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危机四起明暗来

“《百家姓》今日就读到这里,回去后抄写十遍,家中短少笔墨纸砚的,可以去找乡司领……”

楼下课堂里,王彦中布置了课后作业,三四十个幼童到少年不等,男女都有,已换了汉人装扮的僰人齐齐起身拱手:“尊先生吩咐……”

看着这些学生,王彦中拂须微笑,很是满足。尽管在这里只是给人发蒙,远不如在海棠渡教授经义有成就感,可自己是在教化夷狄,汉家王化由此而立,这点惆怅也算不了什么。

目光落到角落里,王彦中的笑容凝住,待对方上前时,脑袋也低了下来,暗自头痛,麻烦……又来了。

“先生是大儒,讲《百家姓》这些,着实委屈了,奴婢想听听《春秋》,先生可有空说说?”

以前的斗荔,现在的窦罗枝,凑到王彦中身前,两眼闪着崇敬的光晕,莺莺软语地求道。

“孺人已通《女训》,才已足矣,《春秋》乃男儿所担大义,孺人就不太合适了。”

王彦中委婉地推却着,对方眼中的秋水,他如何品不出来?可叹他心中早已被妻子和潘巧巧填满,无一丝异心。更何况这窦罗枝的亡夫被追赠通直郎,由此得了命妇诰命,其子罗胄成年后,便能承袭通直郎之位,虽是番官,也是有朝廷体面的,非他这配军所能染指。

“就是明白这事,才要先生说来。先生在此也待不了几年,待胄儿大了,再寻不着先生这样的良师。就只有奴婢说给他了。”

窦罗枝颤着红唇,一边说堂而皇之的理由。一边继续朝王彦中逼去。如果不是罗蚕娘的声音响起,怕半个身子都要送到王彦中怀里。

“你还要不要脸啊!?”

隔着乡司长楼。与王氏父子遥遥对望的另一处宅院里,罗蚕娘痛心疾首地指责窦罗枝。

“你还要脸,我就只能不要脸了。”

窦罗枝抚着自己晕红的脸颊,嘴里强辩着,心头却是一阵慌乱。似乎有弄假成真的味道,不过……王先生真是好男儿啊,当初在荡轮谷囤初见时,英姿勃发,如将军一般威武。现在脱下戎装。拿起书卷,又是儒雅倜傥,学问满腹。

最初听说王先生是因连杀十一人获罪时,还心有畏惧,怕是个暴躁性子,这几月相处下来,却知是个谦谦君子。后来得知王先生是因没过门的续弦被人害死,才怒而拔刀,更是心神摇曳。亲近王先生虽是为族人着想。可认真想来,却是揣着大半私心。

罗蚕娘一滞,窦罗枝日日就在耳边念叨,让她寻机搭上王冲。后来李银月来了,更是骂她错失良机。她明白这是为族人着想,可她绝不愿如窦罗枝所希望的那样。把自己送去作王冲的妾婢,王冲终究是她杀母仇人。此仇一辈子难忘。

罗蚕娘反驳道:“小娘,别想着这些歪门邪道。他安顿咱们,也是为了他自己,为了能升官发财,哼,你当他真是菩萨?”

窦罗枝脸上的红晕散去,冷冷道:“如果真是这样,不更该让王二郎顾念到私情?只是为升官发财,他今天可以施恩,明天就可以施威!”

罗蚕娘结结巴巴地辩道:“他、他在这里也待不了多久……”

窦罗枝声调更高了:“换了一个官人,就可以改了王二郎的规矩,让我们再得不了现在的好处!若是二郎跟我们没有私情相连,他还会伸手?他在兴文寨肯定待不了一辈子,以他的本事,以他的年纪,还有老大的富贵前程等着他。我们这几千僰人,未来几十年,不紧紧靠住了他,还能靠谁?”

