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3章 满意

冯淑妃急急忙忙吩咐小太监去平息此事。

可是若是这般,皇上那边,根本就瞒不住此事啊!

堂堂一个公主,为了掌靖王府世子夫人、安远侯府长房嫡女的嘴,竟派人去请近卫军来!这事传了出去,岂不是要笑掉别人的大牙了!皇上知晓了,又会如何看待此事?

一向淡定的冯淑妃也不由得在偏殿里走来走去?”“?。

李若琪不敢吭声,只得在角落坐着,眼神畏畏缩缩的看着冯淑妃。

冯淑妃见到李若琪这个模样,简直气打不出一处来。

那厢的凤麟宫,皇后娘娘待冯淑妃与李若琪退出凤麟宫,才冷哼了一声,回想着方才发生的事情。

没一会,就有小太监入内禀告,说太后娘娘请了沈静初去重华宫一趟。

皇后娘娘淡淡的说了一声“知道了”,让小太监在殿外稍等片刻,转过身道:“静初,今日倒是多谢你的机警了。”

因为沈静初的聪明机警,皇后娘娘才揪出了宫里头的一个内鬼。这对于皇后来说,是件好事。同时亦引起了皇后的高度重视。恐怕凤麟宫里头的耳目不止方才那宫女一人。有些人,还是得清洗出来才好。

沈静初微微笑道:“皇后娘娘言重了。”

其实,若方才那宫女不是一而再再而三的帮着李若琪。将自己陷入这般的困境,沈静初本打算不揭了此事的。皇宫里头哪个嫔妃的宫里头不是布满了各种耳目眼线?莫说皇宫,即便是安远侯府。抑或是靖王府,恐怕各个房头的院子里,亦有别人放置的耳目。她的随口一句,便会让那宫女小命休矣。所以她给了那宫女两次机会。只要那个宫女稍微聪明些,便不会酿出今日的苦果。

可是宫女不懂得珍惜。机会转瞬即逝。

皇后娘娘赞赏的看着沈静初,道:“去吧,莫让太后久等了。”

“是。”沈静初起身告辞道:“臣妾告退。”

皇后娘娘看着沈静初离去的背影。颇为可惜的叹了口气。她越发觉得这孩子的聪慧难得。更越发觉得当初自己被表象蒙了眼,是一件多么愚蠢的事情。若是有这般聪慧伶俐的女子辅助世珏,世珏定会让皇上刮目相看吧。

荣嬷嬷看出了皇后娘娘的心思。低声道:“娘娘,各人自有各人的缘分,明夫人虽难能可贵,但还有比她更好的。老奴相信殿下一定能寻得更为聪慧的女子的。”

皇后娘娘叹了口气道:“但愿如此。”可惜这么久以来。她都没有物色到合心意的女子。今日见到一个各方面都合乎心意的女子,人家却已经是别人的妻子了,而且还是从她眼皮底下溜走的儿媳妇,她如何能不感怀一番呢。

“娘娘。”荣嬷嬷的话语打断了皇后娘娘的幻想:“那宫女,如何处置?”

皇后娘娘眸中闪过一丝冰冷,低声道:“留她一条小命。我还有别的用处。”

荣嬷嬷低声应是,退了出去。

皇后娘娘敛了敛心思。这波谲云诡的后宫里头,还有许许多多大大小小的仗等待着她呢。

却说沈静初随着重华宫的太监一路朝着重华宫走去。她知道应是方才那事惊动了太后。太后向来不太管事。一心潜心礼佛,念经敲鱼。大约是年轻时经历了太多后宫的波谲云诡。从皇后晋升为太后以后,后宫之事全数交托给皇后,只要不出什么大乱子,她基本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

沈静初年幼时见过太后娘娘几次。前世嫁给李世珩,倒是时常要去太后那里请安的。与老夫人有所不同的是,太后比老夫人更为和蔼慈祥。沈静初有些难以想象同母所出的两姐妹,一个手中紧握府中大权不肯松手,伸长了手往儿子孙子们的院子里头,另外一个却乐得清闲,不问世事,懒得理会后宫嫔妃们的斗争。

因太后避世的缘故,太后的寝宫重华宫有些偏远,沈静初走了好一段时间,终于才走到重华宫门口。小太监在门口大声通报了一声,沈静初便迈进了宫门。

见着了太后,沈静初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臣妾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娘娘年过五旬,看起来却依然年轻,皱纹并没有爬满了她的脸。本就是在皇宫里头经过精心保养的,又是过着舒心闲适的生活,竟比沈老夫人那个妹妹更显年轻几分。她慈爱的笑着道:“快起身吧。”

待沈静初起身,太后又道:“赐坐。”

沈静初依言坐下。

太后便笑着道:“初姐儿,哀家倒是许久没见过你了,今日一见,你竟出落得这般漂亮了。”

沈静初微笑着道:“都是托了太后的鸿福。”

“哀家听闻靖王府的世子对你倒是喜欢的紧,今日看你的脸色,想来这个夫君与婆家倒是不错的。”太后随意的与沈静初拉起了家常。

沈静初笑着道:“靖王府的人和善的很,婆母待我极好,世子爷也是体贴至极。”

太后满意的点了点头:“小时候你倒是调皮的很,女大十八变,如今倒是端庄大方,安远侯府教出来的女儿,果然是不同的。”

沈静初娇俏的笑了笑:“祖母是极重规矩之人,对姐妹几人都好生教导着。”

太后便感叹了一句道:“你祖母确实是个极为严谨重规矩的人,小时候我们姐妹两人,哀家的性子就要比她跳脱许多,她倒是比哀家沉稳,谨言慎行,规行矩步,明明哀家是姐姐,她却比哀家沉稳多了……”

