楔子 国灭·繁华歇(贰)

毓秀一点不关心谁生谁死,对她而言,死亡所笼罩的阴霾远远抵不上食物所带来的满足感,哪怕这人是越王,是她一年也见不上几面,仅有的几面还是节庆筵席上远远观瞻的父王。她摸索出一套不让别人情绪渗入自己世界的好方法。毓秀从面前豁口的碗里拿一个炊饼,准备往口里送,却被周良人劈手打落在地。毓秀看着在地上滚上几圈已沾满尘土的炊饼,正打算张口抱怨,却被周良人严厉的眼神制止住了。

魏军统帅对这极悲的恸哭场面只是淡淡扫视而过,就吩咐士兵将越帝埋在城外的树林中,拾了河边渔夫丢弃的船板用匕首在板上刻了“越宣王之墓”草草作结,算是全了越帝最后的体面。

越王死了,如何安顿余下的越俘成了眼下最大的难题。因荆州百姓听不得这群人渗人的呜咽,魏军只休整了一天,就被要求北上。越人彻底成了温顺的羔羊,不管魏军如何打骂,都装聋作哑,反倒让魏军兴味索然。队伍中隔三差五便有人倒在官道边,先是越国太子,再是安平王,又换成了越国八王子,总之,北上近一个月,越国王室中的成年男子几乎死绝。

最后一个是越后,这令魏军始料未及。越后体丰貌美,气度雍容,他们本意想献给魏朝公卿,却不料一个不留心,就让她扎进湖中,扑通两下就没影了。

西进北上两个月的行程终于到达魏都汴州。原本浩荡的千名越人现如今只剩下五百多人。统帅派士兵将他们分成几批,关押至不同的地方。毓秀,周良人和一群越宫女眷被押送到汴州城外的临通站。

临通站本是魏高祖开国之初,国内局势不稳,危机四伏,才在汴州城外设立的通行站,由京官担任校尉对入汴州城的人员进行审查,与京都守卫相配合,防止敌国密探刺客乘机混入。之后魏高祖先后五次挂帅出征,铲除不时侵扰魏国边界潜伏势力与敌寇,等到魏高祖后世子孙继位,魏朝一改初期萧条颓败之态,已呈欣欣向荣之势。

魏孝宗登基后,将临通校尉调回京都,撤销临通站临时核查的职能,只派几个士卒留守打理。这里便成为开国帝王恢宏伟绩的一项见证。

临通站一进院落已多处塌圮,杂草自墙壁的裂缝中疯长,因为许久没有人打扫,满院的枯叶衰草,更添凄落之意。毓秀被困在一间狭小,简陋的阁子里近两个月。她清晰的记得,她们被押解到临通站的那天,已是深秋的傍晚,落日的余晖如一匹绚烂,火热的缎匹铺满了西半边天。孤雁驮着一片厚重的云彩,在熊熊燃烧的橘黄色烈焰中哀号。悲壮感自毓秀心底油然而生。

她和周良人及其他二十名越人拥挤一室,吃喝拉撒睡这几十人全都在这儿。不出几日,阁子便如同一个发酵的粪缸,菜汁、尿骚、体味全混杂在一起,让人作呕。恶劣的居住环境剥夺一部分人的性命。

小雪已过,天气骤然变冷,汴州城的百姓纷纷穿上备好的冬衣。越俘们穿的依旧是被押离越国时穿的衣裳,早已发馊僵硬,破烂不堪,根本抵御不了入冬的寒气。他们只能用阁子角落堆的稻草编制成御寒的衣物。无奈阁子四处漏风,草衣起不了多大作用,因风寒发热又导致部分越人失去了性命。

而毓秀的生命力着实让周良人吃了一惊。照理说,小孩子体魄弱,根本抵挡不了饥寒,无论哪间阁子,小孩子都是最先短命的。可毓秀只是在刚被关在阁子的时候大病了一场,她只能将裂缝中生长的竹节草嚼碎喂给她吃,又好不容易乞求士卒给她一盆水,把浸在冷水的脏兮兮手巾敷在她额头上。她抱着毓秀,一夜不曾合眼,用冰冷的额头贴着她发烫的脸庞。她怕她挺不过去,就把她知道的神仙求了个遍。第二天清晨,也不知道哪路神仙显了灵,毓秀竟奇迹般退热了。经此一病,毓秀再也没有生过病。周良人环视周围稀稀拉拉的越人,有感毓秀福报之深。

毓秀当然不知周良人的心绪起伏。她只盼望着能下一场大雪,一场很大很大的雪,足以把这里遮得严严实实。

毓秀的愿望很快就实现了。冬至前一旬,京都下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漫天的雪遮蔽了天地,自宫城至长街再到城楼,上下皆是茫茫一片,像是回到混沌如鸡子的原始世界。汴州的雪景跟前越国的魏淑妃描述的很是不同。