“胄儿还要十多年,才能承袭老峒主的官位,而且也只是个空头官阶。王二郎在兴文寨铺开了老大场面,我看得出来,像是在把我们当胚子,试着作事。在这里练得手熟了,以后能在其他地方大展拳脚。他的心绝不会停在这里,除非给他绑上一根绳。日后就算人不在这里,也能留一分心给这里,还能照顾到我们。”

“别以为我们这几千罗始党人改了汉姓,出山耕田,官府就不把我们当蛮夷待了。以后的麻烦事还少不了,没个人遮风挡雨,出点乱子,再出了卜漏那种人,我们又要走上身死族灭的老路。”

以前窦罗枝也只是零零散散地说起,不像今日,一番话道尽几十年的远路,罗蚕娘真是被说得心神飘摇,对这小娘钦佩至极。当初她孤儿寡母,也能勉强镇住荡轮谷囤,就知她不是一般人物。

“我也知道你心头那道坎过不去,没有强逼你,只能作贱自己,去跟王先生搭线,你不体谅也就罢了,还来骂我……”

说到伤心处,窦罗枝掩面抽泣,罗蚕娘顿时慌了神,想起这些日子来,自己无所事事,对族人的未来没尽一点力,更是羞愧无比。

她耷拉着脑袋,以低不可闻的细声道:“小娘,让我、让我试试吧。”

窦罗枝转了一番念头,点头道:“我看你也靠不住,这样罢,你试你的,我试我的,你先……搭上了,我就罢手。若是你一直没动静,就只能靠我了。”

罗蚕娘羞恼地道:“小娘,难道你还指望王先生娶你!?别说官府不答应,咱们囤里人也不答应!”

窦罗枝凄然一笑:“再嫁当然不可能,不过,若是我生下了王四郎呢?”

两女对王冲父子家里的情况已有了解,知道王冲还有个弟弟王三郎,窦罗枝这话意思再明白不过,罗蚕娘顿足道:“不行!绝对不行!”

不等窦罗枝反驳,少女就咬着银牙,握着拳头,以赴死般的决心道:“我会替他生个儿子。让他再放不下我们!”

隔着乡司,对面的宅院里。王彦中正支支吾吾地说到窦罗枝的异状,王冲就打了个哆嗦。像是被谁诅咒了一般。

王彦中是真怕了窦罗枝:“二郎啊,依你看,我们还要在这里待多久?不是说非要回成都,挪到其他地方也好。”

王冲道:“待开田已成,汉人农夫来得多了,僰人自己也会种田了,应该就差不多了,最多也就是明年。”

王冲当然没想着在兴文寨埋头种几年的田,在这里试试手就好。等兴文寨诸事上了轨道。就挪个地方,专心进学。也不是完全不再理会兴文寨,他收服何广林,就有以兴文寨为据点拓展事业的打算,只是到时候没必要再直接操盘。夷事只是进阶之梯,若是沉在里面,就要错过未来恢弘壮阔的时代大潮了。

现在他已有官身,可以跟宇文柏鲜于萌那些官宦子弟一同直接去京城国子监考太学,不必再在府学挤独木桥。这一点是晏州僰乱里最有价值的收获。

“明年啊……”

王彦中哀叹着,暗自盘算,这一年,自己能不能挡住窦罗枝的骚扰。

“只要不涉名分。爹你也没必要拒美人于千里之外嘛。”

这么一算,王冲觉得,窦罗枝纠缠父亲。也不全然是坏事。

话刚出口,啪的一声。王彦中手里的书卷就砸上了他的脑袋。

“我看你啊,也该收一房妾室。安安心思了。”

王彦中反击了,王冲苦脸道:“儿子才十七岁,何苦着急摧残?再说家中还有香莲玉莲……”

王彦中拿出老子的作派呸道:“十七岁……你老子我十七岁也被你祖父逼着成亲,十八岁便有了你大哥。香莲玉莲远在成都,李小娘子就在这里。就算你不喜她这种的,罗蚕娘也可以。别瞪我,你想在兴文寨扎下根,纳了她正合适!”

