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进退失据

长江后浪推前浪,浮事新人换旧人。

……

腹谤归腹谤,林广宇却没有流露出一星半点的不满,反而在表面上高高兴兴地接受了大家的恭维。中国人讲面子,何苦给大家兜头一盆凉水?煞风景的事情皇帝最好别干,尤其是根基不稳、掌权不到一天的皇帝更不能轻易尝试。

那就尝试勉励一下,林广宇重新开口:“铁良。”

“奴才在!”

“跟几位大人好好学学,有事多讨教,历练一番,过一两年还指望着你入军机替朕分忧呢……”

“皇上厚望,臣即便肝脑涂地也必难以报答。”铁良大喜,跪在地上重重地磕了个头,军机里不是没年轻的,比如载沣就是,但谁都知道载沣这个军机是不作数的,仅仅靠血缘和爵位换来的。现在皇上这般耳提面命,怕是已经看清楚军机处暮气太重的弊病,急欲通过换血来加以变革。

“皇上,老臣有本启奏。”在冷眼旁观了大半个早晨之后,一直沉默无语、昏昏欲睡的鹿传霖突然发话。

“鹿师傅请讲。”林广宇正想结束会议,但既然人家开了口,不让讲完总不好。

“老臣年逾七旬,日渐老迈,耳背重听,腿脚不便,久欲回乡颐养天年,奈何朝廷多事,一直无暇脱身。现皇上亲理朝政,面貌一新,老臣便乞骸故里……”一席话说得哽咽,竟是要致休的意思。

没料到老人家来这一手,鹿传霖老迈是老迈,但现在刚刚亲政,实在不宜对老臣下手,故而林广宇条件反射般地予以挽留。不料鹿传霖的态度却是异常坚决,不但将自己的身体形容的一塌糊涂,差点连“尸位素餐”的评语都要用上了。原本皇帝还想尽最后的努力,但双方目光甫一对接,看着对方眸子里透出来的精光,他就知道错了——老人家可是揣着明白当糊涂呢?哪里看不出皇帝清扫老朽、重用新人的用意,何必自讨没趣?

“既然鹿师傅极力坚持,人伦之大,朕亦不便多言,准了。”君臣之间还是互相留点面子,“加太子太保衔,赠‘公忠体国’匾额,赐银3000两,玉如意两对……”鹿传霖站起身子,颤颤巍巍地跪地叩谢,让人看得无不有些伤感。

鹿传霖主动靠边站让张之洞颇有些为难,论年龄鹿仅仅比自己大一岁,人家说“年老多病”,自己难道还好意思再继续混下去么?论身份鹿是自己的姐夫,又是多年的挚友,本应当一同进退,他坚持致休,自己难道还要再坚持下去么?可皇帝似乎对自己又颇为看重,这么一走了之不但是对个人抱负的不尊重,也是对皇帝威信的重大打击。韶光易逝,重臣凋零,李鸿章、刘坤一已然辞世,天下官僚,谁不把眼睛盯着他张之洞和袁世凯。现在袁世凯死于大火,自己如果再一走了之,恐怕真要引起天翻地覆,于国于民都是不利的。

多事之秋实在不宜横生枝节,张之洞心里叹息着,嘴角动了动,但没有说出话来。坐在椅子上的林广宇也非常紧张,连连使眼色向他示意,意思他可不能再辞职不干了,否则这皇帝还真没办法做下去。到了这个时候,林广宇总算体会到了庚子年间慈禧对于李鸿章、刘坤一、袁世凯和张之洞等人搞“东南互保”时的那种痛苦与无奈——爱权如命的人当在权力上被人忽视,被人冷落甚至被人架空时,那个滋味……

鹿传霖退休直接导致军机大臣又出现了一个缺口,而且最好不要用满人,该用谁呢?林广宇的脑子在飞速地搜索着,期望能够结合自己的历史识见予以拔擢。

“要不,就重新启用岑春煊吧?”刚才赞扬张之洞时肯定了他“识人、用人之高明”的优点,既然后者推荐岑春煊,林广宇就仔细考虑了一下这个人选——不错,岑春煊确实是慈禧的死党,号称要做“太后的恶狗”,话虽然难听,但反过来也可以理解成对皇室的忠心,以前有慈禧的时候他忠于慈禧,现在没慈禧的时候他能忠于谁呢?只能是皇帝!如果自己重新启用,恐怕他就会感激涕零、甘效死命。其次,岑春煊最出名的特点叫做“屠官”,历来以弹劾的人多,处置的贪官污吏多而闻名,这对于打压腐朽势力,廓清官场作风是强有力的武器,好好先生谁都会做,要找条能咬人的恶狗可就不容易,这个人,该用!最后一条,岑春煊和奕劻是出了名的不对付,拿下奕劻作为既定方针自然是不可动摇的,如果在军机扶持一个对立人物岂非更加省心?

皇帝说出“岑春煊”三个字后半天没有下文,只在椅子上端坐,自顾自地在盘算和权衡利弊,可把奕劻给吓得不行。在投向张之洞的眼神中不由自主地带上了一层恶狠狠的意味,可他知道这条老狐狸不怕他呢,也就袁世凯在的时候能让这老家伙吃瘪,可是袁慰亭却……

奕劻急切中顾不得其他,直接就站出来表态:“臣以为不可,岑春煊狂悖之徒,多行不法。”

“如何?”

