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88章 书生杀人不用刀

“崔政、方广先答。”

姜确直接点名。卢靖抢道:“学生被家叔禁足一月,昨日方才解禁,今日乃是第一次出门……”

“啪!”一声——

姜确一拍惊堂木:“本府可有问话于你?未曾问话,怎能讲话!如此藐视公堂,警告一次,如若再犯,打十大板。”

“威武!”

卢靖身子一缩,觊眼看了一旁跪坐的叔叔一眼,看叔叔目中的警告之色,立即老实了。

姜确惊堂木一响:“崔政、方广,答话!”

崔政道:“学生与卢表兄一般,也被禁足,昨日解禁,故而不知圣人有敕令。”

方广答道:“学生亦然。”

姜确让人记录下来,问道:“今日薛郡公上前阻止时,卢靖汝曾言道听不懂薛郡公之话语,然否?答!”

卢靖看薛朗一眼,答道:“学生往日既不识得这位薛郡公,也确实听不懂薛郡公的话语。”

“难道连郡公銙带也不认识?”

卢靖道:“长安城内,郡公之多,不知凡几,学生忙于学业,往日与这位薛郡公也不曾相识,又因口音怪异,以为是臣服于我朝之降臣。而降臣最少也被圣人封做国公,封做郡公的……不知是哪里犄角之地归顺的小王。我乃卢氏子弟,数代清贵之家,向这等人低头行礼,岂不是有辱先祖家声?非不为,实不敢为也!”

崔政也道:“正是!学生虽不才,却也是博陵崔氏子弟,无有才干光耀门楣已然羞愧,如若再因学生之故,坠了家声,将来还有何颜面面见九泉之下的先祖?非无礼不为,实不敢为也!”

姜确哑口无言!

秦王板着脸,不知道在想什么。卢坚摸着胡须,对两个小子的答话,状似满意。江临气得双拳紧握,却也无可奈何。唯有薛朗表情不变,既不生气,也不气馁,更不至于产生敬仰之类的情绪。

世情如此,范阳卢氏,博陵崔氏,不管哪一家说出来都是响当当的名号。

到了唐朝虽然不再有只听闻姓氏便把家产奉上以求结交、追随的傻子,但五

姓七望之名可不是吹出来的。在这些显赫的名声背后,站着的是一个个青史留名的高官显宦。累世显宦,基本可以追溯到两汉时期。

自从两汉起,到魏晋南北朝,历经隋,再到如今的唐。光数数朝代就有这么多,如果论年份,最少也有数百年。在几百年间,从来不缺高官显宦。能做到的家族,方才能称得上累世显宦。

按照这个时代的观念,卢靖、崔政这般说辞,算不得为过。遇上迂腐的,可能还要称赞一声。世情如此。

薛朗一阵大笑,笑得众人都一脸莫名其妙,卢靖嘴角弯了弯,似乎有些轻蔑,不过旋即消逝,重又恢复一派坚毅。

薛朗道:“我本想与三位论法,论制,想来是我想当然了。既然三位觉得家声家规高于律法之上,那我就且与三位论一论这家声家规。”

姜确满脸通红——

身为执法、审判的府尹,让原告苦主不论法,去论家规,是他的耻辱。秦王脸上也有火辣辣之感,唯有卢坚不为所动,不觉得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薛朗道:“范阳卢氏,博陵崔氏,五姓七望之名,我这等归化之人也听过。先说范阳卢氏,范阳卢氏起于东汉之时的儒学大家卢植。卢植大儒曾被尊称为‘海内大儒,人之望也’;‘士之楷模,海内祯干’;‘风霜以别草木之性,危乱而见贞良之节,则卢公之心可知矣’。大儒的品德才学,世人皆赞,如此美誉,千古唯一人尔。有卢公这般先祖,卢氏子孙也以先祖为榜样,世代皆勤学奋进,上忠君王,下抚黎庶,传承家学家规,人格品行皆以先祖为榜样。”

海内大儒卢植,确实当得起这样的称赞与荣光,身后后辈,薛朗是诚心夸赞卢公。不过——

薛朗望着卢靖,眼神锐利:“卢小郎,且不论才学,卢公那般才学,千古罕有。身为卢氏后代子孙,敢问卢小郎,才学无有继承先祖,人品德行可有以先祖为榜样?如若仗势逼娶良家女为滕妾,以姓氏凌驾于律法之上,以出身嘲笑有功于国之功臣的言行也算是有品德之士的话,那么,范阳卢氏的家声家规到底是如何书写的,我这被

视为化外野人的归化之人,也不得不为卢大儒鞠一把同情之泪!家门不幸,竟出这般子孙,竟然借着家声之名来掩饰自己无知无行无德之行为,你这样的行为,你知道叫什么吗?”

卢靖脸色数变,似乎还在想要怎么回话。然而,薛朗并不想要他的辩解,自顾自的往下说:“于国,无有才干尽王事;于家,无有品行固家声不说,还以家声之名遮盖丑行,为自己的丑行辩解,此乃大不孝!你这可谓是于国于家无望,古今不肖第一!”

