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回心转意

某与盛杏30年交情,虽大计颇有分歧,但做事、办颇多,仍愿为其说句公道话:杏所作所为,虽亦有不法行径,但与功劳想比,总是小节;与某些人不务正业,专以捞钱、烧钱为能事,更不啻于天壤之别,请钦差大人务必明察,将来发落时,也请酌情参考一二。

”郑观应答道,“此次开平、开商战一事,某是支持开的,但杏所言并无大错,无非触怒当道、引起舆论喧哗而已,是祸从口出。”

“你真以为此次查办是因为两开商战引起?”岑春煊神秘一笑。

“那是何故?”

“皇上要办盛宣怀已经不是一日两日,之所以隐忍不发,无非时机不对。”岑春对外界谣传不屑一顾,“不然,那琴轩自己屁股都不干净,皇上会听他的丑话?”

“啊!”

“郑公,我且问你:盛宣怀经营汉阳铁厂多年,四处安插私人,是否属实?”

“然。”

“商借沪宁路之款,每里虚报银3000两,五五丰润,是否属实?”

“然。”

“借口招商局商办名义,谋其个人二成干股,岁岁坐享分红,旱涝保收,是否属实?”

“是有此议,但尚未得行。”

“挪用招商局、电报局款项创办中国通商银行,以至于两局经营困难,不得不商借洋款以资周转,是否属实?”

郑观应咬咬牙道:“然!”

“隐瞒轮、电两局利润,截留报效款项用于办学。阳为重视教育。阴则炫耀个人,企图挟洋以自重,是否属实?”

郑观应犹豫半天。最后才回答:“确有此种意思,不过……”

“听说盛杏家产上千万,公以为,不贪污、不受贿能聚敛如此众多之财产乎?”

“不能。”郑观应垂头丧气,“不过……”

“以上种种各条,只要有一条属实。便可构成参劾理由,何况盛宣怀各条均沾?上千万家产,纵有经营所得,也是以强凌弱、巧取豪夺所致,算不得真本事。”岑春吞下第一个生煎包后说道,“但实话告诉郑公一点,即便有这些,还不全是查办盛杏之理由。”

郑观应低头不语。他不明白,盛宣怀除了这些,究竟还有什么大罪?

“公以为,张南皮在湖北靡费之银两与盛宣怀贪污、挪用所比。究竟何者为巨?”

“恐怕还是香帅不逞多让吧?”

“正是,但为何皇上不办张南皮。只盯盛杏呢?难道真以为张香涛经年老臣、太后钦点的探花而办不得么?”

郑观应默不作声,只是听下去。

“非也。皇上临行前,告诉我两个理由:第一,香帅靡费甚多,但自奉甚俭,不似盛杏要捞钱自肥;第二,香帅虽鼓吹官办,亏损累累,但其主张却是力主自主经营,让国人自争利权,盛宣怀鼓吹商办,却动辄合办、合资,恨不得一有挫折就将产业拱手让与他人,丧国人利权……皇上由此说,张南皮虽走了弯路,但他心思是好的,为人也可圈可点,这是大节中地小错,是探索中地必要学费,非交不可;盛杏虽然看上去精明能干,也办成了不少事,但样样都掺杂着私心,要么为名,要么为利,凡利国利民但与个人利益相冲突者,要么不办,要么反对。同样是办银行,梁士等人能办交通银行把京汉铁路利权收回来,偏盛宣怀办银行是方便洋人赚我利权。孰轻孰重,孰高孰低,一目了然。”

这几句却是击中了盛宣怀的要害,他秉承李鸿章衣钵,将“造船不如买船,买船不如租船”的买办哲学发挥得淋漓尽致,表面上看风光无限,实际上却仰人鼻息、外强中干。郑观应与盛宣怀地分歧,便正在此处。

“皇上还说,10余年来,盛宣怀的办事作用越来越小,.摇、腐朽日益增长,以前鼓吹‘办大事、做大官’,扯什么做大官是为了办大事。现在早颠倒过来,变成了为了做大官而‘办大事’,张南皮老而弥坚,愈发求新,盛杏老而似贼,愈发求旧,谁进谁退,谁

,难道还要我说么?”

郑观应苦苦思索,很想为盛宣怀找出一些理由来辩驳,但思来想去,觉得岑春煊每一句话都不是冤枉,更不是挟私报复,而是句句在理。他在思想上早已接受与承认,但在感情上却无法认同,焦躁、烦恼一股脑儿涌上来,便连美味可口的白条都无心品尝,忍不住站到窗前想吹吹凉风。一站之下,非但没有缓解,反而愈发难受。

“郑公,本来此次南巡第一站我是先来上海的,但临时改了主意,先去湖北,去汉阳铁厂看了看……虽然铁厂问题颇多,踉踉跄跄,但路子对头,好比一个青壮年身染疾病,只要略加调养,对症下药,当是活力焕发;反观招商局,面上问题虽较铁厂为少,但船只破烂、资金困窘、各方明争暗斗,积弊条条都是要害,好比一个上了年纪的老者,面上依旧光鲜,但实已身患重病,倘不治疗,恐有倾覆之险。电报局、通商银行等处都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不加以悉心救治,将来恐怕都有重蹈覆辙地危险。”

“可惜我已经老了,维持局面、做个裱糊匠已属不易,哪里来那么大魄力收拾烂摊子呢?”

