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决战前夜

百鹄•通冈退路被切断,他已经打了几个月,携带的粮秣已经告罄,军队已到强弩之末,他担心被包围在女儿湖,便率大军撤回山南。

寒菸则抓住战机,在山巅连续两次突然袭击,让百鹄•通冈损兵折将,只好一路退回噶儿堡(注:即今阿里地区噶尔县)了事。百鹄•通冈回到噶尔堡后,便重新集结两万大军,调集牛羊草料,一直在伺机反扑。

寒菸则潜入噶尔堡,搞明白百鹄•通冈将再次来犯的日期确定为阴历十二月二十四日,且精心谋划,欲一战而灭苏毗。寒菸归来后,便抓紧练兵,欲率苏毗人击退羊同。并在南山口各相隔三十里构筑了三道防线,牢牢拱卫着战略要道——神山的山口峡谷……

抿危杆禀报完军情,紧接着又向淳于蓟进言,“末将已侦得,南羌国王扎普•伦咕为百鹄•通冈挟持,离开穹隆银城宫,今日已经到达噶尔堡……”

淳于蓟闻言怔了一下,看来百鹄•通冈已经准备对自己的国王动手了。梁宝麟看着抿危杆一字一句地道,“此消息非同寻常,是否已经证实?”

抿危杆颔首,“两路斥侯禀报,此消息定然属实!”

这是一个重要情报,也就是说,百鹄•通冈灭苏毗后,必挟得胜之威弑王夺位,羊同国即将有大变。如果让羊同国落入百鹄•通冈这样的狂人手中,位于昆仑山北的沙海南道各国势将永无宁日,汉使团经略西域也将徒增风险!

面对当前严峻敌情,根据苏毗国国兵现状,淳于蓟通过帐议,决定采取“扼守防线、相机反击”之策,由梁宝麟率后军小队组织国兵防守三道防线,由蒙榆、周令抓紧在国兵中精选一千劲卒,以左千骑候濡四灞加为主将,作为反击力量,择机击破百鹄•通冈中军,争取一战而击杀百鹄•通冈!

虽然战前经过仔细筹划,但战争开始后的进展却对苏毗国十分不利,也令淳于蓟、蒙榆、周令、梁宝麟等将一度陷入绝望之中!

百鹄•通冈率领两万大军出击南山口后,双方在圣山之下进行了血腥较量。梁宝麟与他的后军小队指挥苏毗国兵拚死防守防线,百鹄•通冈的大军则势如破竹,一个月时间内连续三次大战,羊同人击破了苏毗国的三道坚固防线,将战线直接推进到了神山峡谷入口!

三次大战接连失败,苏毗国损兵折将,连续丢失三道防线,国兵战死七百余人。幸好此时百鹄•通冈也打不动了,他返回噶尔堡重整旗鼓,欲发起最后一战!

淳于蓟正在岌岌可危之时,南山侯苏温耶从昆仑山巅派来南山军一千二百人,这支生力军的加入,顿时让士气已经低落到极点的苏毗国兵暂时恢复点生气!

苏陶耶已经在做最坏打算,如果神山的南山口守不住,那么一马平川的班公湖盆地也肯定守不住,她决心带着死里逃生的国民后退至昆仑山上,进入南山侯苏温耶的封地重整旗鼓,再借助汉大使班超的力量夺回女儿湖祖地,慢慢复兴苏毗国!

形势越来越险恶,风声越来越紧,斥侯侦知百鹄•通冈已经返回噶尔堡集结人马,最后一战很快便要到来。这让主帅淳于蓟心里隐隐开始发慌,他与蒙榆、周令、梁宝麟这几天一直趴在沙盘上,面对危局却一筹莫展!

自凉州大营与班超“相遇”起,淳于蓟便一直跟随班司马征战。有擅于造势、谋势、夺势的班司马坐阵,有足智多谋的胡焰出谋画策,别部攻必克、战必胜。汉使团仅仅三十六骑,便能在西域纵横捭阖,每战必以弱胜强,绝境重生,可谓无往而不胜!

小姑、寡妇便卧在他的案侧,抬着脑袋,四只亮晶晶的黑眸子充满忧虑地看着淳于蓟。

淳于蓟爱抚一下小姑、寡妇巨大的大脑袋,与二犬一样,现在他对班超的思念就写在脸上。共同征战的那些日子,每当遇到艰难险阻,他们必葛心孤意、胼手胝足,总能在绝望中找到生机,从而让别部、让汉使团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那真是一段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啊!

