刘大夏一愣,不由得望向明中信。

明中信轻笑一声,“现在洪都城中必然遍布密探,试问,谁人能够将这些信息从洪都之中传出?当然,宁王朱宸濠从九江之地回转,这个消息定然是能够被有心人探知的,但也绝对没有人能够从这些蛛丝马迹当中猜出这其中的缘由。除非,根本就是这些告示的始作俑者,才能够在第一时间,从宁王朱宸濠的行动之中判断出这情势。故而,这手笔定然是伍文定所为,故而,他才能在第一时间内将这战报送出,让朝廷有所准备,获得充足的时间,为平定叛乱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为各方朝廷势力赢得了时间,当然,朝廷必须迅速反应过来,才能够及时做出对应措施,平定这场叛乱!”明中信继续分析道。

“不过,这伍文定还是有些失策!”旁边的王守仁突然插话道。

“咦,王大人此言何意?”刘大夏一愣,不由得望向王守仁。

王守仁边思索,边回应道,“其实,伍文定之前的那些手段并不高明,不过是疑兵之计罢了,如果宁王朱宸濠聪明一些,定然会另有布置,再加上遍布南疆的情报网,绝对能够识破此中猫腻,反而会令伍文定所在的吉安更加危险。不过,另有一种手段,能够令这宁王朱宸濠疑神疑鬼,更能够为咱们争取到时间!”

刘大夏与明中信面面相觑,显然,二人对他所言有些疑惑,不知道,他想要表达什么!

王守仁笑笑,解释道,“其实,我可以派人混往洪都城,而且,这些人身上带着一些隐秘的特制蜡丸,其中藏一些机密信件!”

明中信一听,瞬间眼前一亮,眼泛笑意,却是以戏谑的目光投向王守仁,“王兄,你这计有些狠啊!”

王守仁笑道,“这正是量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反正咱们乃是份属敌对,势不两立,任何手段都能够理解!”

明中信轻叹一声,“王兄,你此计要针对何人?”

“还能有何人,自然是宁王的左榜右臂,李士实、刘养正!”王守仁脸泛冷笑,“战报中不是提到过吗?此次叛乱这二人其实是真正的罪魁祸首,如果没有他们的蛊惑,宁王朱宸濠即便有那心,也没办法成行啊!毕竟,从任何地方来看,这宁王朱宸濠也不像是做好了充足准备的叛乱者啊!不针对他们针对谁?”

“此乃挑拨离间之计啊!”刘大夏有些恍然。

“不错,此蜡丸当中的信件内容这样,李先生(刘先生),当然,这两份书信乃是分开而装,不过,内容应该是大同小异,您提议的计谋已经成功,上头定然会好好嘉奖于您,不过,现在还属特殊时期,希望您能够做出更深次的蛊惑,令情势向咱们既定的方向发展,就是离开洪都,攻取安庆,到时,咱们里应外合,大事可期啊!”王守仁冷笑道。

“而且,这蜡丸的发现还不能过份刻意了,必须得令宁王手下在合情合理之下得到,或者还可以牺牲几位大明的精英密探,令这份书信更加真实可信,到时,就由不得宁王不起疑。”明中信补充道。

刘大夏也反应过来,“这样的话,宁王定然心下疑惑,当然,他不会当场揭破,但定然会对他们二人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疑心病生,则万事皆可疑。依那李士实、刘养正二人的谋算,接下来,如果落实了吉安伍文定所制造的假消息,宁王定然会有所准备,北上直取安庆,再取南京,鼎定南疆,准备与大明朝廷隔江而治。”

“当然,这第一时间发现这假消息的,必然是李士实与刘养正,这样的话,他们定然会提议宁王朱宸濠北上取安庆,再取南京。有之前的疑惑,再有咱们这封信,那宁王即便有心,但定然会产生疑惑,尤其是在这二人提议北上之后,即使宁王是聪明人,不信咱们的挑拨离间,但人心如此,宁王定然会疑窦从生!不敢随意下决定!”王守仁笑着补充。

“随后,宁王定然会留在洪都,静观其变,落实这个消息是否是真的!”明中信若有所思道,“当然,等他落实了,明白了,已经有些迟了,必然已经给了咱们喘息之机,情势也会好很多!而这样,伍文定的疑兵之计定然会更加的天衣无缝!”

