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帝求良将

渠耆返回姑藏城后,权鱼儿、丘阳前去劳军,当然也想讨回战马。以两千人剿灭叛羌万余人,渠耆正豪气干云,二人相见,他却再不提还马的事儿,“当年仲升别部在白山以两千人战呼衍王万人,今吾以两千武威兵战叛羌万人,渠耆虽老,犹能为朝廷出征哉!”

南呼衍部虎狼之师,叛羌不过乌合之众,岂能相提并论?权鱼儿心里不悦,但这话不能说出口。只听渠耆还在诉苦,说西域于阗国、焉耆国、乌孙国都产马,有仗打班超便不会缺马,也只有他这个武威太守,一匹战马难倒英雄汉!

其实,渠耆出逄义山一战,仅缴获战马就三千余匹,他当即派人全部南送汉军陇右前线临羌城,交给护羌校尉傅育、副护羌校尉渠莫,却扣下权氏三百乌孙马。

权鱼儿心里腹诽,汝还不是想着汝弟渠莫,但她没有揭穿。三百匹优良战马加马鞍笼头,按照当时行情,就是按照友情价最低也需千五百万钱,陇右商道已通,这五百战马出得值!

……

汉章帝建初二年(公元77年)七月六日傍晚,雒阳城。

这一年雒阳南郊麦粟大熟,雨水调和,现在田野里人们正在抢种秋粟。“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人劳作中呤唱着情歌。

说起来,这雒阳南郊可是个著名的地方,周时曾经被称为周南。《诗经·国风》的开篇之作《关雎》,就是描写雒阳南郊雎鸟合鸣、年轻男女相依相恋的美好爱情故事。

正在这时,西方的地平线上一团尘烟腾起,官道上渐渐出现四名身穿黄色驿衣的驿卒身影,他们冲出汉函谷关,由远而近,正在尘烟弥漫中急驰而来。

马蹄哒哒声急,官道两边田地中戴着斗笠的吏民们都停下手中的活儿,有的拉过肩头麻巾揩着脸上、脖子上的汗,战战兢兢地看着驿卒飞驰的身影。陇右和河东羌人尽反,遍地销烟,举国震动,他们不知道又是哪里报急!

“五百里加急,于阗大捷,班司马破敌三万!”

“五百里加急,于阗大捷,汉使团斩首三千级……”

两个驿吏风驰电掣,急驰而过,沙土路上卷起尘烟阵阵。四条正在树荫下乘凉的黑色土狗,兴奋地跟着驿马奔跑了一段,再拖着长长的红舌头兴冲冲地返了回来。

原来西域汉军又打了大胜仗!

听清了驿吏的呼号,吏民们先是愣了一下,先还以为是陇右高原来的消息呢,骤闻西域捷报便迅速欢欣若狂,不少人甚至热泪盈眶。近一年来,陇右销烟弥漫,战争的阴云笼罩着汉帝国各郡国。此时传来西域捷报,汉军在万里之遥的西域打了胜仗,人们不禁奔走相告,击掌相庆,所有人心头的阴霾都一扫而空。

人们官道上车马、行人赶紧让开道,驿卒冲过雒水桥,奔进平城门。城头上巍峨的谯楼下,禁卒奔向战鼓,于是得胜鼓在这个诗样的傍晚骤然“咚咚”敲响了,旋即雒阳城十二个城门上的得胜鼓次第敲响!

铜驼街上驿吏的嘶哑呼号通告,将喜讯迅速传遍一间间商号和街道两边川流不息、熙熙攘攘的车马行人,传遍一个个街巷。很快,各条街道的商号和各宅院的门檐下,都挂上了红灯笼。远远近近的爆竹声、甩鞭声交替响起,不一会帝都便变成了欢乐的海洋,雒阳城洋溢在西域汉军捷报的喜悦里!