儿子纳了罗蚕娘,窦罗枝应该就能消停了吧,王彦中这么想着。

王冲却在暗叫,纳罗蚕娘!?对那个直愣愣的小蛮女有没有兴趣还是其次,要是夜里她一时想不通,拔刀就捅,自己可就成穿越者之耻了。

说到男女之事,王冲此时还没什么心思,而父亲找的借口,他也不怎么上心。扎根兴文寨是他所求,绑得太紧也不好。至于罗蚕娘这种不确定因素,更不能放在身边。

父子各怀心事,再聊了一阵,兴文军寨的兵丁来送信,说是孙安抚在乐共城急召,王冲便匆匆离去。

“唔,此事说办就办……”

送走王冲,王彦中便心急火燎地行动起来。儿子太能干也不好,连老子的私生活也要干涉,有个女人耗耗他心思也好。

找来李银月,把意思一说,李银月即便不是那种深闺羞兔,也红透了脸,低着头,绞着手道:“奴婢、奴婢觉得现在挺好的。”

“二郎与你父有三年之约,我也知道,可你也该明白,你父把你托在我王家,其实是不想你再跟他过颠沛流离的日子……”

王彦中开解着李银月,可说到父亲,李银月反而更想着三年之约到期后,回到父亲身边了。品出她的心思,王彦中压下心头的负疚,心说为了自己,不得不卖一回嘴了。

“二郎现在已是官人,未来前程也不可限量。你父若是安好也罢,若是有什么事,你在王家,不还能帮上一把?”

这话让李银月愣住了,她还真没想过,虽然很是功利,可细细琢磨,这道理还真对。自己一介女流,就有点山野功夫,能帮父亲作什么?可拉上似乎无所不能的王冲,未来还真多了一份保障。

只是……真要给那家伙作妾?有些不甘心啊。

李银月咬着嘴唇没说话,王彦中厚着脸皮拍手道:“那你便是允了!待二郎回来,就把这事办了,以后便尽心伺候二郎!”

话毕拂袖就走,搞得李银月猝不及防,只能望着王彦中的背影,又羞又恼地道:“先生怎的也这么欺负人!”

乐共城在北面六七十里地,策马急行半日就到。此时泸南还不安靖,王冲是带着王世义和一队兵丁去的。

“明日我便要回江安。召你来是为两件急务……”

泸南沿边安抚使孙羲叟是个实在人,作随军转运使时。将粮草军资安排得井井有条,其干才连王冲也很钦佩。此人也没什么党人习气。对同样长于实务的王冲很欣赏。正是有孙羲叟的支持,王冲才能在兴文寨如意勾画,毫无掣肘。

孙羲叟负手踱步,脸色阴沉,王冲心中咯噔一跳,明白定是坏事。

“唐龙图再知梓州,重厘事务,第一件事,便是停掉兴文寨赈粮。自下月起。兴文寨的僰人就得靠自己谋食了。”

王冲愣住,唐龙图!?这是谁啊,竟然停掉僰人救济,他不怕激反那几千僰人,惹出事端!?

“龙图阁待制唐钦叟,讳恪……”

孙羲叟见王冲发愣,明白他不知此人,作了解说。把这个名字品了好一阵,王冲恍然。唐恪!钦宗时与耿南仲为相,高举议和大旗,散了勤王军,割让三镇。导致北宋再无可防之地,再无可用之军的大汉奸!?

听孙羲叟说,唐恪在大观时也曾在蜀地经办过夷事。招抚了一部西南夷。入朝后得罪了蔡京,被划到旧党集团。一直在梓州、沧州、扬州等地任官。如今梓州这里,因晏州僰乱平息。一路官员都沾功调迁,朝廷又把他发落来了。

大致明白了唐恪的来由,王冲就不明白了,既是遭贬,安安生生呆着就好,何苦在地方惹事?僰人的安排是新党所允,他这是要跟新党对着干呢?

唐恪这个梓州知州,地位与成都知府许光凝近似,在梓州一路是文武第一人。泸南沿边安抚司受他节制,安抚司官员升调迁转他管不到,钱粮用度却能管到。

孙羲叟无奈地道:“唐钦叟本要转知杭州,可梓州缺人,朝廷觉得他熟谙蜀地夷务,就再移到梓州来,心头自然揣着火。这火不好对朝廷发,就发到了兴文寨。”

唐恪此举的明面理由也很充足,泸州遭乱,百废待兴,汉人都嗷嗷待哺,还要供养僰人,人心不平,这是仁外苛内。从钱粮和人心两面考虑,都不能再赈济僰人。

王冲冷笑,仁外苛内?别人有资格说,你这汉奸还好意思说!?

