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8章 絮语(一)

杜云启再娶的日子,订在了年底的十一月,正好回京述职,若是连任,回任时正好带着妻小一起回任上去。

丁文芙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女儿要出嫁啦!她从女儿还很小就开始帮她准备嫁妆,其中以打家具要用的木料最是难得,要合她心意,价格合宜,木料又要够大,最好是能打造一整套家具,如床和一套桌椅,及柜子、箱笼,再不济,床要用一整块木料去做,至于桌椅、柜子箱笼那些,可以用不同块木料去做。

当初回京述职时,她没把给女儿备下的木料带进京,还是后来派管事回老家送节礼,回程时让他们顺道押进京来,打家具要先丈量新房的尺寸,这些事,早在去年一议定,她就派人到杜府来丈量了。

范安阳很配合,即将进门的是大嫂,也是她最要好的表姐,她只希望表姐进门后,能夫妻和美全家和乐。

说起来,王进苑和她的交情,实要比丁筱安姐妹要深许多,丁筱安姐妹是进京后才亲热起来的,王进苑几乎算是她到东陵后,结交的第一个朋友,丁筱楼一开始还看自己不顺眼!王进苑也和丁筱楼不对盘。

谁会想到,现在三个人这般要好呢?

想到丁筱楼,范安阳就想到了二舅家的几位表姐们,便问再度来丈量尺寸的丁文芙。

其实之前就说过了,只不过一语带过,没有多聊,毕竟那时候她在养胎,长辈们担心她养不住,后来胎稳了。就又烦恼生男生女,范夫人那几个月没少拉着长姐一块儿去庙里求神问卜的。

现在她问起来,丁文芙便一一跟她说,表哥们就不用提了,统统在京里,所以丁文芙便从大侄女丁筱芬说起,丁筱芬是二房长女。也是她这一辈的长孙女。她公公年前过世,丈夫因此丁忧,夫妻两带着孩子回老家守孝。儿子们已经进学,成绩都还不错。

范安阳点点头,这位大表姐她没见过,当年她去东陵时。她已经出嫁,好像才生孩子不久。没有回娘家来,就随丈夫去了任上。

二表姐、三表姐、十表姐及十四表姐都是大舅的女儿,二表姐和十表姐都在地震中过世,三表姐和十四表姐早夭。那个假丁筱清顶的就是十四表姐的位置,她生母接她回京,真正的丁筱清才落叶归根葬进祖坟。

四表姐丁筱湘、五表姐丁筱真和七表姐丁筱妍都是二房的。也是一开始带着范安阳上学、出门做客的那几位,丁筱湘的婆婆是继室。对几个继子女们不是很亲近,但她心善主意正,这几年下来,和丁筱湘处得不错,苏家姐夫进京考春闱时,并没有带着妻小,他的名次略后,只差一点点就掉到三甲去了,他家长辈们考虑再三,最后决议给他找了个僻静之处外放。

为何不挑个丰饶富余之地呢?一来那种地方向来不好表现,地方父老、派系众多,利益纠葛复杂,稍有不慎,可能差事没办好,就被当了替罪羊,二来自家孩子多少本事,自家人清楚,与其让他去富贵荣华之地,三两下就让人牵了鼻子走,还不如让他去个僻静的地方,比较能有出彩的机会,虽然苦了些,不过既然出仕领皇差,不吃苦就出不了头,宁可让他年轻时,多吃点苦头学着怎么自保,也不要日后遭人算计犹不知。

丁筱真婆家的老祖宗过世了,她公公和丈夫都要守孝,她自然是要待在湖州了,丁筱妍刚怀第二胎,丈夫任上的知县上个月急病过世,他和另一位同僚临危受命,暂理衙门事务,他年轻资浅,想来另一位同僚很可能会补上知县的缺。

“你外祖母去信跟她说,不急,孙女婿还年轻有的是机会,再说,对方资深,在地方上经营多年,若是孙女婿补上这个缺,难保对方不会暗地里下绊子呢!”