汉宫北宫的章德殿御书房内,刘炟与三公、尚书令与尚书台的众官刚刚吃过哺膳,萱贵人亲自带着宫女们将食具撤了下去,君臣饮着膳后茶,已开始商议出征陇右的人选。这顿哺食是萱贵人亲自点的食谱,众人吃得香,吃得舒心,令忧国忧民的几位老臣意犹未尽。

谷雨那天,天上阴云笼罩,涝灾阴云弥漫着京城周边的司隶各郡,鼓乐声中,刘炟带着三公九卿驾临雒阳南郊明堂,晨前登坛祭天。真是人勤奋天帮忙,到了晌前天上滚滚乌云突然一扫而空,刹那间红日当头、热灼炎炎,大地上热风翻卷麦浪起伏。皇帝下地到南郊麦田,开了第一镰,举国夏收迅速展开。

关中大旱,可国内其余各郡国今年却夏季大熟。仅仅几天后,河南尹袁安欣然报喜,新麦大部归仓,京畿各郡县五谷丰登,粟价回归正常。南方各州郡、各封国,徐豫青兖和司隶、河东、上党等各郡国,也都相断传来喜讯,丰年麦稔,谷价下滑,国泰民安!

老太傅赵熹与三公年事已高,牙口松动,已食不得硬物。萱贵人心细,令太监刘喜坐阵关照膳房,妥为照顾,让这举国丰稔喜气又弥漫着中枢,感染到三公和台阁每一个人。

汉宫厉行简朴,今天哺食无酒,菜也只有三样,分别是酱煨豆箕豚鲜、青菜油溅焖腐(注:即煎豆腐)、清煎雒水小鲜(注:煎小鱼),清淡简省,季节美食。主食却不简单,萱贵人上的是绵香酥嫩的绵饼(注:即发面饼),今年新麦磨的细面,松软可口,麦香扑鼻,美人嫩肤般白白净净。

刘炟登基后,天公就一直不作美,两年时间内七州郡国大旱,物价飞涨,梁米(注:优质小米)每石过了四百钱,栗米和麦每石过了三百钱,比永平年间涨了整整几倍,那两年赈灾是朝廷第一要务。可去年秋熟,民安乐业,今年又是丰年,粮价已经大幅下降,让这些辅国重臣怎么能不倍感欣慰。

虽然这局面来之不易,君臣同喜,但刘炟内心深处还是很压抑。

整整几个月了,他与太后母子之间的争折已经演变成激烈的口头官司。刘炟欲应太仆、宗正各府衙之请给诸舅封爵,但太后性格刚烈,坚决反对,并不留余地,屡次直接下诏通告全国,公开斥责儿子刘炟,几近伤了母子感情!

比皇家母子之争更令国人忧心的是陇右战争,朝廷已确定对高原用兵。可整整两个月过去了,太尉牟融亲自筹划、调度,北军各营已经整补完毕,各地参战的郡兵也都已经确定。三辅以京兆尹郑众大人为首,各郡积射士集结,粮草、民夫也筹集完毕,万事咸备,可朝野这才发现,最大的问题却没一直悬而未决。

三万大军整装待发,王师出征在即,可挂帅出征的统帅人选,朝廷却迟迟没有定下来!

膳后的御书房内,重臣们意见已经渐趋向一致。连原来反对窦固出征的司空第五伦现在都已经改口,同意仍由窦固领军出征。该皇帝决断了,可刘炟却始终不表态,他背手看着缣图说道,“陇右事变,虽到出征之时。然大鸿胪乃朝廷柱石,年事已高,朕不忍令其出征,此事勿再议!”

