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69章 预定任期

薛朗没答太子与秦王的惊叹,而是缓缓地交代事由:

“春天的时候,下了一场大雪,秦王攻打刘黑闼受此影响,甚至有失利和损失。那时,臣在苇泽关,寒冷的气候,十分难耐。向殿下打听我朝有何御寒之物时,才知道竟然没有棉花……也就是白叠子弹制的棉袄、棉被这一类,细问之下才知道,在我朝,因不得其法,白叠子仍作为奇花异草,用作观赏之用。而在异国,棉花乃是冬日必备之物,就算是普通人家,不管南方还是北方,皆会制上几床棉被留作冬日御寒之用,是十分平常的东西。而棉花,只要气候适宜,却是十分易种的作物。”

来的时候,平阳公主就提醒薛朗,不要对圣人的留任推辞太多,以免冲撞圣人,让圣人觉得不识好歹。

为解决这个问题,薛朗冥思苦想,想出来的就是棉花这个东西。棉花的试种,于家国社稷皆有益。用这个作借口,想来李渊也说不出什么,还只会嘉奖他,也不会对平阳公主有什么想法。

现在来看来,果然一切都如意料之中一般。薛朗表示机智如他,点赞!

李渊急忙问道:“何等气候才适宜种植棉花?请卿家教我!”

李渊也不喊白叠子,跟着薛朗改喊棉花了。薛朗连忙道:“不敢,微臣这就告之圣人。”

我国自古以来的棉花产区,分为三个地区,一个是黄河流域棉产区,一个是长江流域产区,还有一个就是西北内陆棉区。

这三个产区,以唐朝的现状及疆域,基本只有第一个产区可以推广,第二个产区人口稀少,朝廷都还没开发呢,第三个产区更不用说,现在那里还不是唐朝的疆域,朝廷管不到。就算是已经第一个产区,都还有刘黑闼在作乱,所以说,朝廷想推广种植棉花,还任重道远呢。

薛朗道:“禀圣人,关于棉花的种植条件,棉花喜温喜欢日照,怕湿怕冷怕霜冻,怕阴雨渍涝,怕干旱高。有句顺口溜,说得很直观。说‘棉花从小是个病汉子,长大是个药罐子,到老变成钱串子。’依臣一路行来观察所得,齐鲁、冀、豫之地,是最适宜种植的;其次,关中、幽

州等地也可以种植。其实最适宜种植棉花的是西域诸国的气候,所以,高昌国才会有那么多棉花产出。”

李渊点点头,道:“苇泽关试种棉花,进展如何?”

薛朗道:“禀圣人,目前一切顺利,等微臣回去,差不多就可以采收了,届时核算一下产量。因为是第一年试种,微臣虽说知道棉花,于种植管理上其实并不精通,今年的种植管理,乃是公主从京中抽掉了两名培植白叠子的花匠前去,大家一起商量着试种。今年有了经验,明年再试试增加种植面积,于种植过程中汲取经验,改进技术,这是须得耗费时日的事情,急不来。”

李渊道:“既如此,卿家且先回苇泽关,待明年春日,京城附近你尽管挑选适宜的土地,把红薯、土豆、棉花一起试种,交由卿家你主管。在长安,朕定当把所有擅长培植棉花之花匠给卿家找来,争取早日实现棉花之高产。”

这是给薛朗划定期限,也是对薛朗的看重。薛朗心中其实还是不太愿意,最好是明年过后再来京师。历史记载,公主殿下亡故于武德六年,具体是年初还是年中或是年底,根本就没写!

在这桩顾虑没解决之前,薛朗哪里有心来什么京城。不过,想到来时平阳公主的交代,薛朗只得道:“多谢圣人看重,微臣定当努力。”

没正面答应,却也没再推拒。

今日朝会,主要就是议红薯和土豆的事情,棉花那是意外收获。薛朗能说的部分说完,接下来的细节安排,就是在京官员的事情,与他无关了。

细节安排不是什么大事,很快就议完。又议了一下其他的事项,众臣各自畅所欲言,发言的时候,会时不时的看看手中的笏板。

笏板在上朝的时候,相当于一个记事本。上朝之前把想说的话,发言要点记在笏板上,发言的时候才能简明扼要,条理分明。或是把朝议的结论、圣人的吩咐记在笏板上,以免忘记出错漏。

如果有官员朝议当天要禀告的事情多,一片笏板写不下,就会多带几片笏板。带的笏板多了,为了携带方便,官员们甚至还会装满让小厮背个装笏板的

布袋,叫做笏袋。

而在朝议过程中,如果有官员的发言,让你赞叹击赏,可以以笏板击掌而赞之。古代上朝也不是死板板什么都不准的,其实是很人性化的。

薛朗听着群臣议事,再与心中所学、所知印证,只旁听都觉得学到许多东西,起码,对古代的风土人情、民风世情又有了些了解。

“幼阳请留步。”

散朝的时候,薛朗正欲回去驿馆,被李纲叫住,他身旁还跟着一个年岁与薛朗相当的青年男子。

薛朗连忙止步,应道:“李公!不知唤住晚辈有何吩咐?”

