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_第110章 论读书

人人读的书本都是一样的,为何别人就比你出色,就是因为人家比你更会读书。于是,薛朗问江临道:“你曾读过什么书?”

江临道:“读过时下流通的多数儒家典籍,还读过数本兵书。”

薛朗又问:“读到什么程度?精读、通读或是粗通?可能背诵全书?”

江临卡住,一时答不上来,想了想,赧然道:“兵书皆可背诵,儒家典籍通读过,大部分也能背诵,守孝时读过几本道经、佛经。”

“可曾读过史书?可曾读过法典?”

江临道:“略读过《春秋》,法典不曾读过。”

薛朗道:“从明天起,我就在附近,不需要护卫的时候,你就在家读书。先读法典,再读《礼记》,然后从《春秋》读起,《史记》、《三国志》、《汉书》都要读,但凡能找到的史书,都要读上一读,不止是通读,还要精读,每读一遍,都要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

江临摸摸头,道:“为何是史书和法典?我以为大哥会让我多读儒家典籍来着。”

薛朗笑看着他,解释道:“如果你已三十岁,那我不会让你读法典,只会让你精读史书。你才十八岁,正是心比天高、斗志勃发的年纪,这个年龄段,朝气、心气足矣,缺的是对规矩的认识。人生在世,非是孤独一人,要与人交往,要融入社会人情,要在这世间行走,你就要学会世家的规矩。俗话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聪明人能活用规则,笨蛋死守规则,这两者,一般都不会活得太艰难。”

江临想了想,道:“大哥的意思是说让我遵守规矩?”

薛朗笑着摇摇头,道:“也是,也不是。”

“何解?”

这话却不是江临问出来的,而是一道女声。薛朗连忙往外看,却是平阳公主和柳女官站在门外。

两兄弟连忙起身行礼:“见过公主殿下!”

“免礼!看幼阳在教导阿临,说得妙趣,听得入神,我就没让人通报,想不到居然听到如此一番精彩

论调。为何让江二郎先看法典礼记,幼阳快速速讲来。”

公主殿下兴致勃勃的进来,径自在首位坐下,催促薛朗赶紧接着往下说。薛朗朝柳女官拱拱手,让人出去准备茶水,接着刚才的话说:“我刚才说了,十八岁正是心比天高的年纪,先读法典,就是要你明白天高地厚,让你明白行为的界限在哪里。再读礼记,就是让你懂得世俗礼法,熟读此两本,则世间可去也。”

“妙妙妙!”

平阳公主抚掌赞叹道:“此言之妙,颇有道尽世间情势之妙也!”

柳女官忍不住插言道:“敢问薛主薄,知法守礼固然好,可若遇上无法无天、不通礼仪之辈当如何?”

薛朗摊手:“你都已经占据有理的位置,善加利用,不就进退由心了吗?法典礼仪是死的,人是活的。既已占据有理位置,还怕他作甚?有句话叫人言可畏;还有句话叫人活一张脸,树活一张皮。遇到要脸的,则知法守礼可通行也。”

柳女官追问:“若遇到那不要脸皮的呢?”

薛朗笑笑,道:“一力降十会!”

都是聪明人,点到为止即可。柳女官笑着瞟薛朗一眼,道:“原以为薛主薄乃是端方君子,如今看来……”

话没说完,意思却非常明白。薛朗自然不服,反问道:“我哪里不是端方君子了?我既不是言语轻浮,动作轻佻之辈,又有仁德之心,殿下还说我虚怀若谷来着,这样的一个人,哪里不是端方君子?”

“……”

柳女干哑口无言。薛朗笑道:“所以说,规矩也好,礼仪也好,知识也好,运用之妙,存乎一心。做个仁德君子,却不是要做个笨拙的仁德君子!”

“啪啪啪”——

公主殿下又鼓掌了:“幼阳之言,深得我心,颇有知己之感。”

薛朗笑眯眯的拱手致谢:“殿下过奖,过奖。”

这位公主也不是死守规矩的人,如果平阳公主是死守规矩的人,只怕早就死在长安,而不是领军作战,镇守一方

了。

平阳公主道:“幼阳才说了为何要读礼记、法典,还未说读史书有何妙趣?”