“不是!不是!我不是这等人!我不过是记恨江临害我被家中责罚不说,还被小叔禁足,知道你们今天要去苏家,趁机过去羞辱一番,我没有恶意的!小叔救我!小叔救我!”

卢靖直接被骂慌了,六神无主,语无伦次,下意识的向长辈求救。

薛朗好整以暇的摊手,朝姜确道:“姜府尹,你看,我的话他听懂了!”

卢靖脸色又是一变!

“噗!”

却是卢坚受不住薛朗的话,直接被气得吐血了!

“小叔!”

卢靖急叫一声,正欲起身。姜确已经一声暴喝:“拿下!”

差役立即上前,按住卢靖。

薛朗淡然扫卢靖一眼,转向崔政,崔政一跟薛朗眼神相接,立即吓得一抖,立即道:“禀薛郡公,是学生无礼,但学生都是被卢靖蒙骗的。他说江临抢了他看上的小妾,让我们帮他出口气,羞辱于他,以解心头之气。还说,江临的义兄是个连雅言都不会说的野人,在京中无有根基,已成京中贵族世家口中的笑话,如若我们当面羞辱一番,定能在世家中一扬声名。学生无礼,冲撞薛郡公,学生认罪,请姜府尹依律重重责罚。”

方广也急急道:“学生亦然,也是被卢靖蒙骗,学生认罪,请姜府尹依律责罚,是打是罚,学生都认。只求薛郡公口下留情。”

薛朗满意的颔首,道:“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两位小郎能坦然认错,也算迷途知返。薛某痴长二位几岁,亦不是那等斤斤计较之人,既非主犯,就恳请姜府尹酌情轻罚吧!”

(本章完)

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一卷_第24章 论食材丰富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55章 谜底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542章 诸般安排第三卷_第246章 共议未来第三卷_第170章 御赐宅邸第三卷_第273章 如初第三卷_第171章 安排第四卷_第394章 随行仁智宫第四卷_第311章 新的工作环境第一卷_第45章 人生一世吃喝二字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四卷_第400章 旧友第七卷_第570章 “农神”的传说第五卷_第418章 生活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56章 新科士子第五卷_第431章 朝辩第三卷_第154章 铁粉李纲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见闻第四卷_第348章 筹谋功成第五卷_第441章 天蓝蓝水蓝蓝第二卷_第97章 苇泽县城第二卷_第88章 未起波澜的手工皂第六卷_第497章 惊变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轨第三卷_第254章 奚落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第六卷_第480章 安顿第二卷_第95章 抢手的小狗崽第六卷_第540章 心有所惧第二卷_第140章 何人平事第二卷_第137章 红薯宴第四卷_第366章 薛公惩奸第四卷_第331章 黑豆有主第六卷_第524章 诸般变化第一卷_第31章 关于薛朗此人的用后感第一卷_第6章 康复如初第三卷_第166章 宣政殿朝议第五卷_第420章 薛朗生日快乐!第五卷_第461章 谋算将来第六卷_第521章 忧心第七卷_第579章 敏锐第五卷_第439章 冬狩第三卷_第194章 重阳欢叙第二卷_第146章 安身立命之法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一卷_第31章 关于薛朗此人的用后感第三卷_第182章 长安里坊第三卷_第215章 捷报传来第七卷_第594章 家书抵万金第一卷_第46章 试探第五卷_第461章 谋算将来第三卷_第213章 新仆人上岗第二卷_第116章 论功行赏第三卷_第188章 书生杀人不用刀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五卷_第417章 机锋第三卷_第275章 李弘节到任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一卷_第29章 初论政第四卷_第285章 梅花开矣第一卷_第42章 好肉就好酒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结束第五卷_第460章 论腹黑的阔怕之处第五卷_第453章 不知疾苦第四卷_第333章 来,学才艺吧!第三卷_第186章 进展第五卷_第 457章 为难第三卷_第203章 属下们第七卷_第548章 平阳之怒第二卷_第107章 真正的精兵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动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参与朝议第二卷_第71章 开始前的小风波第一卷_第47章 送菜第三卷_第253章 为何介怀第二卷_第101章 时势在我第五卷_第447章 蠢蠢欲动第四卷_第303章 蒙在鼓里的圣人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五卷_第458章 铁面第三卷_第214章 棉花的文章第一卷_第4章 惊奇的打开方式第六卷_第489章 眼见风波起第三卷_第194章 总有傻子出人意料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四卷_第314章 圣人召见第四卷_第338章 赵郡王的礼物第六卷_第491章 醒悟第四卷_第343章 感情从互相信任开始第四卷_第354章 农历三月三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与名相第四卷_第300章 上元佳节第四卷_第303章 蒙在鼓里的圣人第三卷_第230章 姐弟情深第四卷_第333章 来,学才艺吧!第四卷_第340章 论好席纠的必要性第四卷_第315章 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