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声东击西

此时的雪原之上,到处是汉军追杀匈奴人的身影。

大量匈奴士卒慌不择路,逃向绿洲,隐进匈奴人村寨之中。刘莱的铁甲重骑冲出沙砾平原,追到绿洲之上,正当他们要向绿洲之内追杀之时,忽见数百名匈奴牧民,里面甚至有老人、妇女与小孩,已拆掉毡房,家当已装上马车或驼背,似乎正要举族远徙的样儿。

见汉军杀来,人畜仓皇乱窜。有的牧民则背着弓箭,手握刀枪棍棒,怒视着汉军骑卒,摆出了绝望之时准备鱼死网破的架势!

刘莱有勇有谋,绿洲上有数万匈奴牧民,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呼衍部虽然民风剽悍,但汉军并未受到攻击,况且窦固军规严厉,不准屠杀牧民。于是,他迅速下令汉军退回沙砾平原内。

就在此时,窦固鸣金收住各部,汉军便迅速打扫战场。掩埋了阵亡士卒,然后带着伤员,率领大军于傍晚之时,迅速脱离战场,撤回谷口大营之中!

这是一次成功的伏击战,汉军斩首近两千级,将呼衍王派出的五千援军彻底击溃。汉军虽然以谋略和奇袭取胜,但面对北匈奴最强悍部族,仍付出了数百人伤亡的惨重代价!

两次大胜,令汉军士气大振,全军洋溢在初战告捷的喜悦之中!

但大战方起,战争胜败远未见分晓,汉军主将窦固与副将耿忠一点轻松不起来。援军虽败,呼衍王断然不会置南山口大营失陷而坐视不理。如果呼衍王倾营而来,意图决战,一定会发布征军令,召集牧民紧急从军,那将是一支在人数上再次占有压倒多数的大军。如果呼衍王再下令车师前国军队增援伊吾庐,班超的别部受到的压力将难以想象,战局便将复杂化。

当然,此时忧心忡忡的绝不止初战大胜的窦固与耿忠。

南山口大营内,胥皋王子得知呼衍图在葫芦峡战败,不禁悲从中来。营外汉军离营栅仅一箭之地,仍在不紧不慢地轰击,打得很有耐心,外层寨栅已经破损不堪。如果此时汉军不惜一切攻营,南山口大营则必失。因此,他一边再派驿卒驰往伊吾庐求援,一边派人到山北,将蒲类国守卒千余人调到南山口。

只不过如此一来,驻守蒲类城的匈奴人便仅剩下镇守使枯且罕手下的数百老弱病残。天助汉军,战机再一次悄然出现,这无形中为汉军别部夺取疏榆谷创造了机遇!

汉军大营内,窦固正与众将、幕僚们帐议,渠耆从南山口赶回,急匆匆冲进大帐便禀报道,“都尉,南山口大营仅有敌两千余人,战战兢兢,营栅已破,末将以为,应一鼓作气直取大营,过山巅鸟道取疏榆谷,动摇呼衍部根本。战机稍纵即逝,末将敢立军令状,在呼衍王大军到来前取下大营!”

渠耆这是要改变战前制定的连环计,刘莱、赵统、孙喆等将和黄沾、郭恂等幕僚,闻言都纷纷摇头。

耿忠指着沙盘,既象是对渠耆,更是对众将道,“渠校尉此请不可取。且不说取下冰天雪地之疏榆谷后,吾军将孤处南呼衍部、燕然山左鹿蠡王部夹击之中,班司马取伊吾后亦会远出山北,如此则山南吾已无兵,呼衍王必再取南山口和伊吾庐,莫非要将山南拱手让给呼衍王?”

渠耆想都没想便梗着脖子辩道,“可令班司马坚守伊吾庐,吾大军得疏榆谷为根据,可掉头全军收拾呼衍勺,定可一战而毕其功!”

长史黄沾道,“校尉,敌粮秣尽在城北大营,伊吾庐乃是白山大战关键。如先取疏榆谷,便如自进瓮中,因白山阻隔,与河西不能相呼应,如呼衍部与左鹿蠡王部夹击,疏榆谷对吾军而言便是绝地。退一万步说,即便两部意气不合不会夹击,倘若呼衍部死守伊吾庐城与城北大营,再据南山口阻吾军返山南,吾军难道欲与其长相对峙否?”

刘莱接着断然道,“如先取疏榆谷,呼衍部或会向西退入车师前国,会随时再犯伊吾与疏榆谷。白山与河西关山重重,又有沙海阻隔,必须先夺伊吾,以为长久之计!”

见渠耆并未信服,从事郭恂也道,“长史与刘校尉所言正是,班司马进入西域月余,定下隐秘取伊吾庐、夺疏榆谷之计,要害之处便是要南北夹击,击破呼衍部,从而一战而灭其主力,进而为吾军据伊吾、军屯田、图西域,打下根基!只要据有伊吾,吾军便在西域有了立稚之地,棋便活了。向北向西,自由自在,主动权便在吾军手中!”