圣上断然否定了众重臣共议且封了口,令众臣始料未及、面面相觑。此事容不得再拖延,牟融惴惴不安地道,“南夷虽降,可骑都尉刘莱现仍脱身不得,是否……”

赵熹断然道,“不能,南事未息,大将出征在外,非同小可。且临阵换将,是为大忌,断然不可……”

牟融傻眼了,窦固不行,耿秉外任辽东,耿恭圣上又看不上,刘莱出征在外,这也不行,那也不可,他带着气对赵熹顶开牛,“既如此,老臣愿挂帅领军……”

话没说完,平城门上的得胜鼓隐隐响了,继而开阳门、宣阳门、津门等雒阳十二座城门一一敲响得胜鼓,雒阳城迅速变成欢乐的海洋。虽然众臣处深宫之中,但喧天的咚咚声、城内的爆竹的噼啪声息息相闻。第五伦欣喜地道,“恭贺陛下!陛下,此定然是陇右战报,护羌校尉傅育大胜羌人……”

刘炟也听到了鼓声和宫外爆竹声,他兴奋地返回御案后坐下,端起玉耳杯呷了一口酒。酒洒出了一点,沾湿了他的白袍,小太监刘喜、郑众赶紧想帮着擦拭,但被他摆手制止了。他长吁了一口气,叹道,“众卿所荐得人,傅育果是将才!”

太傅带头,众臣齐声给刘炟贺喜。可就在此时,权倌拿着紫匣进来呈递给尚书令郑弘,并禀报道,“恭贺圣上,西域五百里加急,于阗大捷,班司马破敌三万,斩首二千级!”

“啊?!”

君臣都震惊不已,他们惊讶地看着权倌,以为他说错了。刘炟从案后站起,手指着权倌急问道,“汝再说一遍,不是陇右捷报?!”

~~~~~~~~~~~~~~~~~~~~~~~~~~~~~~~~~~~~~~

求收藏

第三十七章 巨孝还齐第二十五章 迂腐蠢儒第七章 狡兔三窟第三十四章 砲击罗晟第三十一章 为救吾嫂第十七章 罪当火刑第十三章 旷野重围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二十三章 再陷诏狱第五章 一个理由第二十一章 挥军出关第三十九章 钦赐司马第四十三章 暗夜定策第七章 势均力敌第十二章 缝合尸首第二十二章 沽了算了第十章 兵发拘弥第七章 陇右羌变第十六章 寻找公主第九章 畅所欲言第一章 帝国使者第十九章 枉自多情第十八章 风情文采第二十章 于阗大市第九章 无雷降魔第二十五章 班彪教子第十四章 绝境生存第四十七章 华阴截杀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十七章 初露峥嵘第三十三章 砺兵国策第十一章 义薄云天第十七章 舌战众将第九章 雪中送炭第十九章 巧计疲敌第四章 窦氏封后第十三章 另立国王第十一章 艰难决策第二十八章 二次强袭第四十一章 窦融仙逝第五章 痛下杀手第四十二章 那是座山第四章 御前会议第三十六章 私盐官盐第三十五章 痴人说梦第六章 绝域孤城第八章 匪夷所思第十章 引蛇出洞第十九章 永平时代第三十六章 私盐官盐第二十二章 大战之前第十九章 黄沙南望第一章 长亭惊马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十一章 素狼一只第五章 汉宫夜读第二十六章 北岭告急第十五章 地动人怨第三十五章 声东击西第三十五章 班妤山下第二十九章 千年窨窟第四十五章 物归旧主第三十六章 祖姑诗冢第十四章 陡陷绝境第十一章 被困雪山第十七章 舌战众将第十一章 古典战争第四十四章 九牛一毛第三十二章 楼兰绿洲第四十一章 屯人之后第三十章 投石问路第十三章 池中潜龙第八章 月黑风高第二十一章 大漠孤旅第二十三章 千钧一发第三十五章 得陇望蜀第三十章 三生石下第十二章 亡命途中第三章 不卑不亢第二十一章 三百英灵第二十四章 杨终发难第二章 步步惊心第十五章 鱼邸风情第二十五章 柳中诈降第十六章 传见国王第四十五章 狼性少年第二十章 视死如归第十二章 鱼邸有危第二十七章 南山羌族第十七章 插翅难逃第十五章 重建都护第八章 元气大伤第十六章 野蛮生长第八章 文星陨落第一章 瞒天过海第十二章 哭祭孤侠第四十一章 侯氏田舍第二十四章 塞人美女第二章 背后一刀第十三章 另立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