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浅析

不多时已到洛阳城门,阿玉急着回家看视,与狄仁杰、李元芳暂且作别,狄仁杰等自去吏部办些例行事宜。

因狄仁杰在洛阳不曾置业开府,只由官中派了几间屋舍。狄春带着杂役将行李搬进屋内,见房舍虽有些陈旧,但打扫打扫,倒也宽敞明亮,狄仁杰素性不喜张扬,见此也甚合胃口,又自己动手,将窗前一张桌案收拾了一番,心想正好可作读书之处。

李元芳更是简单,只将几件日常衣物一归置,就没什么可整理了,便过来书房,看有什么可帮忙的。

狄仁杰粗粗阅过几份旧邸报,见李元芳进来,指了指案上邸报道:“东宫诸人确已被来俊臣抓入大牢,酷刑之下,恐事不妙啊。”

李元芳道:“卑职虽不十分明了其中厉害关系,但若说太子二妃行厌胜之术,加害天后,这根本就说不通。”

狄仁杰叹道:“不错,世间之人,只要不是疯傻痴呆,行事作为都有一定因循,纵有种种手段去达成目的,溯其根由,终要归到这‘动因’上来——可刘、窦二妃皆出身世家,高贵识礼,也并无理由行此大逆之事。她二人分明是被人栽赃枉死,只是这闹鬼一事,横生变数,出人意料,却给了武承嗣、来俊臣一伙加害太子的由头。”

“跟了大人这些年,卑职也不信这世上有鬼魂杀人的事,难道是武承嗣等杀的宫婢?”

“看似不像。此案之中,宫婢团儿是个关键人物,正是她告发了二妃。或者是出于武承嗣等人的指使,或者是她本人心怀叵测,另有野心,不论是何种原因,天后将她赐与太子,长留在东宫,对太子而言必是个十分危险的祸害;若武承嗣一伙此时冒险杀了她,虽可诬陷太子,但也极可能将自己暴露在人前,武承嗣想夺皇嗣之位,早在朝中闹得沸沸扬扬,再加太子二妃厌胜一事,极易使人联想他是杀人灭口,”狄仁杰看了李元芳一眼,捋须道:“莫以为天后好糊弄,以陛下之威,恐怕武承嗣还没有这个胆子,况且,那团儿真是一个可用的棋子,何不好好留着?”

李元芳想了想道:“若人是安金藏所杀,那又是为什么呢?”

“听阿玉所说,假设团儿在设计陷害二妃时,无意间被安金藏发现,那么厌胜事发,他就清楚看到了此事的发展脉络,以及关键人物。一个普通人的正义抑或是忠诚,都可以成为他杀人的动机,只可惜仍被武承嗣等抓住了把柄。”狄仁杰道:“若这个假设成立,那么安金藏的行事虽不够明智,却不得不令人佩服啊。”

李元芳心中担心阿玉,又道:“要是东宫诸人吃刑不过,认了谋逆之罪,大人可有解救之法?”

“我担忧的,正是此事。”狄仁杰摇摇头,皱眉道:“厌胜巫咒,远的不说,先帝时王皇后,就因与其母在宫中行厌胜之事而被废,此事始末天后自是一清二楚。如今天后盛怒之下听信谗言,只要有人能奏陈其中关系,以天后之能,立时便会明白过来,但目下这种情形,恐无人敢挺身而出,卷入此案。我现下位份,也难得见天颜。”说罢,又长叹一声,道:“且天后对鬼神之事向来极为迷信,坊间又有什么面具能调动阴兵之说,案涉东宫,正是皇家大忌,若不弄清个中缘由,恐此案不能了结。”

李元芳在旁听了,也觉胸中郁郁,自跟随狄仁杰以来,办案数千,无一不使案情大白、沉冤得雪,此时方知,原来世上有的案子,纵是明知其故,却无法昭雪天下,怎不叫人气闷!

狄仁杰转身见李元芳默默不语,心下了然,道:“元芳,你也不必气馁。有些事,正是知其不可为而为之,方才我说这闹鬼一事是个变数,说不定是个有利的变数,也未可知。”

当下狄仁杰在案上铺开了纸,一面思索,一面画了起来,李元芳走近去看,见正是高家村洞窟石台上刻的画,狄仁杰绘得十分仔细,左边骑马男子,与右边乘牛女子相对而来,后面又并排着八棵树,中间一条河流缓缓流淌,天空中是太阳与月亮同时并举,狄仁杰观察细致入微,画得笔笔清楚明白。

正不知狄仁杰描下此图何意,只听狄春在外道:“老爷,阿玉姑娘来了。”话未说完,阿玉早奔进房来,急急道:“大人,李大哥,不好了,我师父被推事院的人带走了。”