似乎是回想起幼时的有趣事情,太后脸上溢出了几许笑容,继续道:“那时他们都认为她比哀家更成熟稳重,更适合嫁给先皇呢。只是先皇却相中了哀家,向母亲求娶了哀家,开始哀家也担忧那后宫的日子会适应不了,没想到,这么些年,竟也熬了过来,只可惜先皇却不在了……”

说到最后,不由得有了几分凄哀之意。

沈静初不知如何劝说,只得道:“曾经拥有过那些美好的回忆,倒也是一种幸福之事。”

太后缓过神来,笑了笑道:“你说的对。如今我老了,也只能靠曾经的回忆过日子了……”

沈静初低头道:“太后还年轻呢,还要享儿孙福的。”

太后不置可否的笑了笑,又道:“你祖母重规矩,教出来的孩子都如你一般的重规矩,我没那么多讲究,平日里潜心礼佛,也没去管教底下的孩子们,以至于他们有时会乱了规矩……”

沈静初知道太后是在说方才那事。她笑着道:“太后宽容,皇子公主们跟着太后,又怎么会乱了规矩呢……”

太后似乎很满意沈静初的说辞,她敛去了方才的笑容道:“琪儿方才在宫里头刁难你的事情,我已经听说了。琪儿这孩子,性子随冯淑妃,有些冷傲不合群,倒没什么坏心眼,方才的事情,你就莫要放在心上了。”

这是在安抚她了。沈静初笑着道:“太后言重了。方才臣妾与九公主不过是有些小误会罢了。适才在凤麟宫倒已经解释清楚了,惊扰到太后,倒是臣妾的不对了。”

皇后那里,已经清楚了真相,也算是替她做了主。在太后这里,她已经没有告状讨公道的必要了。一来太后本就不管事,即便说了太后也不一定会因此惩罚她,况且听起来也不算是什么了不起的委屈。二来即便太后要管,真要为她主持公道,她们几人在凤麟宫已经说的很清楚了,太后派人稍稍去打听一番便可。沈静初实在没有必要在太后面前多嘴,说李若琪的不是,这般反倒会惹来太后的嫌恶。

太后对于沈静初的息事宁人的态度很是满意。她笑着道:“果然是妹妹教出来的好孩子,自是懂规识矩的。”

她听闻了李若琪为难沈静初一事,她是李若琪的皇祖母,亦是沈静初的姨祖母,不能对此事不闻不问。太后原就想着唤沈静初过来一趟,不管沈静初是哭诉抑或是平息,她都会安抚一番,劝她息事宁人,却没想过沈静初这般的顺从。

沈静初低头道:“太后谬赞了。”

太后便叫了宫女拿了一个小匣子过来,打开了小匣子,里头是一支金玉交错的金步摇,上头镶嵌了色泽鲜亮的祖母绿以及红宝石,一看便知不俗之物,应是太后视若珍宝之物。太后朝着沈静初招了招手道:“好孩子,过来吧。”

沈静初起身,低眉顺眼的走到太后跟前,太后笑着道:“这玩意是先帝在我生辰之日送给哀家的,今日便赏赐给你。”

沈静初赶紧推辞道:“先帝给太后的礼物,臣妾万万不敢要。”

太后笑着道:“哀家如今都老了,还用这些金步摇作甚?倒不如送给你,你还能时常戴戴,无需浪费了。”说罢,便将手中的金步摇插在了她的发髻之中。

沈静初知晓太后早已打定了主意要拿物件安抚她,再推辞便显得有几分小家子气了。于是大方行礼,谢过了太后的赏赐。

太后非常满意。(……)

简介:给人添堵,不但把自己添进去,而且还把自己添到了十年前。

看着哥哥活生生的站在自己面前,晏淽妃觉得这堵还真是添对了。

不仅挽救了哥哥的性命,还因祸得福拥有了复制异能。

第65章 想要学医第261章 顾氏第314章 原来第314章 原来第118章 委屈第220章 我就亲亲第353章 定论第39章 捉贼第346章 想你第129章 投缳第363章 劝说第245章 认真第8章 险遭责罚第104章 招认第257章 夫妻第125章 怀抱第101章 闯入第333章 冤屈第182章 荒唐第147章 不能输第71章 又是他!第207章 就算只是个妾第278章 上心第149章 变化第183章 怪异第267章 玉簪第212章 抓人第279章 不信第353章 定论第305章 破斋第55章 绳命,是入刺的井猜第301章 剧烈第293章 处置第377章 双雕第17章 失火第303章 主动权第211章 怀疑第151章 死讯(一)第13章 学规矩第249章 揣测第309章 插手第193章 非她不娶第127章 非君不嫁第104章 招认第60章 诡异的沈元青第166章 心思第307章 来人第322章 祈福第259章 花烛第203章 台阶第306章 看穿第257章 夫妻第116章 质问第33章 跟踪第36章 惊鸿舞第171章 只能嫁给我第268章 雀跃第330章 也许第197章 谈妥第352章 拒绝第328章 失算第345章 古怪第378章 内鬼第196章 打架(三)第108章 夜访香闺第84章 温存第209章 不能第254章 凉意第298章 不娶第312章 不甘第249章 揣测第106章 宅斗手册第214章 打回原形第373章 道歉第46章 燕窝事件第318章 安抚第273章 喜欢第306章 看穿第366章 目的第293章 处置第336章 狡辩第202章 外出第19章 无赖第325章 明察第102章 合作第157章 回戚府第188章 发现第59章 颜面重要第202章 外出第364章 道歉第228章 同意第38章 做主第351章 改变第193章 非她不娶第210章 妆粉第337章 承认第70章 桃花林第283章 坦白第251章 试探第203章 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