此时唐恪还不是汉奸,更是梓州第一人,他这个小小将仕郎,连正式差遣都没有,当然不好骂他。王冲就道出心头疑问,难道他不怕乱了僰人?

孙羲叟盯住王冲,语气很沉重:“乱了,也是赵招讨的责任,是我安抚司的责任,还有你的责任。”

原来如此,党争,这就是党争……

他唐恪断了僰人的赈济,理由堂堂正正。僰人乱了,那便不是他的事,而是之前拍板招抚这些僰人的赵遹的责任,是他孙羲叟的责任,更是当初说降这些僰人的王冲的责任。而最终,便是居于朝堂,许可此策的蔡党的责任。

至于僰人真乱了,会不会荼毒地方,反正不是他唐恪的责任。以险恶之心揣度,说不定还巴不得僰人再乱,他唐恪好收拾局面,以示前策失当。

党争多年,正直的旧党不是被清洗干净,就是不愿再出仕,那些热心仕途的,却还攀附着旧党根脉的,多是唐恪这种人。当然,这个道理用在新党一面也一样。

王冲感慨之余,也揣着侥幸问:“还有回旋之地吗?或者朝中是否有人能说话?”

孙羲叟捻着胡须,默然摇头。

这只是小事,唐恪尽管遭贬,却不是毫无能量的罪官。他要在小事上贯彻他的意志,朝中当权派也不可能打压到底,否则早就一路贬到崖州看海了。而就实际来说,上面人,包括孙羲叟在内,也都认为此事是王冲担责。既然是你说降了这些僰人,那你就得安抚到底。

王冲暗骂,什么叫过河拆桥,泥马这就是啊!不是有这些赈济,当初他哪里有底气献策屯田?政治果然非心狠手辣之辈所能搅合的,自己还真是嫩了点。

孙羲叟道:“我会让安抚司在文书上拖拖时间,帮你把下月的粮食拨来。另外还会在清计招讨司军粮时,给你再留一些。两处总数也就五千石左右,之后就得靠你自己了。”

王冲拱手:“安抚仁心,王冲感铭在怀!”

孙羲叟已很帮忙了,打着擦边球地凑粮,尽管兴文寨事务也是他的责任,可主责终究落在王冲身上。

王冲却依旧一颗心直往下沉,五千石粮,兴文寨六千多人紧巴点吃,最多撑两月。田刚开,夏收没指望,要熬到秋熟,还差四个多月,也就是一万石粮……

想到自己搞常平仓,青苗法,王冲就庆幸不已,要是不立此策,先让兴文寨的人有了心理准备,这消息传出去,还真要出大乱子。

对了,还有何广林,只是靠何广林也没办法压榨出万石粮食,缺口还得另想办法。

转瞬间,王冲闪过无数念头,却压了下去,他没忘记孙羲叟刚才的话。

“另一件事,便与你直接有关了。梓州廉访使丁升卿因功迁转,新来的廉访使江崇出身勋旧,是邓家姻亲。”

孙羲叟点到为止,王冲了悟,再度拜谢。跟缺粮比起来,这一件事更值得重视,来者不善……

两件坏事凑在一起,王冲心情很恶劣。

兴文寨里,杜喜儿将一人迎进院子,来人虽身着汉装,可顾盼间的那股气息却与汉人迥异。

见了此人,罗东福失色:“失间!?”

“我还以为你现在满口汉话,都不会咱们僰人的话了呢?”