“裱糊匠”一语却是李鸿章名言,他认为中国局势已难以挽回,譬如一间要倒的破屋子,他只不过外表裱糊罢了,何来替换梁柱、再造深基的能耐呢?

“李中堂所言虽有道理,但时移势易,当日之言未必现在同样如此。”岑春受恩于慈禧颇重,是故在外面只字不提她的过错,只劝说道,“圣君在上,有一番再造乾坤的决心,我们做臣子的岂能不为君王分忧?”

“年逾花甲,有心无力。”

“这却是言不由衷。姜太公八十仍辅佐文王扫灭暴商、一统天下,先生不过六十余岁,正是夕阳普照,广有晚霞之时,何吝于将一番余晖洒落天下?皇上与某皆以为,招商局要兴,非郑公不可。公刚才说‘无公未必无盛,无盛必然无公!’,某却认为‘无公必无盛,无盛却未必无公!’”

郑观应站起身子,在窗前苦苦思索,一边自己的理想,一边是自己的感情,究竟为了感情违背理想,还是为了理想而放弃感情,让他颇有些为难。日头正渐渐偏西,从窗户里吹来之风也更大,带动着他两鬓花白地头发,仿佛在述说一个难以抉择的哈姆雷特命题。

“远观滔滔江水,无不顺流而下以顺形势,岂有逆流而上以背天理哉?再观江上轮船,清一色火轮行船,若40年,必定是一憧,公浸淫航运日久,我亦信对此深有感触。难不成因为爱恋风帆之旧传统,珍惜往日之闲暇时光而置最新式火轮于不顾?公与杏有旧,我亦深知,然人生自古谁无死,盛杏无非早走一步罢了,公若将招商局事业发扬光大,他日黄泉相见,如其仍以公为友,亦可含笑九泉;如其不以公为友,何必为其长吁短叹?”

“不能法外施恩?”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盛杏有何罪过,当由国法绳之,你我岂足道哉?今日对其法外施恩,明日公整顿招商局,若有不肖之徒呼喊法外施恩,公当如何?”

“唉……总是……”郑观应已经无可奈何地接受了这一现实,神情却是一言难尽的悲哀与惆怅。

“此次坐轮船而来,听说招商局已准备商办。”

“确有此意,不过盛杏出事,局面便耽搁起来,各方颇多观望之意,目前竞争正炙,如此拖沓时日,恐怕……”

“如此好事为何耽搁?纵不能盛宣怀一倒,连带着正见也要受牵连?”

郑观应苦笑:“招商局内素来分成两派,一派坚主商办,一派坚主官办,盛杏是主商办的,由他压制着官办派,这帮人才翻腾不起波澜来,若他倒,恐官办派复起,不要说商办计划,便是某总办职位恐怕都岌岌可危。”

“原来如此。”岑春大笑,“毋庸多虑,授公锦囊妙计一个。”

第40章 殊途同归第1章 秘密布置第42章 各种心思第17章 鞠躬尽瘁第86章 特殊使命第27章 暗度陈仓第13章 英魂不灭第32章 海阔天空第77章 暗云飞舞第32章 不速之客第88章 各有所谋第15章 两相权衡第53章 帝国国会第36章 多方触谈第48章 沉着应战第56章 弄巧成拙第97章 图穷匕见第83章 箭在弦上第2章 火上浇油第26章 应对之策第62章 悲情诉说第1章 辩论之光第77章 群情汹汹第71章 利益交换第37章 狗急跳墙第42章 五体投地第33章 现成题目第17章 盖棺论定第23章 深明大义第46章 幕后操纵第15章 步步进逼第6章 宁缺毋滥第9章 以暴制暴第69章 军工事业第68章 规划编成第15章 惴惴不安第97章 深入调整第8章 改弦易辙第43章 风云际会第36章 自求多福第8章 海雷神威第12章 千钧一发第27章 暗度陈仓第71章 利益交换第97章 图穷匕见第21章 出动新锐第12章 快速炮击第71章 国造机枪第21章 出动新锐第46章 幕后操纵第55章 左右为难第6章 惊心动魄第23章 内外有别第51章 釜底抽薪第40章 最后时刻第43章 日新月异第64章 痛下决心第10章 变乱纷呈第20章 恩威并施第23章 人才荟萃第9章 先易后难第67章 纷至沓来第30章 既往不咎第62章 另有用意第1章 独辟蹊径第46章 幕后操纵第80章 深度介入第43章 盐政改革第15章 两相权衡第80章 亡命天涯第18章 精兵强将第26 将计就计第10章 纵横捭阖第69章 军工事业第76章 黑虎掏心第45章 若有所思第10章 纵横捭阖第56章 中外同理第23章 商讨对策第48章 沉着应战第37章 头头是道第71章 国造机枪第95章 制度改良第32章 不速之客第17章 鞠躬尽瘁第26章 冠冕堂皇第23章 深明大义第38章 刺客来临第20章 咬牙坚持第46章 晋封爵位第42章 五体投地第20章 出人意料第39章 分道扬镳第17章 弦外之音第28章 体察圣意第43章 日新月异第96章 皇位继承第63章 釜底抽薪第21章 出动新锐第8章 海雷神威