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_第194章 重阳欢叙

回府后,苏四娘看薛朗买了这多东西,私下还跟江临感叹,大哥是该找个嫂子,帮忙持家。不然以薛朗这种花钱方式,再多的钱也禁不住糟蹋。顺带警告江临不准向他的义兄学习。

江临原想说,他单身的未娶亲的时候,也是一般乱花钱,单身男子没几个能存得住钱财。不过看看娘子的脸色,明智的闭嘴,免得引来娘子的唠叨。

材料备齐,薛朗开始教秀娘做菊花糕、醉蟹。这就是他明天准备送人的菜,这两样倒不怕送的途中冷了,不会因此影响口感。

醉蟹起码要腌制一天,菊花糕倒是很快就出了第一笼。晶莹剔透的外形,清甜的口感立即征服了在场女士的心,苏四娘尝了一口后,立即道:“大哥,这糕点的方子可别再传与旁人,留待将来传与侄子、侄女,也是极好的。”

薛朗点点头,觉得大概在苏四娘心里,他的形象上一定标有败家子三个字。嘻嘻哈哈,热热闹闹的布置了府邸一番,总算有了几分过节的气氛。

在关城门之前,阿陈到了!

薛朗之所以把归期定于后日,便是为了等阿陈。长俭是要跟着他回苇泽关的,府里没个做事的男仆,总是不便。如今阿陈来了,内有苏四娘坐镇,以苏四娘的精明,这郡公府,薛朗终于可以放心了。

“小的见过大郎,二郎!”

“阿陈起来吧。赶了这么多天的路,孩子们可还好?”

阿陈满脸感激,恭敬道:“多谢大郎挂念,孩子们都还好。”

“那就好!一路紧赶慢赶,想来你们也累了,今天就不说什么了,先去休息,好好休息一晚上,明天恰好是重阳,一起过一个节。”

“喏!”

应了之后,阿陈道:“小的上京之前,公主殿下说快到重阳,大郎爱喝酒,让小的把大郎在苇泽关酿造的酒带了些上京。”

薛朗一听,喜道:“真的?都带了什么酒来?”

阿陈道:“大郎酿造的几种酒,都带了些。”

薛朗感激的道:“该多谢公主,明日回礼,总算好看了几分。”

说完,又问了问苇泽关的大家可还好,得到大家都好的消息后,便让阿陈带着孩子去与秀娘一家团聚。

一夜无话,第二天一早起来,长俭便奉命带着秀娘做好的菊花糕出门送礼去,当然,顺便还有薛朗酿造的桃花酒、梅酒各一小坛。

拜薛朗交际圈

狭窄所赐,长俭需要跑的人家也不多。就李纲府上,杨正卿府上,最后薛朗犹豫了一下,又加了秦王府。

吃朝食的时候,长俭就回来了,带回来李纲约薛朗午时一起去长安城外登高的邀约。薛朗自然是答应的,吃了朝食,让秀娘给做了一笼蟹黄包,一笼花馍,并几个小菜,等出门的时候,恰好醉蟹也可以吃了,便一起带上,赴李老头儿的邀约去。

唐朝此时风气开放,并不禁女眷出门。重阳佳节,登高望远,城外青山游人如织。女眷出门,有点家世、地位的,便戴上帷帽,也有平民人家的子女,不戴帷帽,显露相貌于人前,但也不会有人贸然上去责骂无礼什么的。

以李尚书的地位,他们一家所在的地方,自然不会有人打扰。薛朗只孤身一人带着四只狗狗并护卫前去,江临则让他带着媳妇儿去岳丈家过节去了。明日就要离开长安,能多有一时欢聚,便多留一时。

“见过李公!”

薛朗拱手行礼打招呼。

“幼阳来了!快过来坐。”

薛朗过去,让长俭把自己带来的食物送上。

包子它们也都认识李纲,每只汪了一声跟他打招呼,连馒头都十分给面子。逗得李纲笑得嘴都合不拢:“好,好,包子、馒头、豆浆、油条,你们也过节好。小三儿,快把我给灵犬们准备的羊腿拿来。”

“喏。”

仆人匆匆而去,端上四只烤羊腿,给包子它们享用。

薛朗觉得,灵犬果然是灵犬,他这混到郡公爵位的,还赶不上包子它们的待遇。他出来赴约登高玩耍,还要自带酒食,包子它们已然混到让人自动给准备饭食的程度。

“阿祖,这便是灵犬吗?”

李纲怀里坐了个三四岁大的小萝莉,想来就是他那小重重孙女,两眼圆溜溜的,跟黑豆子似的,好奇的望着包子它们,拉着李纲的衣袖问道。

“是啊,这就是你薛阿翁家的灵犬。”

李纲笑得和蔼,顺便给薛朗做介绍——

李纲的老妻已然过世,孩子们除了嫁出去的女儿,家中只有一个儿子,名唤李旭,别的儿子要么早夭,要么已然过世。就是李旭这个儿子,也五十余岁,头发灰白。李旭有两个儿子,一个叫安仁,一个叫安静,年岁都比薛朗大。

李纲与薛朗论交,当他做子侄辈,于是,李安仁、李安静兄弟俩就悲催的要叫一个年级比他们还小

的人做叔叔。李旭也要跟一个年级跟他孙子差不多的人称兄道弟。

薛朗想想都觉得尴尬。不过,看李家一家子的表情,似乎并不认同。想来在古代这样早婚早育的时代,叔侄年岁差距大,叔幼侄大的情况应该并不少见。

这么一想,薛朗也淡定了,即便被一个三岁的小萝莉喊阿翁也能笑得一脸慈祥。阔怕的古代。

互相见礼后,仆人把薛朗带来的食物端上来,李纲兴致颇高,对儿孙们道:“幼阳府上之膳食,颇有独到之处,堪称美食佳肴,大家都尝尝吧。”