“高,实在是高!”刘大夏冲王守仁连举大姆指!赞不绝口!

“刘大人,赶紧送信,让南京方面如此行事啊!让宁王与李士实、刘养正反应过来就来不及了!”王守仁皱眉催道。

刘大夏却是笑笑,并不急躁,反而是淡定地望着王守仁,“王大人,此计甚妙,由此看来,这伍文定还真是人才,居然已经提前将你的提议做到了!”

说着,刘大夏将手中的另一份战报递向了王守仁。

原来,这刘大夏居然将一份战报缩回了衣袖当中,怪不得明中信与王守仁没有看到呢!

王守仁不由得疑惑地接过战报,低头观瞧。

“真是不能小看天下英雄啊!”许久,王守仁抬起头颅,叹息道。

明中信眼中闪过一丝悄然,随即从王守仁手中接过战报,细看之下,验证了自己的猜测。

那伍文定居然已经这般行事,还将此事在战报当中提及,让朝廷抓紧时间,派人前去救援,毕竟,一些手段并不能保证什么时候就会被识破,援救当然是越早越好!这封战报赫然就是催促朝廷发兵的催信函啊!

“这伍文定还真是人才啊!”刘大夏叹道,“在催促朝廷出兵的同时,还不忘记就地征兵,海参崴有朝廷的公文,他就自己临时草拟,居然还假传圣旨,传令征兵,没有正规军,他就向村落当中征集民兵,同时,他还召唤附近的袁州、临江、贑州等各府县,一时间,这些府县居然应者云集。短短十余日,就已经召集了四五万人,虽然质量不怎么样!但这数量也是吓人啊!有这股势力在,起码这吉安增添了守住的信心!”

明中信与王守仁深以为然,不由是心中对伍文定这个家伙充满了兴趣,究竟是何等样的人杰,居然在这国难当头之际站了出来?

“不只这些,就在伍文定召兵买马之际,附近府县中的一些本来已经抱头鼠窜,躲避战乱的官吏们居然头脑发热直接响应了伍文定的号召,纷纷站了出来,激情高昂地组织现有的武装力量,准备平定宁王叛乱!”刘大夏笑道,“总之,这伍文定已经在南疆建立了一个反宁王的基地,虽然战力薄弱,但他却是起码能够牵制一些宁王的兵力了,这可是好消息啊!”

“啊!”王守仁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之色,原来,自己想到的,人家已经想到了,自己没想到的,人家居然已经做到了!

“中信,你觉得,接下来应该如何做?”刘大夏望向明中信问道。

明中信低头深思片刻,抬头道,“刘老,我认为,接下来,伍文定应该按兵不动,站稳脚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以吉安为中心组成一个要塞,练兵安民为主,与宁王对峙而立,等候时机,再行反攻!”

王守仁眼中闪过一丝欣赏,“不错,此时最重要的不是平乱,而是收罗洪都附近甚至是江西行省的难民,进一步壮大力量,随后依据南疆的形势,再行决定出兵与否!这样,不仅仅能够稳定江西行省,还能够威慑住这宁王,让他不敢肆无忌惮地攻取安庆,收取南京!为朝廷赢得更加宝贵的时间!”

“中信,你觉得,这样做好吗?”刘大夏考校道。

明中信却是并没有立刻发言,反而是深思片刻,看看王守仁,缓缓道,“其实,王兄所言并不全面,伍文定不一琮非得保持守势,招兵买马,静候难民来投,壮大声势,当然,我也不是说明这样不好,而是咱们有更好的选择!”

啊!二人一愣,刘大夏本来是想要考校一番明中信,顺便教授明中信一些行军打战,战略上的谋划,培养一下明中信,却没想到,明中信居然说出这样一番话,他心中很是好奇,此番究竟有什么更好的选择?