范安阳频频点头,丁文芙今儿来,带了女儿亲手作的小点心,说是要给范安阳尝尝,其实是想给小念念姐弟吃。

小宝早早就惦记着了,只是姐姐抓着,不让他乱跑,“婶婶和姨婆有事要忙,咱们帮婶婶照顾弟弟,你要是乱跑,一会儿弟弟哭了,谁帮我哄他?”

小宝想了想,乖乖点了头,他双腿盘坐在临窗铺着竹簟的炕上,今天因忙于战事,皇帝并未迁往西山离宫避暑,她们姐弟是第一次在京城过夏天,虽然屋里放了冰,但还是热,尤其自四月底起,就一直没下过一滴雨,整个京都就像是个大烤炉一样,院子里铺的青石砖有些禁不起艳阳酷热暴裂开来,墨香她们没少派人巡视,裂得缝大了,就得换掉重铺。

每天下午太阳偏西,粗使婆子就得开始往地上洒水降温。

小宝一开始很爱看那地面蒸腾而上的水气,看了几天后,就没兴趣了,他现在比较喜欢坐在有冰盆的屋里,玩玩具给弟弟看。

小煦才满月不久,睡着的时候多,范嬷嬷早早就交代奶娘,要调整孩子的时间,如果可以尽量每天让他玩,晚上睡,睡着之后没醒来就别吵他,睡眠质量很重要。

范安阳暗暗点头,记得以前院长妈妈就说,会睡的娃长得快,院长妈妈说这话时,就一直看着她笑,几位修女也看着她笑。

说她到院里,大概才刚出生,又瘦又小,哭声就像小猫叫,她们还以为会养不活,很担心她,她是到院年纪最小的,院长妈妈和修女们没带过那么小的孩子。

半夜总要起来查看,她还有没有呼吸,可是大概快满一个月时,她晚上就不起来喝奶了,大概前一天晚上十、十一点喝过奶,就一觉到天亮,修女们很担心,怕她饿,总想把她摇起来喝奶。还是管厨房的大妈说,没事儿!孩子能睡是福,她要饿了,就会醒,不用怕。

院长妈妈说,她们就照厨房大妈说的做,结果原本瘦弱的她很快就长了奶膘。圆圆润润的可人极了!

小煦是足月出生的。一出生就圆圆润润,听丁老夫人说,当年她和小路出生时。真的就像小猫似的,两个加起来都没小煦重,本来怀双胞胎就危险,彼时家里周姨娘还在。那女人可没一刻安生过,亏得丁嬷嬷率人守得紧。才没让她得逞。

范嬷嬷看小念念这长姐很有派头,忍不住就笑了,范安阳送走大姨母回来时,就看到范嬷嬷笑容满面。不禁好奇问了下,得知小侄女懂事,手也不禁发痒。顺手取来画册就把那一幕画下来。

当晚,杜云寻回来。难得回了房没有一头栽进画室里,让大家好生惊讶,范安阳还抬头看看天,没有异象啊!

“你今儿怎么没进画室?”

“想歇歇。”他不想说,今天出太学时,被人堵在路上了,不是一拨,而是两拨人,第一拨是两个俏丽的丫鬟,说是她家十姑娘想请他去酒楼说话,他没理会,她们就堵在路上又哭又闹的,第二拨,则是宫里派来的,一行八个人,威武雄壮的御前侍卫。

他们整齐划一的马蹄声由远而近,还没到他面前,那两个丫鬟立刻花容失色,掉头想走,不想却是被御前侍卫统领下令拿下,他便跟着他们进了宫,不出他所料,皇帝召他进宫,是问他肃州城舆图的事,另外就是出征那天的画几时能好。

杜云寻本来被那气势恢宏的军容给震慑,一心想赶快把那幅景象画下来,不过被皇帝这么一问,他反倒冷静下来了,跟皇帝回说慢工出细活,想要画好,就不能急,得慢慢来。

回到家,他便不想进画室了,想冷静几天。

范安阳也不多说,让人把小朋友们找来,让他们二叔陪他们玩儿,顺道把儿子也交给杜云寻去带。

墨香几个跟在旁边紧张得不行,反倒是范嬷嬷她们放心得很,“就是要让他们爷儿两多相处相处,这感情才会好,你们看看,大公子从梅州回来时,这一路是他爹带着的,回了京,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都要留给他爹呢!”