李纲笑道:“叫住幼阳乃是好事。来,老夫与幼阳介绍,这位乃是将作监之大匠阎立德阎大匠,大匠请我帮他引见,散朝之后,该带幼阳去御赐的府邸了!这事可是好事?”

薛朗笑着拱手:“确是大大的好事,多谢李公。”

李纲笑着摆摆手,道:“既然大匠与幼阳还有事要忙,老夫就先走一步,待幼阳事务完毕,再与幼阳叙话也不迟。”

“多谢李公,李公慢走。”

送走李纲,薛朗朝阎立德拱手:“劳烦阎大匠。”

阎立德客气的道:“薛郡公客气,此乃下官分内之事。”

说来,这位阎立德阎大匠其实也是历史名人,著名的画家、建筑家,可能有人对他不太熟悉,但说起他的弟弟阎立本,想必知道的人更多些。

说起来这两兄弟也挺有趣的,出身于工程世家,母亲乃是北周武帝的女儿请都公主,可算是出身名门。两人都擅长建筑,擅长绘画。只是呢,哥哥擅长画人物、树石、禽兽,弟弟阎立本则擅长画人物、车马、台阁。

薛朗当年考大学是想建筑设计的,虽然最后没学成,但自己也看了不少书籍。对这位唐朝的大匠,阎家兄弟俩儿自然是熟知的,薛朗其实是这兄弟俩儿路人粉来着。

将来如果有机会,一定要请兄弟俩儿合作画一幅画送他,要既有树石、禽兽,又有车马、台阁的,让两兄弟都有施展所长的机会。

作为粉丝,薛朗暗戳戳的打算着。

(本章完)

第二卷_第69章 个中曲折不由人第四卷_第356章 长安水边多丽人第一卷_第22章 老把式薛朗第三卷_第157章 进城第一卷_第48章 惊而不喜的答案第三卷_第278章 万民送行第三卷_第151章 启程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场第七卷_第556章 人心变化第三卷_第232章 主仆叙话第四卷_第360章 病友的春天第三卷_第198章 归来初叙第四卷_第340章 论好席纠的必要性第三卷_第212章 解决之道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忧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败儿第二卷_第127章 指点第三卷_第193章 圣人恩典第四卷_第316章 以才为聘第二卷_第63章 仪式准备第三卷_第276章 冬狩开始第三卷_第168章 圣人欲留人第三卷_第159章 万民请命第六卷_第504章 最清闲的年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四卷_第346章 谏臣薛朗第三卷_第163章 饮宴麟德殿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三卷_第195章 回归苇泽关第二卷_第137章 红薯宴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开门方式不对第六卷_第522章 抚慰第四卷_第369章 樱桃熟了第三卷_第226章 惟愿平安第五卷_第478章 再见长安第一卷_第4章 惊奇的打开方式第二卷_第106章 幕后第二卷_第82章 论军第六卷_第535章 坦诚以待第六卷_第535章 坦诚以待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见闻第四卷_第335章 筹谋前程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二卷_第137章 红薯宴第二卷_第127章 指点第五卷_第452章 新年新气象第四卷_第307章 尽心尽力第四卷_第282章 钱啊钱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动第三卷_第212章 解决之道第二卷_第141章 圣人御使到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数学第一课第二卷_第144章 红薯宴客第五卷_第435章 苏小寒的春天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惩奸第三卷_第249章 黯然神伤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45章 著名历史事件第五卷_第417章 机锋第五卷_第 457章 为难第四卷_第370章 拦路喊冤第二卷_第87章 飞泉观水第六卷_第523章 大医之心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六卷_第517章 周岁第三卷_第167章 论经济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七卷_第584章 倒春寒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灯如昼第七卷_第560章 防治之法第四卷_第369章 樱桃熟了第二卷_第59章 流产的四轮马车第二卷_第94章 干劲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515章 来访第三卷_第169章 预定任期第四卷_第327章 与秦王论政第一卷_第29章 初论政第五卷_第 457章 为难第三卷_第208章 情商缺乏症患者第三卷_第222章 入军营第三卷_第222章 入军营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间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30章 小狗崽们第一卷_第38章 制犁和熬油第六卷_第492章 公主出京第四卷_第393章 离京避暑第二卷_第73章 推广方案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四卷_第287章 决心第七卷_第545章 进宫第四卷_第410章 定策第三卷_第161章 普天同庆第五卷_第413章 忙碌的秋天第五卷_更新说明第三卷_第193章 圣人恩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