这个中年僰人冷笑着,打量罗东福的目光满含鄙夷。

罗东福赶紧支开妻子,低声道:“那天你在外面巡哨,还以为你已经……你来作什么?如果是想在兴文寨过日子,我带你去见长老。”

“我来作什么?我来是让你们这些叛徒明白,跟着汉人走,绝没有好下场!失含,从小你就跟我最好。我给你一个机会,帮我们杀了汉官,赶走汉人,我还认你是我兄弟。”

失间冷森森说着,罗东福打了个寒噤。这个失间也是他堂兄弟,自小关系最好。荡轮谷囤出事那一日,失间正好在外巡哨。之后变故连连,一直没见着他,只以为他跟无数亲友一样已经死了,却没想好端端地又出现在眼前,还鼓动他再次作乱。

罗东福颓唐地道:“还能作什么?人都死绝了,失间,好好过日子吧,别想其他的了。”

失间却道:“僰人哪里死绝了?轮多囤里,就有上百个罗始党人兄弟,轮多囤的峒主也愿意帮我们。他和周围峒囤的头人都看清了汉人的面目,明白僰人跟汉人,只有杀出个胜负,绝没有一起过日子的可能!”

他向罗东福伸出手:“失含,我的兄弟,跟我一起干吧!”

对着这只坚定的手,罗东福既是惊惧,又是彷徨。。)

第48章 贤能奸邪一卷显第102章 初战试刃犹有怜第56章 旧梦如烟新梦渐第47章 善政恶果谁与辨第2章 天罚王家第146章 用心至诚送鼎斗第156章 回望东京变由微第32章 连升四级第37章 浅影月香论诗赋第119章 兴文屯田新途启第79章 国事当先心自正第106章 时光相叠问己责第126章 恩德化仁心结解第77章 心思各处自护忙第38章 当情当景各争鸣第60章 谁入道中谁为道第84章 书院方起问道一第61章 盛春时节心始热第109章 势如危卵急智转第48章 贤能奸邪一卷显第30章 你行的,我相信你第69章 正法正道不正心第65章 前程种种各有梦第38章 当情当景各争鸣第149章 飓风始卷犹偷闲第128章 双饵齐下待收茧第76章 乱潮覆来苦织网第147章 崇政殿上听邪声第120章 白纸作画论齐民第86章 未成功业先入魔第130章 春笋初露乱人心第18章 王门焚匾的善恶之名第110章 功成僰亡思恶咒第15章 桃花开,二郎来第126章 恩德化仁心结解第8章 相公家的规矩第159章 用心西南似迷茫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赌船第119章 兴文屯田新途启第3章 二郎再世第70章 纷香满坊狂蜂袭第83章 恶风荡时问华夷第134章 人心易改钱为利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东西第66章 百花待放兴业忙第5章 凡人之智第94章 天涯咫尺不知心第146章 用心至诚送鼎斗第140章 三王端蔡须细尝第166章 巨碾滚滚挡者碎第142章 人皆有局各东西第68章 谁人天下谁载覆第60章 谁入道中谁为道第34章 少年行第111章 歧在暴仁歧风波继第109章 势如危卵急智转第140章 三王端蔡须细尝第88章 情怨痴缠**乱第113章 思过思生负天命第128章 双饵齐下待收茧第54章 风雷变鸣女儿悲第6章 善恶有分第一版三十八章 石磨碾豆谁身碎第133章 西南夷事定潜针第53章 士子如妇见节义第124章 危机四起明暗来第22章 梦断十里渡第73章 恩仇两难说情怨第39章 伊川门下辨知行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险第38章 当情当景各争鸣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93章 密网阴织雷隐鸣第12章 假中还有假第50章 惊风密雨争分秒第168章 有进无退冤旁甘第35章 风未迷眼人自乱第48章 贤能奸邪一卷显第51章 小局大局皆入局第157章 事兴未醉温柔乡第117章 燃猴焚囤僰乱定第53章 士子如妇见节义第105章 置之死地上赌船第122章 兴文新颜见旧怨第161章 三月造曲为绸缪第98章 庙堂气重微尘搅第47章 善政恶果谁与辨第13章 君子与小人第65章 前程种种各有梦第122章 兴文新颜见旧怨第11章 古怪的契书第30章 你行的,我相信你第17章 王门王对王第93章 密网阴织雷隐鸣第61章 盛春时节心始热第89章 廿载姻缘一陷牵第82章 烈日久旱风雨积第120章 白纸作画论齐民第83章 恶风荡时问华夷第95章 危崖之前未知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