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_第423章 分明

进了皇宫,圣人正在宫里打马球,这几天的天气运动起来最是舒服,不冷也不热,不至于像夏天那样大汗淋漓,又不至于像冬天那般容易受凉生病。

圣人、太子、秦王、齐王一队,与侍卫对阵。看平阳公主与薛朗来了,圣人还兴致勃勃的道:“平阳可要参队?”

平阳公主今日穿了裙装,宽袍大袖的那种,便婉拒了。秦王道:“幼阳进宫,可是有事?父亲,不若待幼阳禀完事务之后再继续如何?”

太子直接问薛朗:“幼阳之事务可急切?如若不急,且等比赛打完再议也不迟。父亲难得有时间打一场马球,还是莫要让父亲败兴为好。”

薛朗有些蛋疼,不过还是诚实的说道:“回太子,不怎么急。”

秦王明显不怎么赞同,还待说什么,圣人已经笑道:“既然不急,那就再打片刻,幼阳且等等,正好学上一学,堂堂男儿,不会打马球可不成!”

薛朗苦着脸道:“禀圣人,马球简单,但骑马难,学打马球还不如好好练习射箭,省得来年射礼又是倒数第一!”

圣人哈哈大笑起来,笑完说道:“此话言之有理,幼阳的弓术确实该好好练练!孩儿们,走吧,打完这场便散了吧!”

“喏!”

父子四个又驱马驰入球场,继续刚才的球赛。薛朗和平阳公主坐在球场边的凉亭下,待她的父兄们都跑远了,平阳公主才道:“幼阳可知,大兄的太子妃乃是出自荥阳郑氏女?”

薛朗点点头,表示知道。他确实知道,史书上有写嘛,荥阳郑氏偌大的名声,世人尝以能娶五姓七宗女为荣,唐朝有个宰相就曾说过,人生最大的遗憾是没娶上五姓女。

不过,荥阳郑氏女不仅不好娶,脾气也不咋滴。近的太子建成兄娶的也是郑氏女,结果成亲第一晚就被新婚妻子一脚踹出房门。

远的就是前朝的杨素,历史上有名的能臣,娶的也是郑氏女。只是这个郑氏女脾气却不怎么好,气得杨素直接放话,如果他当皇帝,肯定不会立郑氏为后。

郑氏一

听,很是彪悍的直接把杨素告到隋文帝面前去,结果呢,杨素被隋文帝贬斥了,郑氏却屁事儿都没有。

平阳公主道:“幼阳知道就好。”

薛朗点点头,没兴趣看场中的马球赛,脑洞忍不住歪到李建成与李世民这两人的老婆上——

建成娶了荥阳郑氏女,李世民娶了长孙氏。若以清贵论,世间能比得上郑氏女的屈指可数。按照后世的心理学论著来推断,太子妃郑氏女的出身,以郑氏在天下的名望,郑氏女当然会为之自豪,会自矜于身份,为人处世不见得高傲无礼,但于李渊后宫中的那些宠妃们,想来是放不下身段去讨好的,历来只有旁人讨好郑氏,哪里有郑氏讨好旁人的道理。所以,堂堂的太子李建成,为了巩固储位,选择讨好父亲的后宫,走后宫路线的时候就只能亲自来。

以古代的礼节论,李建成作为已经成年的儿子,对于父亲的后宫,其实是要避嫌的。为了巩固储位,选择走后宫路线的李建成,最适合的操作人选其实是他的老婆、太子妃郑氏。

但是,郑氏出身于天下赫赫有名的显贵之家,如何肯放下身段与骄傲,去讨好那些嫔妃,能和颜悦色以待就是守礼了。

所以,苦逼的太子建成只能亲自上阵,于是,也就有了祸(yin)乱后宫的论调产生。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蛋,太子自己持身不正,才给了人说的机会。

反观李世民的王妃长孙氏,却是与太子妃郑氏截然不同的人,比之太子妃的矜贵,长孙氏更能放得下架子,为人谦忍。明知李世民与李渊的后宫嫔妃们关系不好,长孙氏也能“孝事高祖,恭顺嫔妃,尽力弥缝,以寸内助”。及至玄武门事变的时候,李世民引甲士入宫,长孙亲临前线,慰勉将士,将士莫不感激。

且不论李建成与李世民两人的才能如何,若论妻子,薛朗还是更欣赏长孙氏一些。所谓夫妻一体,还是李世民与长孙氏更贴合些。太子与太子妃……有所得便有所失吧!

胡思乱想了一阵 ,圣人也从球场上下来,转去后宫沐浴更衣后,齐王则先出宫去

了,太子与秦王留了下来。等圣人沐浴回来,大家一块儿去紫宸殿,圣人道:“幼阳久等,进宫所为何事啊?”

薛朗忍下心中快要满屏的吐槽,肃容道:“回圣人,随着拍卖会日期临近,有意参与拍卖者皆陆续来长安,臣让人登记了有意参与拍卖的人的来历、身份,名单在此,请圣人御览!”

