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 特色

Wшw●ttKan●¢ 〇 是不是有,大家都是行动派。

临近中午,一锅锅鲜香浓郁的烩菜在白家寨上空飘散,就连附近的鸟儿都安静了几分,贪婪的吮吸着空气中飘荡的香气。

几个人在村委会找来了桌子,粗糙的搪瓷碗,在镇上买来的一次性筷子,摆满了整个广场,大概有上五六十桌的样子。李春华头一次见到这么壮观的场面,心里不觉得有些意动。

“白洋,中午我能不能在这儿吃?”李春华想想心里就觉得震撼,想着凑热闹。

“行啊,怎么不行,不止你,马原和华城也能过来,就是不知道赖大哥什么时候回来。”多多益善,这种场面越热闹越好,怎么不欢迎呢。

“可惜,我们的相机过几天才能到,不然又有好素材了。”李春华心头不禁惋惜,坝坝宴、长桌宴什么的在西南少数民族聚集区并不少见,少见的是具有北方传统特色的烩菜,堂而皇之的出现在滇西北的小村寨里。

白洋疑惑地看着李春华,“李大哥,这些也能宣传吗?”

在九个寨子,插秧第一天吃烩菜是老传统了,具体原因却不可考证。不过白洋却觉得稀松平常,怎么能作为宣传材料呢。

“怎么不能?可能你是被各种宣传、各种纪录片蒙蔽了,长桌宴、坝坝宴并不是所有地方都有,作为特色本身就是宣传的好素材,尤其是你们这里有着与众不同的烩菜,这是北方才有的菜式,坝坝宴加上烩菜本身就是一个噱头。”

“搞旅游并不是你觉得那么高大上,青山绿水、名胜古迹整个滇省能少?旅游开发最主要的是要抓住本身的特色,只有抓住特色,宣传到位才能抓住游客们的心。”李春华语重心长地说道。

特色?白洋挠了挠头,白家寨不缺,比如滇省第一铜凉亭,全国第一双子螺钿百宝嵌凉亭,双生瀑布,本地特色美食,分门别类的三天三夜都讲述不完,可现在缺少的是宣传啊,现在酒香也怕巷子深。

“李大哥,谢谢你的提醒。”白洋郑重地点点头。

其实,他已经开始打广告了,央视、省电视台不敢想,以他的财力只能打打县电视台和姚州市电视台的主意,虽然不知道效果如何,也聊胜于无吧。

“呵呵。”李春华似乎看穿了他的心思,安慰道“:放心,等我们的相机寄过来,肯定会给你一份大惊喜。”

之前答应过白洋要宣传白家寨,他们自是不会食言。见到白家寨之后,即使没有答应,他们也会宣传的,独乐乐,岂如众乐乐。这是他们驴友之间的约定,发现好地方一定要分享的,更何况几个人也是有身份的人。

白洋被看得有些不好意思了,若论平常他绝对不会这么功利,只是白家寨穷怕了,好不容易有这么一个致富的机会,如何不抓住呢。

“那太好了,到时候我请你们吃小烩菜。”白洋傻乐着说道。

“小烩菜?”李春华第一次听说,难道烩菜还分大小不成。

做烩菜就要手法粗犷,重油、大火、大锅,长时间炖煮才显得香醇浓郁,能将烩菜做得精致的不多,也就是冀省的李鸿章烩菜能够单此殊荣。

白洋指着搪瓷碗里用来解馋的烩菜说道“:这是白家寨大烩菜,做得不够精细,白家寨还有小烩菜,那才叫一个讲究,而且味道更上一层楼,平时的没法做,只有重大节日的时候才做。”

这还不叫讲究?李春华有点儿瞠目结舌,就看厨子叔带领着一帮徒弟在那里煎炒烹炸,各种技巧都用上一遍之后,才将各种美味融为一炉,炖出鲜美敦厚的味道,最后盛在搪瓷碗中的是一团香气,在他的印象里也就冀省的李鸿章烩菜才能与之媲美。

李春华心头萌生了一个想法,这还是国家级贫困县吗?