今日苏毗国的局势,其实比别部在疏榆谷时不知要好多少,比汉使团刚下于阗国便不得不在皮山戈壁上大战石亀时,更不知要好多少倍。淳于蓟努力想着跟随班超征战时的点点滴滴,他一直在想,如果是班司马打这一仗,他会怎么干?他会采取什么办法,他会怎么让眼前的不利局面变得对自己有利起来?

蒙榆和周令、梁宝麟三将,其实此时也想的是同一个问题。

尤其是周令,过去他对班超过于倚重胡焰一直心存不甘,同样做沙匪的待遇却不一样,他逮着机会就想教训肖初月一顿。他曾勾引肖初月玩博戏(注:即六博),结果一个晚上,肖初月输了整整三万钱。于是锦娘大怒,罚肖初月整整一个月不准近身!

现在周令才明白,胡焰在别部、在汉使团是多么重要。这个断耳老贼将手下无数沙匪派在各国潜藏,使他对呼衍獗、焉渑的一切动向都了然于心。于是每当班司马进行帐谋时,胡焰总能出奇策……想到这里,他心里一动,似乎明白了什么!

“副使,末将以为……”周令道,“吾和蒙大哥应潜入噶尔堡,摸清百鹄•通冈底细,择机夺回三道防线……”

“百鹄•通冈已经返回噶尔堡,一定会派兵死守防线。”梁宝麟沉稳持重,身为后军小队军侯,他一贯擅长防守,“苏毗国就剩下这点兵了,即使夺回防线,也无兵可守,末将以为,干脆由使团率左千骑候濡四灞一千骑,秘袭噶尔堡!”

“不能……”

蒙榆也一直在思索着,闻言道,“苏毗国兵非训练有素之鹫雕营、昆仑屯,甚至连于阗国兵都不如,此地又一棵树都没有,到处光秃秃的,整整一千骑想不被发现进入噶尔堡,难于上青天!”

三人不吃不睡,就这么一直在争论着。苏陶耶坐在一边,心急如焚,打仗的事她一窍不通,根本说不上一句话儿!

淳于蓟一直在飞速地思考着,他一直在回顾跟随班超在皮山击破石亀那惊天一战。那一仗战前形势与现在何其相似,当时班司马因敌于粮,竟然通过断敌粮道将石亀慢慢变成疲师,最终靠尉迟千的千人相助,击破了石亀的中军,进而逼降了悉志无屠万五千莎车大军,并一战而下莎车国!

如果班司马在,他会与羊同人打阵地战吗?绝对不会!

苏毗国连败三阵,丢失三道防线,羊同国兵现在虽然占着上风,靠的是人多势众,其实两国国兵的战力半斤对八两,与中原村民互殴差不了多少。神山以东地域广阔,如果也能一战而击破百鹄•通冈的中军,甚至一战而掳百鹄•通冈,以羊同国兵的战力,它还能打下去吗?

“啪——”淳于蓟将手中的木棍掷于沙盘之上,这动静吓了众人一跳。但淳于蓟已经感觉有点敞亮起来,“骄兵必败,百鹄•通冈两万众,不过骄兵!”

苏毗国兵连败三阵,已经退无可退、穷途末路,此时的百鹄•通冈信心满满,难道过去的三败,不正是起到了骄兵的作用吗?祸福从来相倚,苏毗国的三败,难道不正是起到了骄兵的作用了吗?

夺势、造势、用势,班司马最擅长的便是此道。原来无意之间,吾淳于蓟也已经为苏毗国造了势,只不过自己却茫然不自知!

“哈哈哈——”百鹄•通冈此时已经不再把苏毗国当成对手,想到这里,淳于蓟顿时有股一通百通的感觉,这个脸阴沉了六七天的男人,竟然莫名其妙地大笑了起来!

他的这一笑,比哭还要难看,将帐中所有人都笑愣了。可当淳于蓟将他的思考告诉众将,蒙榆、周令、梁宝麟都有顿悟之感!

这是一段十分难熬的日子,统兵将帅们殚精竭虑,努力在黑暗中寻找那一点曙光。同样,失败的气氛也笼罩着苏毗国兵们心头,他们就在消沉、绝望的战壕中送旧迎新,战战兢兢地送走了旧年,迎来了新的一年。

汉明帝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阴历正月十六日,在双方相持二十余天后,就在百鹄•通冈即将率二万精锐援军离开噶尔堡赶来南山口的危急日子,淳于蓟于朝食后突然举行战前帐议,开始部署他精心准备了半个月的大战:

“女王已向羊同人发了战书,定于阴历正月十七日——也就是明日朝食后,在南山口决战。据斥侯禀报,百鹄•通冈亲率二万精锐离开噶尔堡,预计明白朝食后将赶至南山口。此战乃女国生死存亡一战,需全军用命,不计得失,不怕伤亡!寒木、周令与濡洄加带少数人,今日启程,务要从小道抄近路悄然潜入噶尔堡,摸清驻防详情,并在羊同人兵败后,以汉副使身份,命扎普•伦咕赴南山口和谈!”