魏淑妃是当今魏帝的表妹,魏越关系未破裂之前,它们还是盟友。为了巩固两国友好同盟关系,魏淑妃便被嫁到越国。魏淑妃生了一副明眸皓齿的富贵模样,尤其爱笑,不管对待妃嫔还是宫人,都是笑意盈盈的样子。

她和周良人住在一个宫殿中,她住在主殿,周良人住在偏殿。魏淑妃对周良人母女很是照拂,皇帝和皇后赐的吃食,匹缎,首饰都会拿一部分让宫女送到偏殿。魏淑妃喜欢和毓秀在一起,一有空就叫她到主殿去玩。除了拿好多好吃的果子给她吃,还会让毓秀看她插花、跳舞,听她弹琴吹埙,教她写字作画,不时会给她讲有趣的故事。

魏淑妃给她讲的最多的便是魏朝的冬至。她说,在她记忆中,有一次冬至就下了如鹅毛那么大的雪。早上一推窗,雪珠冰冷冷地扑在脸上,她却极其兴奋。届时,宫里会举办宴会,邀请各宫娘娘、皇子、公主、王侯及命妇到宫中祈福。早晨人们穿好裘衣,大氅,手中拥着手炉,往雍翠宫赶。皇帝带着这群人到恩泽坛行祭礼,祈拜谷神,希望第二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完福,众人有序进入雍翠宫,参加宴会。外面风雪强劲,殿中却温暖如春。平日里等级分明的人,如今坐在一起乐呵呵地听戏看舞,投壶作词,没有芥蒂,也没有什么阴谋诡计,倒真像是一家人。

说到这儿,魏淑妃原先晶亮的眼睛倏尔黯淡了下来。毓秀只当她遗憾越宫见不到那般蓬勃的雪,忙道,越国的雪晶晶莹莹的,像娘娘头上的珍珠。魏淑妃扑哧一笑,摸了摸她的头。可惜,当这个可怜的女子得知她的母国攻破越都,一时羞愧难当,一条白绫断送了自己的性命,提前殉国殉夫了。

毓秀手扒着格子门,透过早已被戳得稀烂的格纸向外看。视野所及的半个庭院都为白雪所覆盖,正对面的木门紧闭着,只能透过射出窗外的一余微光证明尚有人活动。漫天的风扯絮企图掩盖荒郊外微弱的一点人气。本不优雅,宁静的雪,在凛冽冬风的推波助澜下,以其张牙舞爪的姿态生扑向人间。

越人真的绝望了。魏帝将他们遗忘在这里,磨光他们的尊严,耗尽他们的耐力,任他们与这里的瑟瑟枯叶一同无声无息被风雪掩埋。绝望即解脱。一部分越人约定将自己的生命永远定格在这个雪夜。

第十九节 毓璃第四节 集欢(2)三十四节 委蛇第十二节 有孕第二十六节 夜雨第六节 敬茶第十一节 圣上第二十七节 月恒第五节 画生第十九节 解释第十六节 昭君第五节 丢玉(1)第十七节 安寿番外 十年生死两茫茫(贰)楔子 国灭·繁华歇(贰)第十八节 东宫第三节 欲求第十节 上元第十一节 烟火第三十五节 红瓷第二十六节 夜雨番外 十年生死两茫茫(贰)第六节 丢玉(2)第十六节 金橘第十三节 诞子第二节 帝后第二十节 轮转第七节 书斋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节 回宫第三十八节 求官第二十六节 太子第十节 上元第二十一节 妾室第二十三节 春赏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节 回宫第三十一节 窃物第三十七节 交锋第二十四节 皇子第二节 魏宫(2)第十九节 毓璃第二节 帝后第二十二节 推却第十五节 靖荣第四节 藏钩第二十六节 太子第二节 帝后第三十一节 窃物第二十六节 太子第二十五节 国丧第十节 上元第二十五节 幼悟第二节 魏宫(2)第二十六节 夜雨第十二节 太后第三十节 贵妃第十九节 毓璃第十七节 三愿第二十节 轮转第三十六节 借舆第二十三节 来谒第十六节 昭君第八节 上香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节 回宫第二节 离阁第二十二节 探病第十二节 太后第二十四节 论画番外 十年生死两茫茫(贰)第二十三节 春赏第三十七节 交锋第九节 献舞(1)第五节 丢玉(1)第十四节 归家第十二节 太后第二十二节 推却第十四节 恩宠第二十八节 议亲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节 回宫第二十五节 幼悟第十三节 诞子第十二节 太后第四节 记忆第二十七节 月恒第七节 书斋第三十一节 窃物第二十三节 来谒第十五节 靖荣第六节 敬茶第二十七节 月恒第二十四节 论画第十一节 圣上第三章 山月不知人事改 第一节 回宫第十四节 恩宠第二十四节 皇子第四十节 温成第六节 丢玉(2)第十九节 毓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