小黄门拿走薛朗呈上的名单,呈给圣人,圣人接过一看,笑道:“竟然这么多,比我先前设想踊跃许多,幼阳之功也,待事毕,我定会与幼阳赏赐与嘉奖。”

薛朗严肃的道 :“多谢圣人,些许小事,不敢居功,臣请圣人再看。”

圣人微微一怔,复又看了一遍,轻咦一声,终于看出了门道来,脸上的笑容旋即消失,表情颇有几分凝重之色,转首对太子道:“建成也看看。”

“喏!”

太子接过看了一遍,表情有些疑惑。圣人道:“二郎也看看。”

秦王接过,也跟着看了一遍。圣人待两兄弟看完了,问道:“大郎、二郎 ,以为这名单如何?”

太子略有些迟疑,道:“儿看着意欲参与之人,多是世家士族,各地郡望!”

圣人点点头 ,问秦王:“二郎看呢?”

秦王道:“世家士族,郡望之家,根深蒂固,若不采取措施加以钳制,必成心腹大患!”

太子听秦王这么一说,瞬间反应过来,拿过名单再看一遍,表情也凝重起来,道:“然这些世家士族,数代积累,财势非同小可,只要拍卖会一开,想来鲜少有人能比拟。”

薛朗心中微微一叹,太子与秦王……高下立分啊!

看这二人的发言就能看出来两人性格上的区别——

纵观太子与秦王争储以来的措施,就可以看出两人在战略眼光上的差别来。李世民是个居安思危、深谋远虑的人,而太子李建成呢,纵观他与李世民争斗时期的各项策略,完全谈不上深谋远虑,比之行事坚韧决绝的李世民,太子显得过于仁厚,而过于仁厚的人,往往决断不足,优柔寡断。

(本章完)

第五卷_第475章 翁婿之间第四卷_第329章 结个善缘第四卷_第362章 江临调职第二卷_第111章 包子生崽第四卷_第292章 不听话的嘴巴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七卷_第572章 日常第七卷_第543章 众生之态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结束第四卷_第348章 筹谋功成第三卷_第154章 铁粉李纲第四卷_第295章 宫宴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为进第二卷_第129章 收红薯了第三卷_第189章 评语第二卷_第105章 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第二卷_第106章 幕后第二卷_第69章 个中曲折不由人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四卷_第290章 点歪的技能点第一卷_第28章 论学第三卷_第176章 暴富第四卷_第333章 来,学才艺吧!第一卷_第13章 公主殿下第四卷_第338章 赵郡王的礼物第三卷_第154章 铁粉李纲第二卷_第53章 试犁第六卷_第531章 兄弟密议第一卷_第28章 论学第四卷_第367章 专注和稀泥的圣人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识普及第三卷_第229章 善后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二卷_第137章 红薯宴第一卷_第8章 医者仁心第二卷_第115章 画风不同须谨慎第四卷_第339章 饮宴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当第一卷_第23章 小结第七卷_第595章 名臣与名相第四卷_第283章 贵妃万氏第三卷_第220章 叶卿的谢仪第一卷_第24章 论食材丰富的重要性第七卷_第568章 晋封第七卷_第563章 真意第三卷_第221章 敌袭第六卷_第508章 靠岸第六卷_第529章 时局变化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五卷_第459章 探问第一卷_第39章 暗潮涌动第二卷_第99章 归途遇险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谋略第三卷_第252章 告病第三卷_第200章 小狗崽的归属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二卷_第98章 人市见闻第五卷_第477章 不足第五卷_第437章 天家第二卷_第122章 神医后裔第一卷_第40章 人生难懂是人心第二卷_第85章 师者第四卷_第296章 天下酒友是一家第四卷_第295章 宫宴第六卷_第490章 画技小成第三卷_第212章 解决之道第一卷_第34章 心中的那个家第四卷_第388章 共商大计第三卷_第234章 何以解忧第二卷_第125章 叶卿入伙第二卷_第81章 法不外传第四卷_第376章 平阳公主的旧伤第五卷_第435章 苏小寒的春天第七卷_第573章 父亲的心事第二卷_第96章 心意第一卷_第35章 论刷上司印象的花样方法第六卷_第535章 坦诚以待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间第四卷_第301章 花市灯如昼第七卷_第558章 时光如水第三卷_第221章 敌袭第三卷_第205章 天下熙熙第三卷_第237章 赠画册第二卷_第129章 收红薯了第一卷_第41章 闻香而来第六卷_第493章 补第一更第一卷_第29章 初论政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终相聚第六卷_第535章 坦诚以待第四卷_第373章 仓惶无声第七卷_第554章 爱屋及乌第二卷_第75章 大海无量薛幼阳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四卷_第294章 过年福利第六卷_第484章 契机第五卷_第445章 催妆诗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四卷_第282章 钱啊钱第六卷_第479章 到越州第三卷_第163章 饮宴麟德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