可是他忘了,一个物产丰富的山村,无法富裕起来主要是与外界交流的比较少而已,他们能够足不出户获得自己需要的食物,而不是前往集市,用金钱或者物品去交换自己所需要的东西。比如白家寨现在部分人还用火镰点火,而不是用火柴或者打火机。

吃得好,不代表他们不贫穷。

子曰: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延续千年的耕读传家,白家寨上上下下算得上半个儒门子弟,开蒙的不仅仅是圣贤书,还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让这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在有限的条件下吃得讲究起来。

白洋给李春华也盛了一碗,塞给他一盘刚出锅的馒头,“李大哥,尝尝,肯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李春华望了望村口的路上,陆陆续续赶回来的身影形成了一条长龙。

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这才夹了一块豆腐,储存起来的丰富味道在口腔里一下子就迸发出来,巍峨的就像一座高山那样厚重,浓郁的香气顺着鼻子向外喷发,豪爽的就如北方的昂藏大汉一般。

口味略咸,他不由自主地抓起一个馒头,和着腾腾的热气咬了一口,天然的麦香碰撞之下又是一番景象,李春华不是美食评论家,他无法表达口腔里碰撞的滋味是如何的敦厚鲜香,只知道这热情腾腾的馒头配着眼前的烩菜让人欲罢不能。

“李大哥,味道怎么样?”白洋笑眯眯地问道。看着李春华的表情,他已经得到了答案。

“好吃,比冀省的李鸿章烩菜味道还棒。”李春华努力地嚼着嘴里劲道的馒头,含混地回答道。

这馒头也不一般啊。

内部起窝足够丰富,咬上一口蓬松绵软,却嚼劲十足,每每咀嚼一下,香味、回甘十足,高筋小麦粉的弹、嚼劲,低筋小麦的软糯表现得淋漓尽致,天然的麦香与麦芽糖产生的甘甜却是荡气回肠、不绝如缕,即使口中的馒头已经进入胃里,味道依旧让人回味无穷。

“白洋,你这面粉,自家磨的?”李春华虽然不是美食评论家,但还是一个合格的老饕,敏锐的发现这面粉与众不同。

白洋大气地说道“:当然是自家磨的,李大哥别和我客气,走的时候带上一些,让嫂子他们尝尝鲜。”

第四十三章 前往第八十五章第一百七十二章 宴席进行时弟一百二十二章据理力争第一百四十八章 游客到来?第一百三十一章再见少尉第一百九十七章长春花阁第一百七十九章 红玉丹第一百三十二章 高少校进寨第一百六十二章 天贶节到来第九十一章第一百四十四章 贡品?第八十章见面第七十二章明月虾第一百六十五章 旧事第八章 销路问题第一百七十一章 谈的一门好生意第一百六十六章 仪式第一百一十四章仗义每多屠狗辈第五十一章 谈心第八十五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一十二章真相第一百七十三章 前往拍摄地第一百六十五章 旧事第一百三十九章人才招聘第一百四十三章第一百三十七章 惊骇第一百四十五章第二十章 准备工作第一百二十六章激发士气第一百七十五章 学车去第三十四章 病情恶化第一百九十二章登顶第一百二十六章激发士气第一百二十五章切磋第一百一十六章准备班底(求订阅求月票)第二百章第九十七章走马观花第一百七十一章 谈的一门好生意第四十六章 良辰美景图一醉第一百零七章翻山越岭第三章 我要回家第二章 差点儿范进第二第十六章 葱烧海参第一百三十二章 高少校进寨第一百五十三章第五十一章 谈心第五章 家第五十一章 谈心第一百三十九章人才招聘第一百七十九章 红玉丹第一百零一章接风上第七十章第一百四十七章 九丝春晖第十二章 厨子叔第一百七十四章 神奇的翠鸟第一百一十五章辞行第一百九十五章万方……第七章 准备包地第一百三十一章再见少尉第二百零一章午餐第一百二十五章切磋第六十八章第四十一章 发钱第一百零六章探查第十章 出丑第六十三章 肥料配方第七十二章明月虾第一百一十五章辞行第三十八章 鲜美鱼龙汤第四十二章 承诺与朋友第五十一章 谈心第七十五章新村长要来第四十九章 三耳黄焖鸡第三章 我要回家第一百五十一章 找对象?第八十一章大伯失礼第五十二章 提议第八十章见面第十章 出丑第一百零六章探查第一百一十八章猴儿酒(求订阅,求票票)第七十五章新村长要来第五十一章 谈心第六十章 卧虎藏龙第七十七章 她,是家啊第五十三章 开始插秧第一百三十章 山河晚景第三十八章 鲜美鱼龙汤第一百四十章第一百九十六章章万寿长春第十三章 开发风景区?第四十七章 一诺千金重第一百一十六章准备班底(求订阅求月票)第三十九章 美味第八十八章巡山(下)第七章 准备包地第七十六章校友第七十七章 她,是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