薛朗道:“读史明智,历史就是一个又一个轮回。纵观历史,不过是一个又一个王朝的轮回。顺时者昌,逆时者亡。今天就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多读读史书,多思考,古今对照,总会有收获。这种收获,需要自己慢慢体会,不可说也。”

平阳公主一震:“今天就是过去历史的再现……今天就是过去历史的再现!妙哉斯言,多谢幼阳教我!”

薛朗汗,他说的不过是某位现代历史学家的观点,薛朗认同这个观点,所以才会说出来。所以,现代人比古代人好的地方在于,可接触的书籍和知识面太广阔,见识就不是古代缺乏书籍流通的古人可比拟的。

其实,在古代能读书读成大家的,都有一个共同点,博闻强记。因为这时代书籍实在太少了,书籍印刷成本太高,书籍的流通,多靠读书人们自己抄写,记忆力好的,自然就容易读出来。

也因此,藏书丰富的世家,积累越深厚,出人才的几率越大。就拿著名的关西六大姓来说,可能会有一两代没什么人才,但是,过不了几代,又会有人才出现。著名的唐宋八大家里面,就有好几人出身于累代士族之家。

薛朗道:“阿临是从军的,兵书读了,还需战阵之上验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是成事之道。其他的东西,我教再多也无用,我俩性格、经历不同,体会也不同。所以,你须得多读书,做好知识积累,所谓厚积薄发,不过如此。”

“谢谢大哥,弟受教也!”

江临行礼拜谢薛朗。薛朗坦然受之,如果不是性命相交的结拜兄弟,这些话,这些经验他才不会去教,正因为江临视他如亲人,他才愿意花费心力交代江临,愿他成才。

薛朗在感情上,其实是个被动的人,不管是亲情还是爱情,虽然开朗随和,却不是热情主动的人。经历的缘故,让他防备心颇重,江临先视他似亲兄长,他才以亲弟待之江临。

(本章完)

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一卷_第17章 献“宝”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节第二卷_第89章 筹建农庄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282章 钱啊钱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五卷_第430章 怼他!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讲第三卷_第189章 评语第一卷_第3章 苇泽关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间第一卷_第6章 康复如初第二卷_第110章 论读书第二卷_第115章 画风不同须谨慎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当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37章 变化第六卷_第493章 补第一更第一卷_第28章 论学第四卷_第313章 化解与广告第一卷_第48章 惊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78章 应对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忧第一卷_第49章 变化第四卷_第338章 赵郡王的礼物第六卷_第487章 释然第三卷_第255章 谜底第四卷_第295章 宫宴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七卷_第577章 灾害连连第四卷_第400章 旧友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六卷_第521章 忧心第四卷_第294章 过年福利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304章 认真的苏寒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为聘第三卷_第245章 与太子饮宴第六卷_第521章 忧心第四卷_第338章 赵郡王的礼物第五卷_第425章 预热第六卷_第521章 忧心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发现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六卷_第513章 故事不好讲第五卷_第448章 一波三折第七卷_第579章 敏锐第七卷_第568章 晋封第四卷_第403章 论教育第四卷_第408章 两处忙第四卷_第279章 质朴的马车第四卷_第381章 差异第三卷_第196章 车内叙话第三卷_第231章 秦王的致谢第五卷_第421章 新贵第三卷_第157章 进城第四卷_第283章 贵妃万氏第三卷_第151章 启程第二卷_第130章 应对第四卷_第279章 质朴的马车第四卷_第391章 送礼需谨慎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四卷_第284章 头绪第四卷_第403章 论教育第六卷_第484章 契机第二卷_第130章 应对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场第四卷_第291章 来做个自我介绍吧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六卷_第529章 时局变化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识培训课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为聘第三卷_第163章 饮宴麟德殿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二卷_第114章 好买卖第二卷_第127章 指点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293章 年来了第三卷_第153章 各司其职第四卷_第386章 所谓的两相印证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闲假期第四卷_第339章 饮宴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三卷_第225章 馒头威武第五卷_第412章 未雨绸缪第四卷_第302章 无题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临第五卷_第474章 圣人探监第二卷_第87章 飞泉观水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五卷_第460章 论腹黑的阔怕之处第七卷_第554章 爱屋及乌第二卷_第133章 章节名取不出来第三卷_第222章 入军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