说的也是,就是现在,大公子还时不时的念叨着他爹,反倒是大小姐从没把她爹挂在嘴边,不过她女红学做的第一个荷包,就是给了她爹,看得二少爷那个眼红啊!嘴上不说,回头就缠着二少奶奶给他做荷包。

范安阳拿笔要比拿针利索,做出来的荷包只能说差强人意,不过看到丈夫一脸嫌弃,她便发了狠,叫砚月给她缝了素面荷包,做好之后,她直接用油画的颜料在上头作画。

杜云寻见了爱不释手,当即就换上了,后来他就只用范安阳画的荷包,范安岳脑子动得快,就在严家书画铺里推出描好图样的素荷包,让那些有心动手作画,却又没信心能画好的人买回去自己画,因为已经描好图样,回去之后只要按图纸标好的颜色填色就好,既简单又不易出错,不少人买回去自己动手做。

有绘画功底的人,自然不用铺子卖的,他们自己就能做到,可是一般市井百姓却很乐意买回去让孩子玩,一套里头有两个荷包,不同颜色花样,一套油画颜料,小小一盒,画两个荷包还绰绰有余。

范安阳便建议他,把那套装命名为孝亲包,因为不必动用针线,就是男孩子也能画出漂亮的荷包来送亲娘。

这孝亲包一推出,很快就在学子间蔚为风潮。

女孩子们自幼就学针线,做个荷包孝敬长辈再容易不过,但男孩们,他们不会针线,每每遇到家里长辈做笀或有什么喜事,需要送礼时,总是让他们费尽心神,每次都送自己写的字画,总觉得不比姐妹们的针线活出彩,现在有了这孝亲包,可就让他们多了一种选择。

严家书画铺因为这孝亲包,生意大好,年终的时候,人人笑得见牙不见眼。

不过,很快就出现了仿造品,不过严家书画铺定时推陈出新,荷包的颜色会随着季节改变,当然,上头的图样也有变动,后来还演变成,有人专门收集他们的孝亲包。

严池晓得之后,捋着胡须得意洋洋的和尤老头道,“瞧,我收的徒弟就是比你的强!”

范安岳真是做生意的好苗子啊!

尤老头最得意的徒弟,成了世子,开始学着打理家里庶务,虽然聪明,但毕竟和范安岳不能相比,尤老头只能徒负呼呼,徒弟做生意不行,徒儿媳妇倒是很有生意脑子,她接手的胭脂餔子,生意还算不错。

只是和严家书画铺相比,差得就不是一星半点了!

这天南靖伯世子夫人来拜访,范安阳差点认不出人了,因为莫世子夫人有喜了,整个人圆了起来,不止脸圆圆,就是手背上也肉肉的,大大颠覆了她以前留给杜府诸人那愁苦的印象。

不过也是,想当初她带着妹妹跟杜云寻回湖州时,正值为父母守孝期间,又遭族人迫害,她想方设法保全父母留给她们姐妹的财产,又要保护自己和妹妹不被族人算计,虽然暂时有了栖身之所,但前途未定,很难放松下来。

后来去了姑母家,又要烦恼自己年纪不小,终身大事还在未定之天,现在可好了!嫁了个好人家,夫婿年少有为,夫妻和美,公婆宽厚慈爱,儿子活泼健康,小日子得再美好不过,现在又怀了第二胎,一家子就差没把她供奉起来。

她如今的心境与出嫁前截然不同,相貌也就大不同。

“我今儿来,是来跟你偷师的,想跟你学学怎么做生意。”言谈间对严家书画铺生意兴隆很是艳羡。

“那你得叫你相公去问小路,我家师父可是把铺子交到他手上了,他如今是我师父的宝,我们都及不上他了!”

“嗐!瞧你说的,对了!你家小路年纪也不小了,怎么还没订亲?”

范安阳无奈的两手一摊,“这我就不知道了,我大哥的婚事,是祖父做的主,我的也是,想来他不会例外吧!”