说着,当先夹向醉蟹——

“唔!不错!此蟹鲜香细嫩,酒香中夹杂着螃蟹的鲜味,食后有回甘。幼阳府上之美食,从不让人失望之余,每每尚有惊喜。”

“多谢李公称赞。然而就算你这么夸赞,螃蟹也是不能多吃的。倒是蟹黄包可以多尝几个。”

螃蟹寒凉,醉蟹又是生食,自然更加寒凉。李纲已然年老,只分了他两只,李旭依然,倒是年轻人们面前,每人都有一大盘。

众人一阵大笑。

酒过三巡,李纲问薛朗道:“幼阳明日便要离开长安,回苇泽关?”

“回李公,是的。突厥颉利可汗入了雁门,外有刘黑闼作乱,苇泽关怕是不会太平。何况,苇泽关还有许多事物等着我,如何放心在长安多留,尽早赶回去才放心。”

李纲颔首道:“幼阳年纪颇轻,却做事沉稳,学识才干过人。论年纪,你们皆长于幼阳,然为人之品行与才学上,却当多多向幼阳请益。”

后面这句却是对他的儿孙们说的。

薛朗自然谦虚一番。

李纲邀约薛朗一起登高,似乎真是为了游玩而来,并没有说什么公事,只与李家一家子谈天论地,又看小萝莉追着包子玩耍,倒也热闹,到把他孤身一人在长安的寂寞打发了不少。

游宴结束,各自归家之时,李纲坐在马车上,对站在车边送行的薛朗道:“圣人已然晋升公主为大将军,为长远计,幼阳当劝公主扩军才是。”

这话算的是肺腑之言。薛朗诚心致谢,道:“ 多谢李公,此话晚辈定当转告公主。”

太子与秦王相争之局已成,公主殿下与这二位一母同胞,如若不想插手,又不陷于被动之中,唯有增加自己份量一途。除了多立功劳,让身份、地位更超然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扩军募兵。

(本章完)

第四卷_第396章 臣干吏薛幼阳第三卷_第198章 归来初叙第四卷_第373章 仓惶无声第四卷_第376章 平阳公主的旧伤第四卷_第294章 过年福利第六卷_第498章 到达第五卷_第476章 论储第一卷_第32章 精明的公主殿下第二卷_第60章 两份消息第四卷_第394章 随行仁智宫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见闻第三卷_第181章 任务完成度80%第五卷_第456章 惯例第六卷_第495章 蹊跷第三卷_第175章 高祖圣训第二卷_第69章 个中曲折不由人第三卷_第195章 回归苇泽关第三卷_第228章 供药第三卷_第203章 属下们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换人第二卷_第87章 飞泉观水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议事第一卷_第17章 献“宝”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当第二卷_第128章 苏医生的“真面目”第三卷_第158章 面圣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三卷_第160章 三呼万岁第三卷_第198章 归来初叙第三卷_第190章 功成第五卷_第473章 求情第四卷_第380章 意外的宴请第二卷_第142章 来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271章 榆木疙瘩的觉醒第三卷_第196章 车内叙话第四卷_第362章 江临调职第三卷_第183章 奚落第一卷_第10章 “编”出个未来第五卷_第434章 试探第三卷_第196章 车内叙话第二卷_第71章 开始前的小风波第三卷_第204章 消极怠工第六卷_第516章 一家团聚第二卷_第110章 论读书第三卷_第188章 书生杀人不用刀第四卷_第346章 谏臣薛朗第三卷_第232章 主仆叙话第四卷_第298章 蠢蠢欲动第五卷_更新说明第四卷_第292章 不听话的嘴巴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219章 豆浆生崽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四卷_第349章 太子仁厚第一卷_第4章 惊奇的打开方式第二卷_第74章 太极式推广会议第三卷_第174章 安顿第二卷_第144章 红薯宴客第五卷_更新说明第四卷_第336章 后顾之忧第三卷_第159章 万民请命第一卷_第19章 寂寞的嘴炮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绸缪第四卷_第320章 神秘访客第一卷_第5章 初到贵境第二卷_第94章 干劲十足的公主殿下第六卷_第495章 蹊跷第七卷_第586章 卧病第七卷_第557章 尘埃落定第一卷_第33章 最后的视频第三卷_第229章 善后第七卷_第551章 剖白与自省第三卷_第165章 巧遇与“援手”第三卷_第172章 聚餐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开门方式不对第七卷_第564章 行动起来第五卷_第446章 礼成第四卷_第350章 同心协力第七卷_请假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议事第五卷_第461章 谋算将来第三卷_第243章 泥人也有三分性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后的第一个惊喜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187章 进府衙第四卷_第405章 红薯再获丰收第二卷_第73章 推广方案第五卷_第438章 深坐蹙蛾眉第三卷_第174章 安顿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三卷_第187章 进府衙第七卷_第592章 聚众府门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灾第四卷_第329章 结个善缘第一卷_第27章 踏入正轨第三卷_第155章 准备好了吗第二卷_第123章 同为吃货的共鸣第四卷_第376章 平阳公主的旧伤第三卷_第219章 豆浆生崽第六卷_第485章 思念入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