此言一出,苏毗国众将一片惊叹之声,明日即大战,直到今天才宣布!

他们也纷纷露出怀疑之色。在他们看来,羊同人虎狼之辈,岂能轻视?苏毗国已经连败三仗,这一仗还未打呢,汉副使已经料定羊同人必败,且在安排战后媾和之事,这令他们感到不可思议,甚至觉得有点儿戏!

濡洄加将信将疑地道,“禀报将军,如果……扎普•伦咕拒绝来南山口,吾当奈何?”

蒙榆道,“此事不需议,来与不来,吾说了算,扎普•伦咕届时已不能自主!”苏毗女国众将都诡异地看着这个魁伟的高大汉人男子,可蒙榆却不解释了。

淳于蓟并不理会众人,他向梁宝麟一点头,梁宝麟已开始部署作战方略,“左千骑候濡四灞听令:汝带一千劲骑,与汉使团后军小队从神泉河(注:即今曲康藏布)对岸山道,今夜务***前潜入百鹄•通冈将列阵的阵地侧面山涧。待天明后彼列阵完毕,突然发起攻击!”

“末将遵令!”

淳于蓟又道,“左大都尉抿危杆、右大都尉于•波汰听令:督全军务于明日天明前,在大营前悄然列坚阵,以逸待劳,阻敌开进,敌陷阵时需全军死战,宁死不退。临阵畏缩者,裹足不前者,斩!”

“末将……遵……遵令!”二将答应得迟疑,令淳于蓟很不满。也难怪,全军死战,宁死不退,羊同人可是整整两万大军哪!

梁宝麟明知他们在想什么,却又对苏陶耶道,“请女王置王旆,与王子及吾两条战犬并立于大阵后高处,即便山崩天裂,亦需巍然不动,只至大战结束!”

此言一出,苏毗国众将惊诧不已,无不变色!

第十章 再撑一会第十六章 风雪孤城第十九章 黄沙南望第四十五章 夜宿风口第三十五章 人在绝境第十七章 兄弟阋墙第四十六章 妒火中烧第八章 截断鸟道第十三章 焉渑现身第二章 汉宫暗潮第一章 摧枯拉朽第十五章 再犯于阗第六章 防范万一第十三章 吾让汝爽第三十五章 无地自容第六章 雷霆之怒第十六章 死士情怀第二十三章 剑指昆仑第五章 一个理由第四十二章 隐秘突袭第三十三章 大难来临第三十二章 将星陨落第十三章 死生相随第二十九章 愁肠百结第四章 于阗大捷第十四章 邻家笨牛第十八章 心有灵犀第十四章 邻家笨牛第三十七章 妇公送喜第四章 遗刀还情第十九章 兰台事发第二十四章 金满惊雷第七章 夜宿障亭第十一章 铁血雄师第十三章 神兵天降第二十七章 重返河西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二十四章 最后通牒第三十章 鸡飞狗跳第四十五章 夜宿风口第二十一章 瑶台烟雨第五章 周公梦寻第三十二章 围营打援第四十三章 列侯葬礼第二十二章 温宿易主第十八章 同病相怜第十九章 虚惊一场第十二章 嚣张汉使第二十三章 老谋深算第九章 弩支重地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十五章 重建都护第六章 女国归附第三章 尖山遇袭第九章 秘袭魔窟第九章 狭路相逢第五章 兵出高平第十四章 邻家笨牛第三十五章 痴人说梦第二十四章 桑株古道第十六章 汉苑定策第四十章 三辅事变第三十章 塞外坚城第十一章 骤羁兜题第四十六章 血洗官署第十九章 懿侯后人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灵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五章 马防征西第十八章 窦府惨淡第二十一章 拨开迷雾第十八章 谋刺班超第四章 明帝驾崩第二十二章 阴盛阳衰第二十八章 三公平署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四十章 尴尬相会第四十四章 钟鸣鼎食第十三章 焉渑现身第三十三章 静候来客第三十三章 再决胜负第二十四章 令出内廷第四十二章 帝哭窦府第四十七章 雄关要塞第十章 高举上坐第二章 苦尽甘来第三章 山雨欲来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七章 举国之耻第九章 煞费苦心第十三章 黎弇自刎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三十七章 功名上身第一章 艰难抉择第九章 羌胡谋汉第三十五章 痴人说梦第二十四章 令出内廷第十六章 爆发之前第十三章 吾让汝爽第二章 楼兰惊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