“结党营私,勾结康、梁……”话一出口,那桐就知道坏事了,说出去的话是怎么也都收不回来的。他心猛地一沉:庆王爷啊庆王爷,今儿个你是怎么了?怎么屡屡说错话呢?你说岑春煊勾结康、梁,这不是挑明了在骂皇帝么,天下谁不知道皇帝和康、梁穿同一条裤子,你以为还是老佛爷掌权啊?糊涂啊糊涂!

果然,奕劻话音刚落,林广宇的脸色马上阴沉下来,脸拉得老长,模样要多难看就有多难看。岑春煊勾结康、梁?这本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桩无头公案,袁世凯也不知道想了什么办法,搞到了岑和康、梁会面的照片,让对维新派最为痛恨的慈禧怒而发飙,最终导致岑春煊的下台。可是从逻辑上推断,岑春煊是绝不可能与康梁会面的,如果这是张伪造的合成照,这技术也显得太过高明了吧?

看着大家投来的诧异眼神,奕劻猛地醒悟自己说错了话,坏了……心惊胆战地等着皇帝发落。

“勾结康、梁,结党营私?”林广宇望着奕劻讪讪的眼神,反复回味着这句话,似乎在思考着什么,眼神却是鹰般的犀利。

奕劻再也抗不住这无形的压力,“扑通”一下跪倒在地,口中连说:“皇上……”

“岑春煊好大的胆子,竟敢勾结外臣?看来开缺还是便宜他了……”林广宇突然开口,“铁良。”

“臣在。”奕劻忽地松了一口气,皇帝难道要铁良上位么?如果这样那还不错,铁良毕竟是自己拔擢上来的,栽培之恩总在,将来办事也好差遣。没想到皇帝后面的一句话让人大跌眼镜:“岑春煊结党营私,几同谋逆,命你派20精兵,火速押解进京,不得有误,朕要亲自勘察,以证真伪。其中若有差池,唯你是问。”

“臣遵旨。”

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又打出了一轮好牌,你奕劻不是说岑春煊结党营私么?那就干脆押解进京,穷追猛打吧。张之洞连连感叹,心内的震意却是一轮强过一轮,这哪里是什么押解进京,分明是让铁良派兵把他保护起来,皇帝的用心良苦可见一斑。

奕劻和那桐自然也品出了其中的味道,只是这话说得冠冕堂皇,让人丝毫不能反驳,只能默然接受,心头一阵苦涩。

“皇太后今日发丧,明日大殓,诏告内外臣工。那桐,大丧典章的折子拟好了么?”

“奴才已拟就一部分,还未和庆王爷等商议过,不敢呈上。”

“这事要抓紧。”林广宇想了想,“还有大半天的功夫,你和庆王爷也甭回去了,就在军机处斟酌吧。有什么拿不准的,便让礼部公议后报朕定夺”

“奴才遵旨。”

“恭办大行皇太后丧礼大臣的名单还请皇上示下……”

议来议去,最终确定九个人:庆亲王奕劻,醇亲王载沣,肃亲王、民政部尚书善耆,礼亲王世铎,喀尔喀亲王那彦图,奉恩镇国公、度支部尚书载泽,大学士那桐,礼部尚书溥良,内务府大臣世续。

日上三竿,奋战了一宿的林广宇却感觉困的不行……

;

第95章 制度改良第42章 五体投地第24章 怒不可遏第21章 双管齐下第5章 果断决策第36章 当头一棒第15章 惴惴不安第32章 官制改革第76章 黑虎掏心第20章 恩威并施第43章 盐政改革第33章 以退为进第38章 刺客来临第36章 自求多福第8章 满头大汗第21章 双管齐下第92章 善后处理第92章 善后处理第53章 不可收拾第20章 咬牙坚持第95章 循序渐进第17章 盖棺论定第100章 新的起点第30章 语重心长第37章 心心相印第35章 虚虚实实第31章 半推半就第73章 明修栈道第95章 循序渐进第65章 心有灵犀第16章 紧锣密鼓第10章 惊天巨变第33章 现成题目第75章 人心惶惶第23章 深明大义第44章 强行贷款第24章 怒不可遏第1章 秘密布置第17章 弦外之音第12章 唇枪舌剑第5章 错综复杂第17章 弦外之音第82章 如履薄冰第50章 废两改元第66章 以权制权第59章 宪法草案第87章 表面功夫第12章 千钧一发第50章 废两改元第4章 阴谋诡计第15章 步步进逼第23章 人才荟萃第5章 胶东风云第3章 勾心斗角第10章 变乱纷呈第93章 真相大白第29章 深不可测第21章 双管齐下第86章 特殊使命第100章 新的起点第99章 最终清算第59章 宪法草案第27章 暗度陈仓第2章 试点湖北第78章 步步为营第60章 五权制衡第39章 平地惊雷第18章 精兵强将第12章 唇枪舌剑第33章 以退为进第45章 不虚此行第18章 职官考试第41章 革命前途第79章 逃之夭夭第56章 中外同理第20章 诱之以利第11章 宪政精髓第14章 各怀鬼胎第39章 生死一线第15章 惴惴不安第41章 章程既定第37章 狗急跳墙第35章 额外插曲第94章 趁势改革第20章 诱之以利第59章 锦囊妙计第36章 大义凛然第6章 宁缺毋滥第40章 雷霆震怒第28章 直言不讳过渡内阁时期帝国主要中央机构及人员第7章 大浪涌来第11章 雷霆万钧第8章 海雷神威第27章 相互妥协第88章 各有所谋第13章 转危为安第89章 杀气逼人第55章 左右为难第43章 风云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