“中信,快快道来,让咱们听听!”刘大夏深深感兴趣。

“其实,中信认为,虽然伍文定也在发展壮大,但人家宁王朱宸濠更加在壮大,只因为,随着时间的流逝,江南行省的百姓们看到宁王还未被围剿,他们定然对朝廷丧失信心,转而认同宁王的统治地位,到时,这人心可就丢了,那可就可怕了!到时,纷纷跟从,到时,这江西之地可就不属于大胆了!故而,我主张,伍文定在稳定的同时,派出一支精干的队伍,不时到洪都进行袭扰,一则打击宁王的士气,二则发表宣言,将这宁王定为乱臣贼子,天下人人得而诛之,否认他的合法地位,三则也是向江西百姓表明,朝廷一直都不认同宁王这个乱臣贼子,振奋江西一地的百姓士气,令这支军队深入敌后,一击即远遁,如果宁王派兵追来,就四处潜藏,如果宁王派兵前来吉安攻城,那这支军队就沿途袭击,烧毁其粮草淄重,断其后路,反正就一个扰字。其实,此种战术说明白一点,就是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此谓袭扰战也!”明中信边思索边回道。

刘大夏越听越是振奋,这还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啊!

“中信,妙啊!”王守仁却是竖起了大姆指,赞叹道。

“中信,还有补充的吗?”刘大夏开口了,期盼的眼神望着明中信。

“其实,延申开来,咱们可以给南疆各军队建议,那些小股势力,如果心向朝廷,南京兵部就可以就地收编,令其不用归队,南京兵部提供粮草武器,袭扰那宁王所部,到时,全民皆兵,这宁王岂能讨得好了!即使他能够顶得住,但也算是为咱们赢得了时间,待咱们赶到,一股作气,将这宁王叛逆消灭于洪都!”明中信自信道。

第二百八十章 萧史玉箫第三百七十七章 陆老离去第二百三十三章 情势危急第三百五十二章 中信游津第四百九十九章 各方反应第三百三十五章 老小孩斗嘴第九百五十章第七百八十八章 明家大乱第七百三十八章 诡异局势第八百一十章 首提入宫第五百五十九章 进见娘娘第四百七十章 语嫣赠药第三百二十二章 了结恩怨第四百七十五章 密室暗谈第六百九十三章 峰回路转第五百七十四章 两败俱伤第九百四十七章第四百二十八章 大众舆论第九百一十四章第二百八十章 萧史玉箫第六百七十二章 诡异消失第一百五十六章 萧飒发懵第二百零五章 县衙议灾第二百六十二章 萧飒猜测第一百零一章 宿敌现踪第七百一十二章 地震突至第五百零三章 惊喜赠品第六百九十五章 吴起中招第八百四十五章第五十章 酒楼开业(四)第六百九十一章 瘟疫爆发第九百五十七章第三百一十四章 酒仙之名第六百四十八章 说服老公爷第四百零五章 说服寿宁候第六百二十章 与时间赛跑第五百八十九章 钦差之人第四百八十章 尘埃落定第五百三十九章 勘查演武场第八百九十六章第三百九十七章 援兵赶来第六百八十二章 意外重逢第七百三十八章 默然称“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宴请乡邻第九百五十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余孽来袭第三百九十四章 抵达京城第五百七十一章 学员发威第四百九十六章 张亮出谋第六百二十七章 御医拜服第五百零九章 应对之策第二百零八章 征服知府第九百六十三章第六百三十三章 情势突变第三百三十二章 了解病症第五百一十一章 自认不如第八百九十六章第一百一十四章 谣言风传第五百三十章 当年恩怨第九百零七章第三百八十八章 余孽来袭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识张延龄第七百八十九章 接应布置第三百五十八章 上门赔罪第二百八十六章 中信挑战第四百三十三章 谋求合作第一百六十四章 东阳评文第三百零九章 各方震惊第六百三十八章 悲惨往事第七百二十章 变数再生第六百四十七章 深夜研谈第二百三十五章 劫匪赚城第九百四十二章第五百四十七章 商谈交换第四百五十六章 石张捣乱第五百七十七章 诡异气氛第三百一十一章 回转客栈第六十三章 明教现踪第六百四十九章 公爷接手第八百四十四章第二百七十六章 兵家空间第三百五十一章 推却好意第二百三十二章 抗匪动员第七百四十七章 宜良围解第八百八十五章第一百九十九章 商会倡议第四百七十三章 彻底决裂第十八章 好讯连连第五十六章 提升士气第七百六十三章 中信猜测第四百五十六章 石张捣乱第三百二十三章 见兰馨儿第八百三十一章 各方反应第六百九十八章 初见书吏第八百三十五章第七百七十三章 中信出手第九百八十四章第二百章 士商捐赠第七百八十四章 中信遗泽第九百一十六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