狄仁杰放下笔,道:“玉儿,你慢慢说。”

原来阿玉回到家中,管家吴伯就苦着脸告诉她,昨日她师父突然回来,一一安排家中之事,因阿玉不在,又留信一封,让吴伯好生保管,务必交到阿玉手中,言语之间像是交待后事一般,当时吴伯心知不妙,果然夜里就有推事院的来抓人,阿玉的师父也不惊慌,自承就是毒杀团儿之人,但众兵丁搜遍府内,将一应器具砸烂毁坏,却未找到什么面具凶器,当时阿玉师父长笑道:“鬼神之物,岂能轻易现世,你们要找只怕要到阴曹地府去找!”众人惊恐,不敢再搜,只得将人锁拿去了。

阿玉学着管家的语气,将当时情景说了,又把她师父的信取出,交与狄仁杰看。

信中嘱咐阿玉:不必再费神调查,杀宫婢之事都是师父一人所为,自己无法看着奸人陷害太子而坐视不理,因而此事做得十分痛快,此番回来就是了结此案,力承杀人之罪与东宫毫无瓜葛,要阿玉不必伤心着急,也不必设法营救。至于前事能成,不过借用了先人之物,如今事毕,从哪里来已还向哪里去,今后不至落入恶人之手,为害世间。

又及,曾在友人段九处存放了一些东西,事关阿玉身世,若日后师父不在了,自会有人将这些东西交给阿玉,万不得已时,阿玉或可凭这些东西自保平安。

狄仁杰低头看完,目露几分赞许之色:“玉儿,你师父将诸事安排妥当后,仍大大方方地回来承担罪责,确是胆色过人。”

一面低头暗忖:“如今东宫诸人悉数落入来俊臣之手,严刑相逼,什么口供取不到?名为搜查凶器,实是对那面具兴趣不小啊!” 略一沉吟间,又轻笑道:“既如此,倒可使事态稍缓。”

阿玉望着狄仁杰,心中乱极,急道:“求大人救救我师父!”只盼狄仁杰立时便能想出妙法来,却也自知哪有这般容易?

狄仁杰点点头,负手在室内缓缓踱行。

沉思片刻,再抬起头时,李元芳见他眼中似有光芒一闪,又回复平常那自信睿智之态,心知他必是想起了什么,只听狄仁杰道:“玉儿,今日天色已晚,你就在厢房歇息,养好精神,明日还有许多事情要做。”

说罢让李元芳将桌上那幅图收起来,又道:“明日一早,我们就去拜访左玉钤卫大将军李楷固。”

是夜各人自去安寝无话。

第23章 刀镜合一第7章 斩妖第2章 买酒第15章 旧事后记第15章 蛇渡第27章 过道第13章 质库第18章 舞马第36章 希望第8章 闻声第28章 效法迦叶第12章 面具第36章 希望第27章 过道第11章 斛律后人第29章 神龟负书第3章 闹鬼传闻第7章 晨遇第15章 蛇渡第17章 彼岸第5章 高氏祠堂第20章 透光宝鉴第18章 道法自然第1章 赴任洛阳第31章 相聚第20章 透光宝鉴第9章 浅析第24章 莲花妙法第32章 洞厅后记第21章 渍梅第14章 事说从头第22章 无中生有第15章 旧事第4章 天一生水第9章 浅析第14章 事说从头第15章 旧事第26章 归路长第3章 闹鬼传闻第20章 密钥第15章 蛇渡第12章 灵药第29章 神龟负书第15章 旧事第15章 旧事第15章 旧事第11章 玉语解惑第23章 刀镜合一后记第27章 过道第13章 质库第32章 洞厅第18章 道法自然第12章 灵药第5章 龙川藏宝第21章 毕方第16章 起舞第15章 旧事第22章 无中生有第6章 对弈第16章 上元佳节第13章 顺水人情第15章 旧事第27章 过道第16章 上元佳节第5章 龙川藏宝第8章 琳月第10章 初解迷语第1章 宁州刺史府第28章 别离第34章 豁然贯通第5章 高氏祠堂第17章 彼岸第13章 质库第5章 高氏祠堂第25章 西山一梦第1章 宁州刺史府第16章 起舞第5章 高氏祠堂第35章 出路第21章 渍梅第21章 毕方第28章 效法迦叶第24章 死得其所第8章 闻声第4章 天一生水第24章 莲花妙法第14章 身世第16章 上元佳节第22章 无中生有第18章 舞马第33章 洛神第23章 刀镜合一第7章 晨遇第15章 蛇渡第1章 赴任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