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56章 驿馆等宣

薛朗是进京进献祥瑞的,朝廷待他自然比待平常进京的官员热情、周到,到达码头已是日落时辰,迎着晚霞下了官船,码头边已有等候的马车。

李纲来找薛朗打招呼:“幼阳,到此地,老夫就要与幼阳分开也。”

李纲要回长安城向圣人李渊复命,薛朗则需要先去驿馆休整,等候圣人宣召。薛朗向李纲行礼道:“一路上承蒙李公照应,待晚辈手头事务结束,定当登门道谢。”

李纲笑着调侃他道:“老夫定扫席以待。届时薛咨议即成过往也,想来该有新官职称呼幼阳了。”

薛朗道:“然则薛幼阳依旧是薛幼阳,并不会有什么不同。”

李纲大笑:“好,那老夫就等着幼阳登门,走也!”

“送李公,李公慢走。”

与李纲分道扬镳,船上的红薯已然搬运到马车上,钱九陇道:“薛咨议,请上马车,圣人已命人准备好地方,某护送薛咨议过去,休整一番,明日即能觐见圣人。”

“有劳钱将军。”

“不敢,薛咨议请上马车。”

李纲有圣人李渊的敕命,自可连夜进城。薛朗是来进献祥瑞,需要现在城外驿馆驻留,明日方可进城。外地官员进京等候圣人陛下召见,召见之前,只能住驿馆。

唐朝的驿馆是十分多的。唐朝的驿站业也是十分发达的,据统计,从事这个行业的人员规模达到了数十万之众。可以说,唐朝的疆域到哪里,驿站就开了哪里。

官道旁几里几里就要有一个驿馆,以供过往官员、驿员等休息、更换马匹等。古代官员赴外地就职或是官员被贬,朝廷明文规定就是一日要过几驿。曾有被贬斥官员一日需赶十驿的记载。

薛朗进献祥瑞倒是没被要求一日要赶几个驿站,主要是怕走太快颠坏了红薯,来时平阳公主和李纲的意见都是让薛朗看着办,务必降低红薯运输中的耗损。也因此,才会定下走水路运输,而不是走陆路。

不知道里面有没有平阳公主体恤薛朗不惯乘马车的缘故。也不知公主殿下在苇泽关怎么样了!按照日子算,刘黑闼应该正在山东攻打州县,攻下山东的州县之后,才会转战河南、河北。苇泽关

这时候应该还是很安全的。

希望他明日进献祥瑞一切顺利,也希望平阳公主一切顺利。

薛朗在心底默默祝愿。想来以平阳公主的能力,一切顺利是应当的,该多加注意的是薛朗自己,有生以来第一次参加这样的大场面……其实有些心虚,淡定,真男人该经得住大场面考验才对。

“薛咨议,驿馆已到,请下马车。”

薛朗思维发散一阵,不知不觉就到了驿馆,钱九陇已在外面请他下马车。长俭在外面掀开布帘,扶着薛朗下了马车。

驿馆已然戒严,整个驿馆,除了驿丞和吏目,就是钱九陇带来的兵丁,再无一个外人。薛朗和钱九陇一起盯着人把红薯搬进驿馆的仓库——

“钱将军,烦请派人拿几个火把来,我想看看红薯的情况,看看途中是否有耗损的。”

“善。来呀,取火把来!”

“喏。”

不一会儿,就有几个兵丁举着火把过来——

红薯装筐的时候,薛朗就考虑到途中颠簸的情况,让人颠了厚厚的干茅草,途中赶路的时候,还经常叫人割草盖红薯遮挡烈日。

妥善的准备得到了极好的回报,筐里的红薯几乎没有颠坏的,最多就是蹭破点儿皮儿,一切完好!

“薛咨议,可有颠坏的?”

钱九陇带着敬畏的目光扫了一眼筐里的红薯,颇为严肃的问道。薛朗摇头道:“没有,来时装筐时准备的妥当,没有坏的。”

“如此就好。”

钱九陇这才放心。

验看好红薯,把仓库大门紧锁上,钥匙直接交到薛朗手里,钱九陇除了派人站岗严守外,还派了几队人马,在仓库旁、驿馆外巡逻,防守得滴水不漏。

薛朗暗自点头。进献祥瑞的事情已经进行到最后,如果最后一刻功亏一篑,那么他们这些人,谁也别想落到好,严格些、认真些,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别人负责。

安顿好一切,薛朗方才在驿丞的带领下到自己的房间,房内荷香已经准备好一切,泡在澡桶里的时候,薛朗都还觉得在晃动——

这是坐船时间太长的后遗症!看馒头到了房间里就“啪叽”躺

倒就知道,连乘多日的船,别说人,就是狗都受不了啊!