旲世子夫人便提及婆家有几个正当龄的小姑,问她有没有意思一见。

wωω✿ Tтkǎ n✿ ℃ O “这得问我娘,小路看似很随兴,不过心里挺有主意的,我可不敢替他做主。”

“哎唷!只是看一看而已,怕什么?”莫世子夫人娇嗔道,范安阳笑着应付过去,不久她便起身告辞。

墨香上前侍候范安阳时,忍不住摇头,“她变了好多!”

“她如今身份不同了,自然是要变的,不过,她会来走这一趟,大概是被婆家人逼着来的吧?”范安阳偏着头想了想,“我记得她婆婆只生了两个嫡子,她说的小姑,不是她们这一房的吧?”

范安岳是嫡子,莫家应该不会拿庶女来跟他配吧?

“南靖伯只有贡个庶女,都已经出嫁了,莫世子夫人方才说的小姑,应是隔房的小姑吧!”

“我想也是,算啦!反正小路的婚事,自有祖父拿主意,咱们还是别多事的好。”()

ps:谢谢wyrainy、笑语天风、熙月熙月、jxbao01、yan5890018、亦荷各位童鞋宝贵的粉红票,感谢熙月熙月童鞋的打赏,因为码字码到一半,突然系统连着崩溃两次,所以迟到现在才发文,真是抱歉!最近系统常常不明原因崩溃,让我都快要跟着崩溃了~

第345章 故人(三)第864章 尘埃落定心酸酸第263章 当家难(二)第596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三)第603章 过大年团圆乐(一)第323章 胡涂人欲办胡涂事(三)第627章 坐困第59章 出行(一)第136章 有情总被无情伤(一)第744章 心不平(五)第594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一)第802章 有仇报仇第387章 麻烦一箩筐(三)第848章 搬石头砸自己的脚第535章 心痛第482章 心想事不成(三)第141章 时光似水(二)第683章 奈何(九)第332章 扑朔迷离的婚约(一)第348章 故人(六)第23章 相看两厌第759章 背後之人第730章 修理第324章 胡涂人欲办胡涂事(四)第689章 告急第476章 离心(四)第796章 邀请作画第483章 两桩婚事两样情第322章 胡涂人欲办胡涂事(二)第45章 邀宴(二)第295章 落差(一)第823章 女儿愁(七)第72章 前路(一)第88章 养伤也不得闲(三)第104章 悠哉(二)第31章 就是算计你(三)第885章 分崩离析鲁王府第816章 为难事难为人(十)第375章 钱是胆(一)第802章 有仇报仇第620章 反应第934章 非卖品第480章 心想事不成(一)第818章 女儿愁(二)第287章 焦心与算计第10章 脸面与闺蜜第295章 落差(一)第402章 对手第878章 迢迢(四)第145章 教养嬷嬷第691章 搏一个爵位第723章 戒慎第551章 送别第2章 许愿要小心(二)第107章 悠哉(五)第599章 人心不足蛇吞象(六)第253章 婚事第862章 改名换姓夫家换第289章 胡涂人办胡涂事(一)第266章 当家难(五)第625章 剿匪第508章 猎物(四)第910章 不死心第686章 妄想第357章 悔之已晚第617章 喂不熟的白眼狼(四)第306章 四房表姐们(二)第330章 明珠还是鱼眼(二)第821章 女儿愁(五)第55章 犯傻的人真多(四)第471章 黄雀在后第809章 为难事难为人(三)第320章 求情落空第932章 交代第60章 出行(二)第487章 失踪(二)第758章 有问题的银器第23章 相看两厌第93章 算计无所不在(三)第567章 撕破脸第793章 问第422章 小年第75章 前路(四)第204章 竞艳(七)第559章 不甘心第247章 开春(二)第887章 远方的消息(二)第577章 倒霉慛的安王第359章 进京(二)第575章 兄弟第961章 打臉第422章 小年第268章 扯后腿(二)第169章 不安份(三)第877章 迢迢(三)第475章 离心(三)第638章 惶惶(三)第33章 自尝苦果第523章 太闲了第805章 拎不清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