窦固看了一眼这个郭从事,赞许地点了点头,才对渠耆道,“今日吾军小胜,大战才刚刚开始。如调不出呼衍王,接下来便是苦战,胜负难测,因此吾全军不能有丝毫松懈。今日夜,呼衍王必倾营东来,汝与曹钱二人需记住,夜晚二更后,便掩护抛车营悄然撤回大营,不得有误!”

众将与幕僚的话,渠耆已经听明白了,他不敢再争,便道,“末将遵令!”

窦固忽又道,“越骑校尉赵统听令!”

赵统道,“末将在!”

窦固道,“后日夜间,别部将袭取伊吾庐城。令越骑营明日天黑之前出发,或从山根边缘,或顺着沙漠边缘,务***之前,绕道隐秘至伊吾庐城北大营外密林中。后日夜,如匈奴人夜晚欲夺回伊吾庐城,汝可相机夺取城北大营,并接替别部守城。伊吾庐与城北大营,为呼衍部在山南之支撑点、粮秣所在,务要做到城在人在,城亡人亡!”

赵统道,“末将遵令……禀报都尉,吾守城同时,如城北大营不能坚持,此营屯有粮秣,是否可以烧掉?!”

窦固皱眉不语,耿忠道,“如果能坚守城北大营,当然是好事。但需以坚守城池,断呼衍氏退路为主,不得有误。只要伊吾庐与疏榆谷尽归汉军,即便城北大营夺而复失,南山口与城北大营便成孤军,彼穷途末路,必为吾破之!”

“末将遵令!”

当天晚上,波绍的斥侯兵们不断地将情报汇集到中军。原来,呼衍图败逃回城北大营后,呼衍王果然大怒,勒令伊吾周边的各匈奴呼衍部各部族,凡能张弓男子,均连夜携马、械至城北大营随军征战。南呼衍部果然是剽悍部族,同仇敌忾,各部族多已举族移至伊吾周边,况且匈奴人本就亦军亦民,因此仅仅到了四更天,便已聚集起万五千余骑,并迅速编入各部。

夜里五更多天,呼衍王留下五千人守城北大营,自己亲自率领二万余大军,从城北大营启程,气势汹汹地向南山口杀来!

第二十五章 诏令归国第三十七章 妇公送喜第十章 高举上坐第十六章 築燧就食第二十三章 筹毠百年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四章 于阗大捷第六章 商队遇袭第二十一章 惊弓之鸟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六章 胡茄响处第十九章 黄沙南望第二十一章 封地桎梏第十四章 智斩东吾第三十三章 砺兵国策第十四章 威服羊同第九章 释比秘营第三十二章 教化刑卒第三十八章 犒赏勇将第二十四章 战端再起第四十一章 窦融仙逝第七章 马氏报恩第二十三章 天总瞎眼第二章 顽强不息第二十五章 柳中诈降第三十六章 截断粮道第二十一章 大案骤发第十三章 扎根韩苑第九章 西山激战第二十五章 诏令归国第二十三章 群狼毕至第三十七章 官道历险第四十章 一门三将第十三章 千里东进第三十六章 无功即过第三十五章 无地自容第十二章 班勇出世第十二章 军无戏言第一章 再度抗诏第二十四章 莫非为难第四十七章 计取坚城第三十四章 胆大妄为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六章 君胡不归第四章 御前大考《定远侯班超》小序第二十九章 冒险收尸第二十三章 诛杀痴王第二十五章 公开南下第二十章 借肩一用第三十九章 亡羊补牢第十五章 击破石舂第二章 步步惊心第六章 商队遇袭第十章 葱岭战局第一章 掌控莎车第十四章 郅屠水畔第九章 举族活殉第十二章 断崖喋血第十七章 弱兵造势第六章 群魔乱舞第一章 马氏骄奢第十七章 隐秘战线第三十三章 匈奴始祖第十七章 绝境逢生第十六章 纳履决踵第十九章 理顺商道第十章 兵发拘弥第四十二章 帝哭窦府第十七章 插翅难逃第三十九章 秋曹被囚第十三章 局势恶化第二十六章 连坐之法第二十五章 夜袭古城第二十四章 战端再起第六章 白山溃败第十七章 通风报信第十六章 天理难容第十六章 蛰伏西城第十四章 山穷水复第三章 太后严诏第十七章 笑擒贼酋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十六章 以命担保第四章 遗刀还情第十章 斩蛇灭魔第三十一章 奇耻大辱第二十六章 绑架国王第二十三章 千钧一发第十七章 笑擒贼酋第二十二章 温宿易主第十七章 舌战众将第五章 于阗墨爵第二十七章 人颅羽觞第十七章 弱兵造势第十一章 一伙强人第十七章 惊天图谋第十五章 围杀斥侯第二十四章 大气磅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