就算累成这样,薛朗也无法得到好好休息的机会,寅时刚过半就被荷香叫醒:“大郎,大郎,礼部官员到,请大郎起床。”

于是,薛朗只得哈欠连天的起床,一边洗漱一边吩咐荷香给他泡了杯浓茶,洗漱完毕一杯浓茶灌下肚去,苦得眼睛都闭上了,倒是感觉清醒了许多。

醒完神出去,就见厅中有两人在等待,一个做内侍打扮,一个穿着绿色的官袍。内侍是熟人,公主殿下的内侍官,绿色官袍的老者是礼部派来的,来提前告诉薛朗仪式的流程。

“内侍官怎么来了?”

见到如圭,薛朗心里还挺亲切、激动地,一群陌生人里突然见到一个认识的,那种感觉,经历过的都知道。

如圭笑着朝薛朗行礼:“见过薛咨议,奴婢奉殿下命先行赶到京里准备,且不忙叙旧,薛咨议请来见过礼部的周员外郎,这是朝廷派来告知薛咨议礼仪规程的。”

薛朗点点头,朝绿袍老者行礼道:“劳烦周员外郎,薛朗乃是异国归来之游子,对我朝规矩礼仪并不通,请多多指点。”

周员外郎客气道:“不敢,薛咨议客气。薛咨议可准备妥当?如若准备好,下官这就开始告知薛咨议今日之规程?”

薛朗面容一肃:“请指点。”

在这位礼部来的周员外郎指点薛朗流程的过程中,如圭就安坐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薛朗心里烫贴,知道如圭是公主殿下特意派来给他站台的。

流程一直说了一个多时辰,礼部员外郎不厌其烦的跟薛朗对了三遍,见薛朗没有一丝错误,方才满意走人。

待礼部员外郎走了,如圭才道:“薛咨议今日朝食只能进食馒头或是饼子,水不能多喝,以免不便。”

薛朗点点头。如圭又指点了薛朗许多面圣时需要注意的地方,事无巨细,俱都一一交代,直到薛朗烂熟于胸方罢休。

最后,如圭看看时辰,道:“薛咨议,来时殿下曾让带上的衣服可带来么?”

薛朗点头:“自是带来的。”

如圭:“既已带来,时辰已差不多,就请薛咨议更衣罢。”

(本章完)

第三卷_第211章 后勤问题第二卷_第127章 指点第一卷_第4章 惊奇的打开方式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论水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庆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闲假期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一卷_第51章 上下相得第五卷_第462章 决定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三卷_第158章 面圣第四卷_第323章 两情相悦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二卷_第104章 家的样子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203章 属下们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二卷_第56章 朝议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灯如昼第一卷_第48章 惊而不喜的答案第二卷_第139章 江临娶亲之内情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动第七卷_第579章 敏锐第六卷_第490章 画技小成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节到任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三卷_第213章 新仆人上岗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访客第四卷_第359章 暗潮涌动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庆第四卷_第337章 变化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七卷_第585章 临时主官第六卷_第487章 释然第六卷_第541章 念头通达百骸轻第二卷_第122章 神医后裔第一卷_第28章 论学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伤第六卷_第526章 尽人事第三卷_第169章 预定任期第二卷_第85章 师者第四卷_第389章 著书立传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轨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三卷_第191章 家事安排第三卷_第216章 蝴蝶的翅膀第四卷_第409章 风云涌动第三卷_第187章 过堂三问第二卷_第76章 质问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四卷_第309章 新官上任第三卷_第154章 铁粉李纲第四卷_第409章 风云涌动第七卷_第588章 触景伤情第三卷_第187章 进府衙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当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辩第六卷_第535章 坦诚以待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议第二卷_第106章 幕后第三卷_第163章 饮宴麟德殿第三卷_第173章 超级大“炸弹”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见闻第三卷_第213章 新仆人上岗第四卷_第367章 专注和稀泥的圣人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来客第三卷_第211章 后勤问题第二卷_第90章 意料之外的来客第五卷_第434章 试探第五卷_第 457章 为难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226章 惟愿平安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二卷_第130章 应对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五卷_第436章 每逢佳节倍思亲第三卷_第210章 寒冬降临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与“援手”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239章 蒸酒论水第三卷_第220章 叶卿的谢仪第六卷_第530章 方兴未艾第四卷_第376章 平阳公主的旧伤第五卷_第421章 新贵第二卷_第134章 与吃货为邻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五卷_第422章 重大发现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妆诗第五卷_第474章 圣人探监第三卷_第196章 车内叙话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与自省第五卷_第416章 登徒子未遂第三卷_第246章 共议未来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五卷_第441章 天蓝蓝水蓝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